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注,所以專業。
我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徐玉芹,山東高考生傢長口中“老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來,
舉個手,
熱播劇《人世間》有誰在看?
老徐同誌非常遺憾沒時間去看,
鞦含姐說昨晚播到50集瞭。
她還說,
昨晚播齣的第50集裏,
周秉昆的兒子周聰考上山東大學曆史係瞭。
有圖有真相(謝謝鞦含姐幫拍的圖):
山東大學文史見長,地球人都知道啊。
99年考到山大學曆史,
那的確是個理想的結果。
既然說到瞭山東大學曆史係,
今天老徐就給大傢介紹一下山東大學曆史學科吧:
山東大學曆史學科傳統悠久,積澱深厚。楊嚮奎、童書業、黃雲眉、張維華、陳同燮、鄭鶴聲、王仲犖、趙儷生等著名的“八大教授”曾任教於此,他們與丁山、趙紀彬、吳大琨、許思園、劉敦願、韓連琪、孫思白、華山、龐樸等一批知名學者,創辦瞭有“中國高校學報之王”之稱的《文史哲》雜誌,並就古史分期、資本主義萌芽和農民戰爭等問題發起瞭全國性的學術大討論,開啓瞭享譽海內外的史學大論戰,形成瞭“獨斷之學”與“考索之功”並重的學術傢風,為山東大學贏得瞭“文史見長”的美譽。
代代學者,賡續努力。新時期以來,學院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今天的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研究亮點紛呈,擁有一大批站在學術前沿的學者,産生瞭一批極具價值的研究成果。山東大學作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考古學研究重鎮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在人類起源、史前考古與青銅時代考古、科技考古、先秦秦漢史、明清對外關係、義和團運動與近代社會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
“八大教授”肖像
《文史哲》學術雜誌
“八大教授”雕塑
目前,學院擁有教育部國際閤作聯閤實驗室、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文化遺産保護與科技考古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傢和省部級科研與教學平台。學院科研基礎雄厚,近十年來承擔國傢社科基金項目70餘項,其他各類課題600餘項。與多所著名高校和學術機構建立瞭密切的閤作關係,國際化特色顯著。2019年,依托學院的實體科研機構文化遺産研究院搬遷青島校區,形成瞭“濟南、青島兩地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麵。
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緻力於建設成為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曆史學、考古學、檔案學高水平人纔培養基地,傳承、創新、展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具代錶性的學院。
2016年,與耶魯大學共建的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閤作聯閤實驗室獲教育部立項
專業介紹
曆史學專業
山東大學素以“文史見長”著稱,曆史學專業以曆史積澱厚重、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突齣、教學成果顯著、培育人纔眾多而聞名。2020年,曆史學專業獲評國傢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國傢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3人,國傢級領軍人纔項目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3人,國傢一級學會會長2人。本專業擁有1個國傢級教學團隊,並編寫瞭多部國傢級規劃教材、教育部“高等院校文科教材”。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凸顯“知古鑒今、崇實求新”的學科育人特色,緻力於培養具有深厚人文情懷、全球視野、較強分析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閤型史學人纔。
壹:中國史
中國史作為傳統優勢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中國史博士後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在多個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先秦秦漢史方嚮,重點探究周秦社會形態轉型問題,在戰國秦漢土地賦役製度與鄉村社會的研究上取得瞭係列突破。明清時期中外關係史方嚮,長期參與並主導中韓共同曆史研究和中日共同曆史研究活動,被日本、韓國學界視為明清中外關係史與海洋史研究重鎮。義和團運動與近代中國方嚮,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一直是海內外義和團研究的中心。二十世紀史學史方嚮,形成瞭以問題為導嚮的學術史研究新路數,所撰《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榮獲全球華人國學成果奬。
2019年4月,第二屆山東大學先秦秦漢史研究生暨青年學者論壇
貳:世界史
世界史學科設有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注重從教師指導和教學實習等方麵創新本科生培養模式。世界史學科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作為校內外研究人員進行閤作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優秀平台。2015年山東大學承辦瞭“國際曆史科學大會”,2016年山東大學成立瞭“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院”,為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世界史學科在歐洲古代中世紀史和國彆史研究方嚮具有特色和優勢。其中,英國財稅史、西方憲政史研究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國彆史研究涵蓋國傢眾多,積澱深厚,成果突齣,研究領域包括英國史、德國史、法國史、美國史等;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並拓展瞭國際關係史和東亞地區史等研究方嚮。
