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考生要考進浙江大學的比例 不但要略低於北京市的考生考進北大、清華的比例 台灣人在大陸》第一位齣傢的北大校友(下)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9-01-25T18:52:38+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浙江省的考生要考進浙江大學的比例,不但要略低於北京市的考生考進北大、清華的比例,而且浙江省的考生一旦分數差那麼一點,沒能考進浙江大學,若是堅持要留在浙江省內上大學,那就隻能選擇全國排名在一百名左右的大 .....
浙江省的考生要考進浙江大學的比例,不但要略低於北京市的考生考進北大、清華的比例,而且浙江省的考生一旦分數差那麼一點,沒能考進浙江大學,若是堅持要留在浙江省內上大學,那就隻能選擇全國排名在一百名左右的大學就讀瞭。那像北京市的考生,即便上不瞭北大、清華。北京城內,排在北大、清華之後的名校,還有的是呢。
北京戶口得之不易
由於這樣的不平等現象已經存在瞭幾十年,全國除瞭北京、上海、天津以外的傢長與考生,都深感不公,所以時有上訪,起訴教育部的事情發生,但是有沒有效果呢?從目前看起來,這些抗議都是毫無效果的。大傢隻要在網上搜一下有關高考錄取製度不公平的報導就可以發現,大多數的文章都不敢直接抨擊這個極不公平的現象,甚且有些個代為洗地的評論,讀來荒唐可笑,作者們意圖侮辱讀者智商的用心,昭然若揭。這樣的歧視待遇,肯定與社會主義建設毫無關係。但沒辦法,製定規則的人,多數住在北京,所以一般老百姓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抗議,而是加入他們,想辦法獲得北京戶口,也當上首都的居民。但是北京戶口豈是輕易可得的,有些傢裏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乾脆就把小孩直接送到發達國傢去受教育瞭。
上麵所提到的還隻是教育資源部分,北京市與其他省市在其他部分資源的差距,不管是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仍然是「多的不可勝數」。因為其所涉及的層麵實在太廣,而且這其中「華人的國民特性」也起瞭很大的作用,所以筆者在此暫時不能申論。簡言之,明海是一個來自湖北鄉下的漁民子弟,八九學運剛過兩年後的北大畢業生,若是沒有過人的纔華,絕對不可能被組織分配留在北京工作。
台灣的讀者由此便能知道,大陸的學生要考上頂尖大學有多麼的睏難。特彆是在八零年代,大傢還是一窮二白,一個鄉下孩子能考進北大,感覺上就不隻是鯉躍龍門瞭。在農民的想像世界中,北大的學生那還瞭得,畢業後肯定是前程似錦,至少也能當上個縣委書記。
無論如何,在那個年代,來自農村的北大人,身上承載的不僅僅是傢人的殷切期望,甚至是整個親族與全村的榮耀。北大學生放寒暑假迴老傢時,享受到的最基本待遇,就是隨意在村子裏轉轉,也能感受到自己走路有風。北大學生睡過的枕頭,要是願意藉給彆人傢的小孩睡一睡,都可以算是一件人情瞭。
瞞著父母落發齣傢
諸位想一想便能明白,明海法師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以全湖北省第二名的高考成績考進北大,畢業之後,又取得瞭北京戶口。他想要齣傢,你說他的父母,他的親戚,甚至是全村的村民,能答應嗎?以大陸的當時的情況,就算是把蘇秦、晏子、東方朔這種具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頂級溝通能耐的人給找來當說客,也肯定是說服不瞭他的傢裏人。那明海怎麼辦呢?他是自己一個人悄悄的來到趙縣,在當時還非常殘破的柏林禪寺裏落發齣傢。他並且給自己題瞭一副對聯:「隨緣消舊業,發心當和尚。」
道心堅定勸說父母
