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8:31:28 AM
1948年10月,蔣介石正在北平與傅作義商議關於東北戰局以及平津防務等軍國大事。這天晚上蔣介石收到瞭一封電報, 看過電文之後,蔣介石麵露愁容,他對傅作義說明早他要飛往上海去處理一些事情,北平之事就仰仗宜生兄瞭。
在傅作義看來上海那邊一定是齣瞭大事,否則蔣介石不會丟下北方戰局而不顧。傅作義是當時國民黨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有事瞞著他也不妥,於是蔣介石將電報遞給瞭他,自己轉身去休息瞭。
傅作義接過電報一看,頓時火冒三丈,激怒他的不是電報裏的內容,而是蔣介石的態度。多年以後,傅作義迴憶說,從那時起心中就有瞭離開蔣介石的想法。
那麼這封電報裏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蔣介石會放下決戰在即的北方半壁江山而直飛上海?為什麼傅作義看到電文之後竟然想要離而去?
這一切還要從半年多前的國府經濟改革方案說起。
蔣介石一意孤行引爆國共內戰之後,原本就已經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國軍在經曆瞭戰爭初期的順利推進之後,也逐漸陷入瞭舉步維艱的地步,而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國府國軍國民黨腐敗嚴重。
二是軍費不足,軍隊打仗打得就是錢,就是美金,國庫早就空虛瞭,根本拿不齣這麼多錢來,所以國軍也已經是強弩之末。
總之一句話,中國民國政府沒錢瞭。俗話說得好: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蔣介石的春鞦大業還沒有完成,共産黨還沒有剿滅,沒錢不行。於是他命令國府的高管們想辦法解決經濟睏難,渡過剿共難關。
1948年3月份,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翁文灝主持製定瞭一套貨幣改革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用“金圓券”替代市場上流通的法幣和金銀。
因為法幣濫發得太嚴重,老百姓已經徹底失望瞭,市場上反而開始流通傳統的金銀,大量財富散落在民間。
這套貨幣改革方案實際上就是利用金圓券強行把老百姓手中的金銀和外匯全部收繳到政府的手裏,用心險惡。
上海是全國的金融中心,也是民間財富最為集中的地方,經濟改革自當從這裏開始。此時,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主動請纓要去上海重振經濟,整治腐敗。
蔣經國在國民黨體係內被稱為“太子”,也是蔣介石著力培養的接班人,此人本身也有些政治野心,企圖藉此機會建立自己的威望,為將來的政治前途奠定基礎。因此得到瞭蔣介石的支持。
蔣介石任命中央銀行行長俞鴻鈞為經濟管製督導帶頭人,赴上海進行經濟改革,蔣經國則為俞鴻鈞的輔助助手。
其實誰都明白這不過是蔣介石演的一齣掩耳盜鈴的戲而已,蔣經國纔是真正的主角,俞鴻鈞可有可無。
對於這套貨幣改革方案,很多懂得經濟的人是反對的,其中最為堅決的就是上海市市長吳國楨。
蔣經國將這次上海之行看做是為自己奠定政治資本的好機會,當然不會理會一個小小的吳國楨。於是他高調進入上海,大肆宣傳要在上海整頓經濟,打擊腐敗。
蔣經國也不是泛泛之輩,他知道上海魚龍混雜,大商人,大買辦在政府裏都有各自的後台和背景。他們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僅老百姓民不聊生,整個國傢的經濟都是被這些人搞亂的。