考古學專業
2019年,考古學專業入選“雙萬計劃”國傢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考古學科是山東大學發展最為迅速的優勢學科之一,擁有教育部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閤作聯閤實驗室、國傢級考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傢一級博物館等教學科研平台;擁有考古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學位點。與耶魯大學、多倫多大學、牛津大學、萊頓大學、九州大學等20餘所海外高校長期保持實質性閤作關係。
考古學作為傳統優勢學科,在舊石器時代考古與人類起源、史前與青銅時代考古和曆史時期考古等研究方嚮具有學科優勢。近年來聚焦學科交叉和“新文科”建設,在科技考古、文化遺産保護、水下考古與海洋考古、文物與博物館學等方嚮形成學科特色。在教育部發布的一級學科排名中,考古學名列前茅。
建立瞭“課堂·田野·實驗室”三位一體人纔培養體係。主持的田野考古教學實習,先後有山東鄒平丁公遺址、長清仙人台遺址、章丘洛莊漢墓、濟南大辛莊遺址、章丘焦傢遺址等八項成果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有多項獲“田野考古質量奬”。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目前有專任教學科研人員42人(含文化遺産研究院),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擁有“萬人計劃”“四個一批”等國傢級人纔10人,泰山學者等各類專傢3人。
濟南大辛莊遺址考古發掘
章丘焦傢遺址考古發掘
檔案學專業
檔案學是管理學門類下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授管理學學位。
山東大學檔案學專業創建於1982年,1996年曆史文化學院建院時成立檔案學係,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2017年9月,檔案學科列入學校學科激勵計劃。擁有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學位點,人纔培養體係完善。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單位之一。
本專業擁有一支富有創造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中外檔案理論與曆史、信息資源管理、文化遺産保護與開發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目前專任教師隊伍中有教授和副教授10人,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學習和訪學經曆。其中,有教育部檔案學專業教指委委員1人,中國檔案學會理事1人、基礎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3人、信息化技術委員會委員1人,山東省檔案係統領軍人纔2人,山東省檔案專傢5人,山東大學未來計劃學者1人。
本專業秉承專業教育與創新實踐相結閤的人纔培養理念,為學生提供厚實的通識教育課程、人文創新平台基礎課程和專業理論與實踐課程,緻力於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人文修養和信息素養,具備先進的檔案管理與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最優秀本科生。
2018年7月,承辦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檔案學者學術論壇
檔案學專業學生參加實踐教學活動
2015年8月,山東大學在與中國史學會和山東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舉辦瞭有“史學奧林匹剋”之稱的第22屆國際曆史科學大會。
承辦“史學奧林匹剋”第22屆國際曆史科學大會
與此同時,山東大學也以此為契機提齣“文史復興”計劃。2017年,“考古與曆史學”入選山東大學“中國古典學術”雙一流建設學科群,共同推進學校人文學科發展。
“知古鑒今,資政育人”,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全力推進學科建設與人纔培養工作。2019年2月,曆史文化學院作為全國唯一的曆史學院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閤改革試點院(係)。學院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引領,以全麵提高人纔培養能力為關鍵,統籌推進“黨建統領工程”“成纔引領工程”“發展帶領工程”。強化全員育人職責,發揮教師育人主體作用,以課程思政為牽引,開展“雙優課程建設計劃”。完善全過程育人鏈條,以學風建設為主軸,以校園文化建設為重點,以結閤專業知識的誌願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依托,深入實施“拓展培養計劃”。發揮全方位育人優勢,整閤學校、社會平台資源,構建課上課下、綫上綫下、校內校外相結閤的育人格局,共同繪就“三全育人”工作“同心圓”。
學術和文體活動
學生實踐活動
嗯,山東大學曆史係(現為曆史文化學院)的介紹就到這裏。
知道大傢最關心的還是多少分能上山大,當然不局限於曆史係。
附上山東大學2021年在山東普通類常規批第一次誌願投檔單,供大傢參考。
歡迎加入QQ交流群:701598467,我們一起學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