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鬍世亮;審校 / 李新 王宇爬樓梯對老年人和超重肥胖的人是一種挑戰 SMHS:體重和性彆對老年人爬樓梯有影響嗎?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8/2022, 12:07:05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文 / 鬍世亮;審校 / 李新,王宇爬樓梯對老年人和超重肥胖的人是一種挑戰,因其對肌肉骨骼係統和心血管係統有較高要求,且在爬梯過程中關節力矩比行走時大,關節負荷更高。但目前對於體重較大者(如肥胖或超重 .....
文 / 鬍世亮;審校 / 李新,王宇
爬樓梯對老年人和超重肥胖的人是一種挑戰,因其對肌肉骨骼係統和心血管係統有較高要求,且在爬梯過程中關節力矩比行走時大,關節負荷更高。但目前對於體重較大者(如肥胖或超重)尤其是老年肥胖者下肢生物力學的認知有限,肥胖或超重是否會導緻老年人下肢生物力學的變化尚不清楚。此外,由於老年男性和女性之間脂肪組織分布不同,可能會影響下肢的生物力學,因此在上下樓梯過程中,下肢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是否存在性彆差異尚不清楚。
由於負重關節的關節負荷增加等關節生物力學的改變會顯著加劇骨關節炎(OA)的發病和進展,因此,需要深入瞭解老年肥胖或超重者與正常體重人群相比爬樓梯時下肢生物力學是否發生改變,以及是否存在性彆差異。此結果將有助於理解肥胖和超重人群爬樓梯時的關節生物力學。
為此,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 Nok-Hin Law 和 Jing Xian Li 等人進行瞭研究,結果發錶在最近齣版的《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MHS)上。他們通過模擬樓梯裝置對體重較大的老年人進行瞭行走樓梯的生物力學乾預。圖 1 所示的實驗樓梯由 3 個台階組成,高 17.8 cm,深 28 cm,第一、二個台階采用便攜式測力闆,兩個安裝在地麵上的測力闆用於記錄 1000Hz 下的地麵反作用力。1 套帶有 10 個紅外攝像機的運動捕捉係統用來記錄參與者在不使用扶手的情況下,上下樓梯時在 200 Hz 下的 3D 運動。在收集數據之前,要求每位參與者換上緊身衣,以減少反射標記的移動。
圖1 樓梯設置和運動數據采集
研究從當地招募瞭正常體重、超重及肥胖老年人共 52 名(年齡: 50~75 歲,BMI: 18.5-34.9 kg/m2),準備練習之後,要求每個參與者在上樓梯的第一步和第三步時右腳踩壓第一塊測力闆。在下樓梯時,需先用右腳踩壓第二階梯的測力闆,然後再踩壓地麵上的測力闆。要求每位參與者以舒適的速度上下樓梯,並以右腿為前腿進行 5 次試驗。
研究結果顯示,在老年人上下樓梯時,性彆對關節角峰值和關節活動範圍(ROM)有顯著影響,而體重對這些變量沒有顯著影響;同時,下肢關節力矩峰值受體重影響明顯,但與性彆無關。具體錶現為在上升過程中,肥胖組相對於超重組錶現齣明顯更大的髖屈肌力。相較於上升過程,體重在下降過程中對膝蓋和腳踝在矢狀麵和冠狀麵的關節力矩有顯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下降過程中,超重組的膝伸肌力矩峰值明顯高於正常體重組。超重組的膝外展力矩明顯高於肥胖組。作者推測,超重組和正常組之間以及超重組和肥胖組之間的顯著差異可能與肌肉收縮功能和體重的改變有關。運動學研究結果顯示,在上升時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峰值關節角度和 ROM 以及下降時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峰值關節角度和 ROM 存在性彆差異。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女性的踝關節-足底彎麯角度顯著增大,但與男性相比,女性的伸膝角度更小。因此作者推測,伸膝角峰值和足底屈麯角度的性彆差異可能與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身高差異有關。
然而,該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此研究在實驗室環境中開展,與日常生活有一定差異。其次,所使用的實驗樓梯隻有三個台階,錶明參與者在測力闆上加速或減速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形成穩定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此外,在執行移動過程中,標記的移動可能會導緻運動學計算中的錯誤,進而導緻動力學數據的準確性。
當前研究錶明,體重對老年人上下樓梯時的關節動力學有顯著影響,上升時主要影響髖關節,下降時主要影響膝關節和踝關節。超重和肥胖會在樓梯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增加下肢的關節負荷,從而在上升過程中産生更大的髖關節負荷,並導緻膝關節和踝關節的關節負荷更高。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矢狀麵和冠狀麵運動的峰值關節角和 ROM 存在性彆差異。與男性相比,女性在下降過程中更容易發生膝內收。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理解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以及女性患 OA 的高風險。
原文文獻:
Nok-Hin Law, Jing Xian Li, Nok-Yeung Law, Daniel Varin, Mario Lamontagne. Effects of body mass and sex on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during stair ascent and descent in older adults[J].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2021, 3(3):165-170.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宮頸癌早發現治愈率極高!3個早期的信號,女性不妨瞭解一下!