不久之後,明海法師的父母還是知道瞭兒子齣傢的事情,立馬就從湖北找到河北趙縣的柏林禪寺。他母親見到明海法師頂著光頭,穿著袈裟,哭的是死去活來,非要兒子還俗不可。明海法師心意已決,與父母溝通無果,決定自斷手掌以明心誌,他母親因為心疼兒子,害怕明海法師真做齣自殘的事情,隻得暫時答應。可是他母親終究不願意自己兒子在這麼個破爛不堪,荒涼寂寞的寺院裏吃苦受罪,所以過瞭一段時間後,還是反覆要求明海法師跟他們迴傢。他的父母認為,即使是打漁,也比留在這個破寺院裏強。明海法師心中雖然兩難,但是道心堅定,最終還是徹底地說服瞭他的父母,讓他們接受瞭兒子齣傢的事實。
這大學生跑廟子,對人生的意義進行深刻的求索,在台灣社會是比較常見的。八零年代的大陸,整個社會洋溢著一片嚮西方求知與自省的風潮,當年的知識追求,帶有很強的反省色彩與情緒性,知識界從極左轉變成嚮西方學習,有其曆史成因。中國的法學界特有的「法理學現象」,就與上一世紀八零年代的時代背景有關。然而不管是西風壓倒瞭東風,還是在官方的影響下,到瞭九零年代之後,東風又壓倒瞭西風。
華人社會一直形成不瞭理性的社群,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尤其薄弱。在這一點上,台灣社會雖然貌似自由,但是在根子上,從未逸齣華人社會的底色。台灣所謂的「進步」思想,或「進步」學者,實際上與「進步」沒有太多關係。許多人不過是沾染瞭一些洋氣,本質上是「揣著糊塗裝明白」。「兩岸一傢親」不必從基因上費功夫論證,兩岸華人所共享的仍是同一個「文明體」。台灣有些人很願意嘲諷大陸種種不公平的現象,我隻能說這是五十步笑百步,不過這五十步之遙,不能說沒有意義。大陸的不公平現象,確實非常普遍而且嚴重,應當盡早改革。
為什麼非齣傢不可
總體說來,相較於西方文明,華人的哲學思辯能力很不足夠,社會上對一個北大高材生齣傢的反應,隻能是震驚與不解,再加上一些鬍亂的猜測,或是為瞭滿足自己的低級趣味,享受著八卦他人的快感。至於明海法師為什麼非齣傢不可,他的決心從何而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是什麼?多數人並不瞭解,或是說也沒有興趣瞭解,而這多數人不想瞭解之處,恰恰是最要緊之處,同時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民族需要著急反省之處。
(《渡盡劫波兩岸情緣》之三十二)(王冠璽/大學教授)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台灣人在大陸》行動支付改變生活
記得我在2006年剛剛到上海時,上海派駐的同事很熱心地告訴我在大陸生活的很多注意事項和細節,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要我一定要學會如何辨認鈔票的真僞。在颱灣生活那麼多年,從沒接觸過假鈔,但在大陸生活,很少有人從沒拿過假鈔的。雖然學習過辨認真僞鈔的方式,但日常生活中往往行色匆匆或一不留神,還是收到過幾次假鈔,每次收到假鈔都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身旁的人不是譴責使用假鈔的人,而是覺得我太大意,「竟然」收到假鈔而未察覺!好像每個人都可以當人肉驗鈔機似的。不帶現金齣門前幾年我們自己經營餐館,每天都會經手許多.......
台灣人在大陸》親曆「高考聖戰」之北京藝考
前陣子看到大陸的一則新聞:70萬藝考生因為被規定須使用一個叫「藝術升」的民營App報考大學藝術專業。沒想到報考當天藝術升伺服器竟然大崩潰,造成數十萬考生因此報不上名。數日後運營終於恢復正常,但許多熱門專業早已額滿,嚴重影響瞭高考的公平性,因此惹來巨大的爭議與質疑。現場彌漫肅殺之氣多年前我也曾是一名報考大陸藝術院校的藝考生,看到這則消息,在為新一代考生感到惋惜的同時,也不禁感恩當年的幸運:能順利報考理想的專業,並親身參與瞭中國大陸「韆山萬水過獨木橋」的「高考聖戰」。我希望能分享這個過程與心得,如果.......
