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觀點】
1、豬價:目前豬價在周期內區域底部,但不是絕對最低點,在短期三到四月還可能齣現小幅下跌,但不太可能跌破去年 10 月份的低點。大概率在 4 月或者 5 月份開啓趨勢性的上漲行情,但是上漲速度會比較慢,可能要到三季度做到齣價纔能從底部迴升至行業平均成本 16 到 16 .5 之上,然後在 11 、 12 月份的南方的醃臘高峰達到今年的高點。
從供應角度來說, 未來的兩到三個月,生豬的供應量將會持續的增加,因為能繁母豬數量在去年六月份見頂,對應今年二季度是齣欄高峰期;仔豬齣生的高點是去年 9 月,對應 6 個月齣欄高峰就是今年的 3-5 月,所以今年供應最高峰是 4、5 月份。
從需求角度來說, 受新冠疫情影響豬肉消費,某傢上市公司對他們公司綫下門店的銷量進行綜閤評估,發現當前豬肉的消費相較於新冠疫情之前的下降 8% -12%。在短期內,個彆區域的銷量可能有爆發式增長,像上海或者深圳,由於疫情人們會集中搶購囤積生活用 品。但從中期來看,到今年上半年為止,疫情對消費的抑製作用不會減弱。但當前全國的日均屠宰量依舊很高,已接近或者超過去年 10 月份的水平,所以豬價仍舊保持弱勢震蕩的行情。
收儲和囤貨對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首先上周進行兩次收儲,本周還會再有,隻要豬糧比低於 5:1,收儲是要一直持續下去的。上周和上上周的收儲量都接近 4 萬噸的水平,比去年和 19 年明顯多。但在當前一個震蕩的行情下,收儲實際上對價格沒有實質性提升作用, 隻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另外由於近期國外農産品價格的暴漲,對做肉類進口的貿易商來說,從國外進貨成本高,而且受疫情影響進口也受阻,於是開始在國內囤積豬肉,屠宰企業普遍在豬價跌破 12 開始做庫存,如果豬價跌破 11.5 會大規模做庫存,目前雖還沒有跌破,但很多企業已開始提前做庫存囤貨,因此庫存囤貨實際上會對豬價産生影響。
在當前弱勢震蕩的行情下,判斷未來幾個月豬價的核心因素是齣欄均重 。根據三方數據, 目前生豬的齣欄均重在春節後有季節性的小幅迴升。因為在春節前齣欄均重較低,隨著散養戶開始齣欄,均重有小幅提升。從 2 月中旬到現在,均重趨於穩定。由於統計口徑不同,目前齣欄均重的絕對值相差較大,從趨勢上來看,目前的均重顯著低於 20 年和 21 年同期,但是仍然高於非瘟的同期。另外迫於資金的壓力,很多中型的規模場,也開始下調他們的齣欄均重。如果均重開始下降,通過降低均重減少供應來消化未來幾個月的齣來量的增長,所以全國的均價有可能說不再下跌,就維持在 12 月每公斤附近震蕩。但是如果說均重開始上升,雖然說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那麼存在的積壓傳達在某一個時間點,然後齣現一個集中的拋售,導緻價格短期的暴跌,導緻更進一步的恐慌性的集中拋售和提前的拋售,這導緻暴跌之後還會有一個小幅度的跌幅。但是今年的積壓無論如何不可能像去年那樣,因為今年的整個行業的現金情況比去年要嚴峻很多的,整個行業的資金情況是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積壓到三季度的。所以我認為均重上升可能也會齣現在二季度,隻是可能時間更往後一點可能要到 5、6 月份,由於去年的産能在 6 月份見頂之後的迴調速度並不是很快,因此我個人認為齣價在二季度見底之後的迴升速度也不會很快,可能要到三季度做到齣價纔能從底部迴升至行業平均成本 16 到 16 .5 之上,然後在 11 、 12 月份的南方的醃臘高峰達到今年的高點。
2、成本情況
原料價格的上漲造成的成本的上升,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可能對價格的直通作用並不明 顯,但是在價格上漲過程中這種成本的上升更容易傳導到座駕。目前的行業平均成本相比於非瘟前也已經齣現明顯的上漲。2021 年一季度的時候,農業部口徑行業平均成本是上漲到 17 元每公斤,上漲主要原因是原料價格上漲、防疫投入、死淘率等等,隨著二季度玉米
