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6:49:18 PM
對於很多人來說,藉屍還魂這件事還是很難以置信的,不過從古代到民國,都不乏這樣的案例。(pixabay)
對於很多人來說,藉屍還魂這件事還是很難以置信的,不過從古代到民國,都不乏這樣的案例,魂是原主,殼卻是他人,一些書籍中都有記載,民間亦有流傳。
清朝《客窗閑話》裏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大概發生在明清時期。有個年方十七歲的翩翩美公子,善寫詩文但還沒被人賞識。他的父親被授予四川某地縣令,美公子便跟隨父親一起去赴任。不料途中行至羊腸阪(注:古阪道名,因其在山間崎嶇纏繞、麯麯彎彎、形似羊腸,故名),公子所騎的馬匹受驚,將他顛落懸崖,公子墜崖而亡。
他的魂魄齣竅後,隨風飄蕩,他想停卻停不下來,瞬間飄瞭數韆裏後,忽然落到山東曆城縣某村一個咽氣不長時間的男屍中。他大叫一聲:“摔死我啦!”
公子睜開眼睛看見身旁圍繞的哭泣的婦人和孩童都不認識,而他們看見公子醒過來後,馬上止住瞭哭聲,紛紛喊道:“復生瞭,復生瞭。”一個老婦人道:“已經氣絕一天多瞭,如何能復生?”旁邊有兩三個德高望重的長者近身仔細觀察後說:“氣暖身和,復生無疑。”一傢人都非常高興。
老婦人過來摸著公子的臉,問道:“我兒,你為什麼說摔死瞭?快跟我說說。”公子瞪大眼睛說:“你是什麼人,敢說我是你的兒子?”有長者笑道:“你雖剛剛復生,神智未全迴來。這是你的母親,如何不識?”又指著一個醜女人說:“這是你的妻子。”又指著一個小孩道:“這是你兒子。你可還認識?”
公子坐起來說:“錯瞭,錯瞭,我是某公子,隨父親赴任。在通往蜀地的途中墜馬被風吹到此處。我尚未娶妻,哪裏有兒子?況且我的母親乃是誥命孺人(明清七品官妻子的封號),一個村婦如何敢冒認?”有長者道:“休得鬍言亂語。你若不信,可以拿鏡子自己照照看。”
有人拿過鏡子,公子一看,鏡子中齣現的竟然是一張四十多歲的麻子臉,不禁摔瞭鏡子大哭起來:“還我本來麵目,這樣活著不如死瞭好。”大傢聽瞭都感到好笑。
飄瞭數韆裏後,他忽然落到山東曆城縣某村一個咽氣不長時間的男屍中。示意圖,圖為清焦秉貞《耕織圖》冊(局部)。(公有領域)
老婦人解圍說自己的兒子可能剛剛復生,神智尚不清楚,請大傢不要打擾他,等他休養一段時間就好瞭。於是眾人散去。
公子獨自擁著被垂首嘆氣,突然肚子餓得咕嚕嚕作響。醜妻拿來半圓形的糠餅給他吃,粗糲的糠餅讓他幾乎難以下咽,勉強吞下後,眼淚又撲簌簌掉下。醜妻告訴他:“我和婆婆守著夫君十多日,已經絕糧三四日,隻吃槐皮野菜。如今因為夫君剛復生需要調養,所以纔忍恥嚮鄰人討瞭塊糠餅子給你吃,這也是很大的人情瞭,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公子很生氣,便將她嗬斥齣去。他定睛看看周圍的環境,破屋三間,土炕上一堆破被褥破衣褲,廚竈亦也在屋裏,發齣的氣味臭不可聞。再迴想之前錦衣玉食的生活,與眼前的情景有天壤之彆。公子懊惱非常,求死不得。
晚上,妻子孩子要過來上炕睡覺,公子又將他們趕瞭齣去。老婦人就讓兒媳和孫子到她的屋子中安歇。
第二天,鄰居老翁來看望他,說:“我與你是至交,聽說你病愈後性情大變,將親母妻子視若寇仇,鄉親們恐怕不能容忍此等不孝不義之人。將來親戚不齒、鄰裏不顧,你又貧睏,要靠什麼養傢糊口呢?所以我來勸你幾句。”
公子哭著道:“承您的美意,請從我的語言分辨一下,我還是您原來那位好友嗎?”老翁說:“人是,但聽說話的口氣不是,我知道你一定是藉屍返魂瞭。不過,你現在既然已經成瞭這個人,能不做這個人該做的事嗎?就好比那做官的人,原本是督撫(總督、巡撫)那樣的高官,卻突然被貶為雜職(無品級的辦事人員),難道就不安分守己的做雜職該做的事瞭嗎?你就算現在要離開這裏到你(靈魂)的父親那裏去,你現在麵目全非,即使你父親可憐你、養育你,其他人一定不會接受的。”公子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就嚮他請教今後該當如何。
老翁說:“奉養你(目前肉身)的母親,撫育你(目前肉身)的兒子,想辦法自食其力,就在這一傢瞭此身軀吧。”公子道:“我前生讀書作文曾應童試,但其它經營之事一無所能,怎麼辦呢?”
公子道:“我前生讀書作文曾應童試,但其它經營之事一無所能,怎麼辦呢?”示意圖,圖為明 孫剋弘繪《銷閑清課圖 閱史》(局部)。(公有領域)
老翁覺得這樣就很好,“我會為你在鄉裏宣揚,說你可以給童子開濛,這也是自食其力的一種辦法。”公子起身相謝。
之後,老翁果然遍告鄉裏,說某某人原本目不識丁,突然生瞭一場病,之後就可以作詩文瞭。遠近好奇的人都紛紛跑來跟公子聊天。公子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大傢都很佩服他,跟著他讀書的人很多。
憑著這個本事,公子得以養傢,收入綽綽有餘。雖然他授徒後藉居古廟,再不迴傢瞭,但因為(目前肉身的)母親和妻子都得到瞭溫飽,大傢也都相安無事。
沒過多久,公子參加考試,居然中瞭秀纔。當時當地有個人去四川,公子就拜托他給(靈魂)原本的父親捎封信,將詳情告知父親。他的父親覺得這事情很奇特,於是給他寄瞭一筆錢並寫瞭封書信,讓他去四川。
到瞭四川後,因為相貌上與原來差的太多,公子的父親非常懷疑,母親也不相信他,公子的兩個哥哥說他是冒認的,他的母親也不相信他。於是公子委屈地列舉小時候遊戲的事和父母跟他說的秘密的話。父親聽瞭之後相信瞭他,覺得他變成現在這樣也挺可憐的。但公子的母親和哥哥還是不信。沒辦法,父親隻得悄悄給瞭他韆兩銀子,讓他迴山東去。
講述這個故事的人說,這個公子那時還健在,至於後來結局如何,講故事的人就不得而知瞭。
有一句俗語是“一失足成韆古恨,再迴頭是百年身”,說的就是美公子這樣的人吧。
參考資料: 清劉熾昌《續客窗閑話》
NEXT :劉伯溫寓言:群蟻聚樹 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