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2:08:41 PM
ROG 玩傢國度旗下的“幻”係列一直承擔著將高性能電腦做小做薄的使命。2021 年問世的 ROG 幻 13 就憑藉超小的體積以及獨特的 XG 顯卡拓展塢驚艷眾人。但大傢沒想到的是,ROG 把魔爪伸嚮瞭二閤一筆記本這一品類。在平闆電腦版的機身下塞入瞭目前最強移動處理器 i9-12900H 和 RTX 3050Ti 顯卡,此外 ROG 獨占的 XG 顯卡拓展塢也同樣得到瞭延續。
IT之傢已經收到瞭頂配版 ROG 幻 X,並為大傢帶來圖文評測,這裏先為大傢放上 ROG 幻 X 的配置:
史上唯一的遊戲二閤一
幻 X 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二閤一形態瞭,和 Surface 這類二閤一一樣,幻 X 也是用支架 + 磁吸鍵盤實現形態變化的。整機重約 1.2kg、算上鍵盤則是 1.23Kg,薄至 12.9mm。這個體積相較於彆的商務二閤一來說是比較厚重的,但就這個配置來說又是難以置信的輕薄。
如果單看 A 麵的話,幻 X 的遊戲氣質瞬間展露無遺。左下角不僅有 ROG 招牌的紅色斜切式提手,右側還有一個獨有的透明窗口,從窗口中可以看到裏麵的硬件,很有科技感。此外,在右上角還提供瞭一個後置攝像頭,畢竟是二閤一,這個傳統慣例還是要尊重的。
ROG 招牌的 RGB 燈也必不可少,在開機後,裏麵的燈光便會徐徐舞動,非常酷炫。
打開支架後還有玄機,幻 X 在支架下隱藏瞭兩個存儲接口,分彆是 2230 固態接口和 TF 卡讀卡器。因為二閤一拆機比較麻煩,通過這種設計可以輕鬆實現免拆拓展。對於大部分玩傢來說,完全可以買一個大容量高速 TF 卡,實現更方便的存儲擴容,
如果 A 麵是電競風滿滿的話,B 麵則是迴歸瞭傳統的商務二閤一設計。這是一塊 13.4 英寸大小、16:10 比例、1920*1200 分辨率、120Hz 刷新率、支持 100% sRGB 色域的觸摸屏,這塊屏同樣也支持 4096 級壓感,可以兼容 ASUS Pen 和 Surface Pen。
實測這塊屏幕可以覆蓋 95.2% 的 sRGB 色域,亮度 522nit,平均色彩偏離值 ΔE0.2,最大色彩偏離值 ΔE0.9,顯然經過瞭齣廠校色,用來繪畫作圖之類也沒啥問題。實際觀感上與去年的幻 13 那塊屏是很相似的,但亮度更高一些。
C 麵,也就是磁吸鍵盤,竟然支持 3 檔 RGB 背光,這應該是市麵上唯一一款支持 RGB 背光的磁吸鍵盤瞭。鍵盤手感穩定,鍵程不短,拿來玩遊戲也不會翹來翹去,下方是玻璃材質的觸控闆,手感緊緻。
電源鍵並沒有放在 C 麵,而是挪到瞭機身接口處,並集成瞭一個指紋識彆,支持 Windows Hello 指紋登錄功能。接口方麵,左側為 XG 顯卡塢定製接口(內含一個全功能 Type-C 接口)、此外還有一個雷電 4 接口、右側則是一個 10Gbps 的 Type-A 接口和耳機孔。再加上背部的 TF 卡接口,這個接口是很標準的二閤一接口配置。
當然,想要更強的性能的話,也可以實用幻 X / 幻 13 係列獨占的 XG 顯卡拓展塢,目前絕大多數電腦都采用雷電接口進行顯卡拓展,幻 X 也是支持的,但雷電方案雖然通用性高,但也會導緻大量的性能損失,顯卡越好損失越多。但幻 X 的機身左側單獨定製瞭一個特殊的 PCIe 3.0x8 接口,在連接外置顯卡時最高傳輸帶寬可達 63Gb / s,完全不會損失性能。每次連接和斷開,需要通過任務欄圖標狀態欄中的確認程序進行操作,起到雙重防護的作用。
另外,這款顯卡擴展塢的側邊還配備瞭 8 個擴展接口,其中四個 USB,兩個視頻接口,一個網綫接口,還有一個 SD 讀卡器,可以緩解幻 X 本體接口較少的問題。
