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9:28:27 AM
今天,講一講戴笠的愛將――瀋醉。
在近代曆史當中,軍統這幫人打得那叫一個邪性,跟共産黨打、跟日本人打、跟中統打、即使建國之後,這幫人被關在功德林監獄,結果獄友又跟獄友打……
在這些激戰當中,瀋醉身為國民黨軍統最年輕的少將,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的特點除瞭“資格老”之外,還特彆喜歡寫寫畫畫。
軍統打日本的時候,瀋醉在寫日記,獄友打獄友的時候,瀋醉更是成瞭記錄員,記錄瞭那拳打腳踢的一幕幕。
(瀋醉和女兒瀋美娟)
瀋醉的女兒名叫瀋美娟,1945年齣生,建國之後瀋傢為瞭安全起見,將瀋美娟送到瞭親戚那裏。
瀋美娟小時候,對“父親”這兩個字沒有任何概念,對父愛更是一無所感。到1960年瀋醉被特赦齣獄,瀋美娟這纔知道,自己還有個父親。
女兒到瞭北京之後,並不知道父親是什麼身份,看穿著打扮像個老農民,於是問父親做什麼工作?是種地的嗎?
瀋醉迴答說,自己是作傢……
其實瀋醉這個說法也挺對,因為他特赦之後,負責文史工作。
小小年紀的瀋美娟,並不知道父親是殺人狂魔,更不知道那所謂的軍統三劍客。
今天,本篇文章要介紹的曆史人物,便是娃娃少將瀋醉,閑言少敘,進入正題。
一切的一切,要從1914年說起,瀋醉齣生在湖南的湘潭,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瞭,跟隨著寡母長大成人。
瀋醉晚年迴憶自己的一生,說之所以不抽、不喝、不賭、很少沾染不良風氣,都源於母親的教育。
瀋醉小時候,任誰也想不到這個乖巧聽話的男孩兒,未來會成為國民黨陸軍中將。
瀋醉少年時期,深受姐夫餘樂醒的影響,因為姐夫留過洋,去過法國和蘇聯,而且在北伐鐵軍的葉挺那裏,做過團教導員,又擅長爆破,號稱化學專傢。
(餘樂醒)
餘樂醒不僅教導葉挺獨立團,也教導年幼的瀋醉,要愛國愛民族,要胸懷大誌,英雄不可偏安一隅。
此處埋下伏筆:餘樂醒是共産黨人,而且擅長爆破,被稱之為化學專傢。
在姐夫的教育下,瀋醉逐漸從乖巧男孩,成瞭好戰分子。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鯨吞東北,祖國的東三省落入瞭倭寇的手中。
瀋醉正在讀初中,深受抗日思想的感染,隨即跟著同學一起走上街頭,高喊抗日救國。
而且在大街上,民國政府派齣軍警鎮壓,可是這幫湖南學生不肯屈服,結果三說兩不說,雙方就打瞭起來。
據傳聞,瀋醉拎起一根棍子,嗷嗷大罵著往前撲……當然瞭這是傳聞,真假不好考證。
總之在那個時代,瀋醉身為學校裏的積極抗日分子,自然被校方重點針對,校長親自點名開除瀋醉,說這小子屢教不改。
(學生用水龍頭反擊軍警)
當時都說廣東是革命黨的發源地,而廣東人又特彆能打……
可實際上,廣東將領卻都稱贊湖南人能打,瀋醉更是湖南青年當中的好戰分子,這些湖南小青年認為,不服就是打!打服為止!
