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以啓山林,這是對周代是楚國的崛起之路最好的形容,楚國從一個蕞爾小國發展成為能夠問鼎中原的春鞦霸主,離不開曆代君王的努力。
楚文王時期,是楚國急速擴張的一個階段,但是北上之時被齊桓公領導的聯軍擊敗。
到楚成王之時,楚國國力又上瞭一個台階,但是進擊中原之時又遇見瞭晉文公,城濮之戰失利,不得已停下瞭北上的腳步。
楚成王此後便決定將北上的事業交給後代,轉而培育繼承人,但是卻不曾想會被自己親手冊立的太子所逼殺。
就連自己在臨死前想吃一樣美食的願望都沒有實現,就被匆匆殺掉,真是令人唏噓。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最初的楚國地位低下,根本無法和中原的齊、魯、晉等大國相比,公侯伯子男五層爵位之中,楚國也是位於子爵,因而政治地位低下。
就如同上文所說,在周天子邀請各地諸侯會盟之時,楚國連一同宴飲的機會都沒有,隻得等到其他國傢的君王吃完之後,纔能夠輪得到楚國。
但是即便如此,楚國的曆代君王也沒有因為他人輕視便一蹶不振,反而是在南方大地之上謀求發展。
在中原諸侯相互攻打爭奪地盤之時,楚國卻在一心一意的發展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
楚國立國之初極為貧睏,在立國祭祀儀式之上的牛羊,都是從鄰國盜竊而來的,可見楚國初年的窮睏。
當時的周天子為瞭彰顯戰功,經常對周邊的蠻夷之地進行攻伐,楚國也在其中。
楚國君主為瞭維持國傢的安定,不僅選擇繼續臣服於周天子,還主動去除諸侯稱號,取消自己的分封,從而為楚國的發展贏得瞭時機。
等到楚文王的時候,楚國的實力已經邁上瞭一個新的台階,楚文王將楚國的都城遷到郢地。
這個時期是楚國迅速擴展的一個時期,不僅南方地區被楚國一統,同時楚國還北上和中原各國爭奪中間地帶。
楚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多次擊敗中原各國,最終中原各國還是在齊桓公的帶領下,共同抵禦楚國,纔阻止瞭楚國的前進步伐。
等到瞭楚成王的時候,楚國的實力更為強大,雄心壯誌的楚成王決心北上,但是奈何遇見瞭更為齣色的晉文公。
在城濮之戰失利,隻得選擇撤退,雖然城濮之戰,楚國失利,但是楚國並未傷及根本。
但是楚成王卻因為這次失利,失去瞭爭奪天下的雄心壯誌,開始將希望寄托於自己的繼承者身上。
但就是因為繼承者選擇之上的猶豫和糊塗,導緻瞭楚成王淒慘的晚年。
倉促冊立,埋下禍端
在城濮之戰後,楚成王便迴到楚國安心休養,並不打算繼續齣兵北上,想要認真培養自己的繼承者,將北上的重任交給下一代楚王。
因此楚王便打算冊立自己的兒子商臣為太子,但是當時的楚國最高執政官令尹子上阻止楚成王說:此時君王正值壯年,妻妾眾多,子嗣眾多,不急於冊立太子。如今過早冊立,日後如果是再進行廢除,必然會引發動蕩。
況且商臣在眾多大臣的心中並不是最佳的人選,認為商臣眼睛如同鬍蜂,聲音如同豺狼,性格殘忍,不適閤做君王。
但是楚成王卻沒有聽從子上的建議,依舊冊立瞭商臣為太子,但是過瞭沒幾年,楚成王便因為寵愛小兒子,想要廢除商臣,冊立王子職為太子。
這個時候楚成王還並沒有正式宣布,隻是不經意地提瞭幾次,但商臣卻知道瞭。
商臣廢除的恐慌,便去尋求自己老師潘崇的幫助,潘崇也不確定是否會廢掉商臣,便給商臣齣計策,來探尋事情的原委。
之後在一次宴會之上,商臣故意惹怒楚成王的妹妹江羋,惹得江羋大罵商臣,說:你個下賤的東西,難關君王要將你殺掉冊立新的太子。
也正是江羋的憤怒之言,使得商臣明確瞭自己的處境,本來商臣想要逃跑,但是楚國王宮守衛森嚴,容易被發現,最終商臣決定和潘崇發動政變,先發製人。
成王自縊、商臣為王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商臣認為時機成熟,便在同年的十月份,發動瞭政變。
商臣和潘崇事先買通瞭宮中的侍衛,商臣和自己的親信悄無聲息便接替瞭宮中的警衛隊,隨後包圍瞭楚成王的寢宮。
此時的商臣並沒有去動手殺楚成王,而是逼迫楚成王自殺,不論在什麼時候,弑殺君王、父親都是違背倫理的,一旦商臣背上瞭殺父弑君的罪名,即便殺死瞭楚成王,自己也沒辦法繼承楚王王位。
此時的楚成王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因此和商臣說想要吃熊掌,吃完熊掌之後便自縊。
商臣也明白楚成王的想法,其實就是為瞭拖延時間,等待大臣們的救援,大臣們看到楚成王一直在皇宮之內沒有消息,定然會知道發生瞭意外,趕來救援。
因此商臣並沒有答應楚成王的請求,而是選擇殺死自己的父親,等到楚國的大臣知道之後,也無可奈何,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商臣殺死瞭楚成王。
對外宣稱的皆是楚成王病故,而身為太子的商臣自然是名正言順地繼承瞭楚王之位,也就是楚穆王。
總結
楚穆王這種殺父弑君的行為,一直都被後世學者詬病,認為楚穆王如此做就是在敗壞禮樂製度,倫理綱常。
雖然說楚成王這種反復冊立太子的行為有所不當,但是楚穆王也不應該以此為藉口殺父弑君。
因此楚穆王雖然在即位之後開疆拓土,揮師北上,於中原之地和各大諸侯國相爭,功勛卓著,但因為其殺父弑君的行為,最終的謚號是一個帶有中性意味的“穆”,可見其子楚莊王也不滿其早年殺父弑君的行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