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6:28:20 PM
大傢好,我是無相君。
前幾年,美國一直搞華為,確實也搞齣“成績”瞭。
華為被迫拆分手機業務,手機的銷量也大不如前。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啓發,印度也開始對逐漸占領國內市場的小米等中國企業蠢蠢欲動。
現在,他們齣手瞭!
近期,印度金融犯罪調查局對外錶示,小米印度分公司一直嚮三個外國實體轉移資金,並扣押瞭小米公司7.25億美元(約48億人民幣)。
這是中國企業近年在國外被扣押最多的一筆巨款。
印度方麵說: 印度小米根據中國母公司的要求,以專利權使用費的名義,嚮母公司轉去巨額款項。
對此,小米印度分公司否認瞭這些指控,錶示這些行動“完全符閤當地的法律和法規”。
錶示“我們緻力於與(印度)政府的密切閤作,以澄清所有的誤解”。
其實,從去年開始,印度就頻繁對中國公司齣手。
去年12月,小米公司的印度辦事處遭到瞭突擊搜查。
被搜查的,還有包括華為、oppo在內的其他中國手機製造商。
今年年初,印度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在調查發現有逃稅行為後,已經嚮小米發齣通知,要求嚮該公司追繳65.3億盧比稅款(約6億人民幣)。
這件事情非常奇怪:
1、印度查的全是中國企業。
2、印度主要針對的是小米,而小米在印度手機市場的品牌份額,恰恰是排名第一。
3、突擊搜查的時間都是深夜……
而他們的理由,也是非常搞笑。
開始說是漏稅,後來又說未繳納專利許可費,包括特許權使用費。
小米這些費用都是交給美國高通的,為什麼要交給你印度呢?
印度的理由是,你小米在我們印度賣手機,屬於賣方,也要繳這個稅……
這簡直是沒有天理瞭。
現在,更直接瞭,都不調查、都不審批,直接扣押瞭小米的資産。
明搶瞭這是!
印度,為何變得那麼瘋狂?為什麼把矛頭瞄嚮中國企業。
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
政治因素上,印度和中國幾十年來,一直都有摩擦。
印度一邊嚮俄羅斯購買軍火,用來震懾中國。
一邊和美國暗送鞦波,希望美國遏製中國。
到瞭2020年,中印兩國更是在喜馬拉雅山脈邊境,産生瞭好幾起衝突,兩國關係迅速滑到低榖。
在那之後,印度就禁止瞭數百個中國移動應用程序,包括風靡印度的抖音(Tiktok)。
印度政府對此也是大言不慚,說禁止這些中國應用程序,是因為感到國傢主權受到瞭威脅。
一個抖音怎麼就威脅到你的國傢主權瞭?
此外,印度的媒體,也不斷煽動印度內部的反華情緒,不少印度人開始呼籲抵製中國産品。
經濟層麵,中國公司在印度的生意非常多,去年的中印雙邊貿易額超過瞭1250億美元。
其中,手機是大頭。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的調查數據,在印度每賣齣三台智能手機,就有兩台是中國的品牌。
其中小米的品牌占比排名第一。
眼看本國手機企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眼看中國廠商在印度開城拓土。
看到美國在華為身上搞齣的小動作奏效後,印度立馬紮紮實實地學習瞭一遍。
誰強就搞死誰,誰賺錢就讓他不賺錢。
不得不說,這幾年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拓展,麵臨著很大的壓力。
抖音齣海之時,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成瞭美國應用程序下載量排名第一的app。
隨後,特朗普就簽署法令,進行封殺。
後來,華為撼動瞭美國在通信技術上的地位,於是美國立馬找各種藉口,進行圍追堵截。
上個月,美國證監會還發動瞭五次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突然襲擊。
把40傢優秀的中國在美上市企業,拉入瞭 “退市預警名單”,造成股價大跌。
這些公司,涵蓋瞭汽車、物流、房産、大數據、IT、醫療、稀土、鋰電池、製造業……幾乎都是中國最優質的公司。
這邊我們還沒緩過神來,印度也開始動手瞭。
而且手法更加野蠻,都不學美國找個理由,而是直接扣押查封,明目張膽地打劫中國企業。
第一次開搶,我們忍瞭。
現在第二波開搶,我們還要忍嗎?
想想當初六國是怎麼被滅亡的?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現在的形勢很明瞭。
小米,華為,抖音,乃至後麵的優秀企業。
隻要你是中國背景的公司,以後我就一紙文件下來,說你有“問題”就有問題。
想必印度今後對於中國企業的無端指控,野蠻阻礙,會越來越多。
中國企業,要小心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