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2022, 9:34:28 AM
記得陳毅同誌在關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反“會剿”給黨中央的一個報告裏寫過這樣幾句話:“所謂三省會剿,實際隻到並岡山遊瞭一次,除紅軍因戰略引退而外,所謂三省大兵對成韆整萬之赤色群眾隻有一個‘莫可如何‘,所以不到一個禮拜即行撤退,邊界區域仍然在赤色群眾之掌握中一一”高度概括瞭井岡山地區軍民第三次反“會剿”的情景。
敵人走後,我們發動群眾又把井岡山恢復瞭。王佐部隊和五軍守黃洋界的李燦大隊也基本上沒有損失,反而得到瞭補充和擴大。可想,如果五軍不離開井岡山,敵人的失敗將更慘重,五軍也不至於受到那樣嚴重的損失。
敵人剛從井岡山撤退,毛主席就從敵人的報紙上瞭解到我們恢復井岡山的情況。五軍在瑞金和四軍一會師,毛主席就把敵人的報紙送給彭德懷同誌看,並指著報紙說,敵人報道“一股惡匪何長工又重新盤踞井岡”就說呀,井岡山又迴到我們手中,你們應趕快迴去,進一步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壯大紅軍力量。
毛主席還親自給我寫瞭一封信,大意是說五軍這次損失很大,但五軍的旗子不能倒,指示我盡快把五軍補充起來。這時把堅守井岡山的部隊編為五軍一個縱隊,並讓我任政治委員,李燦任縱隊司令,王佐任縱隊副司令,爾後協助彭德懷同誌擴大井岡山根據地。五月上旬,‘彭德懷同誌率五軍兩個大隊從瑞金迴到並岡山,由於這時敵人忙於應付內部混戰,一路上除少數民團外,未遇其他敵人,而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廣大青年紛紛要東參加紅軍,這時他們隊伍已發展到七八百人。
五軍迴到井岡山那天,我組織群眾進行熱烈歡迎。
另外,我又搞瞭一些井岡山陳放二十多年的米酒,殺瞭好幾頭豬,生活上給他們大大改善二番,並發動群眾為每人做瞭兩套衣服,使五軍更加感到根據地溫暖。接著,根據毛主席在信中的指示,把經過戰鬥和培訓的骨乾二三百人(一個教導隊)補充到五軍做骨乾,同時發動根據地青年積極參加紅軍,五軍隨即整編為四、五兩個縱隊,四縱隊司令賀國中,政治委員張純清。五縱隊司令李燦,副司令王佐,參謀長徐彥剛政治部主任遊雪程,我任縱隊政治委員。
這時,敵人蔣、桂之間矛盾日趨尖銳,雙方都積極準備戰爭,這對我們發展和擴大根據地是個極為有利的條件,是部隊經過短期的休整後,我們就投入恢復和擴大根據地的鬥爭。當時的發展方針是,嚮外擴大新區,從發展中恢復和鞏固老區。首先我們打瞭酃縣、桂東,消滅瞭桂東反動民團二百多人,救齣瞭在獄中的革命乾部和群眾接著又打下瞭廣東境內的重要商埠城口,繳商團槍二百餘支,子彈三萬多發,籌款三萬餘元,後來又攻占瞭南雄,繳獲還略多於城口,並購買瞭大批藥品、食鹽和布匹等急需物資,補充瞭大量的服裝、裝備,紅軍本身又進一步得到瞭補充。
這次行動,我們讓王佐也隨軍前進,戰鬥中他親眼看到紅軍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和嚴格的群眾紀律以及群眾歡迎紅軍的熱烈場麵,使他很受感動我們又把繳獲的槍械物資平均分配,共同補充,使他更受教育,從而更加堅定瞭他跟著共産黨革命到底的信念,他工作戰鬥的積極性比以前更高瞭。可惜王佐、袁文纔這兩位建設井岡山的有功之士不幸被我們自己內部殺害瞭,迴想往事,我們後人今天更加懷念他們。
對就一段曆史,彭德懷自述中也有:
迴師井岡山 恢復湘贛邊區
從��都過河,又經小密,該地群眾已經公開組織政權和遊擊隊,群眾對紅軍十分熱烈。寄在該地的傷病員也好瞭,特彆是代遠同誌,笑容滿麵迴到部隊。這時部隊約近韆人,穿著嶄新的灰色軍服,戴著荷葉帽,有些學生模樣,彆具豐采。
我們告彆瞭小密群眾,感謝他們對傷病員的照顧。他們也說,紅軍幫助組織瞭遊擊隊對付靖衛狗子。現在我們公開瞭,鞦後不再送租瞭,以後還要分田。軍民間談得熱火朝天,戀戀不捨,有些青年送瞭上十裏路,還不願意迴去。這當然是滕代遠等同誌在醫傷期間做瞭不少工作。在這裏看齣農民是多麼需要共産黨的領導,又多麼迫切需要武裝。有瞭這兩條,他們由秘密而爭取瞭公開,建立瞭政權。
在小密,鄧萍同誌要求迴隊,我們開瞭歡迎會。我講話,大意是睏難到極端的時候,就是轉變的開始,隻要再堅持一下,就勝利瞭。井岡山被敵攻破時,是我們極睏難的時候,隻有三個多月變瞭。當時我們退卻,敵人追擊;我們對��都城來瞭一個奔襲,取得瞭勝利後,敵人即由追擊進攻,轉變為退卻,我們由退卻轉為進攻。經驗教訓就是要團結,要堅持,要堅決;不要動搖,不要鬆懈,不要渙 散。這次絕大多數同誌是堅決的,也有個彆人不堅決。
這次又經過牛山,群眾高興,拉著紅軍衣服說,你們不要走瞭。經信豐縣城以北,不意遭遇靖衛隊三四十人,把他們全部消滅瞭,淨是一些九響槍,交給信豐黨瞭。他們有遊擊隊六七十人,有梭鏢和土槍。隊長郭一清同誌,是信豐的群眾領袖,代遠同誌同縣委接頭時,決定郭隨五軍行動一個時期,再迴信豐。郭以後在紅五軍當團政委,第一次占領長沙後,在撤齣時陣亡瞭。甚為痛惜!
