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藝華
《人世間》從開播當天起,就“住進”瞭微博熱搜榜。
劇中的周傢長子周秉義娶瞭郝省長的女兒,但他的父母至死都沒能見上親傢一麵。
他傢是生活在貧民窟裏的窮苦人傢,而嶽父則是省裏的一把手。
因為不想讓窮親戚找上門,郝省長一直不願意和周秉義的父母見麵。
後來在老伴的勸說下郝省長勉強答應相見,結果卻因突發狀況未能前往,他也從未親自嚮對方道歉。
郝省長的傲慢被網友廣泛討論,這是因為人最忌諱的就是身份感太重。
“省長”身份榮貴,但並不代錶享有這個名頭的人高貴。
因為真正的高貴不是因為站得高,而是因為把自己放得低。
01
越淺薄的人,越喜歡炫耀身份
曾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一個男子臨時被要求代替最好的哥們去參加一個飯局。
他對在場的人不熟悉,大傢的身份也隻是聽朋友大緻介紹過而已。
因此,他在敬酒打招呼的時候鬧瞭一個小烏龍,把其中一位總經理的身份給“降級”瞭。
對方一聽很不高興,一本正經地校正這個男子的說法,男子的臉霎時間就漲紅瞭。
坐在旁邊的人立馬機靈地站瞭起來,邊笑邊拍那位自稱是總經理的朋友肩膀說:
“齣來吃飯重要的是開心,又不是在公司,彆整這麼嚴肅,把年輕人嚇著瞭。
咱們都是兄弟,和和氣氣喝一杯。”
這位總經理纔心不甘情不願地拿起酒杯。
事後有人覺得這位總經理脾氣倔,情商低,但其實更深層的或許是他骨子裏的身份感作祟。
說錯話的男子隻是搞錯瞭他的身份,但話並無齣格,然而他卻咬著不放,不願意給彆人台階下。
這種故意顯擺自己地位的人,眼界絕不會太高,格局也不會大。
因為真正有見識的人,會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他明白自己的高峰不需要任何人來襯托。
一個人想要證明自己高貴,根本不需要炫耀自己的身份。
因為,人的高貴不是張揚齣來的地位,而是內斂於心的修為。
淺水喧嘩,深水靜默,能讓人一眼見底的,不可能深。
越淺薄的人,纔越喜歡虛張聲勢。
有個男生做錯事惹女朋友生氣瞭。
換作以前,他肯定會非常著急地想辦法哄對方開心,但這次他並沒有這麼做。
因為他順利進入某世界500強公司工作瞭,他覺得自己的身份不一樣瞭,不用再看女友臉色。
後來女友受不瞭他總是不可一世的樣子,選擇瞭離開。
無可否認,能進入世界500強公司工作是個人能力的象徵。
但除此之外,說明不瞭其他,比如一個人的見識。
如果這個男生是一個見識豐富的人,他就不會把世界500強公司員工的身份看得那麼重要,總是在女友麵前強調。
隻有見識淺薄的人,纔會把自己禁錮在自身的認知裏,喜歡顔麵帶來的精神愉悅,熱衷於通過炫耀身份來滿足內心對虛榮的欲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比世界500強公司員工的身份更耀眼或許是其他身份,沒必要把它的分量看得太重。
02
真正高貴的人,從不拿身份說事
去年,劉震雲的新書《一日三鞦》麵世。
他到廣州開瞭一場粉絲見麵會,來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自稱是劉震雲的鐵粉。
他把劉震雲的所有書和由書翻拍成的電影全都看完瞭,而且他還是劉震雲的河南老鄉。
劉震雲聽後,親切地和他握瞭握手,並用傢鄉話和他寒暄瞭幾句。
那位粉絲開心得滿臉都是笑。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大人物,原本我以為像劉震雲這樣不僅在文學界,甚至在電影界也占據重要一席之地的人會很高冷,喜歡端著。
但實際上,他一點架子都沒有。
自稱是他老鄉的那位粉絲從穿著上看應該是個農民工,他的外套甚至還殘留著一些肉眼可見的汙垢。
講座結束後,那位粉絲纏著劉震雲從不同的角度、位置拍瞭很多張閤影。
主持人本想阻止,但劉震雲說瞭一句:
“沒事,他高興,他是在給我麵子。”
劉震雲的這份自謙和為人著想的善良,讓在場的粉絲們都拍手叫好。
曾看過有句話說:
“一個人的高貴多半體現在他的品格上,而不是他的榮譽和身份。”
是的,一個人的貴氣藏在他的言行舉止裏,它是一種為人處世的積纍和沉澱。
懂尊重,持善念,用心對待每一個人,既不嚮上諂媚,也不對下傲居。
劉震雲之所以受歡迎,不僅是因為他的作品,更是因為他的人品。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和一位教授談宣傳方案的事。
這位教授是某個醫學領域的頂級專傢。
在開會過程中,他很少發錶意見,多數在聽彆人講,時不時點頭說“嗯”,聽到認為好的點子時他會歡呼,激動時會拍案而起。
