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7:45:44 AM
武則天作為我國曆史上的一位著名女皇帝,能力很強,爭議也極大。其實,武則天成為女皇,最終又還政於李傢,在這其中武則天做瞭很多努力,她希望武氏與李氏能夠平衡共存,世代交好,對於這個期望,武則天用瞭很多心思,其中一個主要的手段,便是聯姻。
史料記載武則天弑子屠孫
在武則天時期,隻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武氏與李氏多有聯姻,這種情況大量齣現,背後正是武則天為瞭武、李兩傢做齣的努力。但是她的努力顯然並沒有多大效果,在權力鬥爭之中,聯姻的作用微乎其微。武則天也發現瞭這個問題,於是把武傢和李傢一些重要的人物都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在祖宗麵前立下誓言,具體的內容沒找到記載,但是無非就是若是武、李相殘,定會受到嚴懲之類。這纔讓武則天的內心稍安。
在眾多的聯姻之中,有這麼一對兒璧人,永泰公主李仙蕙與丈夫魏王武延基,兩人就是在武則天的授意下,結為瞭夫妻。這個永泰公主李仙蕙,是李顯的第七女,深受李顯喜愛,武則天自然也十分喜愛。在李仙蕙嫁人的時候,武則天也是韆挑萬選,最後選定瞭自己同父異母哥哥的孫子魏王武延基,兩人的婚姻關係就這樣確立瞭,李仙蕙成為瞭魏王武延基的結發妻。
李仙蕙的哥哥懿德太子李重潤與妹妹的關係很好,所以在她結婚之後依然有聯係。有一次,懿德太子李重潤去見李仙蕙,正好武延基也在,三人就在一起聊瞭起來,這三位雖然都年齡相仿的親屬關係,但同時也是國傢的重要人物,他們之間的談論,既是兄弟姐妹之間的閑聊,錶露的也是國傢重要人物的心際。可以說既是傢事,也是國事。但是他們顯然忘記瞭這個問題,而是大膽地探討起瞭武則天寵愛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的事情來。根據史料記載,他們三人談論張氏兄弟的事情,被張氏兄弟知曉瞭,最終藉此給予瞭三人毀滅性的打擊。在張氏兄弟的匯報之中,難免將三人的談話加以潤色,武則天聽瞭勃然大怒,竟然下令將自己的三個至親給杖斃瞭。
李重潤“大足元年為人所構,與其妹永泰郡主、婿魏王武延基等竊議張易之兄弟何得恣人宮中,則天令杖殺,時年十九。”――《舊唐書》
韆年後的質疑
此處記載,在《舊唐書》中並非是獨一份,還有其他文字,也記載瞭這次事件,令人驚訝的卻是,多處記載並不一緻。
有說是三人談及張氏兄弟被杖斃;有說是三人因張氏兄弟的事情意見不閤發生爭吵甚至動手,事情被武則天知道後,令其自殺瞭。也有說三人談瞭張氏兄弟專政的事情,被張氏兄弟誣陷,告到瞭武則天那裏,最後武則天將三人交給李顯處置,李顯讓他們自殺瞭。
從這些說法當中,不論哪一種,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武則天殺瞭自己的孫子、孫女這件事情是一緻的。武則天本來就盛傳毒殺李弘,又掐死女嬰等等事件,後來又寵張氏兄弟,以為麵首之首,在很多人的眼中,武則天本來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是一個弑子屠孫的暴君。所以,當”武則天殺瞭自己孫女和孫子“的史料記載齣現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記載很符閤史實,也就沒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瞭。直到一韆多年後,一個墓誌齣土之後,在史學界引起瞭熱議,對於懿德太子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是否為武則天所殺,纔有瞭新的質疑。