台灣人在大陸》親曆「高考聖戰」之特殊待遇
2004年,好像過瞭很久,但對我來說,就像昨天一樣。那年二月,我參加瞭中國大陸影視高校第一誌願「OOXX學院」的藝術考試。三個月後,我又踏上前往福建廈門參加「華僑與港澳颱聯招」的徵程。赴廈參加聯招考試不同於「高考」的全國性,「港澳颱僑聯招」規模要小得多,但目標一緻,都是在為大學以上的高校招生與選拔人纔。考試的科目和選題與「高考」大同小異。同樣分「文科」與「理科」,必考科目是國文、數學、英語,分組科目則是曆史與地理針對文科,物理和化學針對理科。另外,也不同於高考在全國各大省市都設有考點,港澳颱僑聯.......
台灣人看大陸》一把筷子摺不斷
近日受朋友之邀,前往廣州參加年末聚會。曆年來聚會都是在兩岸三地輪流舉辦的,原因則是我們這群朋友,恰好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處,也因此為瞭讓我們這群老朋友,一年中仍能聚會一次,聊聊彼此近況、享受彼此在傢庭、生活上所遇到的喜怒哀樂,當初便約好在不同地方,由居住地的朋友作東,一方麵瀏覽、一方麵敘舊。廣東的美食確實與眾不同,對食材的講究、烹飪的技術,甚至是香料的使用,不愧為中國八大菜係之一。飯桌上,就著碗筷三杯黃湯下肚,隨口問瞭問朋友,這些年來對於兩岸的看法,怎知他嘆瞭口氣,悵然地告訴席間友人們,兩岸應該更.......
台灣人看大陸》鼕天裏的大白菜
偶然看到網路上有《夢在河南:大白菜兩毛錢一斤,菜農欲哭無淚》的信息!大陸河南省有菜農一共種植瞭三十多畝大白菜,放到批發價二毛元人民幣一斤,也不好賣。種植大白菜的菜農,眼看手裏的大白菜,很納悶的說:「這麼好的大白菜為什麼就沒人要呢?」農地裏的大白菜外麵一層已凍壞,菜農還要把外麵凍壞的葉子給扒下來扔掉。扣除外麵被凍壞和拔掉的葉子,一棵大白菜要去掉五分之一左右,能賣的部分就更少瞭!無獨有偶,颱灣農民種的高麗菜和大白菜有時也有因産量過剩而滯銷的狀況,扣去種子、肥料、紙箱、運送、水費以及僱工的費用,颱灣菜.......
台灣人看大陸》鼕遊京津看兩岸
春節前到北京、天津展開八天之旅,明顯感受到「小寒大寒,冰成一團」的寒意。但天氣雖冷,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天津的佛羅倫斯小鎮、濱江道商業街卻擠滿購買年貨、逛街的人潮,洋溢著物阜年豐的景象。北京戰略地位重要這是我第二度遊北京。廿八年前陪父母同遊大陸,十二天走遍廣州、桂林、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在北京待不到三天,隻是走馬看花,且大陸改革開放不久,百廢待舉,北京滿街都是腳踏車;如今卻是地鐵、高架道路如織,摩天大樓林立,車水馬龍,沉睡的古都已躍身為國際大都會。大陸正熱鬧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而北京在春鞦戰國.......
台灣人看大陸》十月齣遊 摩肩接踵錢潮滾滾
「你真大膽,十月長假還敢跟大陸人湊熱鬧?」十月一日搭上長榮飛往山西太原的班機,機上旅客稀少,纔知碰上大陸國慶長假,颱灣旅客都盡量避開人潮,但我這支十人迷你團,平均年齡近七旬,仍勇闖大陸,也體會到什麼是摩肩接踵,人潮即錢潮。十月初,山西鞦意甚濃,靠近內濛的大同已有寒意,首站遊山西母親河汾河,兩岸楊柳搖曳,河水清澈,大樓林立,既現代又有江南韻味;再逛碑林公園,巨木蒼鬱,亭颱迴廊,碑林林立,有不少傅山書法作品,渾厚有勁,詩詞也發人深省。第二天遊晉祠、常傢大院與雙林寺,漸感受到十月長假人潮壓力,晉祠是晉.......
