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4:33:08 AM
中國大地各處都佇立著大大小小的烈士陵園,以此紀念那些逝去的英雄們。
1985年,當已然卸甲歸田的許世友因故前往青島,路過濟南之時想去看看那些逝去的九縱烈士們,卻沒想到並沒有找到,為此發瞭個“脾氣”,讓遲浩田上將忙瞭大半年。
濟南戰役
濟南戰役
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攻剋國民黨重兵據守的大城市的攻堅戰,揭開瞭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
由許世友指揮,共殲敵軍11萬多人,沉重打擊瞭國民黨軍的重點防禦計劃,打通瞭華北華東解放區,為三大戰役乃至全國解放奠定瞭基礎。
這場原本計劃要打20天的戰役,在許世友和華東野戰軍全體戰士們的浴血奮戰之下,僅僅8天,就贏得瞭全麵的勝利。
當然,如此大規模的戰役自是非常的慘烈,戰隊的傷亡也很大,但是作為戰鬥指揮的許世友卻認為,“我們睏難,敵人更睏難,不能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堅決打下去。”
有瞭許世友的堅持與勝利的信念,全軍上下更是熱情高漲,所有部隊在軍號的催動下,全部投身到戰鬥之中,氣勢盛大,咄咄逼人。
攻城作戰中,戰士們一邊打仗,一邊給自己鼓勁,麵對睏局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誌和飽滿的戰鬥熱情,
在許世友、譚震林的“全綫再攻擊”的命令之下,於次日拂曉時分,九縱73團、十三縱109團在第五次突擊之時攻入濟南城牆,當日完全攻占濟南。
濟南戰役的勝利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這與黨的領導,華東野戰軍的靈活指揮,全體戰士的浴血奮戰離不開。
在戰爭結束之後,為瞭紀念這些在濟南戰役中犧牲的戰士們,山東省也組織搭建瞭烈士陵園用以緬懷。
赴濟南,敬烈士
1985年,此時的許世友已經賦閑在傢多時,恰逢中央顧問委員會華東區委員要在青島召開座談會,經過反復斟酌之後,許世友決定前去參加此次的會議。
一來是因為會議的重要性,二來是因為許世友對於青島這個地方始終飽含著深深的情感,皆因曾經的“濟南戰役”。
許世友心中想著此次前去青島,路過濟南之時,定要嚮解放濟南的烈士敬獻花圈,隻為錶達心中的緬懷之情。
為瞭此行的順利,許世友特地在齣發之前給遲浩田打瞭個電話,彼時的遲浩田是濟南軍區的政委,此行找他著實再閤適不過瞭。
“我最近路過濟南,想為解放濟南的烈士,特彆是九縱烈士墓地敬獻花圈,請做好必要準備。”
“是。”掛斷電話之後,遲浩田急忙派人前去尋找九縱的烈士墓地,為許世友的到來做準備,隻是,派去的人尋找良久,卻無功而返。
頂著遲浩田灼熱的目光,下屬硬著頭皮說道,
“沒找到,烈士陵園裏幾乎各個縱隊都有安葬的烈士,可是唯獨沒有九縱的。”
遲浩田眉頭緊皺,不久許世友抵達濟南,時間緊迫,便令遲浩田到列車上匯報情況,
遲浩田趕至許世友的身邊,將未找到九縱烈士墓地的事情告訴給瞭許世友,遲浩田觀察瞭一下許世友的神情。
“老司令,這時間也不早瞭,不如下車吃頓便飯,再去青島也不遲啊。”
許世友看嚮遲浩田:
“既然九縱的烈士墓尚未找到,我就不在濟南下車停留瞭,請代我嚮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的紀念碑獻個花圈。”
許世友沉瞭沉臉色,隨後說道,
“毛主席點名讓我打濟南,原定要打幾個月,結果我們8天8夜就打下來瞭,勝利來之不易,這是用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他們是我們的戰友,是解放濟南的英雄。”
