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7:03:47 PM
魏忠賢在世,明朝不會亡國那麼快;
楊 素在世,隋朝不會亡國那麼快;
李林甫在世,唐朝就不會由盛轉衰。
以上三人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奸臣,奸宦。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他們三人活著的時候,他們所處的朝代都是平安穩定的。今天就說一下唐朝李林甫和明朝的魏忠賢。
李林甫當瞭19年的宰相,大權獨攬,忌賢妒能,絕對是個混蛋的人物。
魏忠賢更是10年呼風喚雨,皇帝萬歲,他是九韆歲,更是個混蛋的人物。
1.李林甫活著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大唐便不會由盛轉衰。
少校這種說法強調李林甫的重要性,有給李林甫翻案的嫌疑。再次重申:李林甫是一個大奸臣。但他活著,安祿山就不敢反。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安祿山最怕的就是李林甫。
我們不得不承認李林甫政治手腕的高超(自古奸雄都有自己的本事,獨特的本事)。
每次安祿山和李林甫對話,總會大汗淋灕,哪怕是數九寒鼕,這是嚇得。安祿山對滿朝文武都不怕,唯獨對李連祖畢恭畢敬,因為李林甫每次都能猜透,看透安祿山的心思。
連安祿山自己都說:我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子都不怕,就怕李林甫。所以隻要李林甫活著,安祿山就不敢反
。
安祿山沒有反的話大唐便不會由勝轉衰,楊貴妃也不用死,唐玄宗也不用退位。
2.沒有安史之亂,大唐末期便不會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麵,就不會有後麵的5代十國。
邊患不穩,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農民起義。
這是大唐朝滅亡的幾個主要原因。
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存在瞭53年,一直到北宋趙匡胤一統國傢,纔重新建立瞭大一統政權。
而在這的53年中,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瞭外族,造成瞭宋朝300多年來,隻能偏居,喪失瞭養馬之地。
為後來400多年間契丹,女真,濛古入侵中原間接的創造瞭有利的條件。
3.唐玄宗對李林甫的評價
唐玄宗,作為李林甫的直屬領導,二人在一起搭班共事19年。唐玄宗評價李林甫:忌賢妒能。舉世無雙。他也知道李連福不是好鳥。
但他為什麼19年不撤換李林甫的宰相位置呢?
(1)李林甫專權,但他尊重皇權。對皇帝忠心和對國傢忠心,能夠分得很清楚。
(2)李林甫皇帝辦事。更能讓皇帝集權
(3)唐玄宗也隱藏著讓李林甫做大後讓太子殺掉他的想法(這一點可以參考乾隆帝時的和�|)
在此要特彆說明一點:《舊唐書》中李林甫的形象是中性的。《新唐書》《資治通鑒》後,李林甫的形象就評價非常低瞭,成瞭一個小人。
4.關於魏忠賢,
先說一句魏忠賢:忠賢不死,明朝不滅。
魏忠賢是個大太監,是個大貪官,人稱9000歲,徒子徒孫滿天飛,史上唯一一個活著就有生祠的太監,把持朝政,一手遮天。這些話說的一點兒都沒錯。先用一大堆的貶義詞來形容魏忠賢。目的是為瞭說後麵的真實情況:
(1)忠賢在世時:國庫不缺銀子,軍隊不缺銀子,皇帝不缺銀子。
(2)忠賢在世時:關寜防綫得以組建,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祖大壽委以重用。
(3)忠賢在世時:普通老百姓壓力不大,還能活下去,沒有老百姓造反的(5人墓碑記中那5個工商業者造反的除外)。
上麵的三條都涉及到瞭一個字錢,那錢是哪兒來的呢?
5.魏忠賢,從工商業收重稅。
魏忠賢在世的時候,大力從工商業收稅,同時壟斷鹽鐵礦的國傢經營,但從來不從苦哈哈的農民身上加稅。他大力壓製東林黨人,維護皇權。所以天啓帝纔能夠安安穩穩的做他的木匠。
6.而魏忠賢被崇禎殺害後呢?
東林黨人,占據朝廷,首先便停止瞭從工商業收稅(因為他們就是工商業的代錶),美其名曰:皇帝不與民爭利;其次大肆將國傢礦山,鹽鐵經營占為己有。但是養軍隊要錢,養龐大的官僚機構要錢,養崇禎皇帝也要錢,錢從哪來?
從那些靠著一畝三分地養傢糊口的農民身上收啊!!!
所以崇禎末年,農民起義不斷,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農民造反,愈演愈烈。歸根結底就一句話,不造反就得餓死。
再次聲明一下:
對於奸臣,我是痛恨的。這文章並不是為瞭給他們洗白。
但在特定曆史環境下,某些奸臣奸宦的作用確實是不小的。
能抓住老鼠的貓,就是好貓。
我也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