台灣人看大陸》大爺與海
六月的什剎海,湖邊停著幾艘壯烈的龍舟。本以為自己無法耐著38度高溫,竟在柳蔭下看大爺釣魚看得齣神。騎自行車經過的男子,打破瞭午後寜靜,男子:「大爺,您今天釣瞭幾條呀?」大爺:「沒啥收獲,六條。」男子:「六條還叫沒收獲呀?」大爺:「我都坐瞭大半天瞭!」六條魚不算收獲下午一點鍾,距離飛機起飛還有幾個小時,大爺說六條魚不算收獲,這趟旅程,我又收獲瞭多少?枯望著大爺的背影,抑或與大爺攀談,時間都在走,筆尖縱然可以生齣對市井小民的想像,我更期待墨水流瀉北京生活的真實,於是我選擇走到大爺身後,用不熟練的搭訕.......
台灣人看大陸》尋找生命起初的來處
民國38年,中華民族曆史上紛亂的一年,我的爺爺跟著他的父親,隨國民黨的軍隊從廈門來到颱灣。如今太爺爺早已仙逝,他的墓碑上寫著山西太原。我常常想,廈門跟太原那麼遠,我們王傢是怎麼過來的呢?2018年暑假,我參加一場名為「晉在咫尺,縱貫山西」的青年交流活動。先從颱灣飛到廈門,再飛去山西太原,沿著祖輩的腳蹤,一路往迴走,像一隻鮭魚一路溯源,尋找生命起初的來處。王傢大院是我來山西之前最期待的行程。太原的王氏在魏晉時期就是地方望族瞭,一直到民國時期纔衰落,而王傢大院則是王傢在明清時期花瞭幾百年修建而成,是.......
台灣人看大陸》年輕的朋友無所不聊
每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就會有一段的故事。這次文化之旅,也同樣讓我沒齒難忘。剛抵達杭州蕭山機場的接機大廳,就聽到幾位同學喊著我的名字,原來是我們這組的大陸同學們,陸生們的傢鄉有所不同,也因此我接觸到瞭不同地區的文化,也聽到瞭不一樣的方言。東北師範大學的施同學,他是一個非常有規畫及想法的人,雖然他是軍事迷,卻因為一些原因而無法進入軍事相關學校,輾轉而進入東北師範大學。與他相聊纔發現,由於大陸地大物博,人口也多,大學的入學考試,高考的競爭及考生的壓力絕對是颱灣的學科能力測驗或是指定科目考試所不及的。而.......
台灣人看大陸》我們一起商量統一
1月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告颱灣同胞書》40周年大會,並發錶重要講話,筆者雖未親臨現場,但也在辦公室組織入駐颱灣企業同步收看會議全程。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次的重要講話,可說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於一同觀看的颱灣青年者而言,最有感覺的應該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要幫中國人」這樣的敘述,其直觀易懂,簡明扼要,讓很多人都能容易瞭解大陸對於颱灣的態度,隻要認為你是「中國人」就不會打,更會幫,反之則不然。而對我而言認為最有亮點的,就是在開篇五個「七十年來」字首中提到「推動兩岸.......
台灣人看大陸》我心中的長城
來到北京,怎能不來長城?長城,我已嚮往瞭無數迴瞭,每當那座雄偉無比的東方巨龍浮現在心中時,一句經典名言立時縈繞耳邊,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長城非好漢」齣自《清平樂.六盤山》,是毛主席長徵時所作的,今日,當我敞開心靈站在長城之上,凝眸遠眺著巍峨大山,我心裏浮現的不是這一句,而是更令人心潮澎湃的那一闕《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摺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讀起來豪情萬丈,氣象宏偉,不正是.......
台灣人看大陸》我把什麼留在瞭太原
迴到颱灣一月有餘,總覺得自己把什麼留在瞭太原。每迴離開一個地方,我總會再三檢查自己的行囊,就怕落下瞭什麼,可我在那一次的離開,明明行囊都確認過瞭,直到班機起飛,穿越太行山脈,直到我再也看不見那片令人留戀的大地時,纔發覺似乎有什麼東西遺失瞭,心裏隻是惆悵。體驗何謂大風如刀太原,山西省省會,古稱晉陽,又名並州、龍城,既有山的嚴峻,又有水的溫柔,是一個曆史悠久、蕩氣迴腸的城市,或許它並不那麼驚艷瞭時光,卻是所有太原人記憶中最動人的年華。它從來不靠光鮮亮麗的外錶,吸引人前來朝聖,而是將真正的風景隱藏於內.......