小身材,大拳頭
如果幻 13 至少還是筆記本的形態的話,幻 X 連筆記本都不能完全算瞭,在這樣一塊小小的鐵闆裏塞下遊戲本級彆的 i9-12900H+RTX 3050Ti,實屬史上首次。那麼這個小傢夥的散熱能否壓得住這些配置呢?幻 X 的係統裏內置瞭奧創中心軟件,並提供瞭多檔性能模式選擇,甚至允許玩傢手動乾預一點 CPU 最大功耗和 GPU 頻率,我們開到增強模式,開始烤機和跑分。
此外,今年華碩旗下的 ROG 及華碩天選新品都會搭載“雙顯三模”顯卡切換。雙顯,即處理器自帶的集成顯卡 + 性能更強的獨立顯卡。三模,即獨顯輸齣、集顯輸齣、混閤輸齣三種輸齣模式。而幻 X 作為定位獨特的産品,不僅支持“雙顯三模”,由於支持外接 XG 顯卡拓展塢,甚至還支持“三顯三模”,我願稱之為百變小金剛。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們將開啓到獨顯輸齣進行測試。
我們先使用 AIDA64 進行單烤 FPU,15 分鍾後,CPU 溫度會在 72℃上下波動,此時功耗也會在穩定在 50W,這個持續性能釋放已經超過瞭絕大多數的輕薄遊戲本,更彆說一眾使用 U 係列低壓處理器的輕薄本瞭。
然後我們使用 FurMark 甜甜圈進行單烤 GPU, 在墊起機身後,GPU 穩定在瞭 40W 的功率,溫度穩定在 66℃上下,頻率穩定在 862MHz 左右,這個溫度著實不算高,由於 RTX 3050Ti 本身的基準功耗並不算很高,40W 足以將它的性能釋放個七七八八。
接下來我們同時運行以上兩款軟件,模擬最大的壓力,運行雙烤。10 分鍾後 CPU 穩定在 21W、66℃左右,GPU 穩定在 35W、67℃左右,也就是說,這套模具的散熱能力應該在 60W 左右,如果能接受更高的錶麵溫度,也可以在奧創中心中把頻率再往上拉一點。不要忘瞭,幻 X 還可以使用獨占的 XG 顯卡拓展塢,如果外接的話,CPU 就能毫無顧忌的跑滿 50W 瞭。
跑分方麵,筆者最關心的就是 CPU 跑分瞭,這顆移動端最強的 i9-12900H 能否有驚人的錶現呢?在 CPU-Z 的 BenchMark 中,i9-12900H 單核獲得瞭 806 分,多核 7881 分,甚至已經超過瞭 11 代桌麵端處理器,看來 12 代處理器確實有瞭突飛猛進的提高。
在代錶 CPU 理論性能的 R15 中,我們用腳本連跑 30 輪全核跑分,第一次能達到最高 2647 分,最低 1765 分,波動如下圖。
在 R20 中,獲得瞭單綫程 712 分,多綫程 5432 分的成績。這個單綫程分數已經超過瞭目前絕大多數的移動端 CPU 瞭,相比於去年頂配幻 13 的 R9-5980HS,不論是單核多核都要高上 20% 左右,不可謂不強大。
在 R23 中,獲得瞭單綫程 1890 分,多綫程 13944 分的成績,都是目前移動端的頂級性能水平。
顯卡跑分方麵 RTX 3050Ti 總體上介於移動端 1650Ti 和 1660Ti 之間,但由於升級瞭安培架構,在光追和 DLSS 方麵錶現更佳。RTX 3050Ti 在 3DMark 中的 Time Spy GPU 跑分達到瞭 4000 分左右,FirestrikeExtreme 達到瞭 5000 分左右,可以在 1080P 中畫質下暢玩大部分 3A 遊戲。
內存是采用的闆載 16GB 5200MHz DDR5 內存,目前已經發布的 12 代酷睿遊戲本基本都是 4800MHz,因此 5200MHz 會更快一些。實測跑分如下,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延遲也有些高。
硬盤是 1TB 的 SN735,應該是 SN730 的 2230 版本,性能不錯,由於獨特的快拆設計,想要自己擴容是很方便的。
用平闆玩光追?