提到女性高發的癌癥,就不得不說“宮頸癌”。隨著近兩年我國自主研發的HPV二價疫苗問世,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宮頸健康,並注重宮頸癌的篩查!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宮頸癌為我國女性最為高發的生殖器官惡性腫瘤,每年新確診的患者達到瞭11萬左右。 不過,好在我國近幾年宮頸癌篩查普及到位,所以有很多患者都是在體察過程中發現瞭癌變,此時癌變還處於早中期,預後效果相對較好。 當然,也有部分宮頸癌患者,由於自己缺乏相關的認知和意識,齣現癥狀之後誤認為隻是普通的婦科疾病,沒有及時就醫進行篩查。 在有嚴重癥狀.......
繆曉輝教授:對疫情防控的 7 點建議,關注和解決額外死亡問題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繆曉輝 2021 年 2 月,BMJ發錶一篇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周脈耕團隊的研究,分析瞭新冠疫情暴發的 3 個月內武漢及中國其他地區的額外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in Wuhan city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 during the three month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findings from nationwide mortality registries)。 針對新冠病毒病,額外死亡的定義.......
今日清明|清明時候雨初足,養生宜防外感、散鬱熱
清 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 今日,我們迎來瞭清明節氣。 氣溫轉暖,草木開始萌芽現青,萬物欣欣嚮榮,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三候虹始見,認為在這個時節,桐花開放,喜陰的田鼠不見瞭,迴到瞭地下的洞中,雨後的天空中可以見到彩虹。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明日是清明。 ――(唐)白居易 《寒食江畔》節選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齣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清明時候雨初足,白花.......
新冠新變體XE可能已感染全球多地,或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
新冠重組毒株xe突然引發關注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3月3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指齣,英國發現的一種被稱為XE的重組毒株已報告並確認瞭超過600個基因序列。早期調查錶明,與目前全球占主導的奧密剋戎ba.2型毒株相比,該新毒株的增長率優勢約為10%,但由於數據樣本太小,其是否會成為未來潛在的威脅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最早來自於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 3月25日發布的一則技術簡報,其中首次證實,英國境內已確認637例XE感染病例,目前已齣現社區傳播跡象。同時,世衛組織也警告歐洲國傢,韆萬不要輕.......
深夜,上海方艙醫院裏的守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4月7日電(高翔 李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4月7日清晨5點56分,為病人取早餐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援滬醫療隊隊員榮夢玲走在上海浦東新區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的艙間空地,看到一輪紅日升起,請同事拍下一張照片。她就要下班瞭,這是湖北援滬醫療隊在該方艙值守的第一個深夜班。 當榮夢玲和25位同事完成夜班走齣艙外,已是早上8點,他們從深夜2點開始工作,穿著防護服整整工作瞭6個小時。值班醫生蔡書翰是中南醫院ICU副主任醫師,分彆參加瞭中南醫院本部和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抗疫工作,具有豐.......
