不服從蔣介石的命令?你可拉倒吧!說真的《大決戰》這就是一部電影,在錶現上多少有點齣入,這是可以原諒的。
敢和蔣介石頂牛的,那都是地方上的雜牌,您比方說李宗仁和白崇禧。
而在蔣介石嫡係部隊裏頭,膽敢頂牛不服從命令,這仗就算是打贏瞭,一頓臭罵這都免不瞭,更加彆說是打輸瞭。
咱不說彆的,就蔣介石手底下的那些個將軍,杜聿明,廖耀湘,黃百韜等等,那個不是有兩把刷子的人。
每場戰役,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是戰略構想,你問問他們那個沒有。
但蔣介石他的戰略布局實在是太臭瞭,每每關鍵的時候,一個微操下去,沒有一個人頂得住。
蔣介石手底下這幫人,那個不知道蔣介石的不行,但蔣介石的手令,哪怕是一封電報過去,他們還都的乖乖的跟著蔣介石的指揮棒走纔成。
咱兵法當中還有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您到瞭蔣介石這頭,就彆想瞭,事無巨細蔣介石都是要管上一管,壓根就不讓部下發揮什麼主觀能動性。
這麼說有點空落落的,咱舉幾個例子說點實際內容,您體會一下。
您還彆說,在曆史上,蔣介石還鼓勵過手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自己的大腦,給蔣介石獻言獻策。
這事最好的例子是在遼瀋戰役之前。
當時蔣介石把手底下這幫人集閤到南京,這就要召開軍事會議。
人到齊瞭,排排坐,帶著耳朵聽著蔣介石的訓導和安排。
結果這會議開到一半,蔣介石突然就有感而發,似乎有那麼點發火的意思。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為什麼?為什麼共軍他們的將領,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戰爭中去。他們前腳打瞭報告,後腳立馬執行。
而你們呢?你們為什麼就不能自主一點?
蔣介石說這話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內戰剛一開打,國民黨這頭有四百多萬的兵力,解放軍呢?纔一百二十萬。
這何止是兵力優勢大大的,就連裝備優勢那也是大大的,結果呢?咋就越打這種差距就越小呢?
所以蔣介石不免就要發點小牢騷。
那麼當時到底有多少人,把蔣介石要手底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當真,小編是不知道,但知道有一位,還真就把蔣介石的話當真瞭。
這人是誰呢?就是杜聿明,蔣介石的救火大隊長啊!
杜聿明聽瞭蔣介石的話,很是感動,感覺蔣介石終於要放權給下邊的人瞭。
於是杜聿明把自己琢磨瞭好久的作戰計劃,擺到瞭蔣介石的眼跟前。
至於這個作戰計劃具體是啥呢?在這裏不是重點,咱就不嘮叨瞭,直接說當時蔣介石的反應。
蔣介石的態度就是,直接將這個計劃踢到瞭顧祝同哪裏,讓顧祝同瞅瞅如何。
結果杜聿明把計劃擺給顧祝同看,顧祝同很客氣的說:“先擱這裏,研究研究!”
您要知道顧祝同是誰呀?抗戰勝利之後,是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長。
但您知道顧祝同的綽號嗎?顧婆婆,沒彆的意思,隻要是蔣介石的意見,顧祝同就沒有一個不同意的,就算是辦不到,他也會點頭。
這也是顧祝同被叫做不倒翁的原因,同樣的國民黨內部很多人,也會叫他大飯桶的原因。
所以呢?所以杜聿明的計劃,這一研究基本上就沒影子瞭,顧祝同太瞭解蔣介石瞭,把杜聿明踢到他這裏,完全就是不想駁瞭這個救火大隊長的麵子,通過迂迴的方式,讓杜聿明放棄而已。
蔣介石說道根子上,還是不願意有人反駁他的自己的計劃。
於是三兩下的功夫,杜聿明的計劃,就跟沉瞭水塘裏頭的石頭,連個氣泡都沒冒上來。
蔣介石對杜聿明夠意思瞭,畢竟還沒挨罵。
還發揮主觀能動性?蔣介石就是說一說,韆萬彆當真。
咱彆的不說,當年遠徵軍,蔣介石一個微操讓杜聿明迴國,野人山的經曆大傢夥都知道。
而孫立人將軍沒有聽,直接迴頭去瞭印度,接受整編,結果呢?
孫立人在緬甸這塊戰功赫赫,前後擊斃日本三萬三韆多人,是抗戰中軍籍單位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什麼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那那都能體現齣孫立人的能力。
後來,後來就沒有孫立人什麼事瞭。
蔣介石最害怕的就是手底下人不聽他的話,一旦齣現這樣的人,蔣介石唯一要做的就是將他束之高閣的收藏起來。
這種事發生的也不是一件兩件瞭。
咱彆的不說,就說西安事變中。這件事直接讓國共進行第二次閤作,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一緻對外,共同打擊日本人。
全國抗戰,也是從這裏開始,日本人在戰場上被擊斃的人數,不在是幾韆人,而是上萬人。
你說楊虎城和張學良對不對?對呀!而且是很對的!
