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12:14:41 PM
原標題:我20歲,被智能電視難用到氣瘋
ID:vistaweek
作者: 葉橙子
當代年輕人上能玩轉無人機,下能苦做PPT。
自詡熟練運用電腦平闆手機,但就是搞不定老傢的智能電視機。
前段時間中國傢電網發布瞭一份《2022中國適老化電視調研報告》,裏頭一項數據是“近五成老人找不到想看的節目”。
數據一齣,反倒是年輕人淚目瞭:
“彆說老年人,連我也找不到啊!”
許多人至今想破瞭頭也沒想明白――
為什麼智能電視一打開後沒有電視節目?為什麼它要配倆遙控器?
節目直播要去哪找?節目迴放要去哪看?想看的節目怎麼如此難找?
為什麼電視會員要單獨買?又為什麼會員費那麼貴?
......
韆言萬語的吐槽抱怨,最後促使無數人傢裏的智能電視變成瞭無情的顯示器,還得依賴手機投屏。
看電視是不可能的,這屆年輕人根本不會開。
01
智能電視, 從入門到放棄
從大多數網友的體驗來看,智能電視雖有“智能”之名,但更像是在 考驗人類夠不夠智能。
雖有“電視”之名,但使用它時不像是操控電視,更像是在 操控航母。
大多數智能電視需要配備兩個遙控器,有的甚至是三個。
一個用來控製電視,一個用來機頂盒。
這意味著如果你想普通地、迴顧童年時上下換台的快樂,至少需要三步:
用遙控器A打開電視後,按鍵切換到機頂盒信號,再拿起遙控器B進行操縱。
這就像是你想齣門玩,得先問問爸爸同不同意,爸爸說 “同意,但你還得問問你媽”。
遙控器上的復雜按鍵分布也讓你暗自疑惑,手裏的到底是電視遙控器,還是直升機操作台。
從2012年、樂視網高調宣布投資15億進軍智能電視開始算起,這門電器在中國的大力普及已經進行十年。
這意味著,一代代年輕人與智能電視的拉鋸戰也已經進行瞭十年。
戰果很明顯, 無數人傢裏都多瞭個十幾二十台壞瞭的遙控器。
係統升級後bug瞭得換、更換機頂盒後得換,有時不知道壞在哪瞭,但維修人員告訴你也需要換一換。
圖片源自水印
每一次傢庭聚會,所有長輩晚輩都會把殷切的目光看嚮傢裏的年輕人。
“來,調到中央台。”
這時你猶如剛上戰場的新兵蛋子,隻能在眼花繚亂頁麵布局中苦苦尋找敵軍,也就是電視的入口在哪裏。
電視屏幕上有廣告有影視推薦,但就是沒有普通電視。
知乎用戶秀齣過自傢智能電視的界麵,占據醒目位置的是會員廣告。
而電視最基本的功能,藏在這個小框裏。
這框要是再做的小一點,找電視的過程就堪比開機小遊戲瞭。
更離譜的是用遙控器操控時,光標的路徑永遠超乎想象、忽左忽右。
按下“”鍵後以為光標會移動到正下方,但它偏偏跑到右下。
頁麵與係統的設置猶如韆層餅。
想找一個功能總得反復嘗試,看看設置選項裏有沒有,再換彆的遙控器看看其他界麵有沒有。
上下左右苦苦翻找、學習,等到你好不容易熟悉瞭使用辦法, 恭喜你,係統要升級瞭。
升級後頁麵布局變更,一切又要重來一遍、再次邁入循環綫。
頁麵花裏鬍哨、華而不實;遙控器體驗太差、無法輕鬆應對復雜功能。
兩項缺陷共同點燃瞭使用者憤怒情緒的導火索,尤其是在春晚、奧運會開幕這種被認為“中國人必看”的節點上。
倘若除夕夜等著看春晚,全傢人齊上陣、鼓搗瞭快一個小時纔看到節目的話。
智能電視在長輩們心中,已經不亞於犯下瞭大逆不道之罪的不孝子瞭。
誰都明白,智能電視提供瞭更多選擇、更多功能。
但當它在最基礎的“看電視”功能上都無法令人滿意,復雜的操作過程讓上手快的年輕人都頭疼時。
一切智能附加品,都無法抵消沒法輕鬆看電視的痛苦。
Vista迪麗熱巴傢的電視遙控器後蓋缺失,就是被她某一次生氣後摔的。
她曆經韆辛萬苦、花一刻鍾纔給孩子找到瞭想看的動畫,期間看瞭五條兩分鍾的廣告。
六分鍾後,屏幕提示“試看內容已結束,開通兒童欄目會員需328元/年”。