這次迴井岡山和上次退齣井岡山的形勢完全不同,除在信豐消滅靖衛隊數十人外,沿途再未遇見敵軍。像屢次行軍一樣大概未齣十日即到達井岡山,在茨坪住瞭一晚,會見瞭王佐。他的特務營沒有什麼損失。井岡山區群眾被敵摧殘得很厲害,湘贛兩省白軍在占領時,特彆撤退時,進行瞭徹底破壞,燒光、搶光,屠殺也很慘;瘧疾普遍流行,無藥醫治;無鹽、無布等生活必需品。那時的井岡山,人口還不到兩韆,撥瞭兩韆銀元救濟老百姓。
翌日到礱市會見邊區各方麵的一些乾部,對情況瞭解比較全麵瞭一些。永新地方工作是邊區比較先進一些的縣,還保存一個區比較完好,其他區有的搞垮瞭,有的轉入地下。蓮花、寜岡大體都差不多,有堅持零碎公開活動的,也有轉入地下活動的。總之,敵人並沒有把邊區完全打坍。被敵捉去的一些革命群眾和基層乾部,關在酃縣和汝城。縣級和區級除少數叛變者外,大多數還保存。最大睏難是日用品奇缺,特彆缺鹽、藥、布等,迫切需要解決。
紅五軍守黃洋界之二大隊李燦、張純清部還存在,傷亡二十餘人,無其他損失。守八麵山之彭、李大隊在敵攻破八麵山時,從險坡絕壁轉入敵後,因隊長、黨代錶是祁陽、寶慶一帶人,想迴本鄉去打遊擊,這是地方觀念和對湘贛邊繼續堅持鬥爭缺乏信心的錶現。他們冒險脫離邊區進至衡陽以東(現在的衡東縣),被敵包圍消滅瞭!此事,於一九五五年四五月間,我發現守八麵山大隊的政治委員李剋玉,在海軍航空兵中工作,這說明:該大隊不是全部被消滅而是被打散瞭,或者大部或一部被打散瞭。永新、蓮花、遂川地方武裝各損失一部分,主要部分還保存瞭。我和滕代遠帶領突圍之三個大隊,除李光因失聯絡,帶走一部分受到損失外,其他主要部分不僅保存瞭,而且擴大瞭一倍以上。把五軍改為四、五兩個縱隊,賀國中為四縱隊長,李燦任五縱隊長;還有一個特務大隊,共約一韆二三百人。
當時蔣、桂矛盾尖銳,蔣以魯滌平率第二軍離湘主贛,何鍵依蔣得主湘。蔣利用何協攻廣西,蔣桂矛盾擴大為湘桂矛盾。這無疑對湘贛和湘鄂贛兩個蘇維埃邊區的發展都有利,不應放過機會。湘贛邊區當時的具體睏難,也隻有從發展中纔能減少。軍隊與地方需要開一次聯席會議來統一認識和行動。我和滕商得一緻,以紅五軍黨代錶和軍委名義提齣開聯席會議,討論如何恢復邊區工作。會議決定,五軍和王佐特務營(二百餘人)共同行動,先攻占酃縣、桂東,消滅民團,救齣在獄革命群眾和乾部,籌款和徵集必需物資。攻剋兩城除救齣在獄同誌外,繳獲物資不多。故又決定襲占廣東境內之城口。城口是廣東省嚮湘東南齣口之小商埠,有三四百戶,在城口繳獲步槍數十支,子彈三萬餘發,籌款約三萬元。打聽到南雄無正規守軍,又決定奪取南雄。占領五天。在城口與南雄買瞭大批藥品及鹽布,特彆是奎寜(治瘧疾特效)和阿德林。在南雄籌款及收集物資與城口大緻相等,繳獲的槍支子彈少於城口。所得的物資槍彈,是五軍與王佐兩部平均分的。給王佐部以優厚分配,王佐對此很滿意。其餘按邊區統一計劃分配的,也是和王佐共同商決的,他也是滿意的。這次行動五軍對王佐部的政治影響是好的。
當時恢復邊區的工作方針是:嚮外擴大蘇區,從發展中來達到恢復和鞏固老區。上述行動花瞭一個半月時間。
迴到蓮花、永新、寜岡三縣交界處,時值七月初旬,其熱如焚。擬短期休整,編為兩個縱隊,九個大隊。每縱隊轄四個大隊,縱隊長是李燦和賀國中,黨代錶劉宗義和彭遨;軍直轄一特務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