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11:13:56 AM
聯想推齣的ThinkCentre neo P780主機我們已經使用瞭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這款産品給我們帶來瞭穩定、高效的設計和剪輯體驗。它搭配12代酷睿i9-12900KF處理器+RTX3060Ti顯卡,能夠輕鬆滿足三維軟件、平麵設計、視頻剪輯等重度的生産力需求。同時,它超高的性價比令人難忘。比如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i9-12900KF 32G 1T SSD+2T RTX3060Ti),售價13499元。我們對零件進行拆解和詢價,i9-12900KF處理器零售價格為4700元,顯卡零售價格大概是4100元,32GB的DDR5內存大概售價1500元,1T+2T的硬盤大概1200元、前麵這幾項纍計接近12000元,此外還有電源、網卡、機箱、Office、Windows 11係統等,設計師如果預算在這個價位,買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整機相當劃算。
如果說硬件價格可以讓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和DIY産品分庭抗禮,那麼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潛在的優勢則更值得被點贊,那就是與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配套的服務。
智能雲存儲 協同更高效
最近北京疫情又來,想必很多人都在居傢隔離辦公。居傢辦公的好處非常明顯,尤其是北京這種大城市,平均每天能節省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讓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或者工作。
居傢辦公也帶來瞭不少的問題。對於內容創作者而言,海量的素材文件存在公司主機、其他同事電腦裏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能對著設計軟件發呆。同時擔心著deadline的到來。
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提供瞭私有雲存儲解決方案,可以將電腦硬盤作為私有雲存儲服務器,讓內容創作群體工作更加高效。
事實上,聯想在2019年就率先推齣瞭個人雲存儲設備來幫助傢庭、設計群體、中小企業用戶來存儲數據。在疫情期間,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的取得瞭不錯的市場口碑,幫助用戶在混閤辦公情況下有更好的辦公體驗。
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與之前的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不同之處在於:它無需單獨部署存儲設備,機器內部的存儲空間就是一個天然的雲存儲設備。
當我們拿到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激活係統之後就會看到“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這個應用程序。
點開之後登錄注冊,我們就算完成瞭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的基本設置。
可以看到,在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的設計非常的簡潔明瞭,便於日常對文件的管理。同時還能夠新建文件夾進行管理,也可以通過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進行排序等。
在移動端備份的選項裏,已經為用戶設置瞭文件的自動歸納,避免的瞭繁瑣的整理過程。
服務器端部署結束之後,我們再部署客戶端的程序。
作為管理員,需要通過聯想智能存儲App登錄,然後邀請團隊的其他成員在手機端綁定。
之後團隊成員下載聯想智能存儲(客戶端)登錄,即可訪問、下載、上傳數據。如下圖。
在同一網絡的情況下,我們進行瞭測試,以模擬辦公室內團隊成員調用智能存儲數據的速度。我們事先將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中的8K素材上傳到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上傳不花費時間,可以理解為是在服務端內上傳的是一個數據鏈接。
下載速度如何?我們通過一台裝有聯想智能存儲(客戶端)的機器進行下載,實際測試平均速度能夠保持在15MB/s。
如果團隊成員想上傳文件(比如剪輯軟件、插件等),那速度如何?我們實際測試來看,上傳速度能夠保持在10MB/s的樣子。
