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11:47:11 AM
公元前197年,劉邦把梁王彭越貶為庶人,然後流放蜀地。
彭越滿腹委屈地踏上流放之路,沒想到在路上他遇到瞭呂後,彭越以為自己見到瞭救星,連忙對呂後哭訴一番,爭辯自己無罪。呂後馬上把彭越帶迴洛陽,重新審理此案。
彭越以為呂後會救自己,可是他沒想到,呂後做事比劉邦更絕,最後不僅下令將他誅殺,還連纍整個傢族被滅,下場比之前更慘。
彭越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呂後又為什麼要對他下此毒手呢?
1 、剛開始隻是個打魚的
彭越和韓信、英布一樣,都是西漢初年的名將,在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中立下不少戰功。
和當時很多起義軍將領一樣,彭越也齣身平民,他早年在巨野(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打魚為生,慢慢聚集起一夥人做起瞭強盜。
影視圖
陳勝和吳廣起義的時候,有人鼓動彭越也起兵反秦。 彭越比較冷靜,他說道:“現在正是兩條強龍剛剛開始爭執的時候,我們應該等待時機。”
過瞭一年多的時間,有一百多位年輕人前來追隨彭越,請求他做首領。在這些人的再三請求下,彭越這纔答應下來,很快,他就聚集起一韆多人的隊伍。
從彭越最初的錶現來看,他做事善於思考,並不像當時很多義軍將領那樣愛衝動,這在戰亂紛起的時代很重要,是能否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因素。
劉邦攻擊巨野東南的昌邑時,彭越曾經去幫助劉邦,劉邦的攻擊失敗,彭越的隊伍卻在一次次戰鬥中強大起來,慢慢形成瞭一支上萬人的隊伍。
當時形勢復雜,彭越的這支部隊始終沒有決定要歸嚮於劉邦還是項羽,一直到前206年。
2 、忠誠還是驍勇?壓根兒不存在
前206年,劉邦特地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配閤自己去攻打楚軍。在當時漢弱楚強的形勢下,彭越帶領人馬打敗項羽的大將蕭公角,打瞭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正是因為這一仗,決定瞭彭越在楚漢之爭中選擇瞭劉邦的陣營,成為劉邦麾下將領之一。
劉邦剛和項羽爭戰的時候,幾乎是個“常敗將軍”,尤其是彭城一戰,劉邦被項羽大軍殺得隻剩下十幾個人狼狽逃跑。
劉邦的影視形象
這時就齣現瞭一個很有意思的景象:劉邦在前方潰敗,偶爾能夠成功攻占幾個城池,然後交給彭越把守,但是彭越很快就又把這些城池丟掉,獨自帶兵嚮北駐守到黃河沿岸。
劉邦一路嚮西,彭越遠遠嚮北,顯然兩個人的目標並不一緻。
更讓劉邦糟心的是,當自己被項羽打得四處逃竄的時候,彭越和韓信的態度驚人的一緻:根本沒有前去幫忙,而是遠遠觀戰,大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
劉邦對這事挺無奈,於是就嚮張良問計。
3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
張良於是給劉邦做瞭個簡要分析,他的分析可以說是把人性分析瞭個明白。
張良的原話是:“齊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今豹死毋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早定。與此兩國約:即勝楚,睢陽以北至榖城,皆以王彭相國;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齊王信傢在楚,此其意欲復得故邑。君王能齣捐此地許二人,二人今可緻;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張良話的大意是: 當初韓信自立為齊王,並不是劉邦主動封的,而是韓信自己請求的,所以這個齊王韓信做得並不踏實。彭越的情況和韓信類似:彭越曾經平定瞭梁地,有稱王的打算,但是劉邦並沒有封他為梁王的意思。張良建議劉邦分封彭越、韓信為王,同時分封給他們土地,這樣的話他們纔能召之即來。如果不分封這兩個人的話,結局就難以預料瞭。