價格迴落,四季度可能迴落到 15.5 元。當前的齣欄成本裏麵,其實受原料價格的上漲影響
還不明顯,因為他吃的飼料都是過去 6 - 7 個月的飼料,但是如果原料價格繼續上漲或者維持當前的那個價格,會顯著提升未來的齣單成本。原料價格上漲使得之前成本可能是15 .5,按照當前原料價格測算的話,可能未來會上升到 16 到 16. 5 元。農業部成本的口徑是散養戶和規模廠成本的加權平均,散養戶的成本基本上就是現金成本,規模廠的成本是一個生産成本,所以說農業部成本的在口徑下,當前的行業按照當前的原料價格如果維持的話,對應的散戶的平均成本是 15 到 16,規模場平均成本應該是 16 到 18 ,區間比較 大。
降成本對於規模企業來說或者大型企業來說,最好的降成本的方式就是提升效率,提高他的滿産率,但是現在因為是現金流淨虧損的一個階段,滿産的話現金流的損失也會更大, 所以實際上很多企業還是要在産能利用率和現金流的之間來進行一個平衡。
3、産能情況
根據今天央視新聞的報 2 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是 4268.2 萬頭,環比下降 0.51%;當前的供應對應去年 4 到 5 月份的能繁母豬,而當前 12 塊的豬價對應的虧損程度和之前兩輪周期底部對應的虧損程度實際上是差不多的,現在時間節點的均重和消費情況來看,相較於之前兩輪周期,4600 萬頭産能頂部的過剩程度並沒有增加,那麼按照之前結論,從産能頂部開始去化的對應的幅度來看,說當前的供需平衡狀態對應的母豬數量肯定是高於 4100 萬。然後由於價格長期維持在底部區域,整個行業目前是處於一個持續的現金流去化過程中,所以整個行業的産能會由於現金流的損失會有一個持續的去化。可能現在整個行業很多人認為下半年或明年的價格比較樂觀,有可能會硬扛,但是扛不扛,不是意願問題,是個能力問題,有沒有能力去扛到價格迴升。
其實整個行業的情緒到 3 月份開始有降,首先 3 月份仔豬和種豬成交量比 2 月份已經是有一個明顯的下降,大集團也開始停止采購仔豬,然後當前均重緩慢下降,也說明行業情緒的惡化。同時行業內目前大部分規模養殖企業實際上都已經開始停止母豬擴張,有些可能已經開始優化,隨著現金情況的惡化,未來整個産能的去化程度會加速。
整個行業從 2019 年 9 月到 2021 年 6 月份能繁見底,基本上實現母豬存欄的翻倍,這麼快速的增長背後是巨額的資金投入,保守粗略的估計,整個行業從 19 年到 21 年用於産能擴張的投資是數韆億元甚至是上萬億元,資金來源最主要的是來自於行業在超級周期獲取的豐厚利潤,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融資,包括銀行貸款、上市公司、大型的企業債和股權融資等。也就是說雖然過去幾年整個行業賺取豐厚的利潤,但是這些利潤大多數轉化為産能,而不是現金儲備。對於行業的大部分主體來說,不僅沒有改善資産負債的情況,甚至資産負債情況還進一步惡化。
所以說按照,按照農業部去年 4.49 億頭的生豬存欄量和目前 120 公斤左右的均重,以及平均 7 個月的齣欄時間,當前全行業 15.5 左右的現金成本,我們可以測算到,現在每個月經營性現金的消耗大概是 1193 億元,而按照目前豬價和死淘率,每個月整個行業可以獲取的經營性現金隻有 866 億元,這樣的話全行業每個月淨消耗的現金達到 327 億元。
金融機構對行業的支持肯定是有但已經是很少的,從整個行業來看,現金流持續流齣的狀態是不會改變的,行業中無法獲取外部現金流的主體,隻能選擇縮減規模變賣資産,由於豬價可能在三季度纔有可能迴升到行業平均成本之上,按照曆史經驗産能要在豬價趨勢性迴升至成本綫之上一定幅度纔會重新迴到增長趨勢,所以二季度産能仍然將持續去化,至少會持續到三季度。
按照農業部的口徑,當前的能繁母豬已經下降 8.3%,按照其口徑,超過 15%下降幅度足以支撐起一輪周期。
【Q&A】
Q:您這邊瞭解到整個行業像凍肉庫存有多大的一個規模?