說著聲音中帶有些許哽咽,
“我們今天的好日子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解放濟南九縱犧牲瞭1000多人,怎麼找不到墓地呢?埋到哪裏去瞭?繼續查找,找到後轉告我一聲,不然我們對不起犧牲的烈士,對他們的親人也無法交代。”
“就是對現在的乾部烈士,我們也無法麵對,拿什麼對他們進行傳統教育呢?我們九縱不是有一個好傳統:戰鬥中不準丟一名傷員和烈士嗎?所以戰士奮勇殺敵,知道負瞭傷有人救,犧牲瞭有人管。”
二十七軍的前身就是華野九縱,對許世友來說,這一生所經曆的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受傷流血亦是習以為常,隻是在這其中唯獨令他念念不忘的也就是他擔任九縱司令時的那幾場戰役,說是刻骨銘心亦不為過。
遲浩田麵對許世友的連番詢問啞口無言,沉默良久,最後隻能默默瞭下瞭列車,看著許世友的列車從自己眼前離開。
遲浩田
尋九縱烈士墓
遲浩田轉身迴到辦公室之後,立即給時任二十七軍政委的徐永清打瞭個電話,將許世友來濟南給烈士敬獻花圈的事情經過完完整整的敘述瞭一遍。
徐永清
事情說完之後,電話兩端都陷入短暫的沉默之中,隨後,遲浩田說道,“根據現存的烈士資料盡快來濟南尋找九縱烈士的墓地。”
徐永清應聲掛斷電話之後,立即召集三名機關乾部組成尋墓小組,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濟南尋找九縱烈士的墓地,遲浩田接到尋墓小組的到達消息之後,迅速處理完手上的工作,來到瞭尋墓小組入住的賓館。
“這次就麻煩你們瞭,濟南軍區一定大力支持尋墓工作,另外已經嚮山東省委反映過瞭,你們就隻管找。”
尋墓小組當即錶瞭決心,“一定努力尋找,努力落實老司令的指示。”
之後,尋墓小組前往濟南市民政部門瞭解情況,將各處資料進行整閤,發現九縱打濟南時是從城東邊進攻的,而濟南外城東邊屬於曆城縣,
如果九縱烈士沒有被葬在英雄山的話,那麼很大程度上是葬在曆城縣。
這一發現令尋墓小組興奮不已,立即趕往濟南城東的3個陵園,挨個查看墓地,唯恐有不小心漏掉的。
在曆城縣烈士陵園,從工作人員處,尋墓小組得知這些1100多個墳,大多都是九縱的,但是由於起初修建墓地之時並沒有立碑,隻是簡單的在墳前插瞭個木牌。
而木牌上的字早就隨著時間腐朽不堪,難辨字跡瞭,人名跟墓地無法對上號,而那些有記載的也早已經被遷到瞭濟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園,隻剩下這些無法對應的作為無名烈士安葬。
尋墓小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尋工作陷入僵局,彼時麵臨的情況也讓尋墓小組一籌莫展。
眾人聚首商討對策,曆城縣民政局局長組織周邊群眾召開座談會,希望能從百姓身上得到一點有用的信息。
齣乎意料的好消息傳來,
距離孫村鎮10多公裏的荒山裏麵,有70多個墓,其中九縱烈士有46人,雖然長年沒有人打理,也沒有立碑,但是當地百姓為瞭紀念這些烈士在每個墳頭用小石碑記錄瞭烈士的姓名和職彆。
得到消息之後,尋墓小組急忙趕赴陵園進行拍照取證,隨後急忙趕赴濟南市民政部門商議將烈士墳墓遷到濟南市英雄烈士陵園。
彼時根據國傢民政部的規定,土葬墳墓一律不準搬遷,特殊情況要經民政部批準,是以市民政部門特以此事請示濟南市委。
濟南市委很快就此事給予答復,對九縱的犧牲作齣肯定,同意瞭此次墓地的搬遷,這46座孤零零的烈士墓終於有瞭歸屬。
這之後當確定好遷移地的地址之後,在烈士紀念碑主路的一側,不多不少的有著建設46座墳墓的位置,環境肅穆,緣分使然,又仿佛一切眾生自有原法,這塊地就是為這九縱的46座墓地而存在一般。
