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28日起,上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新一輪切塊式、網格化核酸篩查。從浦東到浦西,一個接一個小區漸次“足不齣戶”,其中包括正在居傢網課的滬上百餘萬中小學生傢庭。
而對於初三、高三的畢業班學子,他們從3月12日起,因疫情防控之需,也全麵調整為綫上教學。最近,今年中招政策細則已齣台,安排在每年6月的中高考不斷臨近……這部分學生及其傢長,身在特殊時期,如何共同抗疫迎考、如願實現升學?
對此,上海傢長學校找到瞭一位初三媽和一位高三媽。她們既是滬上高校教師,也是傢長學校專傢,結閤自傢的帶娃學習、生活與工作實際,並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現身說法、分享心得。
傢有初三娃,不做“焦慮媽”
李愛銘(初三孩子媽媽,教育學博士,上海傢長學校特聘專傢,上海開放大學人文學院教師)
日前,上海市發布瞭今年的中招政策。對於廣大初三傢長來說,眼下疫情吃緊,孩子居傢在綫學習效果打摺,今年中考新政變化多多——各種不確定性纍加在一起,傢長難免焦慮。
作為一個從事傢庭教育研究的初三娃的媽,在此分享一下研究和實踐的心得,與各位傢長互相打氣,共渡難關。
【走齣對政策變化的“不安”】
這屆初三的孩子,是首屆實行“零起點”、“等第製”試點的孩子;去年開啓全國“雙減”;中考“新政”曆史、道法學科計分、名額分配到校、中考所有批次誌願改為考後填報、中考體育統測取消……
我個人的辦法是“大處著眼”,對教育政策變化背後的意義進行宏觀解讀。這是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教育的變化是時代和社會變化的重要一環。
無論是“零起點”還是“雙減”,包括中招名額分配到校,這些政策導嚮都是為瞭減輕孩子的負擔,減少教育的“內捲”,把孩子從被裹挾的、拔高的學習要求和過度競爭中解放齣來,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騰齣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而體育中考、曆史和道法等科目計入總分,理化實驗、英語口語測試、綜閤素質評價納入中招,都體現齣引導孩子全麵發展、能力為本的導嚮,為孩子全麵發展“賦能”並“賦值”。上海中招新政中,壓縮自招的名額、擴大名額分配到校,也是推進校際均衡和公平,從根本上為擇校降溫,為孩子的過度競爭降溫。
其實,用好政策“利好”,成纔路不止一條。有些傢長擔心“雙減政策”遭遇“在綫網課”,孩子前途未蔔。其實,中考改革提供瞭更多元的升學和成纔途徑,充分瞭解並利用好政策的“利好”,可以為孩子不走尋常路,開闢更好的未來。
【居傢辦公與學習,親子如何相親相愛】
臨近中考,疫情防控需要孩子隻能居傢在綫學習。不少傢長居傢辦公,與孩子朝夕相處,每天都小心翼翼壓住“吼娃”衝動:
管多瞭上火,
不管瞭上頭,
管緊瞭怕孩子崩潰,
管鬆瞭怕孩子放任……
親子關係緊張,
被孩子拒之門外是常態。
僵局怎麼破???
要破解親子衝突的焦慮,傢長首先要“看淡”學習。 生命安全的意義高於一切!疫情防控需要,所有上海初三的孩子全部都居傢在綫學習,這也是這個時代孩子們獨特的經曆和體驗。既然無法迴避,就坦然接受:大傢一樣,公平。要避免孩子應考壓力過重、心理能量透支。
其次,解決親子衝突的策略,要學會“以退為進”。 初三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身體發展、神經係統的發展突飛猛進,但是不穩定、不完善、不成熟,情緒易衝動、易暴露、易轉移 。生理上的特點決定瞭孩子的思維、情緒等變化劇烈,有時候難以自控,會暴風驟雨式地顯現。
在麵臨中考壓力、居傢在綫學習又比較孤獨的情境下,更容易“一點就著”,引發衝動行為和後果失控。所以,親子相處,要學會“以退為進”,避免正麵衝撞,在孩子衝動時,傢長學會“認慫”,不爭一時之快。等孩子情緒轉移、流露齣後悔之意時,傢長再進一步,平和溝通、和平解決問題。
再次,解密親子衝突的密碼,從根本上預防孩子叛逆。 青春期親子衝突的原因,多是“權利之爭”:隨著孩子的成長,能力反超,不斷謀求平等和獨立;而傢長此時仍把孩子當“小孩”,用密不透風的愛進行掌控。
親子衝突多源於關係不平等。因此,傢長要甘於後退、善於“放手”,從“掌控者”角色轉型為“支持者”,尊重孩子、傾聽孩子,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主能力得以順利發展。
最後,親子運動可以作為融洽親子關係和孩子的減壓利器。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今年體育中考的統一考試取消。很多孩子居傢學習開始放棄運動而“躺平”。此舉並不閤理。運動不僅放鬆眼睛、增強體質,而且為居傢綫上學習“調頻”減壓,更能增進親子關係——比腕力、搶皮球、跑步賽……在親子較量中釋放活力和能量,營造親密感。
傢有畢業生,傢長如何陪伴?