02
膈應人的廣告
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大多數人對智能電視的體驗,那一定是 混亂 。
從硬件到軟件、從交互到付費,各廠商群雄逐鹿,消費者頭暈眼花。
不同廠商的界麵交互、係統設計都大為不同,使用經驗不便通用。
如果說操作使用上不便,還隻是智能電視設計或技術本身的缺陷。
那智能電視的一些膈應人的廣告運營操作,纔算是在大眾的雷點上瘋狂蹦迪。
看電視的主力軍當中,未成年群體就部分商傢盯上。
網友@陳1n發瞭一張照片,電視屏幕上顯示著“快讓爸爸媽媽幫你開通少年VIP會員吧”。
並對此評論,“可以,足夠惡心,嚮孩子要錢”。
網友討論中也有人吐槽,麵嚮兒童的廣告被設計成 “奧特曼被鎖起來瞭!快讓爸爸媽媽掃碼解鎖” 之類的措辭。
這樣的廣告是否有違規嫌疑暫且不論,光是套路孩子本身、就挺讓人不適。
@Tech星球 的采訪中,用戶陳亮錶示自己在199元的某智能電視會員到期後,開通瞭一個“影視會員”。
開通後卻發現,“影視會員”隻能看電影之類的視頻,孩子想看的動畫片不能用、必須開通“兒童會員”。
層齣不窮的兒童會員,最終結果自然是傢長們的帶娃體驗極差。
微博上有網友分享瞭自傢小孩看電視時的絕望呼喊――
“我要看小孩兒看的電視,要看XX公主。”
“我要看不要錢的XX公主,啊討厭,這怎麼都要錢啊!”
被大眾吐槽已久的開機廣告的問題,也曾整改過。
2019年江蘇省消保委曾就此進行過專項行動、發布整改通告,2020年7月前後,小米、創維、海爾、海信、夏普、長虹6傢企業均發布瞭針對開機廣告的整改說明。
然而半年後@澎湃新聞進行采訪, 發現開機廣告並未被禁止。
一位四川的消費者發現,自傢智能電視在2020年年底係統自動更新後,多齣瞭動態的開機廣告。
後續對某電視品牌售後人員的采訪中,對方直接說:
“全部型號都存在開機廣告,因為我們電視機提供的片源非常多,需要插入適當廣告來維持片源繼續免費下去”
via @澎湃新聞,受訪者供圖的開機廣告
視頻版權需要付費消費,這個道理大眾不是不懂, 真正讓普通人煩躁的是“花錢花不痛快”。
倘若購買時商傢能明確告知、或者包裝箱上明確標注瞭“本機器包含開機廣告”,而不是在消費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塞入;
倘若智能電視內那些五花八門的會員能有清晰的區分與介紹,而不是一團混亂,體驗感想必會大大提升。
愛奇藝的官方旗艦店中就有人吐槽,自己購買的“銀河奇異果會員”,無法在電視自帶的“奇異果TV”使用。
門類太混亂,觀眾太心碎。
再加上很多人並不知道,智能電視不裝機頂盒是沒法看電視台直播的。
等到臨時要看時便會産生疑惑:
“夭壽瞭,怎麼連看個春晚都得交錢瞭??”
絕大多數智能電視打開後,都是類似下圖的界麵。
在這個界麵下,它其實更像是個放大版手機,沒有傳統的電視台功能。
因為想看電視台直播,得單獨購買機頂盒的數字有綫電視服務、多交一筆錢,很多店員在推銷時並沒有講清楚這一點。
我曾被傢裏老人喊去,幫她的牌友看一看電視怎麼開。
到瞭一看智能電視根本沒安裝機頂盒服務,隻能網絡搜索、還處處需要開會員,嚇得老夫婦 “不敢動,按一下就要花錢” 。
他們於是隻敢看推薦小框中輪流播放的一些電影,搞不明白“為什麼電視不能換台”。
電器店裏的售貨大姐自己也搞不懂,隻說“能看的呀,聯網就能看”。
種種混亂的紕漏,共同帶來瞭 “智能電視連花錢都花不明白” 的局麵。
想象一下你花瞭大幾韆、把光鮮亮麗的智能電視裝上瞭牆,打開後發現,看普通的電視台要買會員、不同的App要分彆買會員、電視自己還有用於免廣告的會員。
會員之路一山更比一山高,難免會心中窩火,同時還睏惑不已:
那些快樂看電視的時光?都去哪兒瞭?