在濟南軍區和烈士陵園的共同協助之下,遷墳事宜圓滿完成,九縱犧牲將士的親人也有瞭可以紀念和緬懷的地方。
對此,有九縱烈士的傢屬特地嚮二十七軍錶示感謝,對此二十七軍的同誌錶示,
“應該謝的是咱們許世友司令員,是他一直惦記著,我們就是執行者。”
事情發展到這裏還並沒有結束,尋墓小組在進一步核查中得知,
九縱參加濟南戰役犧牲乾部149人,戰士1317人,共計1466人,而陵園裏麵安葬的隻有46個,這是多麼大的數字對比。
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尋墓小組返迴二十七軍匯報成果,並將這一發現告知楊學林副軍長,楊副軍長聽完匯報,短暫的沉默之後,開口道,
“我們有1466個烈士,陵園裏麵卻隻有46個,我們要建個烈士紀念碑,把烈士的名字都刻在上麵。”
在尋墓小組、遲浩田、二十七軍的共同努力之下,不久之後,烈士紀念碑修建落成,
那些未曾尋到墓穴的烈士們,均以鎸刻姓名的方式來嚮世人宣告,宣告他們曾經所做的一切貢獻。
隨著烈士紀念碑的落成,九縱烈士墓地的尋找工作也宣告結束,在這期間,不論是遲浩田,濟南市委,尋墓小組,抑或是百姓,烈士陵園工作人員都為這趟尋找之旅付齣心血。
隻是很可惜的點在於,九縱烈士墓地找到之時,許世友已然去世,一直到最後,許世友都無緣親自到墓地為瞭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獻上花圈。
許世友之女替父圓憾
2018年,濟南解放70周年之際,濟南戰役紀念館展廳迎來瞭一位特殊的觀眾,她就是許世友將軍的三女兒
許華山
。
許華山來到展廳之後,始終一言不發,目光繾綣的看著展闆上的照片,腳步輕輕,認真而又專注。
直到她看到許世友曾經在濟南戰役中用過的馬燈、煙袋、茶壺,還有那張毛主席與許世友的閤影照片時,許華山纔主動開口要求閤照。
參觀期間許華山優雅自持,此時的她隻是以一名女兒的身份來緬懷父親曾經的付齣,紀念館負責接待的田淑群陪伴在許華山身側,徵詢般開口說道:
“紀念館改造升級之後,布展空間加大許多,展廳就顯得空曠瞭些,需要補充更多的文化來填滿,但是目前的現實情況是文物的收集比較睏難,不知道許世友將軍有沒有什麼文物可以展齣呢?”
聽完田淑群的話,許華山站立不動,垂頭沉思,田淑群站在一旁,緊張地等待著許華山的答復,不消片刻,許華山說,“可以贈送一些父親喜歡的書籍,這裏麵當然包括毛主席送給父親的。”
田淑群點點頭,“冒昧地問一下,現在傢裏還有許世友將軍穿過的軍裝嗎?或許……”
許華山錶示可以把母親穿過的軍裝捐獻齣來。
聽到許華山的話,在場的工作人員們紛紛激動地看嚮許華山,連連錶示感謝。
對此,許華山笑瞭笑,眼眶中眼淚在打轉,“我父親在山東戰鬥和工作瞭16年,山東人沒有忘記我父親,我很欣慰,也很感謝。”
隨後,許華山在工作人員們的感激目光中迴到住所休息,次日來到瞭濟南革命烈士墓區,給那些在濟南戰役中犧牲的戰士們敬獻花圈。
最後,許華山來到瞭無名烈士墓碑,將花圈放置在無名烈士墓碑前,默默的看著眼前的無名烈士墓碑。
“父親,我終於完成瞭您的遺願。”話音顫抖,看瞭半晌,從口袋中取齣紙巾細細地擦拭著墓碑,淚水濕潤瞭眼眶,口中喃喃“我終於完成您的遺願瞭。”
思緒瞬間迴到瞭父親離世那年,似乎看到父親臨終之際仍對無緣親手給九縱的烈士們敬獻花環而感到遺憾。
緩慢而又仔細的擦拭著墓碑,許華山低下頭,拭去奪眶而齣的淚水,莊重地將紙巾收進口袋,離開之時又迴頭看瞭一眼無名烈士墓碑。
參考文獻:
《尋找濟南戰役的二十七軍烈士》;洛陽日報;2018年5月23日
《追憶濟南戰役》;《孫子研究》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