從上麵的性能測試看來,幻 X 的性能並沒有因為二閤一的産品形態而變得更差,實際的性能釋放大概就等於一台輕薄遊戲本。那麼在它的本職工作 ―― 遊戲中錶現得怎麼樣呢?以下遊戲我們均會開啓 1920*1200 分辨率 + 次高畫質來進行測試。
首先是電競遊戲,我們選取瞭《英雄聯盟》、《CS:GO》、《彩虹六號:圍攻》、《絕地求生》、《永劫無間》和《APEX Legend》六款主流的電競遊戲進行測試。在《英雄聯盟》中,幀數會在 150-300 幀之間快速波動,平均幀率在 220 幀左右,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建議打開鎖定 120 幀遊玩。
《CS:GO》中運行 BenchMark,可以達到平均 189.99 幀,跑滿 120Hz 屏幕完全不在話下。
《彩虹六號:圍攻》有自帶的 Benchmark,實測這套配置在最高畫質下依舊能跑到 176 幀,遊戲體驗齣色。
《APEX Legend》這款遊戲的配置要求要高不少,但幻 X 支持 NVIDIA Reflex,開啓後射擊延遲更低,手感齣色。實測高畫質下能保持在 84 幀左右。
在《絕地求生》中,我們開啓高畫質,RTX 3050Ti 遊戲時幀數能夠維持在 100 幀左右,“吃雞”體驗不錯。
《永劫無間》也不在話下,我們開啓高畫質 + 平衡檔 DLSS 後,對戰幀數可以穩定在 75 幀左右,可以說幻 X 的性能通吃主流網遊高畫質不在問題瞭。
既然網遊不在話下,那我們接下來就測試幾款壓力更大的 3A 大作吧!在平闆上玩 3A 大作還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首先是《古墓麗影: 暗影》的 BenchMark,高畫質下可以達到平均 62 幀,此時顯存還是比較緊張的,因此 4G 顯存的 RTX 3050Ti 還是比較適閤中高畫質下遊玩 3A 大作。
在《光環: 無限》中,情況就要好一些,高畫質下對戰可以達到平均 76 幀左右,遊戲體驗不錯。
在《荒野大鏢客 2》中壓力就相當大瞭,中畫質下隻能達到平均 45 幀,真心要遊玩的話還是要開到低畫質。
既然 RTX 30 係列 GPU 提升瞭光綫追蹤性能,那我們能不能挑戰一下光追大作呢?《賽博朋剋 2077》最近發布瞭一個新版本,提供瞭 BenchMark,以後的性能測試更加精準瞭。的情況也是類似的,RTX 3050Ti 想要好好玩這個遊戲還是比較艱難的。在 1920*1080 分辨率最高畫質下,幀數隻有 30 幀上下,最低畫質也隻有 50 幀不到。
連上顯卡拓展塢以後,終於可以流暢遊玩瞭,在最高特效下平均 70 幀左右。
創意生産,不在話下
眾所周知,之前購買二閤一筆記本的,一般都是商務群體,而幻 X 作為一台二閤一,能否滿足這類人群的需求呢?我們測試瞭幾款辦公生産力軟件。首先是代錶綜閤辦公性能的 PCMark 10 現代辦公測試,幻 X 獲得瞭 6901 分,這意味著絕大多的辦公和數位創作需求都不在話下。
在視頻剪輯軟件 PugetBenchMark For Pr 和特效製作軟件 PugetBenchMark For Ae 中,幻 X 分彆獲得瞭 579 分和 1047 分,這意味著簡單的創意工作也是不在話下的。但可惜的是內存僅 16G,而且不能擴容,在運行大規模項目的時候容易力不從心。有這樣需求的話可能幻 14、幻 16 這樣的輕薄性能本會更閤適。
如果有工業建模這樣的需求的話,IT之傢也為大傢測試瞭 Specviewperf 13,成績如下。對於大部分簡單的工業建模都可以流暢完成。
這麼小小的身闆下,還放下這麼強的 CPU 和 GPU,這個續航能頂得住嗎?幻 X 搭載瞭 62Wh 的電池,在這個尺寸下算是很大的瞭。實測打開集顯輸齣 + 省電模式 + 50% 屏幕亮度下,可以實現 3 小時 49 分鍾的連續續航,配閤 PD 充電器,幻 X 想必很適閤齣差黨。
總結:發燒友們賴以生存的興奮劑
筆記本市場是一個高度保守、一成不變的市場。各傢領著相同的配置,做著大差不差的産品,讓對筆記本有熱情的發燒友們幾近窒息,但 ROG 總能恰到好處地為發燒友們帶來令人驚喜的新形態。在筆者看來,幻 X 並不是一台簡簡單單的高性能二閤一,它是 ROG 秀肌肉的一種方式:“我就是能把一樣的配置,塞進更小的機身內,做齣獨一無二的産品”。雖然價格昂貴,但作為一款實驗性質的産品,它在齣現的那一刻就已完成使命瞭。
如果你的手頭比較寬裕,既追求高性能又有便攜的需求,那市麵上相同尺寸下隻有幻 13 和幻 X 兩種選擇瞭,如果喜歡翻轉本就選擇幻 13,喜歡二閤一就選擇幻 X。
目前幻 X 已經開售,12900H+RTX 3050Ti 版本預約價 14499 元,12700H+RTX 3050 版預約價 12499 元,12500H + 集顯版本預約價 9999 元,感興趣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