瀋醉被開除之後,遊遊蕩蕩也不知該去哪裏,直到1932年的時候,他聽說爆發瞭著名的淞滬抗戰。
中國軍隊早有準備,倒是跟日寇打得有來有迴,瀋醉一看中國軍隊挺厲害,於是決定去往上海,去找姐夫餘樂醒。
在當時湖南兵,深受部隊歡迎,瀋醉時刻惦念著姐夫的教導,要投身革命去抗日。
殊不知,姐夫餘樂醒已經脫黨,五年前南昌起義的時候,趁著周恩來正在熟睡,所以帶著一批黃金跑瞭。
當然瞭,筆者說餘樂醒跑瞭,這句話不太閤適,準確來說就是脫黨,失敬失敬。
餘樂醒在上海的法租界貝勒路(今黃陂南路)761號,正在教彆人修汽車呢,而且絕對是中國的汽修鼻祖!因為他開辦的這傢“中華汽車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傢綜閤性汽車專門學校。
而且餘樂醒感覺修汽車不過癮,畢竟他是機械專業又擅長爆破,所以又去瞭西北軍的楊虎城那裏,進入兵工廠做瞭軍工專傢。
可是兵工廠運營不順利,餘樂醒又辭職迴到瞭上海,戴笠對這樣的專傢非常重視,於是盛情邀請。
姐夫的命運發生改變之後,做瞭戴笠復興社特務處的上海區區長,小舅子前來投靠,命運自然也發生改變……
等小青年瀋醉來到上海的時候,餘樂醒一看小舅子來瞭,於是百般勸說,勸瀋醉趕緊迴湖南老傢,不要加入國民黨。
瀋醉從小到大,內心深處一直認為姐夫是英雄,說什麼也不肯迴老傢,說什麼也要跟著姐夫乾。
餘樂醒嘴皮子都磨齣泡瞭,眼看瀋醉不肯走,隻能安排這小舅子在自己身邊,做瞭個小小的聯絡員,在上海的四個特務處機構,來迴送送那些不怎麼重要的情報。
咱先說個後話:1949年的時候,餘樂醒又勸瀋醉盡快起義,到共産黨這邊來,同樣是勸瞭又勸,嘴皮都磨齣泡瞭。由此可見有個好姐夫,對人生方嚮的把控,幫助還是蠻大的。
話說1932年的戴笠,那復興社剛剛成立沒多久,戴老闆的威望也不高,而且論資曆來說,當時復興社的很多人,都是戴笠的長輩。
戴笠一看這幫人不聽使喚,他急切地想要培養新人,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又在杭州那邊開班培訓,搞瞭個警官學校的特訓班,自己擔任特派員。
戴笠對於這件事非常看重,把自己的辦公室,都放到瞭這個警官學校當中,他正在忙於工作呢,上海那邊派人來送信。
結果戴笠抬頭一看,一眼就相中瞭瀋醉,這小傢夥長得稚嫩,年輕又有朝氣,對工作非常的認真。
戴笠正是用人之際,他以前總是綳著臉很嚴肅,但是見瞭瀋醉之後,嘴角露齣瞭滿意的微笑,說送信之後先彆走,等會兒吃個中午飯。
瀋醉之前聽人說過,戴老闆不好相處,結果一聽領導請吃飯,感覺戴笠挺善良的……殊不知眼前的這戴老闆,是殺人如麻的大魔王。
到瞭中午,戴笠一邊吃飯一邊瞭解瀋醉,結果旁敲側擊沒說幾句話,就試探齣瀋醉的性格,屬於是敢打敢戰膽子又大,絕對是當特務的好材料,這種小夥子要重點培養!
吃完飯之後,戴笠露齣“慈父”一般的微笑,他對瀋醉說,我傢裏有個兒子,剛好跟你的年紀一般大,正在上海那邊讀書呢,給你一百塊錢,等我兒子放假瞭,你倆可以去南京旅遊。
瀋醉接過這一百塊錢,他屬於是自幼喪父,而今從戴笠的身上,的確感受到瞭溫暖。
瀋醉迴到上海,把這件事跟姐夫談瞭談,餘樂醒眉頭緊皺,意識到戴笠那殺人狂魔,怎麼可能會露齣如此和善的一麵呢?
餘樂醒是軍統元老,他自然能猜到戴笠、必然是想培養瀋醉,不過他這當姐夫的沒有明說。
沒過多久,原上海法租界的情報組組長,工作引起戴笠的不滿,戴笠隨即將這個組長解除職務,親自指定小小年紀的瀋醉,過去擔任法租界情報組的組長。
瀋醉纔19歲而已,猛然要去復興社當組長,這讓他始料未及,來上海工作已經有段時間瞭,自然知道那個情報組,屬於是魚龍混雜。
瀋醉心中暗想,那幫人都比自己年齡大,輩分更是高瞭不知道多少,有黃埔齣身的、有土匪齣身的……自己如果去當組長,非被扒掉幾層皮不可。
瀋醉自然不敢去,連說自己不閤適。
而戴笠卻露齣瞭少有的微笑,他告訴瀋醉,當瞭組長之後要多動腦子,要學習如何搞情報,要對於組裏麵的刺頭兒,使用咱復興社的紀律……
戴笠長篇大論講得是滔滔不絕,瀋醉聽著聽著整個人都懵瞭,緊接著耳邊響起戴笠的話:“你乾也得乾,不乾也得乾!”
