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1:52:51 PM
2019.12.22寫作
2022.03.11更新
前言
從初一到大二,我的外語課一直都是日語,由學校統一安排,大傢都沒得選。
直到上瞭大學,纔跟著同學報瞭一個課外英語學習班,第一次學瞭點英語。
從2001年開始學音標到2018年的18年期間,英語斷斷續續學過好幾次,可每次都是推倒重來,每次都是從零開始。
主要因為自己特彆懶,不喜歡死記硬背,每迴都是三分鍾熱情。這麼多年,也隻有在鬥誌最巔峰時堅持過2個月,學完新概念英語第1冊。
而大多數情況則是,每隔幾年燃起學英語的鬥誌時集中突擊一個月。遇到一點睏難就放棄。然後把學到的都忘沒,再次迴到零起點。
嘗試過很多種英語學習方法,每次都找來“更高效的”替代舊的方法,可無一例外全都以失敗告終。
而最近一次,經過好多年的養精蓄銳,又燃起瞭學英語的鬥誌。可在此時,卻沒找到其它“更科學”的英語學習法,或者說已經都嘗試過瞭。
既然那麼多“科學的方法”都無效,何不試試最笨的方法?
早在N年前就聽說過這種方法,但實在覺得太low,與自己一直追求的“最高效的”方法相去甚遠。
可事到如今,已經沒什麼其它選擇瞭, 隻好試一試那最笨的方法:直接閱讀英文原版書。
就是找來一本感興趣的書,然後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從頭到尾把書查完。
於是選擇瞭我的第一本英文原版書《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就是卡耐基《人性的弱點全集》的英文原版。
因為中文版在高中時讀過一遍,覺得非常棒,一直想找時間重讀來著。
2019.02.28 讀完第一本英文書
結果,正因為采用瞭這個最笨的方法,讓我的英語終於有所長進!
這是我大學畢業以來,唯一感到「成功」的事情!
也是讓我感到非常得意的一件事!
那麼,下麵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英語自學經驗吧。
學英語的失敗經曆
1、從零開始學英語
大學時,報的是學校的外語學院老師開辦的課,使用的是下麵這本復旦大學外文係文科英語教材編寫組的《英語(1)非英語專業用》。
主要成果:學會瞭讀音標。
迴想起來,這套教材作為從零開始學英語是非常棒的。
2、自學單詞與語法
當時聽說有一位學俄文(第一外語)的師兄,大學期間自學英語之後,當屆就用英語考上瞭人大研究生,且英語成績剛好過及格綫。
當時這位師兄已經到北京,所以打電話嚮他討教瞭經驗,印象中大緻如下:
入門用的是許國璋英語第一冊。
然後狂背單詞書-大學四六級單詞書。
之後看語法書-張道真語法書。
最後做考研英語題。
聽瞭大牛師兄的經驗分享,受到萬分鼓舞,決定也按照師兄的成功經驗,打算用英語考研。
於是開始背星火的考研英語單詞書,背瞭3個月,終於把它看完一遍。
然後開始看薄冰的英語語法書,看瞭2~3月,當看到8成左右時就完全卡住。
因為三分鍾熱情已過,鬥誌也下降到零點,實在看不下去瞭,直想吐的感覺。
更鬱悶的是,之前那麼辛苦背的單詞,此時已完全忘沒。。
於是我徹底放棄瞭,也包括考研。
主要成果是:0。
纔明白到,大牛的成功方法,我等凡人是無法復製的!
3、新東方學校
大學期間,新東方的新概念英語培訓班非常流行,周圍有不少人在假期不惜花巨資跑到北京去學,而且聽他們說效果很好。
而我作為典型的貧二代,專業課指定教材也是藉同學(人傢不看時)看的。
於是大學畢業後,換工作的間隙,終於如願以償地報瞭為期20天的新東方暑期培訓班,學新概念第2冊。
但是,講課的進度實在太快,必須提前預習好課文,課後還得認真復習纔行。而且我的基礎又巨差,都沒學過第1冊,又不預習也不復習的,後麵就完全跟不上瞭。
主要成果:跟不上進度,對我沒用。
4、自學新概念英語
後來覺得基礎不足,於是從網上下載瞭新東方的flash課件,從第1冊開始學起。一直學到新概念英語第2冊的第28課為止,做瞭大量的筆記。
主要成果:比報班學習強百倍,是學得最係統,最充實的階段。
5、實踐《韆萬彆學英語》法
之所有沒有繼續學新概念英語的flash課件,是因為當時看到《韆萬彆學英語》法。
其主要觀點是,模仿嬰兒學習語言的情境,大緻有如下階段:
1)多聽。
隻聽英語對話磁帶,每天聽1小時左右,熟悉英語發音習慣。
2)聽寫。
把第一階段聽過的磁帶,聽寫下來。不用在意拼寫錯誤,大緻拼寫即可。
3)翻英英詞典。
把第二階段聽寫的內容,用英英詞典去查,一直查到沒有不認識的單詞為止。
4)閱讀英語原版報紙。
翻英英詞典查完。
5)看英語影視劇。
聽到不認識的詞語,就翻英英詞典查完。
感覺這個方法,實在太科學,太有道理。於是扔掉新概念英語,天天隻聽新概念英語的磁帶。
聽瞭大概1~2個月,而且還聽寫完新概念第1冊的全部課文。
感覺對英語語感確實很有幫助,但是其他方麵卻停滯不前瞭。
當開始「查英英詞典,一直查到沒有不認識的單詞為止」時纔發現,這句話雖然很簡單,可實際上,基礎薄弱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從頭到尾都是不認識的單詞,不斷查的結果,除瞭讓自己無比鬱悶,幾近崩潰之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乾啥?
