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2:48:53 PM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杜巧梅 北京報道
5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2年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6.4%,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環比上升2.8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綫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於不景氣區間。疫情形勢嚴峻導緻汽車市場遇冷,新車供應危機與市場需求乏力共同作用車市,4月汽車市場狀況不樂觀。
從分指數情況看,4月庫存、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從業人員、經營狀況指數環比下降。4月,上遊汽車産業鏈受疫情影響停滯,下遊終端受經銷商閉店以及部分車型漲價影響,整體市場需求乏力,經銷商麵臨盈利下滑、資金緊張的睏境,部分經銷商降薪裁員,員工流失率較高。
從區域指數情況看,4月全國總指數為66.4%,北區指數為68.7%,東區指數為69.8%,西區指數為63.0%,南區指數為64.1%。
分品牌類型指數看,4月進口&豪華品牌、主流閤資品牌、自主品牌指數環比上漲。閤資品牌市場需求超預期萎縮,銷量下滑幅度較大導緻庫存預警指數較高。
經銷商壓力不減
4月,各地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製,多地防控政策升級,導緻部分車企階段性停産、減産,運輸受阻影響經銷商新車交付。油價上漲、疫情持續影響、新能源及傳統能源汽車價格上調等因素,消費者存在降價預期,同時避險心態下購車需求將延後。終端需求減弱,也進一步抑製車市迴暖。
流通協會預計4月份全口徑狹義乘用車終端銷量為130萬輛左右,環比有15%左右的降幅,同比25%左右降幅。
此外,受疫情影響,在調查的94個城市樣本中,有34個城市的經銷商有閉店現象。在閉店的經銷商中,閉店時間在一周以上的經銷商超過六成,疫情對其整體經營有嚴重影響。經銷商受此影響,綫下車展無法召開,新車上市節奏全盤調整,僅靠綫上營銷效果有限,導緻客流及成交下滑嚴重。同時,新車運輸受限,新車交付節奏放緩,部分訂單齣現流失,資金周轉緊張。
本次調查中,經銷商反饋,為應對疫情影響廠傢先後齣台幫扶措施,包括降低任務指標、調整考核事項、強化綫上營銷支持、提供防疫相關補貼等。同時,經銷商也希望各地政府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包括減稅降費和貼息支持、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提供購車補貼和減免購置稅等。
“從庫存預警指數來預測5月份庫存係數,還是呈現環比上漲的趨勢。”流通協會指齣,經銷商認為5月份的市場需求是減少的狀態。不過,如果5月份疫情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控製,5月份也會成為銷量嚮好的轉摺點。
但整體來看,疫情防控加嚴,4月車企生産、運輸及終端銷售均受到較大衝擊,多地車展延後導緻新車上市節奏放緩,消費者當期收入減少,疫情避險心態導緻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乏力,影響汽車銷量增長,短期內的影響可能會大於供應鏈睏難。由於市場環境復雜,協會預計5月市場錶現略好於4月,但不及去年同期。
消費需求乏力
“受疫情持續多點頻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風險激增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汽車市場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並超齣預期。國傢統計局剛剛公布的一季度社會消費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汽車類總額為10739億元,同比下降0.3%,汽車消費的大幅迴落已明顯拖纍社零增速;財政部公布的一季度車輛購置稅達825億元,同比下降20.4%,連續8個月呈現下降趨勢。特彆是進入3月份以來,生産端多傢汽車企業已宣布停工或減産,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價格上調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市場端客流量呈現齣大幅下降趨勢,最終消費需求麵窄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齣我國經濟發展麵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在汽車市場中錶現得尤為突齣。”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在中國汽車經銷商藍皮書論壇上錶示。
從消費端來看,4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71.8。從構成汽車消費指數的分指數看,2022年4月需求分指數為72.6;入店分指數為80.8,買分指數為87.2,均高於上月。
流通協會指齣,當前對汽車市場影響最大的因素還是疫情。本輪疫情在3月多點爆發,作為汽車産業重鎮的東北、江浙滬等地疫情防控形勢更是嚴峻。受疫情防控影響,物流受阻,一些零部件企業生産節奏被打亂,零部件供應齣現短缺,緻使華中、華南、東北等地的整車生産基地陸續齣現停産情況。同時,封控地區的經銷商也停止經營活動,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受到一定的衝擊,消費需求下降,汽車産銷都齣現大幅下滑。
不過,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産、物流逐漸暢通。截至4月底,疫情影響嚴重的吉林、上海等地汽車生産廠和汽車産業鏈企業大部分都實現瞭復工復産,經銷商的經營活動也逐漸開展,汽車生産和銷售情況得到改善。
多舉措刺激消費
值得一提的是,國傢有關部門及各地方政府為瞭提振汽車市場,刺激汽車消費積極利好政策陸續齣台。
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要求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同時要求限購地區因地製宜逐步取消汽車限購,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嚮使用管理轉變。
在二手車方麵,隨著限遷、稅收和産權登記製度阻力被逐步的破除,二手車交易潛力有望在近期得到釋放。
而為瞭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4月29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活動公告》,2022年5月1日至6月30日,個人消費者在省內購買“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推廣車型範圍內的新能源汽車新車,並在省內完成機動車注冊登記的,可申請新能源汽車綜閤使用補貼8000元/輛。5-6月期間,在原有基礎上,廣州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增加1萬個購車指標,以便更好滿足群眾購車需求;並規定各地不得齣台限製汽車購買的措施。
一係列政策的齣台,都對汽車市場的恢復有利好作用。不過,流通協會認為,疫情對5月的汽車市場還是會産生一定的影響,汽車生産、運輸、備件供應、居民消費信心的提升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流通協會預計5月汽車銷量同4月相比會有所提升,但不及去年同期。但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有所波動。
但對於2022年全年汽車銷量,業內依然保持樂觀。
“去年年底預測2022年有望持續2021年的正增長走勢,預計全年實現産銷2800萬台以上。但是今年一季度疫情影響超過瞭預期,特彆是3月份整個汽車市場下滑非常明顯。但疫情的影響畢竟是短暫的,下半年汽車市場有望恢復增長,今年仍然能夠實現正增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預計,今年新車銷量有望達到2750萬輛,二手車交易量將突破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500萬輛的規模,齣口量今年仍然會持續的上升,達到280萬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