庫欣綜閤徵發病率僅百萬分之二,專傢建議多學科聯閤診療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趙為德 “庫欣綜閤徵是由高皮質血癥引起的嚮心性肥胖、高血壓、糖代謝異常低鉀血癥和骨質疏鬆為典型臨床錶現的一種罕見綜閤徵,年發病率百萬分之二左右,其診治需要內分泌科、影像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聯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首席專傢卞留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庫欣綜閤徵病因復雜,危害大 周女士是全國第一例確診的庫欣綜閤徵患者,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今年70歲,發病三年後纔開始治療,但是已經産生瞭嚴重的骨質疏鬆等並發癥,影響瞭早期治療。 .......
花粉過敏能否接種新冠疫苗?預防過敏哪些方法管用?
春季是花粉過敏高峰期。花粉過敏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若接種應注意哪些事項?預防花粉過敏哪些方法管用?一起來聽專傢解答。 在4月6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傢王華慶明確,春季是花粉過敏的高峰期,有花粉過敏史不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隻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過敏的或對新冠病毒疫苗中成分過敏或既往接種其他疫苗發生嚴重過敏的,纔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 那麼,花粉過敏者在疫苗接種時,有什麼特殊注意事項嗎? 對此,王華慶介紹,如果花粉過敏者正在過敏的急性發.......
FDA緊急授權新冠特效藥,3天可消除病毒,包括Omicron
近日,美國默沙東的一項研究顯示,服用新型抗新冠病毒藥物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3天後可消除新冠病毒,對SARS-CoV-2原始毒株、Delta和Omicron均有效,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參與者需要5天甚至更長時間纔能達到這個目標。該研究將在今年的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大會上發錶,由默沙東製藥公司的Julie Strizki博士及其同事開展。 圖1 相關信息截圖(圖源:[1]) Molnupiravir是一種口服抗病毒前藥,對冠狀病毒(包括SARS-CoV-2及其引起關注的變種.......
清明後肝陽上升,慎食“發物”!多動少靜,春練不趕早!
清明後慎食“發物” 本報記者 燕聲 清明 時節 清明節期間剛好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此時草木吐綠,清潔明淨,氣溫變暖,降雨增多。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此時是養生的重要時機,要注意避開常見的養生誤區。 注意養肝,慎食“發物” 中醫認為“春與肝相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王長鬆曾介紹,清明節氣之後,氣溫逐漸迴升,陽光變得沒有以往那麼和煦,長時間曬會讓體內生熱氣,肝火旺盛,所以這個節氣裏尤其要注意養肝。 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的食物,飲食宜溫,以清補為主,清.......
彆忽視會“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
前言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因感染急性期發生水皰性皮炎即單純皰疹而得名,根據抗原性分為HSV-1和HSV-2。HSV感染人群極為普遍,初次感染後轉為在神經元中潛伏感染,受外界刺激後可引起復發。 HSV危害長期以來被低估,近年來HSV生殖器皰疹發病率在全球範圍不斷上升,成為感染率最高的性傳播疾病之一。 1 HSV感染性傳播疾病日益嚴重 根據WHO統計,2012年全球0~49歲人口中有37.09億因感染HSV-1導緻口唇皰疹,占比全球人口的67%,患病率.......
凝聚巾幗力量用“心”抗疫 河南杞縣築牢心靈“防疫牆”
“疫情麵前我們能做的、應該做的、最有效的工作就是隔離,外邊的人也是在隔離,隔離是為瞭更好的自由,是為瞭保障我們每個人的安全。”4月7日,河南省開封市杞縣“梔子花開”心理谘詢師何承汐正在給杞縣某隔離點被隔離的一對夫妻做心理疏導,通過多次的電話交流、心理疏導,打開瞭這對夫妻的心結。 麵對疫情,杞縣迅速行動,組織廣大婦女同胞發揮半邊天作用,迅速成立瞭由45名心理谘詢師組成的“梔子花開”心理谘詢誌願服務團隊,為健康服務點隔離人員提供心理健康谘詢服務。 “隔離點內的幼兒,心理谘詢師不僅給他們做心.......
堅果吃錯瞭有麻煩!看看 8 個常見誤區
堅果炒貨幾乎是傢傢戶戶必不可少的零食,也是膳食中的營養補充來源。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適當食用堅果油籽有很多保健作用。 比如說,降低血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糖尿病風險,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等[1]。用堅果油籽替代一些肉類食物,也有利於降低全因死亡率[2]。 但是,對於堅果油籽類食物,吃不吃,吃哪種,吃多少,需要從多個方麵來考慮。看看吃堅果油籽的這幾個常見問題,您有沒有注意到呢? 問題 1:吃的量太多。後果:發胖。 雖然一些研究說吃「堅果不會令人發胖」,但這個結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用堅果替代餅乾.......
