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9:08:01 PM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文章
1、
女人之間的關係比較難處,一個是婆媳關係,這是公認的世界級難題;另一個應該算姑嫂關係。
這兩種關係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沒有血緣關係,卻要以親人的身份相處。其中的尺度就讓人很難拿捏。關鍵是,這兩種關係還相互影響。有句俗話就說:“小姑賢,婆媳親;小姑不賢亂瞭心”。
按理說,姑嫂年齡相仿,同為女兒傢,更能相互理解、更好溝通。但是因為站位不同、心態不同,姑嫂間也更容易起嫌隙。
在新媳婦進門之前,原來的傢庭關係是平衡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關係,一傢人都已經習慣於此。新媳婦進門後,這種平衡的傢庭關係勢必要受到影響,是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這就要看姑與嫂到底是怎麼看待這種關係的。
俗話說:閨女娘,心連腸。婆婆與小姑的相處是幾十年的情感,在這幾十年的親情麵前,新媳婦與婆婆隻有短短的幾個月或者幾年,從人的交往越相處情感越深厚方麵來說,新媳婦確實是後來者,要達到婆婆與小姑那麼和諧相處,確實不太容易。
如果新媳婦從內心接納這個新傢庭,她就會接受這樣的心理落差,把小姑當成自己的親妹妹,就會主動關心和照顧小姑,並主動去理解親疏關係因時間不同而産生的差異的話,她就不會産生忌妒心理,認為婆婆偏心;
另一方麵,如果小姑也能真心接納嫂子,也能理解嫂子作為一個外來者的小心翼翼,去體諒嫂子的處境,她就不會恃寵而驕,不會排斥嫂子,而是把嫂子當成自傢人,和自己哥哥一樣地去尊重。
小姑在穩定傢庭關係方麵,作用相當大。這是由小姑特殊的傢庭地位決定的。她聯係著父母和兄長之間的關係。隻要小姑在其中擺正瞭位置,她就可以從中調和婆媳之間的關係,讓傢庭和睦團結。
如果小姑擺不正位置,那兒媳婦在婆傢確實有些難過。
前兩天,有位讀者在後台發私信,控訴她嫂子好吃懶做,欺負婆婆。她齣麵說瞭幾句公道話,卻被哥哥斥責,她一時氣不過,想讓大傢評評理。
下麵就是這位讀者的自述,本文采用第一人稱講述。
2、
都快一個多月瞭,我真的懷疑嫂子早齣晚歸的,就是在逃避做飯。
半年前,我哥娶進這個嫂子。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這個嫂子不反感,反正我又不和她一傢,她是嫁到我們傢,給我媽當兒媳婦,給我哥當老婆,跟我有啥關係。隻是她嫁進來之後,我哥對我的態度就變瞭。
就說以前吧,我想要買什麼衣服、包包,就是一句話的事,我哥就給我買。就算是我哥有時候不願意,我隻要叫齣我媽敲打他一下,他就能讓我稱心如意。
可嫂子嫁進來之後,我想要什麼,我哥總是說,卡在嫂子那裏,他沒有錢瞭,讓我管嫂子要。
我怎麼可能管嫂子要呢?這個關係我還是搞得清楚的。她和哥是一傢人,但是我和哥也是一傢人呀。我就跟我媽抱怨,我媽有時候也會說我嫂子摳瞭點兒。
算瞭,這都不算啥,反正我媽有時候會嚮我哥要生活費,然後會偷偷給我一點。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吧,好歹多少還是有的。
還有,我嫂子一來,我媽就把做飯的事讓嫂子做瞭。做就做瞭吧,我媽還一直誇她做的菜好吃。誇瞭她,轉頭就罵我,說我這樣兒的,嫁齣去都遭人嫌棄。然後就逼我跟著嫂子學做飯。要麼我嫂子做,我在旁邊學。要麼我做,嫂子在旁邊指導。我媽就一直在旁邊監督,非讓我學會不可。
我不笨,漸漸地也學得有模有樣。學會瞭就行瞭唄,我媽竟然讓我和我嫂子輪流做飯。這是我嫂子嫁進來前我沒有過的待遇,好氣呀!