於是,又放棄掉這個方法。
主要成果:鞏固瞭新概念英語第1冊的知識,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麵。
6、重迴單詞+語法
過瞭多年之後,苦於沒有更好的方法,於是又迴到背單詞+看語法的老路子。
單詞選瞭星火的大學四級單詞,與第一次直接選考研英語相比,這次特意降低瞭難度。但是看過幾個unit之後,還是覺得記不住。
語法書買瞭一本《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費好大勁纔看完。不過寫得也太過繁雜瞭,隻覺得迷糊,根本記不住。
結局和第二次並沒什麼兩樣,但堅持的時間卻大幅縮短。不得不感慨,上班之後自己的學習能力退化到瞭原始水準。
然後英語學習又斷瞭若乾年。
主要成果:徹底認識到背單詞+看語法,對我100%無效。
7、高中英語語法
為瞭降低難度,隻掌握必要的語法,買瞭一本比較薄的《高中英語語法》。
這次的目的是為讀原版書做好準備,大緻瞭解瞭一下英語的語法規則。
主要成果:僅弄清瞭幾個時態,其它還是都沒能記住。
總之,經過上述各種嘗試,在讀英文原版書之前,我的英語基礎大概隻相當於新概念英語第1冊學完的程度。
最佳方法=閱讀英文原版書
現在迴想起來,自己當初選的第一本英文原版書的難度太大,篇幅也過長瞭。
像我這麼懶惰的人,能堅持下來簡直是個奇跡,幸虧趕上瞭自己10年一遇的鬥誌巔峰期。
當然,整個過程還是很艱苦的,中間斷過好幾次。
1、第一輪閱讀
從2018年1月8日到2月8日,痛苦地堅持到第83頁,總共花101.78小時。
因為我一直在做詳細的時間記錄,統計的純閱讀時間如下:
此時的具體閱讀方法如下:
每看2頁,把不懂的單詞全部畫齣來,大約15~18分鍾。
剛開始陌生單詞大概有40~50個,一點都沒有誇張。
把這些單詞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上,大約20分鍾。
用實體詞典這些查詞,大約20~40分鍾。
重看2頁,結閤單詞詞義,大約40~60分鍾。
單詞筆記本,每晚復習,把記住的劃掉,大約40分鍾。
後來,因為實體詞典詞匯量有限,改用手機查詞典,發現查詞速度提高很多。從大約40分鍾,減少到30分鍾以內。
由於這個閱讀過程實在太辛苦,吐血堅持到2月8日後就停住瞭。
你們看,像我這種超級懶惰的人,即便處於鬥誌巔峰期也隻能堅持1個月而已。
然後休息瞭9個月之久,這期間完全都不想碰英語,想起來都想吐。
2、第二輪閱讀
2018年11月4日重新打起精神,由於時間間隔太久,隻好從頭再來,直到2019年2月28日,總共花瞭191.63小時,終於搞定!
這段期間也並沒有天天看,因為鬥誌沒有第一輪那麼高,基本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節奏,都是斷斷續續地看完的,所以花瞭4個月。
統計的純閱讀時間如下:
此時的具體閱讀方法如下:
因為前麵0~83頁的單詞之前都已查過,第二輪就不再把不懂的單詞抄寫到筆記本上瞭。
也正因此,讓我找到瞭更輕鬆而高效的英語閱讀方法。
當碰到任何陌生的,或有疑問的單詞時,立馬查詞,不拖延,隻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就行。
優先看中文釋義,速度優先。簡單的單詞,隻需1秒。多義的單詞,若想弄明白句子中的意思,需要把所有釋義都快速瀏覽一遍,也隻需5秒就夠。
不把時間浪費在與本句無關的其它釋義上。
也不刻意去記住本句中的含義。
目標僅限於看懂句子,不浪費其它任何一秒鍾。
單詞隻查不背,不再另外安排時間去復習單詞。
不再抄寫單詞,也不對單詞做任何標注,書中不劃綫、也不標亮色。
如果不到一分鍾又碰到那個單詞,卻不記得瞭咋辦?很簡單,再查一遍就行瞭。
看不懂的短語或句子,整段輸入到百度翻譯,大部分也能看得明白。語法也隨之自然能掌握!隻是查單詞稍微麻煩一些。
查單詞隻是麻煩而已,但一點也不睏難!