現在國庫空虛,正好拿這些人開刀,先把他們搜颳來的民脂民膏充公,同時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然後在進行深入改革。
蔣經國決心要在上海打個滿堂彩,讓父親看看他的能力,讓世人知道他纔是名副其實的黨國接班人。
蔣經國手下有一大批擁躉,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到上海之前就把他的嫡係“戡亂建國”第六大隊調到瞭上海,搞瞭幾次聲勢浩大的遊行宣傳。
這些人荷槍實彈地走上街頭,弄齣瞭很大聲勢,確實震懾瞭上海的大資本傢以及一大批地頭蛇。
9月2日,財政部機要秘書陶啓明利用內部消息,鑽瞭經濟改革的空隙牟取暴利,被戡亂建國大隊查獲,蔣經國毫不手軟,任誰來說情也毫不動搖,堅決槍斃瞭陶啓明,整個上海為之一震。
而陶啓明的事情不是孤案,隨後又牽齣瞭杜維屏。這個杜維屏是青幫老大杜月笙的兒子,蔣經國對他也毫不手軟,直接抓瞭起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蔣經國就在上海抓捕瞭近70名有頭有臉的資本傢,政府官員等重要人物,讓上海老百姓感到這迴可能要來真的瞭。老百姓有瞭信心,金圓券的兌換工作也加快瞭進程,大量的黃金、白銀被收到到瞭中央銀行的金庫裏。
小有成績的蔣經國此時有些飄飄然,認為現在的上海沒人敢跟他說半個不字,所有人都必須按照他的意思執行改革。
但他的猖狂態度確實惹惱瞭一些人,其中第一個就是杜月笙。此時的杜月笙已經年逾花甲,本不願過問這些俗事,但自己的兒子被抓起來瞭, 蔣經國小兒又曾經指名道姓邀請他去捧場,這位黑老大再也坐不住瞭,終於決定親自齣馬來會會這個小蔣先生。
實際上蔣介石在此前就曾經親自給杜月笙發電報請他協助經國改革經濟,所以老杜不能把這個麵子給撕破。
蔣經國原本以為杜月笙會來求他對杜維屏網開一麵,他正好藉此機會展示一下鐵麵無私的風度,踩著杜月笙更上一層。
可薑還是老的辣,杜月笙在齣席蔣經國宴會的時候,當著上海各界名流的麵,為蔣經國提供瞭一份違法清單,以錶達自己對蔣經國整頓的支持。同時他還錶示:犬子維屏犯瞭國法,理當依法懲治!說罷,拂袖而去,隻剩蔣經國在風中淩亂。
因為杜月笙給他的這份清單上全部都是揚子公司的生意,揚子公司可是蔣經國錶弟,孔祥熙兒子孔令侃的産業。
蔣經國沒有料到杜月笙不但沒接他的招,反而來瞭個“四兩撥韆斤”,把他撥到半空中,下不來瞭。
這下兩難瞭,對揚子公司,辦還是不辦?辦,就得撕破臉皮;不辦,自己下不來台,後麵的工作就沒辦法做瞭。
思量再三之後,蔣經國還是決定要查辦揚子公司。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蔣經國的手下僅僅查封瞭揚子公司的幾個倉庫,就發現這傢公司要比想象中的還要黑,違法牟利的數額簡直不敢想象。
蔣經國看著這樣的賬冊簡直氣瘋瞭,決定親自約談他的這位錶弟孔令侃。
而這位孔傢大公子也不是簡單人物,不僅傢底殷實,而且背景深厚,根本沒把這位大錶哥放眼裏。
孔令侃是孔祥熙和宋藹齡的長子,是孔傢的繼承人,而宋美齡和宋慶齡都沒有子嗣,所以對大姐的這個兒子非常珍視,視為己齣。尤其是宋美齡,更是將孔令侃捧為掌上明珠。
孔傢公子纔開始認為錶哥再怎麼樣也不會對自傢兄弟動手,沒想到他還真的查到揚子公司頭上瞭,頓時氣得七竅生煙。
孔令侃當著蔣經國的麵死不認錯,還指責蔣經國公報私仇,胳膊肘往外拐,二人不歡而散。但蔣經國撂下一句話,揚子公司,查定瞭。
孔令侃看得齣蔣經國這次是玩真的瞭,於是積極準備應對,他首先是請上海市長吳國楨來做和事佬,但吳國楨不願摻和兩傢的爭鬥,於是嚮蔣介石提齣瞭辭呈。 這在客觀上形成瞭由於蔣經國在上海動作太大,導緻吳國楨請辭的局麵。
由於孔令侃強令手下阻擋蔣經國查封揚子公司,蔣經國一怒之下把孔令侃拘押瞭起來。孔令侃早有準備,被抓之後孔傢的人就立即發電報給南京的宋美齡求救,宋美齡得到消息還不相信。
於是命人核實,結果確認孔大公子確實被太子抓起來瞭。宋美齡本就看不慣蔣經國,這下竟然抓瞭他的寶貝外甥,氣得怒發衝冠。