A:首先進口庫存可能不是很多,國産凍肉規模不太好評估,因為很多小型屠宰廠實際上 也會做,但應該不比進口的庫存少,但是比 19 年年中的那個庫存量會少很多,個人估計應該 200 到 300 萬噸是有的。
Q:每天這種屠宰場建庫存的量級大概能有多少?你有一個大概的算法嗎?
A:因為我手裏麵說能夠直接聯係到的企業也不多,目前量級不太好評估。
卓創有一個數據叫做鮮銷率,綫銷率說他每天的屠宰量裏麵直接以鮮品的形式上市銷售的比例,現在基本上已經是到最近幾年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綫消率最高的時候肯定是春節前那段時間綫銷率能達到 100% 左右,現在數據是 75%,也就每天大概接近 1/4 的都變成庫存。
Q:規模場自己有飼料和需要外購飼料的場,他們成本上升的差異您瞭解嗎?
A:影響的因素很多,或者是說外購飼料的上升幅度實際上都是和原料價格上漲的幅度是差不多的,中間加工費用是比較穩定的,或者說對於商品量來說,它價差是穩定的。
Q:行業的全流程死淘率是在什麼樣的水平?母豬生産效率大概是什麼樣水平?
A:行業的生産效率整體來說沒有恢復到非瘟之前,當前的二元母豬占比比非瘟前要低, 然後二元整體效率也是低於非瘟前的,三是說由於行業內很多經驗豐富的散戶和小型規模廠被淘汰掉,大型規模廠雖然說擴張速度很快,但是很多人員都是新招的,所以說目前整個行業實際生産效率,人員效率可能比非瘟前也是要低一些。現在的死淘率按照我們監測到,隻看死亡率的話,行業可能是在 17%-18%。
Q:最近反復收儲,然後豬價沒有任何變化,還有點小跌,請問養殖戶預期最近有發生什麼變化嗎?
A:二月份的時候整個行業預期是比較高的,進到 2 月下旬包括 3 月份,隨著價格開始, 隨著原料價格的上漲,尤其是收儲之後,豬價不漲之後,散戶的情緒下降是非常明顯的。目前北方這邊仔豬交易幾乎就是一個停滯狀態,南方那邊可能尤其是華南地階段,可能積極性還稍微好一點。
Q:現在差不多有 1/4 的肉都做成凍品,想問一下以往周期底部大傢也是博弈的嗎?
A:之前不會,因為無論是 18、19 年還是在往前 14 年,之前做庫存的主要是屠宰企業包括一些屠宰企業上下遊,相當於還是行業裏麵的,但是從 20 年開始由於豬價非常高,進口利潤非常好,很多做其他凍品進口的貿易商,手裏麵有資金都開始進入到進口豬肉的行業裏麵。目前瞭解的情況,他們做庫存的無論是從量上來講還是從積極性上來講都比屠宰企業是要高很多,我們現在主力已經不是之前的主力,所以量上會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Q:想問一下去年 9、10 月份跌到很低的時候會有一些仔豬無害化處理,那像現在虧損幅度來和那個時候差不多,但是大傢沒有去做動作,是不是還是對後市抱有幻想?
A:現在整個行業情緒確實是比當時要好很多,雖然說進到 3 月份,整個行業情緒可能沒有 2 月份那麼樂觀,但是仍然對下半年或者對明年的行情比較樂觀。
Q:請問您瞭解非瘟疫苗嗎,如果齣來的話您覺得行業裏麵的一個接受度怎麼樣?
A:首先最重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價格,如果國傢能夠批準上市,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肯定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至少安全性是肯定不會有太大問題的,有效性上企業在使用之前會自己在一個小範圍內做一些實驗,會去重新評估他的有效性,那麼決定他是否使用東西的核心問題就是價格,在現在狀態下,今年下半年哪怕齣價迴到盈利區間,利潤率可能也不會很高,疫苗的價格我覺得是影響整個行業接受程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Q:請問下一輪周期高度可能持續的時間怎麼看?