張良畫像
劉邦聽從瞭張良的計策,派使者去把自己的意思告訴彭越。事情果然有瞭轉機,彭越馬上率領全部人馬前來和劉邦匯閤,很快就在垓下大敗項羽,劉邦取得瞭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
劉邦按照之前的約定,分封彭越為梁王,韓信為楚王。
4 、並不馴服
劉邦即位後的最初幾年,彭越錶現得還比較順服,他定期到都城去朝見劉邦,恪守臣子的禮節。
但是前197年,彭越的一個錶現卻讓劉邦很不滿意。
前197年,駐守在代地的陳�g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前去徵討。路過邯鄲時,劉邦嚮彭越徵兵,彭越卻聲稱自己有病,隻派將領前去。
劉邦十分生氣,派人去把彭越責備瞭一番。彭越膽怯,就想前去請罪,但是被部將勸阻住瞭,認為他既然之前沒去,現在再去的話也沒有什麼好處,倒不如直接齣兵造反。
彭越雖然不太馴服,但是並沒有起兵造反的打算,於是就繼續稱病,沒有去見劉邦,也沒有帶兵前去幫助劉邦。
彭越對自己的一位車夫不滿意,想殺掉他,結果車夫逃脫,直接跑到劉邦那裏,控告彭越謀反。
此時劉邦雖然已經即位,但是根基未穩,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些曾經跟隨他南徵北戰的將領造反。聽到車夫的舉報之後,劉邦當機立斷,馬上派人將彭越逮捕,押往洛陽受審。
經過審訊,彭越沒有什麼謀反的具體證據,但是審訊官員認為他具備瞭謀反的條件,於是就以“反形已具”的罪名上報給劉邦。
劉邦對待自己這位部下還算仁慈,他沒有對他實施什麼刑罰,隻是將他貶為庶人,然後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彭越因為沒有及時跟隨劉邦平叛而被流放,他覺得自己非常冤枉,於是帶著滿腹委屈踏上瞭流放之路。
湊巧的是,彭越走到鄭縣的時候,恰好碰到瞭呂後。
呂後的影視形象
彭越滿肚子委屈終於找到瞭傾訴對象,他知道呂後跟隨劉邦多年,比較有發言權,於是就一邊哭,一邊把自己不想謀反的心思統統都告訴瞭呂後,並錶示自己並不貪戀多麼富貴,隻要放自己迴故鄉昌邑就行。
呂後冷靜地聽完彭越的傾訴,馬上嚮彭越承諾道:好,我為你做主,跟我迴洛陽吧。
5 、這纔是最狠的
彭越以為自己找到瞭靠山,可是他沒想到,呂後做事比劉邦更狠。
迴到洛陽之後,呂後埋怨劉邦做事考慮不周,她說道:“彭越是猛將,現在你把他流放到蜀地,這不是給自己留下禍患嘛!照我的意思,不如直接殺掉他!所以我又把他帶迴來瞭。”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的原文是:“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
迴到洛陽的彭越並沒有得到他期待的自由,呂後找到彭越的門客,讓他再次控告彭越謀反。經過廷尉一番裝模作樣的審理,彭越被成功定罪:誅殺彭越,夷滅傢族,封國被廢除。
6 、尾聲
如果彭越知道自己對呂後的一番哭訴結果是這樣,他在遇到呂後的時候一定會閉緊嘴巴,一句話都不敢講。他絕對想不到,深居後宮的這位婦人,為什麼會比在疆場廝殺多年的劉邦更為凶狠,竟然心狠手辣到瞭這樣的程度!
彭越並不是被呂後誅殺的唯一一位開國將領,韓信也是死於呂後之手,兩個人的罪名都是“謀反”,但是卻都沒有直接證據。
劉盈的影視形象
對於韓信和彭越這樣的功臣,劉邦顧念舊情,對韓信的處罰是由楚王貶為淮陰侯,對彭越則是貶為庶民,流放蜀地。劉邦的手段並不殘忍,顯然還有顧念大傢曾經齣生入死的情分,其中也有劉邦對自己管理和控製將領能力的自信,相信他們不會在自己手下作亂。
但是,呂後的想法卻和劉邦截然不同:在呂後看來,韓信和彭越雖然戰功無數,但是於她無恩,所以並不值得顧念。 相反,在她看來,韓信和彭越這樣的猛將都是十分危險的人物。劉邦能夠成功掌控他們,但是劉邦已經老瞭,他的位置早晚要讓給呂後的兒子,太子劉盈。劉盈仁厚,沒有統率猛將的資本,呂後必須要把潛在的威脅幫他清除乾淨,好讓劉盈能夠沒有憂患地安坐天下。
“愛子,則為其計深遠”,呂後對劉盈的關愛可謂考慮深遠,可惜,她的這番苦心卻並沒有讓劉盈穩坐江山,這位仁厚的太子隻在位幾年時間,就被自己母親的殘忍嚇死瞭,於是呂後不得不又開始瞭新一輪的憂患和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