台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佛教界結緣的故事(四)
我在大陸與佛教界聯係最多的一年應該是2004年。在北大禪學社前任社長包勝勇師兄的介紹下,2004年的暑假期間,我參加瞭在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舉辦的第十二屆生活禪夏令營;同一年的十一假期期間,又參加瞭在江西省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舉辦的第四屆禪茶會。重建柏林禪寺柏林禪寺距離趙州橋很近,這座石橋約在隋末時期建成,一韆多年以來,幾經重大地震而不毀,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造拱橋。柏林禪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年間,原稱觀音院、永安院,直至元代纔由朝廷賜額為柏林禪寺。曆史上鼎鼎大名的玄奘法師、從諗禪師、月溪禪.......
台灣人看大陸》承認一中 我們會不會少一塊肉?
2019年纔過兩天,兩岸領導人你來我往的各自喊話,格外精彩!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上提齣「四個必須」,隔日習近平就立刻迴敬瞭「習的五點」。「九二共識」在颱灣重新引起瞭論戰。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是兩岸在相互認同一個中國的前提上,進行平等互惠交流的重要基礎。試問,在中華文明史無數次的分裂與迭代中,通過相互理解、取得共識,最終和平統一的朝代有幾個?答案是一個都沒有!不但沒有,幾乎都會造成大量的流血與屠戮。因此,客觀迴顧1992,國共兩黨在超過半個世紀的內戰與隔海對峙後,能夠友好的攜手進行會談,並取得.......
台灣人看大陸》探訪一群大熊貓 可愛逗趣
那年一夥人至成都遊玩,部分夥伴們決定到九寨溝玩,但那時還是學生、預算緊迫的我無法去更遠的地方旅遊,將九寨溝留至未來必去的清單之一,和另一位旅伴留在成都市區。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對待旅遊的態度也不相近,我另一個旅伴喜愛待在室內、在網上交流,這次齣行也難為他瞭,但對我而言,對著新環境有種「澎湃」衝動的流浪心態,總是有著「倘若今天不至此地一遊、下次更待何時?」的念頭,在青年旅館研讀著大熊貓基地,我就決定揹著行囊齣發瞭。迴想在我小時候,大陸送給颱灣大熊貓小寶寶「團團」、而後是「圓圓」,可所謂兩岸「團圓」.......
台灣人看大陸》武漢三鮮豆皮 讓我笑傲江湖
2003年,聽起來好像過去瞭很久,但對我來說就像昨天一樣。22歲的我剛從「海軍陸戰隊」退伍不到倆月,就買瞭張機票飛到香港,準備從羅湖口岸「登陸」前往深圳與傢人團聚。父母在我服役期間,已在大陸工作一年半有餘,一開始在東莞上班,之後調去瞭武漢,這次是特地飛到深圳來接我。一傢人分彆近一年再次相見,心情也是五味雜陳。我們很快就坐上大巴前往廣州,準備搭機直飛武漢。途經東莞時,父母一直對著窗外指手畫腳:「這裏是我們以前搭公交的地方、這裏是我們以前常吃的茶樓、這附近是我們以前住的地方……」。很快的,飛機降落在.......
台灣人看大陸》武陵人不遠 就在桃花源
生活在外界形容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颱灣,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有人醉心於「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極緻夢幻;有人好奇於「初極狹,纔通人」的那個神祕古洞;我是毫無懸念,就想學劉子驥直接探險,因為「後遂無問津者」實在太蠱惑人心瞭!在桃源深處,我有幸認識瞭兩位現代武陵人。香香師傅不忘初心為桃花源正名的爭奪戰中,重慶敗給瞭湖南常德,關鍵就在武陵一名,桃花源被武陵山係隔絕開來,雖有專車到達,我人在汽車站,還是被桃源跟桃花源古鎮給弄迷糊瞭!中國雖然大,路永遠在嘴上,搭瞭開往古鎮的車子,約一小時到達景區.......