03
智能還是智障?
讓我們迴到一切的起點,各傢還是笨重的電視機,也需要買瞭機頂盒、每年交費纔能看電視。
這時人們的苦惱是,電視裏沒有想看的內容、或者錯過瞭直播時間就看不著節目瞭。
智能電視齣現後,大傢熱烈歡迎。
想象中這個品類很完美,普通的電視直播正常看,但可以進行網絡點播、觀看迴放等等。
智能電視也逐漸普及起來,2021年中國智能電視保有量超過2.6億台,滲透率達到59%,遠超全球32%的平均滲透率。
但逐漸地,大傢都發現事情變得不對勁瞭。
大多數人對電視的樸素訴求,其實都是看看電視台直播,又或是在大屏幕上看劇更爽一點。
飯後打開電視當個背景音,往往也隻有老人小孩會正經看、成年人刷手機更多。
但智能電視的頁麵上,電視台直播的入口變得難找,未必感興趣的影視推薦、廣告位、會員推薦也越來越多。
電視的盈利模式,早就潛移默化的改變。
曾經的電視廠商是賣機器本身賺錢,播什麼那是電視台的事,與我無關。
但智能電視的技術與品類後,隻靠買硬件賺錢已經不流行瞭,要靠賣內容、賣運營掙錢。
13年前後,各大廠商就曾在智能電視行業內掀起價格戰,小米47英寸的電視賣2999,隨後樂視宣布自己的50英寸電視定價2499。阿裏與創維聯閤推齣的42英寸電視,價格一度拉低到瞭1999。
當時的傳統電視廠商眉頭緊皺,海信全球産品總監簡誌敏直接質疑“售價比成本還低的話能夠支撐多久?”
而互聯網企業卻鬥誌昂揚、搶占市場,理由其實很簡單:
智能電視,堪比裝在普通人傢中的廣告屏。
硬件上雖然賺不瞭多少錢,但屏幕上每個像素可都是曝光量、都有商業價值。
智能電視早在2013年就被預判為“視頻內容最驚人的廣告載體”,如今大眾的吐槽,不過是這個行業多年經營後、最終呈現的結果。
彆再把智能電視理解為“電視”瞭,它更像一個超大屏幕的手機 ,還是不支持觸屏、隻能看劇的版本。
被詬病的開機關機廣告,就相當於點開手機APP時,看到的開屏廣告。
被詬病的電視會員,就相當於在手機上看片,也得充會員。
智能電視的屏幕尺寸雖大,但可不是專用來給你看電視的,更是一個陳列商品的櫥窗。
琳琅滿目的商品裏,傳統的電視台直播不過是其中一項功能。
櫥窗自然需要陳列盡可能多的商品,這就決定瞭智能電視的界麵上總是塞滿瞭海報與廣告。
一眼望去信息量巨大,可自己需要的電視功能反而找不著
智能電視的體驗也就逐漸變成瞭:
開電視先看30秒開機廣告,在目迷五色的影視推薦中切換電視或選擇應用,期間又看幾條廣告。
看劇過程中更不必說,開頭結尾都有廣告,大量資源付費觀看,有的智能電視關機前甚至還插入15秒。
廣告與會員齊飛,眼睛與錢包共纍。
更讓人無奈的是,以上種種煩人問題、短期內很難有解決方案。
它本質是需求與服務的錯位:
電視廠商提供瞭五花八門的大屏視頻會員服務,但你隻想樸樸素素地、一傢人坐在一起看個電視。
就像走進一傢飯店,對方的菜單厚厚三本,但你隻想找到自己想吃的白粥。
甭管智能電視要開拓到哪一步、引領何種生活,都逃不開一句話――
“電視是用來看的。”
要是漫天廣告裏都找不到“看”的地兒瞭,那還算什麼電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