最可氣的是最近半個月,嫂子下班越來越晚。一進門就鑽進自己小屋。
我媽就追著她問:“你磨嘰什麼呀?趕緊做飯呀。你妹妹都替你做好幾頓瞭。”
你猜我嫂子怎麼說?她說:“不想吃。”
可笑!該你做飯,你說不想吃就不做,我們一傢人還餓著肚子呢。
我媽氣哼哼地說:“我是把你慣懶瞭。不能老讓我和你妹伺候你吧。”
嫂子歪在床上裝作有氣無力地迴答我媽的話:“我什麼時候讓您伺候瞭?”
什麼態度嘛?我憋瞭一肚子火,也忍不住生氣瞭,我指責嫂子不尊重我媽,不孝敬老人,住在我們傢,不知道感恩,還盡惹我媽生氣。
正巧我哥進門,聽到我們吵架,竟然衝我發火:“趕緊滾齣去嫁人,彆整天賴在傢裏找事兒。一頓飯而已,你多做幾次又怎麼啦?滾滾滾,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兒。”
這就是以前疼我的哥,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瞭:“你也不看看是誰找的事兒?幸好我還在傢,要不然我媽被她欺負成什麼樣子都沒人管。”
我媽看我哭瞭,又去數落我哥:“你是娶迴個祖宗嗎?說都不能說啦?一傢人等著吃飯,她迴來就躺在床上,跟死瞭一樣不吭聲。”
嫂子在屋裏“哇”地一聲哭瞭齣來,抓起包包就要走。我哥一把把她拉迴房間。過瞭一會兒,我哥拿齣一張紙,遞到我媽麵前。
我看我媽先捂住瞭嘴,然後笑眯眯地拐進我嫂子屋裏,居然低聲下氣地問:“閨女,你想吃什麼?媽去給你做。”
我媽這變臉速度堪比翻書,太快瞭點吧?我一把抓過我媽手上的紙,原來是張化驗單:嫂子懷孕瞭。
從那以後,我的地位一落韆丈。哥哥娶嫂子前,我是傢裏的小公主;嫂子懷孕後,我覺得她就是我傢的女王。至於嗎?
3、
每個女兒都在自己的原生傢庭裏長大,有著一套與原生傢庭相處的既定方式。嫁進彆人的原生傢庭,確實有很多不適,彼此都需要擺正心態去對待,更快地融入新的傢庭,以包容的心態去接納新來的傢人。
作為嫂子,要先適應這個傢庭原有的情況。同時要有氣度和涵養,去接受婆婆就是對小姑子疼愛的事實,不要覺得婆婆偏心眼兒,哪有母親不疼自己的女兒的,換位思考一下就會釋然: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疼自己的。
就算小姑子的原生傢庭真有一些不閤理的狀況,如果新媳婦急於去糾正,必定會帶來傢庭矛盾。有些事想改變,慢慢來、慢慢滲透比較好。
作為小姑子,很容易視嫂子為外人,很容易偏嚮傢人去對付嫂子。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早晚有一天,你會嫁人,會跟嫂子一樣進入一個新的傢庭,你會希望對方的傢人如何對待你呢?如果真的因為小姑子的原因,讓哥嫂之間、嫂子與傢人之間不和,那麼在自己齣嫁後,你的哥哥有什麼好日子過,你的父母又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說,姑嫂之間相互體諒一下彼此的難處,懂得把握分寸,並與彼此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
過好自己的生活,努力保持一種平和的傢庭氛圍,這就已經很幸運瞭,也就不要再在傢人中挑事兒啦!
圖|影視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是否遇到過姑嫂的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