瀋醉壯起膽量,就去法租界做瞭情報組的組長,而且他下定決心,既然戴老闆如此提拔自己,絕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當時的法租界局勢很復雜,瀋醉年紀輕輕的,為瞭得到更多情報,所以僞裝過多重身份,賣過香煙、送過報紙、進過消防隊……
後來喝咖啡的時候,認識瞭湖南湘光通訊社的記者,於是瀋醉提齣來,想要跟著湖南老鄉乾事業,而且不要一毛錢的工資。
那記者一看瀋醉頭腦聰明,是個可造之材,於是就給瞭瀋醉一張記者證。
從那之後,瀋醉拎著照相機,僞裝身份改名叫陳淪,進入法租界的各個場閤,帶著他的照相機四處拍照,收集瞭諸多重要情報。
戴笠非常關注瀋醉,望著這小青年一步步地成長,心中自然非常的高興,於是開始更加大力地培養瀋醉。
戴笠親自下場培養,希望這孩子對軍統和蔣介石絕對忠誠,不僅能打還要能寫能說,更要擅長殺人,成為軍統當中的全能型人纔。
第一,忠誠蔣介石和軍統;第二,要絕對反共;第三,下手要狠,性格要絕對夠黑夠毒!
1933年的時候,戴笠要去廈門執行任務,身邊就帶著小小年紀的瀋醉,戴笠說:“帶你開開眼界,學習學習技術,咱們的任務是神聖的,是要保衛革命成果的……”
戴笠的手段和套路有很多,倆人在去往福建的路上,戴笠告訴瀋醉,麵對不同的目標,務必要采取不同的手段;麵對不同的手段,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誰要是膽敢不服從,就去抓誰的小辮子,按照紀律從嚴查辦,進而做到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從福建迴來之後,瀋醉迴到瞭上海,到此時纔徹底意識到,那“慈父”一般的戴笠,是活脫脫的殺人惡魔。
這時候,瀋醉發現自己的情報組當中,有一名組員名叫鬍繼業,居然搬到瞭日本人的居住區。
瀋醉經過調查之後,得知鬍繼業投降當瞭漢奸,這賣國賊居然為日本人提供各種情報。
瀋醉麵對組員叛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於是就跑到戴笠那裏匯報。
瀋醉說:“這個鬍繼業太可惡,我想要將其開除!”
戴笠站瞭起來,當麵就說:“不行!留著這種人是個禍害,必須乾掉他!”
瀋醉當時沒有太在意,因為殺人這件事,不是自己情報組的事情,而是行動組的任務內容。於是瀋醉下意識地說:“你派行動組去乾吧!”
誰知戴笠的目光,卻緊緊盯住瀋醉的雙眼,聲音不容置疑地說:“不!這次你親自乾!”
瀋醉一聽要殺人,當場可就慌瞭,他連忙拒絕說自己不行,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是想培訓下屬,故意下達的任務。
戴笠先是嚴厲的說“不!我就讓你去,這是命令!”
可把瀋醉給嚇壞瞭,渾身上下冷汗直流,戴笠的語氣隨即變得緩和,說年輕人應該多鍛煉,殺漢奸是為民除害,為抗日做貢獻……
瀋醉說自己不會用槍,結果戴笠直接寫瞭手令,讓瀋醉去“技術股”和“行動股”那裏接受培訓。
瀋醉懷著坎坷的心情,拿著戴笠的首領,去到瞭培訓的地方,本以為學習槍法,結果人傢給瞭瀋醉一個牛皮套子。
瀋醉打開一看,看到裏麵裝著一把竹刀,削得尖銳又飛薄。耳邊隨即響起瞭教官的聲音,說:“這竹刀有劇毒,隻要擦破一點點皮,大羅神仙來瞭也救不活。”
瀋醉整個人都懵瞭,懷裏揣著那把竹刀和兩百塊錢經費,渾渾噩噩迴到瞭住處。
在這時候,瀋醉想起瞭母親的教導,所以內心開始厭惡戴笠,但隨後想起自己的高工資,又不想放棄這份工作。
到瞭晚上,瀋醉拿齣瞭母親的照片,將其放在瞭桌上,隨即跪下磕頭,一邊說一邊哭:“媽媽,我怎麼辦?我不乾又怎麼辦?”
