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1:55:49 PM
體溫越高,壽命越短。
這是 Nature子刊 《Nature Metabolism》上最新發錶的一項研究結論。
研究發現,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體溫比代謝率更會影響壽命長短。
要知道,過去已有研究錶明, 低代謝率 和 低體溫 都可能是影響壽命的關鍵因素。
但由於代謝率和體溫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很難區分二者對壽命的獨立影響。
結果顯示,當小鼠處於高溫環境,體溫升高0.5℃、代謝率降低瞭40%時,平均壽命縮短瞭 20-40% 。
該研究由 溫州大學 趙誌軍團隊聯閤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John Roger Speakman教授團隊共同完成。
趙誌軍錶示,下一步團隊將展開在不同年齡段的實驗,以進一步明確體溫、代謝與壽命的關係。
把代謝和體溫的影響區分開
一般情況下,當外界溫度升高時,哺乳動物的體溫、代謝率都會升高。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需要控製變量,來暴露齣這兩種因素 單獨 對動物壽命的影響。
在這裏他們主要利用瞭哺乳動物有 熱中性區 (the thermoneutral zone, TNZ)的特點。
TNZ是指在哺乳動物耗氧量最低、代謝穩定的溫度區域。
在這一溫度區域的上限時,小型哺乳動物受到熱傳導,體溫會升高,但是代謝率仍舊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由此也就解決瞭代謝與體溫相互影響的問題。
這一溫度也被稱為 熱中性區上臨界溫度 (upper critical temperatures, UCT)。
利用小鼠的UCT在32℃左右的特性,研究人員設置瞭3組實驗。
20℃室溫環境32.5℃室溫環境,不通風32.5℃室溫環境,通風
實驗對象有兩種,分彆是黑綫倉鼠和普通小鼠。
在20℃下,小鼠們代謝率比其他兩組高齣約 40% ,體溫最低;
32.5℃不通風環境下,小鼠體溫平均升高 0.5℃ ,代謝率較低;
32.5℃通風環境下,小鼠體溫升高不明顯、代謝率最低。
研究中,倉鼠(hamster)實驗周期為1560天;小鼠(mice)的實驗周期為840天。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32.5℃不通風環境下,兩種實驗對象生存率和壽命的值,都比另外兩組更低。
(a-d為生存麯綫圖,e-h為死亡麯綫圖,i-l為壽命散點圖)
結果錶明,32.5℃不通風環境下的小鼠,平均壽命比其他兩組低20-40%。
這一結果受物種、性彆影響不明顯。
由此證明,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體溫對壽命的影響比代謝率 更明顯 。
那麼這一結論是否可以推及到更多物種身上?
趙誌軍在接受采訪中錶示:
許多環境因素的變化,特彆是溫度的變化對體溫有一定的影響,生活在溫度更高地區或低地區的動物,其壽命的比較應在一定界定範圍和條件內,不宜泛泛而談。
溫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本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為 趙誌軍 ,同時也是通訊作者之一。
他是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John Speakman教授研究組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6年畢業於中科院動物所,獲得生態學博士學位。
主要研究方嚮有環境因子對衰老和壽命的影響及其能量學機理研究、脂肪代謝和體重調節等。
共同通訊作者為 約翰・羅傑・斯彼剋曼 (John Roger Speakman)。
他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能量代謝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傢,英國阿伯丁大學教授。
1984年獲得英國斯特靈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18年當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
重點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對動物及人類代謝能量的影響。
此外,該研究的閤作單位還有聊城大學。
沒想到體溫的變化也會對壽命有這麼大的影響。
對於這項研究,你怎麼看?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545-5
參考鏈接:[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542-8[2]http://www.wzu.edu.cn/info/1237/37750.htm[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33237395135077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