疾病齣現,尿液先知?若排尿齣現4種現象,或許暗示疾病正在發生
99%的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先尿尿吧!? 但幾乎每個人打心眼裏都不願意看“尿”一眼。 尿液雖然是大傢避而不談的話題,但它確實我們健康的晴雨錶。 人每天都會産生尿液,而尿液中帶著人體代謝的産物,正因為有毒、有害物質能順著尿液排齣體外,人體健康纔得以保障。 而這背後卻是腎髒器官在一手操作。 因此,尿液狀態會反映齣腎髒器官健康與否。 尿液存在以下4種情況,要引起重視: 第一:小便的異味較重 正常排齣的小便雖然會有味道,但如果不仔細聞,可能並不會聞到。 當你聞到小便“騷氣衝天”時,應該提.......
這種“熱量爆錶”的食物,營養專傢為什麼建議你吃?
芝士、起司、乳酪……這些你吃過或者聽過的食物,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奶酪。 作為西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奶酪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六七韆年以前。 時至今日,全世界的奶酪種類已有數韆種。不同産地、不同品種、不同工藝的奶酪,呈現齣與眾不同的質地和風味。 奶酪的營養價值有多少?《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采訪營養專傢,教你健康吃奶酪。 受訪專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魏 幗 中國注冊營養師 榖傳玲 中國注冊營養師 李園園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
直腸癌和結腸癌哪個較嚴重?醫生:無論哪種,飲食都應注意這3點
在2020年公布的癌癥數據統計中顯示,大腸癌已經成為瞭我國最為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病發率遠超胃癌之上。 所謂的大腸癌,並不是特指某一節段的腸道癌變,其包括瞭結腸和直腸兩大部分的癌變,這其中,直腸癌的病發率略高一些。 有很多人其實對大腸癌都非常睏惑,明明都屬於大腸,結腸和直腸癌到底哪個更嚴重呢? 其實,單純從癌變這一點上來說,癌癥沒有所謂的哪個更嚴重,直腸和結腸都屬於大腸的一部分,在齣現癌變之後,如果不積極進行治療、發展到晚期階段,預後效果都相對較差。進入終末期之後的結腸或直腸癌變,患者.......
世衛:中醫藥能有效治療新冠!上海:陽性感染者中藥使用率超98%
疫情爆發以來,中醫藥就一直被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其中,一些治療效果不錯的藥物還先後被列入國傢衛健委和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聯閤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及20餘個省市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推薦藥物。近日,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還獲得瞭世衛組織專傢會議認可,並且在上海此輪疫情中,陽性感染者中藥使用率超98%。 上海:陽性感染者中藥使用率穩在98%以上 4月5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院長、中醫疫病防治基地負責人房敏介紹瞭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使用情況。 .......
武漢方艙治愈者寄語上海方艙患者:放好心態,早日康復
近日,澎湃新聞采訪瞭多名曾在武漢方艙治療的新冠肺炎治愈者,他們迴憶瞭兩年前的隔離日常,並給上海方艙患者提供瞭建議。 兩年前,武漢也曾在10多天裏,改建14傢方艙醫院共開放床位1.3萬多張,纍計收治輕癥患者1.2萬多名,成為決勝戰“疫”的“生命方舟”。 據新華社4月6日報道,上海正將國傢會展中心(上海)改建成又一座方艙醫院,建成後有望提供4萬張床位,將成為上海目前規模最大的方艙醫院。此前,上海世博展覽館方艙醫院、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臨港方艙醫院、崇明花博園方艙醫院等已開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科普|如何開展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毒?來看看疾控專傢的建議
當前,上海市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毒專項行動正在開展過程中,聚焦十大重點場所,通過“人-物-環境預防”,防止疫情擴散,築牢全社會疫情防控屏障。 預防性消毒,主要針對人員經常活動區域內的環境或接觸的物品、對象等,如公共場所、交通工具、學校、養老院等的空氣、公用物品、物體錶麵、餐具、織物、垃圾等進行消毒處理,殺滅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風險。具體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呢?讓我們來看一看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傢的建議。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製圖 .......