整整3天的時間,瀋醉吃不好睡不好,所以服下兩片安眠藥,一覺醒來之後纔意識到,自己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瀋醉心一橫,認為這是為民除害,於是就去瞭日本居住區,潛伏起來觀察鬍傢,接連蹲點二十多個小時。
(舊社會的上海)
到瞭早上,鬍繼業的妻子齣去買早點,而瀋醉就悄悄進入瞭鬍繼業的傢裏,眼看著目標趴在桌子上,也不知道在乾啥。
瀋醉悄悄走過去,抄起竹刀就紮進瞭目標的屁股,緊接著拔腿往外跑,從上海躲到瞭南京,嚇得魂兒都沒啦。
接連躲瞭十五天,瀋醉心驚膽戰,一直注意上海那邊的消息,在確認安全之後,纔敢去找戴笠。
戴笠笑哈哈誇奬瀋醉,賞瞭一筆錢之後,讓瀋醉兼任法租界的行動組組長。
到瞭1934,瀋醉獲得瞭一個公開的身份,那就是在上海當警察,而且職位還不低,乃是偵察大隊任少校組長;之所以當警察,是為瞭更好隱藏特務的身份。
瀋醉更願意當警察,結果狂抓小偷,很快就被譽為“神探”老百姓拍手稱快。
此事引起瞭戴老闆的注意,戴笠告誡瀋醉,主要任務是“清共”除奸,而不是抓那些無用的小偷。
瀋醉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愛上瞭進步女青年白雲,想要展開一場纔子佳人的熱戀。
戴笠立刻調查白雲身份,發現白雲是親共的,所以戴笠堅決反對這門婚事。
而到瞭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之後,白雲去瞭延安……
瀋醉對初戀念念不忘,在上海淪陷之後,他一直打聽白雲在哪裏,很快就得知白雲在延安。
此時的姐夫餘樂醒,查齣瞭瀋醉接連往延安寫信,進而查齣瞭瀋醉寫的是情書,於是立刻齣麵製止,嚴厲斥責。
再有就是,抗日戰爭期間,戴笠明文規定,禁止軍統任何人結婚,把精力用在抗日上。
瀋醉去瞭軍統的訓練班擔任教官,結果在遊泳課上,救瞭一女學員名叫粟燕萍,長得那叫一個好看,性格那叫一個開朗,聲音那叫一個甜。
瀋醉再次陷入熱戀,而且傢裏的母親,非常贊成這門婚事。
於是母親去找女婿餘樂醒,希望能夠打通關係,讓兒子瀋醉和粟燕萍結婚。
餘樂醒一聽這話,居然有人違反紀律?這還瞭得?直接關瞭粟燕萍的禁閉,接連關瞭好幾天。
姐夫終究是親人,於是餘樂醒去找戴笠,說這是娃娃親,戴笠對瀋醉非常看重,所以也就沒有乾涉。
瀋醉結婚之後,對戴笠那叫一個感激。
因為軍統當中,能夠違反規定舉行婚禮的人很少,例如毛人鳳和嚮影心結婚,這倆人之所以能夠違反紀律,是因為“立大功”。
(毛人鳳夫妻)
毛人鳳是軍統二哥,而現在瀋醉也能結婚,享受和二哥一樣的待遇,所以瀋醉把戴笠當成瞭恩人……
反觀戴笠,他大力培養瀋醉,以至於瀋醉28歲那年,就成瞭軍統少將,職位的提升就跟坐火箭一樣。
這便是瀋醉“娃娃少將”的由來,意思就是年紀輕輕,就得到瞭軍統的重用,膽子大下手狠,屬於是軍統精英當中的精英。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3月17日,戴笠所乘坐的飛機齣事。
國民黨經過計算之後,認為飛機墜毀在瞭解放區,毛人鳳趕緊組織救援,把精兵強將叫過來開會。
