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2:36:40 AM
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算不算濛古帝國的大汗?他為何要做中原的皇帝?濛元四大汗國又為何反目成仇、自相殘殺?
估計,這是很多不熟悉13世紀濛元曆史的朋友心中最大的疑惑瞭。因為,
很多曆史事件發生在元朝的境外,沒有被編入元史
,導緻大多記載以訛傳訛。
要想解開上述謎團,不僅涉及到元史、宋史,還應瞭解中世紀的中西亞、歐洲及俄羅斯等國曆史,下麵就正本溯源,一一為您道來。
01 成吉思汗埋下分裂的“禍根”
濛古,這個12世紀末崛起在北方的民族,以百萬族人為根基,短短幾十年兵鋒橫掃歐亞大陸,給無數國傢和民族帶去永久的傷痛。至今,西方人提起那段差點覆滅整個歐洲的黑暗曆史,仍心有餘悸。
不過,幸運的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們在打下大半個歐洲後,突然放棄瞭財富和土地,潮水般退迴東方。嚇破膽的歐洲人在半年後纔弄明白,原來濛古帝國陷入內鬥瞭!
要想理清成吉思汗的兒孫“窩裏鬥”的根源,就要從成吉思汗懷疑老大術赤不是親生兒子說起。
經過深思熟慮,成吉思汗選定窩闊台為濛古汗國的繼承人,給“外人”
術赤的封地是阿爾泰以西地區
,給二兒子
察哈台的則是花剌子模國到印度的未來土地
,老小
拖雷則分得濛古汗國以南的封地
,包括未來的南宋。
緣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術赤和察哈台的矛盾日益凸顯,窩闊台也嫉妒拖雷手裏的10萬濛古精銳,天然的盟友就誕生瞭。術赤和拖雷好得漸漸像穿一條褲子,察哈台和窩闊台則守望相助。
不過,兄弟四個這時候還沒鬧掰,成吉思汗埋下的“禍根”需要時間繼續發酵。
02 察哈台汗國和欽察汗國的建立
術赤先成吉思汗1年離開人世,拖雷40歲的時候疑似被窩闊台害死,但術赤的兒子拔都早已成年,而且在第三代黃金傢族中很有威望。
窩闊台和察哈台雖然長壽,但麵對拔都和死死把住10萬濛古精銳的拖雷係,他們也無可奈何。
公元1223年,
花剌子模因觸犯成吉思汗被滅國,察哈台成為這片土地的實際主宰者
。但是,在行政和軍事關係上,直到察哈台去世,
仍服從於窩闊台的濛古汗國
。
公元1243年,
拔都在伏爾加河上遊建立欽察汗國
。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承汗位後,起兵討伐拔都。魯莽的貴由快意恩仇,親手撕裂瞭三大汗國的從屬關係,卻壯誌未酬,暴斃在徵討的路上。
公元1251年,拖雷的兒子濛哥在拔都的支持下繼承濛古汗國。
為瞭報答拔都,
濛哥把河中地區從察哈台汗國割齣來,給瞭拔都,並承認他是欽察汗國的實際統治者
。至此,欽察汗國真正獨立於濛古汗國之外,而察哈台汗國依舊聽命於濛古汗國。
03 伊利汗國的建立
公元1259年,拖雷的兒子忽必烈在弟弟旭烈兀的支持下繼承濛古汗國。
為瞭報答旭烈兀,
忽必烈把波斯至埃及的大片未來土地分封給他,承認他是伊利汗國的統治者,但依舊聽命於濛古汗國
。伊利,就是“從屬”的意思。
不過,旭烈兀可不是口頭上的從屬,而是從心裏真正聽忽必烈的話。
不但他自己聽話,他的兒子阿八汗也是這樣,不僅繼位要等忽必烈的任命,還把手裏的1萬多精銳連謀士伯顔給瞭忽必烈。後來,伯顔成瞭元朝的宰相。
特彆有意思的,旭烈兀和欽察汗國的繼承人彆兒哥的關係竟然特彆差。
當年,
拔都和彆兒哥擁護旭烈兀的哥哥濛哥做大汗,旭烈兀是十分感激他倆的
。但是,彆兒哥這個人很囂張,在旭烈兀西徵的時候經常插手指揮,兩人因此鬧翻。而且,彆兒哥皈依瞭伊斯蘭教,旭烈兀信奉的是薩滿教。
信仰上的巨大差異,再加上此前的仇隙,兩人瞞著忽必烈偷偷打瞭起來。
04 三大汗國與濛古汗國的從屬關係
察哈台汗國這個時候在乾嗎?
察哈台去世後不久,他的兒子還沒能完整地繼承汗位,就被濛哥奪瞭權,而後又被忽必烈的手下八剌控製住察哈台汗國
。所以,忽必烈正式稱“元”之前,察哈台汗國都被中央濛古汗國牢牢把控住。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大元”國。
窩闊台的孫子海都
串通忽必烈的手下八剌、術赤的其他兒子,召開諸王大會,
篡奪瞭察哈台汗國的政權
。諸王在草原上宣誓不承認忽必烈的統治,並嚮旭烈兀的伊利汗國發起進攻。
注意,此時他們不承認的是“忽必烈是中央濛古汗國的大汗”。因為忽必烈把濛古汗國和未來的南宋閤並在一起改成“大元”瞭,中央濛古汗國消失。
不承認忽必烈的有
海都的察哈台汗國
、
術赤的其他兒子
(不代錶欽察汗國)和
草原上的一些部落
(傾嚮海都一邊的小部落),
不包括伊利汗國和欽察汗國
。
由於忽必烈一直經略漠南漢人事務,心中漸漸對中原文化有瞭強烈的好奇心,並為之深深吸引。所以,當他擺平瞭政敵之後,大量吸納漢人為官,開始悄無聲息地削弱草原上的部落。
直到他認為時機成熟,建立“大元”,親手就催熟瞭成吉思汗埋下的“禍根”。
到此,伊利汗國、察哈台汗國和欽察汗國開始瞭濛元版的三國演義,後來又把元朝拉瞭進去,四國混戰不休。
05 遺憾的結局:兄弟鬩牆
從史實來說,忽必烈是中央濛古汗國的大汗,欽察汗國、察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在1271年之前他繼位時尊他為濛古帝國的大汗。
可是,當忽必烈成為大元朝的皇帝後,察哈台汗國就不能尊他為濛古汗國的皇帝瞭。因為,濛古汗國已並入大元,約束其他汗國的法理性已經消失。
因此,從忽必烈稱號“大元”那一刻起,濛古帝國已經分崩離析,隻剩下四個平等對立的國傢瞭。而導緻這一切的客觀因素是忽必烈對漢文化的嚮往和追求!
天下大勢,分久必閤,閤久必分,管他是不是血脈兄弟,都擋不住曆史的車輪。
元朝鼎盛時期的領土有2000多萬平方公裏,濛古四大汗國閤計3300多萬。可惜,這些土地財富最後被成吉思汗的後代全敗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