而現在很多設計團隊麵臨的問題可能是:A同事健康寶彈窗、B同事小區封控、C同事在外地齣差被隔離......團隊的內容素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顯得尤為必要,這也是聯想在ThinkCentre neo P780加入智能存儲功能的深層次原因。
遠程上傳下載的體驗又是如何?我們通過實測發現,遠程上傳的速度取決於上傳時終端的網絡速度,也就是你的網速越好,上傳的網速就越快。以手機上傳為例,能夠達到5MB/s(手機測網速為40-45Mbps)。遠程下載的速度取決於連接ThinkCentre neo P780主機的網絡速度的上限。在我們公司的網絡速度大概是8-10MBps,遠程下載的速度大概是1MB/s。因此,在日常部署的時候,大傢最好能給ThinkCentre neo P780單獨的網絡(比如插根網綫),以保證遠程傳輸時候的高速。
實際體驗來看,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的智能存儲功能可以免費使用,並且下載/上傳速度也有一定的保障。它無需像第三方網盤一樣要開通會員纔能流暢使用,同時避免瞭團隊搭建本地網絡存儲設備(NAS)的繁瑣操作。更為重要的是,數據存儲在本地(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內),保證瞭團隊數據的安全。這種相對公開且透明的內容管理,不僅保證瞭內容的及時性,也讓設計團隊成員即便分散在各處,也能夠通過智能存儲來承擔自己的工作任務,推動工作室/團隊高效及時完成項目。
Smart Cable智能綫纜 打破硬件壁壘
在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中,最令我驚喜的莫過於它首次支持Smart Cable智能綫纜,通過OneLink模式,讓用戶實現瞭筆記本與台式機等跨設備的協同。
很多職場老鳥應該都會有兩台電腦,一台是台式PC,這是日常辦公的主力;另外一台是筆記本,用於日常會議室開會,背迴傢裏工作以及齣差使用。
兩台電腦雖說分工明確,但仍然有很多需要“交互”的需求。
比如在公司用筆記本開瞭一天會,在筆記本上記錄瞭很多內容需要處理。但迴到工位上時候,又需要處理台式機上的內容,兩端同時處理肯定是忙不開......我們的常規操作是將筆記本中的數據拷貝到U盤上,然後再轉移到台式PC上處理,繁瑣而低效。而在此前的市場上,並沒有特彆好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非自傢品牌。
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的Smart Cable智能綫纜,則巧妙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可以讓PC等設備進行跨設備的數據訪問、傳輸、投屏等功能,極大提升工作效率。
Smart Cable智能綫纜,長1.5m左右,一端(USB Type-A)連接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另一端(USB Type-C)連接一台筆記本電腦。
連接速度方麵,從拔插到再次連接大概需要10秒。
連接之後,鼠標可以在兩個機器上來迴滑動進行操作。筆記本上的數據通過鼠標拖拽,就能夠很輕鬆地轉移到ThinkCentre neo P780上。ThinkCentre neo P780上的數據,也能夠通過相同的方法進行拖拽到筆記本上。
同時我們對該綫纜的傳輸速度進行瞭測試。我們從筆記本中拖拽到主機上一個4K的視頻素材,大小是2.5G(2,686,575,431 字節),耗時大概15秒左右,平均傳輸速度為170MB/s,這速度比目前大多數移動機械硬盤要快!
在如今,很多人都開始居傢隔離辦公,筆記本長期使用會積纍大量的內容數據。等到復工之後,重新的整理歸檔、拷貝等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有瞭Smart Cable智能綫纜,則無需這樣的顧慮。
小結
當硬件堆料到瞭極緻,PC的下一步是什麼?作為老牌PC廠商的聯想從ThinkCentre neo P780這款産品中給齣瞭一個答案:智能化。
聯想智能存儲,解決瞭設計團隊內部的數據流轉的問題,讓團隊成員即便身處各地,也能夠時刻在綫,高效工作。Smart Cable智能綫纜 則解決瞭此前PC産品之間的壁壘問題,讓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協同工作成瞭可能,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此外,作為ThinkFamily傢族成員,它還內置瞭很多官方軟件,比如聯想電腦管傢、聯想安全套件、在綫服務等。ThinkCentre neo係列産品擁有專屬售後服務,享受自齣廠日期開始的三年有限上門(中國大陸範圍內)保修服務,全年無休,免除用戶後顧之憂。對於在如今混閤辦公大背景之下的設計工作者而言,聯想ThinkCentre neo P780是個不容錯過的智能化創意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