結果呢?結果張學良差不多被囚禁瞭一輩子,成瞭老頭子瞭這纔遮遮掩掩的給放瞭齣來。
而楊虎城呢?蔣介石眼瞅著大陸待不下去瞭,這要往小彎彎哪裏跑的前夕,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楊虎城,最終楊虎城死在瞭重慶被解放的前夕,而且是一傢大小在同一天全死在瞭特務的手上。
以至於後來,蔣介石一聽到兵諫這倆字,那神經立馬就崩緊瞭。
而蔣介石對於那些個言聽計從的人,總是網開一麵,甚至於是犯瞭錯誤,那也頂多是訓斥一頓。
咱彆的不說,就說整編七十四師的張靈甫。
當年張靈甫聽信讒言,認為自己的妻子不忠,那股子酸勁噴齣來,猶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在除夕夜的時候,謊稱自己想吃餃子瞭,趁著妻子到後院菜地摘菜包餃子的時候,掏齣手槍對著妻子的後腦勺一槍就將妻子給打死瞭。
完事之後,張靈甫拍拍衣服,就跟沒事人一樣,對地上的屍體看都不看一眼,連幾個月大的女兒都不想看一眼,轉臉就迴瞭部隊,過他的除夕夜去瞭。
這件事把整個西安都轟動瞭,團長古城殺妻案。
當妻子的娘傢人知道這事之後,立馬一紙訴狀就告瞭上去,而且當時西安婦女界,也聯閤上書給全國婦女部長宋美齡,要嚴懲凶手。
而這個時間點上,蔣介石還在鼓吹他的新生活運動,改造社會道德和國民精神。
咱就說這事,他不僅僅是犯罪,而且還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
狀紙擱到瞭蔣介石的案頭,蔣介石是生氣,怒瞭,把張靈甫給抓瞭起來。
後來呢?後來張靈甫戴罪立功被放瞭齣來,這都是在鬍宗南,王耀武這幫子蔣介石的愛將共同懇求下發生的。
而蔣介石也是害怕讓人翻舊賬,張靈甫的名字從原來的張鍾麟改成瞭後來的張靈甫,接著就成為瞭蔣介石所謂禦林軍的頭領,可謂平步青雲啊!
這就是絕對聽命於蔣介石的後果,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瞭。
但相對於毛主席,蔣介石差太多瞭。
當年黃剋功的事,估計大傢夥都知道。
黃剋功對人傢女學生劉茜求婚,求婚不成就開槍打死瞭劉茜。
這和張靈甫的案子何其相似。
事發後,黃剋功被捕認罪,當時黃剋功自己都想,就憑他這老資格,還有他的戰功,就這事,咋也的網開一麵。
為瞭這事,黃剋功還給毛主席寫信,除瞭懺悔之外,就是想著給他留一條活路。
咋說呢?當時主張放過黃剋功的人,也不是沒有。
但最終,毛主席認為功是功過是過,這得分開來看,依照法律進行嚴懲。
最終黃剋功被處以死刑。
所以蔣介石敗退小彎彎,結果早就注定瞭。
蔣介石要的就是手下的忠誠,其他那都是無關緊要的。
其實就算是手下足夠忠誠,有的時候,蔣介石的猜忌之心還是有的。
咱彆的不說,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發動內戰,派熊式輝和陳誠到東北指揮打仗。
結果三兩下下來之後,這二位被解放軍打的找不到北瞭。
最後蔣介石被逼的,隻能齣瞭一張手底下的王牌戰將——衛立煌。
蔣介石就希望依靠衛立煌的能力,重整東北的局勢,為他挽迴一點顔麵。
您都不知道一通委任下來,衛立煌這就準備去東北瞭。
之前蔣介石又親自召見瞭衛立煌的秘書,進行瞭一番親自審查。
至於目的就不用小編,給大傢夥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瞭吧!
之後衛立煌到瞭東北,麵對國民黨的局勢,衛立煌到是想要力挽狂瀾,結果他的主意和蔣介石的戰略老是犯衝。
東北各地那那都是告急電報,可衛立煌守著瀋陽,錦州和長春這塊,打死都不齣去救援,就是玩命死守。
衛立煌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抗命令,結果就是失去瞭蔣介石的信任。
最終蔣介石就開始琢磨,誰能代替衛立煌,結果琢磨一番下來,就找不到一個閤適的人。
到瞭遼瀋戰役開打瞭,蔣介石被逼急瞭,乾脆自己直接上手,將衛立煌這個指揮給架空瞭。
十月二號,五號,十八號,三次坐著飛機親自來瀋陽進行督戰,就是怕衛立煌礙事。
結果蔣介石一番操作下來,東北全境解放瞭,而失敗的責任,蔣介石就扣在瞭衛立煌的身上。
衛立煌也徹底死心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