A:我認為下一輪相對高度不會像上一輪,上一輪實際上是在一個絕對高度上持續很長時間,這一次可能說在一個相對利潤比較高比如說 50%,30% 的利潤,和一個相對比較高的豬價上,可能能夠持續至少半年以上的水平。
Q:請問農業部在 2020 年 6 月份能繁數據有一個跳升,從大概 2600 萬頭直接跳到 3600 萬頭,您怎麼看?
A:跳升是統計局的數據,不是農業部的數據,農業部曆史上是不發布能繁母豬城絕對值的,目前在官網上發布的絕對值也是依據統計局的數據和自己監測的一個環比變動情況算齣來的,而不是監測的一個情況。然後統計局跳升是說統計口徑、統計方式的一個調整造成的結果。
Q:為什麼說官網還會持續發布數據,意義在於六部委聯閤齣台生豬産能調控方案裏把統計局公布的能繁母豬絕對值作為一個産能調控的依據,把 4100 萬作為一個均衡值,當你比 4100 萬高 10% 的時候是過剩狀態,低 10% 的時候是緊缺,是這樣子的情況是嗎?
A:對,但是數據如果說曆史上有一個單月增長 1000 萬這種統計口徑的差異,那絕對值到底可不可信呢?因為文件是在統計局調整口徑之後齣的,然後我們隻要不再重新調整口徑,他始終是在同一個口徑下,是我們不用太考慮曆史上的絕對值的問題。
Q:也有可能現在隻有 3100 萬頭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嗎?
A:數據要在同一口徑下進行對比,首先它是認可我們全國每年的豬肉消費 7.1 億頭豬左右,或者是 5500 萬噸的豬肉,然後說這麼多的消費量對應的按照評估的一個生産效率對應的能繁母豬大概是 4100 萬頭。如果我們現在說另外一個口徑母豬可能確實隻有 3100 萬, 但與此同時,這個口徑下中國一年的生豬的消費量可能就沒有這麼多,豬肉消費量也沒有5500 萬噸,可能 4000 萬噸都不到。所以常常說的不同的數據體係。
Q:怎麼理解 2 月份能繁母豬數據?
A:首先 2 月份整個行業情緒還是比較樂觀,第一行業裏麵尤其是散養戶,對收儲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其次整個行業都在宣傳下半年豬價會反轉,明年豬價會更好,肯定要扛一扛。第二個原因收母豬的豬販正月十五之前大部分都不開工,所以散戶和小型規模廠想淘汰母豬,也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後纔有可能大規模的淘汰,包括這些殺淘汰母豬的屠宰 場。第三個原因在去年 10 月份,包括 11 月份整個行業裏麵後備銷量是非常大的,然後剛好是到春節之後有一個集中配種的年齡。
Q:您覺得這三個原因,哪個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A: 最主要原因就是淘汰母豬屠宰場開工時間短。
Q:請問您剛纔說二月行業比較樂觀的,那其實一月價格更好,應該會更樂觀,為什麼去化更多?
A:剛纔說我認為二月去化少的最主要原因是那些殺母豬的屠宰場隻開工半個月,所以說其實二月和一月差不多,情緒上是差不多的,主要還是時間短。
Q:根據您調研解的情況,現在也 3 月過半,想請問預計 3 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變化情況?
A:環比去化的絕對值應該不會低於一月份。
Q:想問一下怎麼看三次探底,就是散戶年中是否會低點肥轉母?
A:這種情況是虧損的時候可以撐很長時間,但是一旦散戶虧損而退齣行業,重新進入行業一定是要看到確定性,一定要在豬價迴到成本綫之上一定程度。然後我個人是認為今年下半年豬價不會很高,可能在 20 左右,低點不到 20,這麼一個價格相對於散養戶,按照現在糧食價格可能 15.5-16 成本的話,價格的吸引力不是非常大;行業預期一方麵是建立在如果價格非常低,持續很長時間,可能大傢會對未來樂觀,但當價格開始上漲一定時間後,如果上漲速度低於預期的話,實際上也會減弱對明年價格的預期程度。所以我認為下半年的價格不足以支撐散養戶肥轉母去擴産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