她直接給蔣介石發瞭封電報,說經國在上海鬍鬧,竟然把令侃抓瞭起來,讓天下人都看笑話。宋美齡在電報中的語氣很強硬,直接讓蔣介石來上海把經國弄迴去,不要再亂搞瞭。
傅作義正是看到瞭這封電報纔氣得對蔣介石失去瞭信心。在他看來蔣介石此時是一國總統,天下安危係於一身,值此大戰將開之際,竟然被一個婦人如此訓斥,還要扔下軍國大事去處理什麼傢事。
在傅作義看來,這種事情非常簡單,一句話就能解決,根本用不著親自去。再說孔傢這個時候還在大發國難財,是該敲打敲打瞭,沒想到蔣介石竟然如此軟弱,心中不免失望。再看看目前東北的戰局,頓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孔令侃說是被拘押瞭,實際上隻不過是被軟禁在瞭自己的豪華彆墅裏,吃得好睡得好。隔天宋美齡就從南京趕瞭過來,叫來兩兄弟,當麵要他們兩個和好。
明擺著宋美齡偏嚮孔令侃,蔣經國壓不住火,一直拿黨紀國法說事,搞得宋美齡火冒三丈。孔令侃看齣瞭門道,故意拱大錶哥的火,氣得蔣經國當場把槍掏瞭齣來。
沒想到孔令侃不但不害怕,還刺激大錶哥不敢開槍,二人搞紅瞭眼,宋美齡看不下去,強行讓蔣經國把槍收迴去。最後三人不歡而散。
但是蔣經國沒有想到,不久之後,蔣介石就飛到瞭上海,蔣經國正想讓父親為自己齣頭,壓住宋美齡。
可是蔣介石卻把他叫到辦公室裏,劈頭蓋臉地把他訓瞭半個多小時,隨後蔣介石便帶著蔣經國齣來召見上海各級官員。
蔣經國就跟在蔣介石的後麵,低著頭麵紅耳赤,一言不發。 蔣介石公開錶示誰傢還沒有個親戚,誰能真正的鐵麵無私呢?剿匪大戰在即,內部不能亂,這件案子到此為止,就這麼算瞭吧!
一國總統明著徇私枉法,眾人麵麵相覷, 他們知道蔣介石肯定會徇私,但是沒想到這老頭子竟然能把這種事情堂而皇之地講齣來 ,還能臉部紅心不跳,這般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老蔣既然發話,眾人也隻能聽令行事,揚子公司一案就這樣不瞭瞭之瞭。
蔣經國轟轟烈烈的上海之行,就這麼戛然而止瞭,可想而知蔣經國當時心裏是怎麼樣一種滋味。
揚子公司一案,是宋美齡與蔣經國的第一次正麵衝突,也正是這件事情讓蔣經國認識到瞭自己與宋美齡之間的實力差距。從此以後,蔣經國便臥薪嘗膽時時陪在蔣介石身邊,同時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最可氣的是孔令侃,次一番爭鬥,他在姨媽的幫助下取得瞭全勝,宋美齡返迴南京,蔣經國偃旗息鼓,但卻盡顯小人得誌之態。
蔣介石離開上海之後,孔令侃在報紙上公開宣稱此前經濟督導隊查獲揚子公司的違法物資和賬目往來皆為錯誤信息,事實上並不存在!
這就等於是第二次扇瞭蔣經國一耳光,而此時的蔣經國麵對輿論也隻好錶示,在法律的角度上說,揚子公司是說得過去的。
不久之後,蔣經國便離開上海跑迴瞭蔣介石身邊。上海經濟改革不僅沒能改變經濟亂局,後期反而變成瞭強行掠奪民眾手中的金銀,民間財富幾乎被攫取一空。
而被寄予厚望的金圓券改革僅僅齣台三個月就宣布徹底失敗,金圓券成瞭廢紙,無數傢庭因此破産,老百姓的日子火燒澆油,更加淒慘。
後來有人認為蔣經國的上海改革,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幫助蔣介石搜颳瞭大批金銀,為後來他們逃往台灣撈足瞭資本。
其實蔣經國上海打虎一開始就注定是失敗的,因為當時的國民政府上上下下早就腐敗透頂瞭,根本不是經濟改革和打幾隻打老虎就能解決的。
對於國民黨的腐敗,蔣介石比誰都清楚,但是他關心的並不是黨國是否清廉,關心的並不是老百姓能不能活命,他隻關心如何鏟除異己,實現自己的獨裁統治。這樣的總統,這樣的黨,這樣的政府,又如何能不亡呢?
我是 史海魅影 ,關注我為曆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