如何避免“高血壓”誘發心梗、腦梗等並發癥?
來源: 貓大夫醫學科普 凡未注明“來源:健康界”的文字/視頻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自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錶健康界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健康界力求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但無法保證已發錶內容及所引用材料的適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因此隻做參考使用,不建議讀者以此做決策依據。 .......
氣溫逐漸升高,有狐臭的人抬手後氣味難聞,推薦5個方法或能減輕
狐臭也可叫做腋臭,主要是由於腋窩處的汗腺分泌物被皮膚上的細菌分解後而産生的一種難聞氣味,尤以夏天和運動後更為明顯。 狐臭多發生在腋下,但也有少數患者的其它隱私部位也會齣現這種異味,到瞭老年後,異味會逐漸消失。 狐臭本身對身體沒有直接危害,但其造成的難聞氣味會給患者本身及其人際關係造成很大的睏擾,嚴重時甚至可誘發心理障礙。 引起狐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大汗腺分泌過於旺盛、不注意腋下衛生等。 但不管是何種原因所緻,都應及時加以改善。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如若不治療,興許一抬手就可聞到難聞的氣味.......
42個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新基因揭示
在迄今為止最大的阿爾茨海默病遺傳風險研究中,科學傢發現瞭42個新的與該疾病發展相關的基因。研究結果錶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的退化可能與小膠質細胞有關。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極其復雜且多因素的疾病。先前研究錶明,雖然吸煙、鍛煉和飲食等生活方式因素會影響患病風險,但更多的原因在於遺傳,即60%�D80%的疾病風險由基因導緻。 根據發錶在《自然 遺傳學》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人員匯總瞭111326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基因組數據,並將其與677663名健康受試者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總體而言,該研究發現瞭.......
英國大規模臨床:接種疫苗後感染奧密剋戎,癥狀平均持續6.4天
一項針對已接種疫苗的英國人的大型研究錶明,感染奧密剋戎變異株引起的新冠癥狀平均持續時長約6.4天,比德爾塔縮短瞭兩天左右。這項研究結果周四發錶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並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大會上發錶。 主導這項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作者在文章中寫道:“癥狀的持續時間較短錶明,傳染期可能會更短,但這仍有待病毒載量研究來證實。這項研究可以影響公共衛生指導政策。” 一位病毒專傢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無癥狀感染者也能夠傳播病毒,雖然相比有癥狀的人來說,無癥狀的病毒載量會更低,但是.......
女性經常腰疼,除瞭腰肌勞損外,也可能是3種疾病在搗亂,需瞭解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腰痛的經曆?有時是在一次久坐或久蹲之後,有時是在下班之後,這種要痛感讓你難忍受,適當活動之後又會逐漸緩解。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這種癥狀的齣現都與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腰肌勞損等因素有關,這是典型的職業損傷之一。 也正因腰痛在生活中非常多見,很多人對此也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腰部沒有重要的內髒器官,無非就是肌肉和骨骼,隻要隨便貼貼膏藥就能緩解。 殊不知,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引起腰背部疼痛,它就是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 除瞭腰椎疾病、腰肌勞損等會造成腰痛之外,內髒器官損.......
《自然》:從奧密剋戎洞悉人體免疫,一些新認知和意外發現
免疫學傢對人體如何防禦多個新冠變異株進行瞭深入研究,得到瞭大量新的認知和一些意外。 沒人能料到Omicron傳遍世界的速度可以這麼快。雖然這波感染已經在許多國傢開始退潮,但全球確診病例數仍在攀升。1月底最後一周的新增確診病例為2300萬例,而在那之前,每周500萬例就是頂峰瞭。沒有頭緒的公共衛生官員仍在全力遏製Omicron的傳播,防止感染者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 Omicron給免疫學傢提齣瞭亟需破解的新難題。初步數據顯示,目前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株設計的疫苗並不能有效防止Omicron感染,但似.......
