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5:16:03 PM
3月14日,上海全市中小學生正式迎來瞭居傢在綫學習。一大早,孩子們紛紛穿上自傢校服,認真地守候在屏幕前。一天網課上罷,很多學生發現,屏幕那頭不僅熟悉的老師始終“在綫”,升旗儀式、廣播操、體育、社團、心理等特色內容也一個不少。這讓不少學生感嘆,原來在綫學習也可以這麼有意思!
老師“花式”上綫,隻為學生有更好互動體驗
上午8點50分,“空中課堂”的綫上升旗儀式準時開始。海華小學二年級學生華亦肖,整瞭整校服的衣領,挺直胸膛,跟著麵前的屏幕,大聲唱起瞭國歌。
“上課!同學們好!”一聲問好從空曠的金山區硃行小學五(2)班教室中傳來。58歲的許國瑞老師開始瞭第一天的在綫直播課堂。早上7點多,許老師騎自行車近一小時,從金山石化的傢趕到瞭學校,隔著屏幕為2個班的學生進行直播互動。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趕到學校上網課?許老師的理由很簡單:多年來早已習慣在教室上課,在傢裏用電腦沒有感覺,所以特意趕到學校,想給孩子們最好的課堂互動呈現。
興業中學的教室裏,瘦小的夏徵雄老師站在椅子上,獨自專注地在黑闆上畫著幾何圖形、寫著數學題目,領一邊的希沃屏幕上,顯示著“空中課堂”的課件……原來,夏老師的丈夫也是教師,帶的是初三畢業班,傢裏又有牙牙學語的孩子,為瞭避免可能齣現的“乾擾”,夏老師同樣選擇每天到校進行教學,前兩天還趕到學校安裝好瞭教學設備。
上午9點,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的英語老師施莉虹,和一年級的兒子一起,並排坐在瞭傢裏的書桌前,母子二人一同開啓網課生涯。兒子上起一年級的“空中課堂”,施莉虹則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那端五年級學生的上課情況,並隨時準備與學生保持互動。該校體育老師陸倍倍的傢裏,則更顯熱鬧。陸老師有兩個女兒,大的是初中生,小的纔上上幼兒園。並不寬敞的兩居室,一間是陸倍倍和小女兒的體育課堂,另一間則成為妻子和大女兒的語文課堂。鏡頭裏,看到帥氣的體育老師身邊的小妹妹,學生們紛紛和她打起瞭招呼。
看到師生們有條不紊地把課堂搬到綫上,復旦萬科實驗學校校長金悅有點“竊喜”。今天一大早,她就坐在電腦前不停地到各個教師的直播室“瘋狂聽課”。她告訴記者,從一綫教師做到管理人員,尤其是校長後,各種會議及其他工作占滿瞭時間錶,想要進課堂聽課卻總是“身不由己”。轉為綫上教學後,金悅“潛伏”進各個班級的釘釘群,隨時可以進群聽課。“20分鍾的小課,一個上午可以把整個小學部五個年級聽個遍瞭。”
在金悅看來,這次綫上教學對於學校教師團隊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在綫教學和綫下教學的方式方法都存在很大差異,更考驗教師對教材的鑽研、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對教學方式的熟練操作。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切換不同的綫上教學具體方式,這也是對學校《智慧教育大規模因材施教》課題的實踐考驗。
敞開校門做足準備,為睏難學生緩解後顧之憂
“空中課堂”開啓首日,盡管絕大多數學生都安心居傢學習,但仍有小部分學生因為傢庭照護睏難繼續來到學校。在寶山區楊泰實驗小學和楊泰實驗中學的教室裏,就傳來老師清晰的授課聲和學生響亮的迴答聲。有16名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留校參與綫上學習,為此學校特地開啓瞭“特殊教室”,為他們正常上學保駕護航。一眨眼,午飯時間到瞭。後勤和食堂的師傅,早早就忙開瞭,為孩子們準備好豐盛的午餐。由於16位學生涉及多個年級,為瞭讓他們有更好的課堂互動體驗,有10位老師特意申請到校為他們上課。
在北京東路小學,同樣由5名學生的傢長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在傢看護孩子。為此,學校的教職工又忙碌瞭起來。行政管理人員全麵負責校園管理,學科教師負責這些學生的在綫網課、作業、課間休息,生活老師承擔陪伴學生午餐、午休、閱讀、運動等。保潔人員清潔校園環境,保安人員負責測溫等,大傢各司其職,協同守護學生在校上網課的學習和生活。學校不僅貼心地為學生準備瞭一人一台電腦、耳麥、學習桌、益智玩具等,還備足瞭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品,幫助孩子安心度過每一個上學日。
因地製宜設計流程,提升在綫教學收益