毛人鳳和戴笠,或者說毛善餘和戴春風,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記得少年時期在學校裏打惡霸,而今春風生死不明,善餘非常的著急。
毛人鳳一邊哭一邊動員,可是沒誰敢去解放區營救戴笠,這時候瀋醉站瞭齣來。
(毛人鳳和瀋醉)
瀋醉先交代後事,隨後就去學跳傘,結果還沒有學會呢,就得知戴笠實際上墜毀在南京上空,已經身亡……
瀋醉得知戴笠去世,內心非常的難過,他在日記當中悼念戴笠,感激知遇之恩……
戴笠去世的時候,瀋醉的女兒纔剛剛六個月。
到1949年8月,粟燕萍帶著六個孩子去瞭香港,那時候女兒審瀋美娟剛滿四歲。
1949年12月,第四代“雲南王”盧漢起義,將瀋醉當成“戰犯”關押在監獄。(後來,瀋醉得到起義待遇,可算是廢瞭極大功夫)
女兒瀋美娟,既不知道誰是戴笠,更不知道父親是誰,1950年的時候,大舅帶著瀋美娟,去長沙尋找瀋醉。
得知瀋醉被抓之後,大舅就把瀋美娟,寄養在瞭伯父那裏,也就是瀋美娟的伯外公。
瀋美娟小時候,對於父母的瞭解很簡單,那就是雙親都死瞭。親人總是對瀋美娟說,不要去想父母的事情,畢竟已經不在人世瞭。
1960年底,長沙這邊的親戚,在報紙上看到瀋醉被特赦,這時候瀋美娟纔知道父親還活著。
15歲的瀋美娟,倒是沒啥想法,她對父親沒有什麼概念。不過幾個月後,卻收到瞭北京那邊的來信,是父親寫給女兒的……
瀋醉希望女兒來北京,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女兒長什麼樣子,所以就把自己的衣服剪短,給做成瞭短袖之後寄到長沙。
信上說:讓瀋美娟來北京的時候,一定要穿著這件衣服,父親纔能認齣誰是女兒。
1961年,瀋美娟放假之後,去瞭北京尋找父親,不過她對什麼軍統、什麼三劍客、什麼四大金剛……屬於是一概不知。
瀋美娟隻知道自己傢裏很窮,過瞭很多苦日子,而她到北京之後看父親普普通通,就跟長沙老傢的普通農民,沒有什麼區彆。
瀋美娟對父親,雖然模模糊糊的很疏遠,但瀋醉對女兒,卻愛到瞭靈魂深處。
父親拿齣自己那微薄的工資,帶著女兒在北京旅遊,接連玩瞭七天,最後隻留下女兒的路費。
瀋美娟問父親是做什麼工作?瀋醉迴答說,自己是作傢。
直到第二年,瀋美娟再次放假去北京,在周總理的關懷下,瀋美娟纔知道父親是大人物,纔對父愛有瞭一些感受。
1980年年末的時候,瀋醉帶著女兒去香港,香港報紙隨即將其當成瞭大新聞。
妻子見瞭丈夫,喊瞭一聲:“叔逸……”
結果瀋醉這娃娃少將,當即就痛哭流涕,分彆瞭三十多年,夫妻總算重逢。
在香港的時候,國民黨特務希望瀋醉寫文章,去罵一罵共産黨,瀋醉堅決拒絕。
瀋醉反思自己的錯誤,說我們這一代人造成瞭國傢的分裂,內心一直愧疚。
瀋美娟曾經這樣寫瀋醉:父親被特赦後,曾經獨自一人跑到南京戴笠墓地去祭奠。父親雖然感激戴笠,但也認識到戴笠確實是罪不可赦、令人痛恨……父親受戴笠影響,纔走上瞭錯誤的道路,也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文章結尾筆者想說:抗日戰爭時期,軍統總共4.5萬人,戰死1.8萬人。關於軍統的故事,在民間還會久久流傳,他們雖然抗日有功,但錯誤比罪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