我國科學傢發現早期控製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麵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傳統的應對手段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究竟有沒有簡單、實用的手段對抗當前的新冠流行? 經過深入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黃波教授團隊和秦川教授團隊發現,靶嚮肺泡巨噬細胞是早期控製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並通過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兩種臨床上常用的老藥。相關研究成果在綫發錶於國際學術期刊《信號轉導與靶嚮治療》。 “這項研究不僅可以為新冠肺炎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也是‘老藥新用’的一次大膽嘗試,為篩選新冠治療藥物提供一種新的思路。”4月7日,黃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身體有這4個癥狀,找上自己,或是肝病來報道的錶現,需重視
想必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都聽說過各種有關於人體排毒、代謝的傳言,很多保健或養生産品、美容院推齣的養生項目,都打著幫助人體排毒的旗號。 但事實上,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完全不需要依靠其他藥物或方式來幫助排毒,因為人體內部有完善的解毒和代謝係統,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器官隻有兩個字:肝髒! 沒錯,肝髒的基本功能就是解毒和代謝,幾乎所有的毒素,都需要在肝髒內完成生物轉化和代謝。 但是,肝髒本身卻並非是無堅不摧,無論是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飲食或生活習慣,都可能會造成肝髒損傷,甚至是誘發慢性肝病齣現。 更讓人擔憂.......
這4類食物看似美味,其實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健康危機,彆再吃瞭!
人為什麼要吃一日三餐?是因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需要從食物中獲取!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升高、國民生活質量也有瞭質的飛躍。原本隻有逢年過節纔能吃到的美味,早已經變成瞭傢常便飯。 原本不屬於當地的美食,一年四季都可以購買到。但就是因為這種改變,也造成瞭許多“富貴病”的齣現。 特彆是對男性朋友們來說,很多人對身材管理的重視度都低於女性,他們習慣在飲食上放逐自我、沒有過多的飲食限製。 殊不知,某些食物看似美味、上癮,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健康危機。比如以下四類食物,男性朋友就應當減.......
有一群人,選擇吸氫抗癌
作者:馬路天使 這是一種每個人都熟知的普通氣體。 它的化學式為H ,常溫常壓下極易燃燒;它無色透明、無臭無味且難溶於水,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氣體。 它,就是氫氣,其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是街邊販賣的五顔六色的氫氣球。 最近,在醫療領域,一種吸氫療法逐漸為人所知。根據“氫醫學”的說法,氫氣號稱“能治療糖尿病、脂代謝紊亂、代謝綜閤徵、肥胖、痛風、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病等代謝疾病”,還能“幫助癌癥康復、治療失眠、鼻炎等多種疾病”。 氫氣,真的可以把人從疾病中解救齣來嗎?/Unsplash 對.......
黃波/秦川團隊發現早期控製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麵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傳統的應對手段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究竟有沒有簡單、實用的手段對抗當前的新冠流行? 經過深入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黃波教授團隊和秦川教授團隊發現,靶嚮肺泡巨噬細胞是早期控製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並通過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兩種臨床上常用的老藥。相關研究成果在綫發錶於國際學術期刊《信號轉導與靶嚮治療》。 “這項研究不僅可以為新冠肺炎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也是‘老藥新用’的一次大膽嘗試,為篩選新冠治療藥物提供一種新的思路。”4月7日,黃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
上海單日新增陽性感染者總數突破2萬例 目前有1例重癥患者
上海新增82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039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中新網上海4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在8日上海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錶示,7日,上海新增82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039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80例確診病例和600例無癥狀感染者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 吳乾渝錶示,近日通過區域篩查發現的陽性感染者數一直處於高位,提示社區傳播仍有發生,且呈現聚集性特徵,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今天,上海在.......
身體這5個部位疼痛,不要忽視,或預示著大病找上門,及時檢查
想必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過關於“疼痛”的體驗,有時是在皮膚被劃傷之後,有時是身體受到擊打之後,有時則是被情緒左右莫名的“心疼”。 在臨床看來,疼痛就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以及情緒感受,除瞭情感打擊之外,它的齣現多伴隨實質性或潛在的組織損傷! 這也就是說,疼痛其實是身體發齣的求救信號,對人體本身而言,如果某一部位反復或持續性齣現瞭疼痛,這往往是標誌著疾病已經找上瞭自己。 特彆是身體以下幾個部位疼痛,韆萬不要忽視,及時就醫檢查很有必要: 1、劇烈頭痛:如果自己原本就存在三高疾病,特彆是長期.......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
截至2022年4月7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纍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28946.3萬劑次。 來源:國傢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編輯:楊明昊 .......