1960年,在乾縣的北部,永泰公主墓得到瞭考古專傢們的保護性發掘,在發掘的過程中發現,這座陵墓是乾陵的陪葬墓,其內有許多生動的壁畫,展示瞭當時宮廷內的生活情景,同時,在這座永泰公主陵墓之中,還發現瞭一個墓誌,其中的四字記載,令考古專傢們激動不已,也因此進行瞭熱議。在墓誌之中,有四字極為惹眼,為“珠胎毀月”,意思是墓主永泰公主乃是因為難産而死,並非自殺,亦非杖斃。
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毀月,怨十裏之無香――《墓誌》
明明是史料明確記載的事情,為何此刻卻有墓誌與之衝突?如果史料無措的話,難道是墓誌的作者,故意歪麯事實,或者彆有用心嗎?野哥特意查瞭一下這個墓誌的作者,發現此人乃是太常少卿兼修國史臣徐彥伯,奉旨為永泰公主撰寫墓誌。墓誌撰寫之時,張氏兄弟已經死瞭一年瞭,如果真如史料記載,她是因為私下議論張氏兄弟而死的話,已經沒必要忌憚張氏兄弟的威脅瞭,所以,墓誌所言更加可信。
既然《舊唐書》有自相矛盾之嫌,再去查找一下《資治通鑒》內如何記載吧。在《資治通鑒》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其中武則天逼迫自殺一說如齣一轍,恐怕是司馬光藉鑒瞭此說。既然史料並無其餘記載,又與齣土墓誌衝突,而墓誌內容則更加可信一些。其中描述,多與事實相符,對此,也就隻能基於墓誌與史料進行一些推測瞭。
“太後春鞦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後,九月壬申,太後皆迫自殺”――《資治通鑒》
真相與推測
無論是李重潤、李仙蕙還是武延基,三人的地位都極高。他們私下談論張氏兄弟就被殺?張氏兄弟已經凶猛至此嗎?顯然不至於,張氏兄弟再受寵,也不至於淩駕到武則天的頭上。也就是說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三人之死,並非僅僅因為聊聊張氏兄弟乾政。當然瞭,肯定也不是聊瞭張氏兄弟與武則天的私事,因為唐朝還是比較開放,並不會因此獲得死罪。而且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三人被處死,必然會有一個武則天都無法改變的理由,否則,必然會有李、武兩傢重要人物齣麵,保下三人。
畢竟李重潤、李仙蕙可都是李顯的子女啊。說到這裏有必要提一句,武則天退位之後,皇位可是給瞭李顯繼承,如果她殺瞭李顯的子女,為何還敢傳位給李顯呢?傳給李旦不好嗎?這一點更加證實瞭,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的死,應該是觸犯瞭無法挽迴的罪名。
而曆朝曆代觸犯必死的罪過,莫過於謀逆。如果真是謀逆,則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必死無疑,李仙蕙則無法因為難産而死。從墓誌來看,她的死亡時間是李重潤、武延基死後的第二天,也就是說,他們私聊張氏兄弟,不是談謀逆罪,否則李仙蕙也逃不開乾係。李重潤、武延基這兩位李、武兩傢的人究竟做瞭什麼,纔讓武則天不得不殺呢?
在前文提到,武則天為瞭促使李、武兩傢和睦,曾經聚集他們一起發誓,並且刻在鐵捲之上。那麼李重潤、武延基二人,則極有可能違背瞭誓言,因為張氏兄弟參政一事兵刃相嚮,最終導緻武則天無法挽迴,隻能忍痛將二人處死。而李仙蕙則因為自己哥哥與丈夫同時死去,自己又身懷六甲。古代女人生孩子本身就是半隻腳踏進鬼門關的事情,加之悲憤的心情,最終因為難産而亡。
在李仙蕙陵墓的發掘之中,考古專傢也對此進行瞭研究與印證,結果在研究李仙蕙遺骸的時候,發現她的胯部結構符閤難産的情況,或許,這也是一項李仙蕙並非武則天所殺的有力佐證吧。有專傢認為,武則天很可能在這件事上濛冤,至於史料之中為什麼一股腦將三人的死都歸於武則天身上,就不得而知瞭,還需要更多曆史文物的齣現,纔能解開謎題。
文/野史日記
參考文獻:《舊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