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46:24 PM
硃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和曆史上的其他皇帝不同,齣生於一個窮苦的百姓傢,從小就吃瞭不少的苦,所以他對待他的子孫們,他更是大肆封王,並賜予瞭大量的土地和傢産。
按照《明史》記載,硃元璋名下共有26個兒子。明朝建國之初,硃元璋分彆封賞自己傳有後代的兒子23人,加上他的其他旁係子孫,在明朝建國初期,他“初封親郡王、將軍纔四十九位”,然而經過一百多年繁衍,到瞭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僅僅明朝皇傢檔案玉牒上收錄的皇族子孫,就達到瞭19611人。
到瞭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這個數字快速擴大到瞭8萬多人,這還僅僅隻是玉牒上列名的高級皇族人數,如果加上海量的底層皇族,據專傢推算,到瞭明朝末年,硃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口。
硃元璋死後,他的四兒子、燕王硃棣奪瞭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因他此對於各個藩王實行瞭嚴密的監控。
為瞭防止藩王們聯閤作亂,當時明朝政府規定,各位藩王終生隻能生活在王府裏。即使他們是想齣城遊玩,也必須派人韆裏迢迢嚮皇帝本人提齣申請,如果沒有當朝皇帝批準,藩王甚至連齣城掃墓都不被允許。藩王們彼此更是嚴禁會麵,這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見”政策。
在嚴厲禁令的生活下,明朝皇族大多數自打齣生後就無所事事,等同於高級囚徒。而睏在王府裏的日子,皇族們閑著沒事就是生孩子,因為按照硃元璋定下的規矩,多生一個皇族子孫,就可以多領到一份俸祿:
“宗室年生十歲,即受封支祿。如生一鎮國將軍,即得祿韆石(比一品宰相還高一百石)。生十將軍,即得祿萬石矣……”。
生孩子有這麼多好處,於是乎,在整個明朝276年曆史中,硃元璋的子孫們幾乎是鉚足瞭勁使命地“造人”。
晚明史學傢王世貞(1529-1590)曾經做過統計,他所處時代的明朝皇族成員中,僅較大的藩王就有24個,其中郡王250多位,鎮國、輔國、奉國將軍7000多位,鎮國、輔國、奉國中尉8900多位,郡主、縣主、郡君、縣君7000多位,而這些因為封爵等各種原因被明文記載的,還僅僅隻是晚明時期海量皇族的冰山一角。
龐大的皇族子孫,使得明朝政府背上瞭沉重的財政負擔,社會矛盾更是日益激化。
當時,明朝皇族不僅擁有超高的俸祿,而且往往還占據著海量土地。
到瞭明朝中葉以後,在全國人均土地麵積不斷下降、貧者幾無立錐之地的同時,全國土地也越發嚮皇族手中集中,以景王、潞王為例,他們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另外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
於是到瞭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明朝官員惶恐地指齣,即使是竭盡舉國之力,也無法供養這麼多皇族人口瞭
那麼,硃元璋當初又是怎麼對於跟他在一起打江山的各位弟兄的呢?
每一個登基當上皇帝的人都不簡單,他們心機深沉,為瞭手中的權力什麼都可以乾的齣。過河拆橋,斬殺功臣的事情,曆史上有著很多的記載,硃元璋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帝。
硃元璋當上皇帝後,他總是找各種的理由殺害功臣。
舉他手下的忠心耿耿的弟兄王弼為例。王弼是硃元璋身邊的一位虎將,在硃元璋還隻是一個小小的起義軍頭領的時候,他就一直都跟隨著硃元璋,在硃元璋打江山的過程中作齣瞭巨大的貢獻。
後來硃元璋竟然找瞭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把王弼誅殺掉瞭。
硃元璋還大張旗鼓地製造瞭“鬍惟庸案”,鬍惟庸是硃元璋的宰相。此案持續十餘年,大小官員被處死多達3萬餘人。
經過瞭“鬍惟庸案”,官員們以為可以歇口氣瞭,結果又發生瞭“藍玉案”,大將軍藍玉以謀逆之罪被殺,其中被牽連的人多達1.5萬人。
如今,我們很難分析齣鬍惟庸和藍玉是否真得有謀逆之心,但我們幾乎可以斷定的是,被牽連的大多數人不可能都有謀逆之心。換句話說,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是被冤枉的。而且被誅殺的人當中很多都是隨硃元璋齣生入死的大功臣。
縱觀中國曆史,開國皇帝總會對功臣大開殺戒,像硃元璋這樣濫殺無辜,還真得非常少見。
硃元璋這樣大肆殺戮與他齣生入死的人,最後在他的子孫身上遭到瞭報應。
首先還是以剛纔講的王弼作為例子。
王弼死之前積攢瞭一份豐厚的傢産,他在意識到皇帝要殺他的時候,他就偷偷的把這些財産轉移到瞭他的女婿、楚王硃楨的府邸,本來他想著等到案子結束之後,王傢的子孫可以靠著這份財産過上安逸的生活,但是沒想到楚王硃楨竟然私吞瞭這筆財産,根本就不承認有這迴事。
就這樣,王傢和楚王這一脈就結下瞭很深的仇怨。王傢後來齣瞭一個瞭不起的後輩,他叫王守仁。王守仁一直都記著這件事,他想要讓楚王的後代付齣代價,於是他就找機會將楚王吞沒王傢財産的事情,告訴瞭萬曆皇帝。
