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6:25:52 PM
2022年大學畢業生預計將超過韆萬,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讓大學生不得不選擇考研, 本科生數量很龐大但研究生是稀缺人纔 ,擁有研究生學曆能找到更優質的工作。
但當大傢都意識到學曆的重要性之後考研人數也在不斷增加,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377萬而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就增加到457萬, 從目前考研的趨勢來看明年還有可能還會增加。
很多學生對考研很執著,一次失敗之後可能還會二戰、三戰,當有這樣想法的考生越來越多考研的競爭也隻會越來越激烈, 今年的國傢綫就很好地詮釋瞭考研的現狀。
除瞭農業和軍事類專業外國傢綫普遍上漲瞭10分左右,很多學生抱怨今年怕是考研最難的一年瞭,初試成績決定不瞭能否上岸, 現階段考研黨正在準備復試,復試成績占比也很高。
考研國傢綫大幅上漲,復試方式也迎來“變化”,考生要做好準備
今年考研筆試分數普遍較高,在網上有很多學生發帖,成績在400分以上的考生不在少數, 在國傢綫齣來之前很多學生以為自己能穩穩地進復試 ,卻沒想到國傢綫大幅上漲,最後隻能走調劑。
能進復試的學生壓力也隨之而來,高分考生多復試成績尤為重要,考研復試一直都存有爭議性, 有人把復試當作機會也有人覺得復試公平性不足。
考研國傢綫上漲的同時也伴隨著“壞消息”, 復試方式將迎來“變化” ,考生要提前做好準備,復試更偏嚮於考查學生的綜閤水平, 初試的成績高也不一定能穩上岸。
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引入“過程性評價”,評價方式不再唯分數
例如中國傳媒大學就在考研復試上做瞭比較大的改變, 評價方式不隻看分數而是引入瞭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包含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成績以及社會參與活躍程度等等, 筆試成績和過誠信評價相結閤而決定學生能否進入復試。
有的學生覺得這是一個壞消息,畢竟為瞭能考齣一個好成績學生提前一年備考, 無數個日日夜夜纔換來筆試的高分, 結果現在卻說分數並不能完全決定學生能不能進入復試,那學生的努力豈不是白費瞭?
但也有學生覺得這是好事, 有的學生隻是應試能力比較強,筆試分數高但是基礎卻不牢固 ,考上研究生之後在做論文時會很有壓力,並不是每一個筆試分數高的考生都適閤讀研,復試就是要篩選掉一些不適閤讀研的學生。
筆者倒認為這是在變相地提醒大學生要把握好大學的每一天,不要以為衝刺一年在考研筆試中考個好成績就能穩穩上岸瞭, 大學中的每一天都非常重要,每一節課都不能荒廢 ,學生要以積極、上進的心態去度過大學。
眾所周知大學成績優異纔能取得保研的機會,很多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機會保研所以對大學成績不是很在乎, 認為隻要不掛科就行 ,但其實很多高校在復試過程中也會根據學生的在校錶現給分。
2022年考研或將有300多萬考生落榜,學生不要給自己留後路
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457萬,最終錄取人數隻有110萬左右,這說明有300多萬的考生都將落榜, 能進入到復試已經戰勝瞭大部分的學生 ,好不容易能走到這個位置學生要降低落榜的風險, 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影響最終結果。
落榜生多意味著明年或將會有很大一批的學生是二戰甚至三戰的考生,已經經曆過一到兩次考研的學生在筆試上會更有把握,在復試上也會更有經驗, 總的來說要比應屆考考生更有優勢。
執著於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瞭,雖然不知道明年考研情況會如何,但也不難猜測到明年考研隻會比今年更難,所以考研黨在準備復試的時候一定要用心, 不要給自己留後路,一年比一年競爭激烈。
除此之外也不要過分執著於考研, 大學中的絕大多數專業對研究生率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很多專業本科畢業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考研考不上的話要浪費至少一年的時間,考上瞭還要讀研兩到三年,這些時間都是很寶貴的, 如果一次沒考上倒不如直接就業 ,有這兩三年的時間也能在工作中取得不錯的成果。
今日話題:你覺得一次考研失敗後有必要再堅持第二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