氣管裏藏瓶塞已經一年 淮安六旬老人肺部反復感染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道:淮安市民張大爺一年前患上瞭阻塞性肺炎,反復發作怎麼都治不好。不久前,再次前往醫院檢查時纔發現,睏擾他的病根竟然是一年前被吸入氣管裏的瓶塞。 張大爺今年60多歲,一年前身體嚮來硬朗的他突然患上瞭肺炎,經常咳嗽、咳痰,在社區醫院就診多次均無效果,隨著時間推移,病情變得越來越重。 淮安市一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陳煒介紹,經過反復的抗感染治療以後,患者不但癥狀沒有緩解,還越來越重。入院以後復查瞭胸部CT,發現左上肺阻塞性肺炎,完全的左上肺不張,所以懷疑.......
南京通報新增感染者及軌跡情況
疫情通報 根據江蘇省衛健委4月8日發布,2022年4月7日0-24時,南京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例。 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情況 確診病例1:男,29歲,4月5日自上海返寜後閉環管理。4月7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當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 確診病例2:男,32歲,4月4日自上海返寜後閉環管理。4月7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當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 確診病例3:由4月7日公布的無癥狀感染者轉.......
上海本土感染者超13萬,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據上海市衛健委數據,自3月1日以來,截至4月7日24時,本市纍計報告本土陽性感染者131524例,其中無癥狀感染者127131例、確診病例4393例。 國傢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在發布會上錶示,上海市疫情處於高峰期,發生較多的社區傳播,並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在4月8日上午新聞發布會上錶示,當前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市防控辦正全力組織全市醫務人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目前已陸續啓用、.......
花粉過敏能否接種新冠疫苗?預防過敏哪些方法管用?
春季是花粉過敏高峰期。花粉過敏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若接種應注意哪些事項?預防花粉過敏哪些方法管用?一起來聽專傢解答。 在4月6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傢王華慶明確,春季是花粉過敏的高峰期,有花粉過敏史不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隻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過敏的或對新冠病毒疫苗中成分過敏或既往接種其他疫苗發生嚴重過敏的,纔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 那麼,花粉過敏者在疫苗接種時,有什麼特殊注意事項嗎? 對此,王華慶介紹,如果花粉過敏者正在過敏的急性發.......
如何提高你的血清素水平以及為什麼你應該這麼做
當人們開始談論大腦、抑鬱以及如何感覺更積極時,總是會提到血清素水平。 但是血清素到底是什麼,你為什麼要關心提高這些水平呢? 血清素是一種情緒穩定劑,它負責您的食欲、情緒、社交行為、睡眠和整體心態。很多時候,它被稱為“快樂荷爾濛”。 您的醫生可以為您開一些藥物,但許多人寜願走自然路綫,也不願服用百憂解之類的藥物來讓自己感覺更好。 如果您感到非常沮喪並且無法擺脫這種心態,您可能需要去看醫生。 但是,如果您想自然地處理這種情況,您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吃的食物和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改變,這些都會自動.......
長春方艙醫院裏的中醫師:“大塊頭”掌握醫病“大智慧”
“大塊頭”在方艙乾體力活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長春方艙醫院裏的中醫師:“大塊頭”掌握醫病“大智慧” 中新網長春4月8日電 (記者 石洪宇)在長春市的卡倫方艙醫院裏,完成一次針灸治療並不輕鬆。醫生劉鬆林和同事們穿著嚴實的防護服,對患者周圍進行消毒、挑選針具後,再選取相應穴位刺下。他們既要考慮治療效果,也要防止自己暴露。 這些來自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院針灸推拿中心的醫生們已在方艙工作瞭一個月,每天都要為患者進行推拿理療或針灸。患者都稱他們為“大塊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