他總是很虛心地在聽取彆人的建議,即便在自己最權威的領域,他也不自以為是。
而是跟著大傢的思路一起走,從不把個人意誌放在團隊的利益之上。
我想,大傢會義無反顧地跟著他,大概就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吧。
好溝通、懂尊重,從不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太重要。
有句話說:
“越謙卑,越高貴。”
高貴不是讓人望而生畏,而是他的品格讓人高山仰止。
謙卑的人,把身份放低,卻升高瞭自己的品格,讓人發自內心地崇敬。
其實,身份都是彆人給的。
彆人真心認可你,你纔有所謂的身份,彆人不是真心認可你,那就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稱謂罷瞭。
就如名片上的名頭越響,不代錶彆人就會覺得你優秀。
一個真正讓人敬佩的人,連名片都不需要,因為他本人就是最好的身份證明。
這位教授就是如此,本事過硬但謙虛低調,沒有任何人為宣傳就已經達到瞭眾口交譽的效果。
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貴。
03
太注重身份感的人,走不遠
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
“你身邊是否有讀985/211名校的學生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
有個高贊迴答是:
“如果把某所學校的學生等同於某所學校,這個人的書就白讀瞭。”
但現實生活中並不缺乏這樣的人,他們總喜歡把某種外在的東西等同於個人的本事。
《奇葩說》第七季有個辯手給觀眾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北大學霸劉純懿。
剛開場,在自我介紹環節,她就抖齣瞭自己的身份。
她說:“各位老師好,我來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非常不好意思地說,我是一個過氣的高考狀元。”
後半句話看似自謙,但結閤她整體的錶現可以看齣她實際上非常在乎這些身份。
她認為自己的人生閱曆可以用“內捲”這個關鍵詞來概括,並帶著一種優越感強行嚮評委們解釋這個詞的概念。
為什麼用“強行”一詞?因為她老覺得彆人聽不懂,隻有她自己纔明白這個詞的深意。
當馬東提醒她不要再糾纏這個詞,讓她用接地氣一點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時候,她說:
“我是一個從小捲到大,但是不想再捲的人。”
這時她的傲慢已經溢齣瞭屏幕,敗壞瞭所有的觀眾緣。
作為評委之一的楊冪發錶意見說:“她是唯一一個選手,我一句話都沒有說的。因為她不想聽彆人說,她隻想自己說。”
最後,她不齣於意外地慘遭淘汰。
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這些身份給瞭劉純懿很大的光環,但有光環加身並不總是好事。
如果太在意,它反而會成為睏住一個人的枷鎖,而不是賦予她的能量。
身份不過虛名,太在意自己身上的標簽,越想錶現自己,越容易弄巧成拙,討人嫌。
人身上的很多東西不一定是相得益彰的,比如傲氣與光環。
人的傲氣越重,光環越容易被掩蓋。
低調,把自己隱藏在光環背後,彆人纔會看見在你身前的光。
飽滿的麥子,會彎腰;乾癟的稻子,隨風飄。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需要靠外在的形象來證明自己。
把身份放下,把身段放低,越平易近人,纔越能走進彆人的心裏,贏得彆人的尊重。
相反,越喜歡誇耀自己,越容易拉開與人的距離。
太注重身份感的人,往往走不遠。
04
寫在最後
有句話說:
“驕傲源自淺薄,狂妄源於無知。”
放下對身份的執念,用謙遜的心態接納身邊的人,你纔能夠真正打開視野,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否則,你隻能在自己的淺薄見識裏固執己見,抱著虛幻的身份過日子。
麵子和身份有時就是成功路上的一塊絆腳石,不能太在乎。
點個 「在看」 ,願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心靈鬆綁,開心、自由地嚮前齣發。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