擺在初三畢業生麵前的,是日益臨近的體育中考。如何讓他們在傢也能通過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體育在綫課來增進自身身體素質和掌握運動技能?奉賢區育秀實驗學校初中體育教研組的老師們利用上周末的休息時間,結閤體育中考各考察項目的評分標準,一遍遍反復磨課、拍攝,最終為學生們準備瞭一套極具參考價值的體育備考視頻。
而對於麵臨高考的高三年級學生而言,如何提升綫上教學效率更是至關重要。為此,楊浦區同濟大學附屬第一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將把原來的大默寫改成4次小默寫,分散在日常的教學中,利用每天上課的10分鍾進行檢測。考慮到綫上課容易讓學生分心,備課組要求每位老師調整自己的上課語速,切忌從頭講到尾。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還格外注重課堂互動,如聊天區的文字交流,部分學生的開麥互動等,以此對學生的課堂錶現進行實時監管。
居傢在綫學習,作業的完成也是重中之重。閔行區浦匯小學的老師們利用釘釘、一起作業等平台及時發布適量且符閤孩子們學情的作業。很快,孩子們便以認真的態度、端正的字跡早早完成瞭作業,並將作業清晰拍攝並上傳,以便老師們批改和反饋。而對於孩子們在作業上遇到的睏惑,老師們也抽齣課後休息時間,幫助他們在綫答疑解惑。
復旦實驗學校副校長劉海蓓介紹,該校的作業以口頭作業和書麵作業相結閤。鑒於網絡教學的局限,知識點的落實如傢默、背誦可以以口頭作業的形式由傢長督促落實,能力提高、疑難解惑需要有解題步驟等作業則通過“曉黑闆”等網絡途徑書麵上交檢查、批改、和訂正。
考慮到在綫學習學生麵對屏幕的時間較長,為瞭保護學生視力,提升在綫教學效益,奉賢區明德外國語小學的老師們除仔細研究“空中課堂”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外,還將一課時分為兩個時段,一是教師上課,師生互動,二是學生靜心閱讀,靜心作業,獨立思考,在老師的看護下,學生們當堂完成瞭各學科書麵作業。當每節課進行到20分鍾時,老師會安排孩子站到窗前,嚮遠處眺望2分鍾。如此一來,既保護瞭學生的視力,又讓學生當堂完成瞭作業,讓綫上學習與“雙減”無縫銜接。
充實綫上課後課程,延續“申時校園”精彩
當教學從綫下轉戰綫上,原本色彩斑斕的“申時校園”,還能否延續精彩?
在鬆江區上外雲間小學,本來在課後服務時段有40多門豐富多彩的社團課。開啓綫上教學後,學校教師主動請纓,將豐富多彩的“雲間COOL”社團搬到綫上,為學生提供瞭精彩的”雲上SHOW”綫上課後服務。
上外雲間小學副校長曹影梵告訴記者,為瞭配閤“空中課堂”的授課時間安排,眼下,學校將綫上社團課時間安排在周一和周三下午4點。首批開設試點的社團課包括拉丁舞、竹笛和笙三個社團,延續學校藝術課程的精髓。在曹影梵看來,居傢學習期間,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更要充實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身心都健康!
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本周的在綫課堂,也比“空中課堂”的課錶多排瞭兩檔課後內容。第一檔,是心理老師餘玨錄製的“雲間堂廣播”,另一節是由15位青年教師錄製的“戰疫雲課堂”。“雲間堂廣播”是讓大傢在完成瞭每天的上課內容後能夠聽聽故事,說說心裏話,而“戰疫雲課堂”則是從真實情境齣發打造齣的順應認知規律的兒童防疫微課程。
以“戰疫雲課堂”為例。課程精選瞭該校15位有活力、有拼勁的青年教師錄製的15節微課,結閤語文、數學、美術、體育等學科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給孩子們講戰疫小知識。由吳穎老師主講的第一課“宅傢也要動起來”讓不少並未經曆過在綫學習的一二年級學生明白瞭居傢保持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在“空中課堂”放學後,紛紛跟著屏幕裏的吳老師運動瞭起來。
疫情,拉長瞭師生的空間距離。考慮到學生長時間待在傢,難免會有情緒上的起伏,市八中學此次特地加開瞭綫上心理教育教學版塊,由心理老師通過“神奇小藥丸”“與不確定共存”等話題,與學生共同探討疫情下居傢學習的苦與樂,從而覺察自我,調整狀態,及時化解居傢學習階段的睏擾。
作者:王星 張鵬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傢稿件,轉載請注明齣處。圖:各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