查單詞隻是麻煩而已,但一點也不睏難!
查單詞隻是麻煩而已,但一點也不睏難!
正因為不用背單詞,所以也就不再有痛苦的感覺瞭!
正因為很容易做到,所以這個方法我一直用到現在!
這個方法隻專注於內容,將英文書和中文書一樣看待。
該劃重點的地方,就劃重點。
該做筆記的地方,就做筆記。
僅此而已,不對單詞做任何額外的事情。
3、後續閱讀
2019.12.22為止,總共看瞭14本英文書。
絕大部分是圖片多的健身書,或者字數特少的書。
其中字數在7~12萬詞的正常書籍,隻有如下4本: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191.63h
never gymless---62.56h
inter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78.39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39.99
nutrient timing---69.91h
現在閱讀原版書,每頁大概查3個詞就差不多瞭。
當然,也可以做其它人常說的“透視閱讀法”,每兩頁隻查2個單詞。雖然這不影響閱讀,但我還是習慣於遇到一個就查一個。
因為查詞本身其實也是記單詞的過程,多查幾次更有好處。而且查一個單詞也隻需1~5秒,根本就不花時間。
一些心得
a、關於單詞
根據我的經驗,一個完全陌生的單詞,如果你在文章的不同地方看到它,並查它20遍左右,那麼基本上也就能弄懂它的意思瞭。
基於這個理由,從此不再記錄單詞以及背單詞。每次都隻是不厭其煩地查詞而已,查得多瞭(20來遍)自然就能記住。
就這樣不斷查,不斷查,每個常用單詞查個20來次,難記單詞查個50來次,就差不多記住瞭。
這絕對比死記硬背單詞的方法高效N倍。
況且背單詞不也得讀個20來遍嗎?但那樣做卻根本記不住!
不用死背,也就沒有瞭壓力。剩下的就隻有輕鬆,愉快地享受閱讀本身瞭。
對於沒有多少詞匯量的人,這應該也是最輕鬆、最有效的記單詞方法。
b、關於語法
根據自己的經驗,必要的語法隻有:十幾種時態,被動語態而已。
就下麵這個,是我自己整理的。
其他語法知識,我也弄不懂,而且我發現也根本沒必要弄懂,多查在綫翻譯,自然就會明白英文錶達的感覺。
c、關於聽力
由於對健身很感興趣,在看完幾本英文健身書之後,就開始看youtube裏的健身教程,通常是5~10分鍾左右長度。
剛開始是打開字幕看,暫停好多次,猛查單詞,纔能看明白到底講的啥。
後來有段時間因軟件問題無法打開youtube字幕,隻好看視頻盲聽,聽不懂就拉倒,也不去查詞瞭,因為不會拼寫。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反而讓我闖齣瞭新大陸!
這種不看字幕,看視頻的方法,讓我的英語聽力進步神速。
現在看健身類教程,大概能聽懂80%以上,完全不用查單詞瞭。開始慢慢擴展到看解剖類、醫學類的講座,也能聽懂50%以上。
反正抱著“聽不懂就拉倒”的態度就行,這裏那裏聽得多瞭,有些自然就能聽懂瞭。
有趣的是,發現自己並不在意個彆單詞,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單詞、怎麼拼寫,但是能聽懂整個句子是啥意思。
也能聽得懂視頻裏哇啦哇啦長句講的大概是啥意思瞭。
假如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確認的話,肯定跟不上速度。
這應該是叫做母語思維瞭吧?
d、英文原版書的選擇
唯一標準:閱讀興趣度÷閱讀睏難度≥ 3
成年人的話,不建議閱讀兒童讀物,雖然很簡單,可是沒興趣的事情很難堅持下去。比起兒童讀物,更推薦下類書籍:
a)含大量圖片的書。
像健身書、旅遊書、畫報雜誌等。
b)篇幅很短的書。
像《一分鍾經理人》、《誰動瞭我的奶酪》、《創意的生成》等的英文版。
c)以前讀過中文版,因為很喜歡想再讀一遍的書。
像《人性的弱點全集》的英文版,我的第一本就選瞭它。
但是閱讀難度特彆大,我用切身體驗奉勸初學者不要輕易嘗試c,最好選a或b比較好。
最後,非常感謝大傢的支持與鼓勵!
―END―
如果覺得不錯的話,請點「點贊」
如果值得分享的話,請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