陳珊(高三畢業生傢長,上海傢長學校講師,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
近期上海疫情形勢嚴峻,3月12日起,本市中小學調整為綫上教學,初三、高三學生麵臨升學考試,傢長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居傢學習期間孩子不夠自律,成績下滑怎麼辦?傢長上班不在傢,孩子膳食營養如何保障?居傢學習引發親子矛盾如何化解?
作為一位高三學生的傢長,麵臨這些問題,起初我心急如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麵對現實,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為孩子營造一個支持、有愛的傢庭氛圍,形成良好的傢庭支持生態係統,纔能為孩子高考保駕護航。
建設溫馨的傢庭氛圍,我覺得傢長心態平和非常重要,避免讓自己過於緊張焦慮,可以從以下幾方麵為自己減壓放鬆——
1,思想上要相信孩子,從而釋放擔心情緒。
傢長對孩子的信任可以讓孩子提升自信,降低孩子在學習中因遇到挫摺而産生的脆弱感,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也能促進孩子産生責任感,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傢長要相信孩子的應試能力,多年的考試經曆讓孩子有瞭豐富的考試經驗。隻有信任孩子,傢長纔能解放自己。尤其在居傢學習期間,更需要這種信任,信任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行動上要少說多做,不讓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
“少說”,即對孩子的學習不嘮叨、不說教。我們可以給孩子製定學習目標,但對於孩子的學習過程盡量不參與,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根據研究,“傢長以監督孩子做作業、乾涉孩子看電視、阻礙孩子與朋友外齣等方式進行監管,可能對青少年的學習有負麵影響。”
傢長要充分瞭解孩子,對孩子的學習有閤理的預期。不妨做個最壞的心理準備,孩子最好的目標是什麼,自己可承受的最差結果是什麼,這樣可以舒緩自己的心理焦慮,行為上就不會給孩子不斷施壓。
跟孩子就作息時間和手機管理等方麵進行溝通,執行時放手讓孩子去做。傢長應該多觀察,多發現,用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而不是以傢長的權威去打壓。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關鍵,有助於形成親子之間的良好互動,引導孩子提升自我掌控的能力。
“多做”,即做好三餐、布置好傢庭環境、進行健康管理。特殊時期,做好後勤部長纔是傢長對孩子的最大支持!
3,傢長要帶頭運動,學會釋放壓力。
孩子居傢學習,傢長的負擔和責任也會隨之加大,這時我們要學會給自己解壓。跟其他傢長聊聊天、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等,動員孩子共同參與,一起運動,既可以融洽親子關係,也可以通過體育運動培養孩子的堅韌性。
孩子的學習自律是靠後天培養的,體育鍛煉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每天鍛煉半小時,達到一定運動量,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4,適當共同參與傢務,緩解傢長身心疲憊。
居傢學習期間,孩子在綫上學習,傢長卻要上班,中午沒有人給孩子做飯,午餐是個大問題。傢長可以適當讓孩子承擔部分做飯任務。比如,傢長在前一天晚上把食材準備好,第二天中午孩子可以輕鬆地自己做飯,妥善解決吃飯問題。
讓孩子適當參與傢務勞動,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提高自我效能感。非常時期,共同承擔傢務也許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呢!
各位畢業班的傢長朋友,疫情當下,病毒無情人有情。孩子在非常時期麵臨艱巨的升學任務,每個麵臨高考的傢庭都非常不易,隻有傢長和孩子共同攜手抗擊疫情,纔能迎來最後的勝利。讓我們一起努力,相信“相信的力量”,期待“期待的實現”!待到春暖花開,迎接高考到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