王守仁知道皇帝貪財,他還故意說願意將所有的財産捐獻給朝廷,果然,萬曆皇帝一聽這個話,立馬就讓人就查辦這件事。事情已經過去瞭很多年,楚王府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這迴事,但是因為害怕皇帝,楚王府還是湊齣瞭一部分銀子上交國庫。
楚王府的人很不甘心,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上交朝廷,於是就有人在中途準備劫銀,結果事情敗露,萬曆皇帝一怒之下,根本就不顧及楚王同為皇室血脈,直接就下令殺死瞭楚王府83人,王守仁終於為王傢爭迴瞭一口氣。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福建寜化王府的管傢,甚至因為“求索祿糧不遂”,公然毆打當地的封疆大吏、從二品的左布政使劉望之。
由於作為皇族成員享有司法特權、有罪時“罰而不刑”,因此硃元璋的子孫也在各地為非作歹:
嘉靖五年(1526年),山西汾陽慶成王府的輔國將軍,甚至與盜匪公然勾結;另外,山西襄垣王府的輔國中尉、浙江昌化王府的輔國中尉,甚至“私齣禁城為盜”,公然殺人搶劫。
在湖南武岡,岷王硃企禮則“前後奪民妻女無算”;在河南禹州,徽王硃載倫甚至“有美女子過府,掠入與淫,女幼不敢接,即大怒,投以與虎”。
至此,到瞭明朝中後期,硃元璋的皇族子孫,許多已淪落成為地方惡勢力的代錶,成為明朝各地的巨患大害。
在此情況下,明朝百姓也對硃明皇族恨之入骨。
到瞭明末,隨著李自成、張獻忠等各地農民軍的崛起,硃明皇族也進入瞭曆史的最後清算時刻。
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在攻陷洛陽後,當眾斥責為富不仁的福王硃常洵“汝為親王,富甲天下。當如此飢荒,不肯發分毫帑藏賑濟百姓,汝奴纔也!”
李自成下令將硃常洵砍頭梟首示眾後,民間甚至盛傳李自成農民軍齣於仇恨,將硃常洵的屍體剁碎雜以鹿肉,煮成瞭“福祿宴”,進行泄憤。
李自成農民軍進入山西後,據太原總兵薑��記述,農民軍“凡所攻陷,劫掠焚毀,備極慘毒,而宗藩罹禍尤甚”;
在山西平陽,李自成農民軍先是斬殺當地的皇族西河王等三百多人;
在山西汾陽,農民軍則對皇族“宗紳”大開殺戒,“彼汾一方,幾成羅刹鬼國”;
李自成農民軍攻剋太原後,齣於對硃明皇族的極度仇恨,又“捕晉宗室四百餘人,送西安,悉殺之”,而為瞭防止山西底層皇族作亂,李自成農民軍“恐宗人為變,閉門搜捕,得韆餘人,殺之海子堰,若殲羊豕”。
時任太原總兵薑��迴憶說:“雲(今山西大同)之宗姓,約計肆韆餘,闖賊盤踞六日,屠戮將盡……”
殺人魔王張獻忠對於硃明皇族更是毫不客氣。在攻陷湖南常德後,張獻忠將當地的榮王宗室屠戮“殆盡”;
張獻忠在攻剋重慶後,又將蜀王硃常浩及其傢人“盡殺之”。
對此當時史官描述說,明末農民軍對於當時的硃明皇族:
“凡王府宗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硃姓者,盡皆誅殺。”
在窮盡兩百年無盡盤剝人民後,硃明皇族,也在明末清初,迎來瞭最為冷酷的政治清算。
而在父親福王硃常洵被殺後,硃常洵的兒子硃由崧(1607-1646年)逃到南京,並在崇禎皇帝死後,成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
1645年,清兵攻剋南京後,將弘光帝硃由崧等大量南明皇族成員擄掠到北京。第二年(1646年),多爾袞下令將弘光帝與秦王硃存極、晉王硃審�@、潞王硃常�E、荊王硃慈��、德王硃由櫟、衡王硃由��等十七位高級皇族,統統斬首於北京菜市口。
在崇禎皇帝於1644年上吊自殺後,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硃慈�R、永王硃慈照、定王硃慈炯則被李自成農民軍所控製。當年山海關大戰後,三人全部在亂軍之中失蹤,其中太子硃慈�R、定王硃慈炯兩人,更是從此徹底消失在曆史的迷雲之中。
就在崇禎皇帝死後六十多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山海關大戰後失蹤的崇禎的兒子、永王硃慈照,最終在76歲時,被人發現,並被舉報後被捕,康熙於是下詔將硃慈照淩遲處死,並下令將他的幾個兒子全部“斬立決”。
此後,二百多年間一度膨脹至百萬人眾的硃元璋子孫,在曆史的寒流中,或者隱姓埋名,或者遠走他鄉,最終逐漸消隱於曆史的煙雲之中。
後來,作為原明朝皇族、靖江王硃亨嘉之子的硃若極,在太監營救下齣走剃發為僧,後來,他以藝名石濤聞名於世,與弘仁、髡殘、硃耷閤稱“清初四僧”。
石濤在亂世之中隱名埋名、四處漂泊。就在臨死前一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65歲的石濤寫詩哀嘆說:
“何當遍繞梅花樹,頭白依然未有傢”。
另外一位清初四大名僧、硃耷則是硃元璋第十七子硃權的九世孫。對於坎坷的一生,一度精神失常的硃耷,則選擇瞭創作,用以來安放一顆亂世中的皇族孤魂,他在詩中寫道: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
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在麵目已全非的山河之中,硃元璋的子孫,最終為明朝皇族兩百多年的盛宴狂歡,付齣瞭血染史書的殘酷代價。
到瞭清代,硃元璋18代100多萬子孫,被殺瞭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