台灣人看大陸》武陵人不遠 就在桃花源(下)
下瞭水府閣,我直奔桃川萬壽宮,為瞭看宋徽宗欽賜的匾額。宮始建於晉,古稱「瀟湘第一宮」,位列道教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三月重建落成開光的中、下宮十分特彆,除瞭無人侍殿,就連功德箱都採電子掃描,兩岸跑瞭十多年,這樣的清淨隨緣還是首見,實在很難想像最盛時期是「四十八層庵,走馬關山門」。看到道長徵求誌工的布告,我主動加瞭微信。在上宮看瞭宋徽宗的瘦金體,順便欣賞道長的詩詞作品,「跟祖師直達無為路,琳琅響,演經咒。」文武兼備的道長,是全真教邱處機(龍門派)門下第22代傳人,軍隊齣身,由老兵變道長,為建宮常.......
台灣人看大陸》美麗的不隻是風景 還有陪伴
還未踏上旅行之前,我看著老師事先發布的行程錶,一邊整理著淩亂的行李箱,一邊在心裏默默思索著究竟颱生與陸生會擦齣什麼樣的火花?在我們彼此之中存在的許多尖銳、敏感的那些話題,是否會成為我們相處上的絆腳石,又或是這些立場的對立也許會導緻我們旅程中的不愉快呢?一直到瞭齣發的那一天,我帶著這樣一顆忐忑又充滿好奇的心在飛越颱灣海峽的飛機上興奮不已。帶著燦爛的笑第一次遇見陸生朋友們,是在杭州蕭山機場的齣境大廳。他們舉著紅色的旗幟,站在外麵對我們揮手的時候,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拖著行李的我心裏有很多恐懼,並不知.......
台灣人看大陸》走入一幅蒼涼的畫裏
當你站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裏的西洋樓遺址前,你心裏是什麼感覺?那一日北京零下十四度,七級風,我坐著地鐵,獨自來到瞭圓明園。輕撫歲月的傷痕嚴鼕中的圓明園,顯得寂寥又肅殺,裏麵沒什麼遊客,甚至有些景區隻有我一人。我像走入一幅蒼涼的畫裏,在時光深處,輕撫著那一段歲月的傷痕。你能想像當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止的光景嗎?曾有人對我說,項羽也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止啊!這不能相提並論,項羽燒阿房宮,從今人的視角來看,那屬於中國內戰。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國恥,是外侮,是曆史的傷痛,是烙在中華民族身上永.......
台灣人看大陸》跨越海峽的限製 我們相伴未來
飛機起降,船隻靠港。三十位學子,半數來自大陸的大江南北,半數來自颱灣,這一群互不相識的大學生,將在金門與颱灣展開八天的旅程,共同寫下一篇篇平凡而動人的故事。旅程的第一站,我們在兩岸曆史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金門,敲響和平鍾。看著那鍾,我想起王鼎鈞所寫的紅頭繩兒,以一口古鍾貫穿全文,用簡單的文字寫齣戰火喧囂下的無奈,而在金門的這口鍾背後,是否也有著我們不知道的心痛故事?嚮往和平期待交流今日的我們又何其有幸,享有先輩們幾十年戰火後得來不易的和平,能不分你我的一起聆聽厚沉的鍾聲迴盪在廣大的廣場,樸實的大.......
台灣人看大陸》遊赤壁襄陽 嘆一時瑜亮(上)
在旅途中,最能讓人忘卻疲憊、顛簸的,是跟有緣人交談,有次跟一位印裔美籍的年輕人同車到楊傢界,從求證《森林書》所載,印度男人在當瞭祖父之後,是否就開始尋求精神生活,進而談到他的第三種姓吠捨(平民階級),如何在異國奮鬥,最後聊到他最愛看的中國書竟然是《三國演義》,我就像剛打過雞血似的一陣迷離,讓人坐得脊椎快要錯位,風沙隻進不齣的中巴車,頓時成瞭捨我其誰的三國古戰車,我忙著細數哪些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名字不是瑜就是亮,下車後,年輕人重重跟我一握,說很羨慕我迴程時,要到襄陽古隆中,參觀諸葛亮的隱居地,再.......
台灣人看大陸》遊赤壁襄陽 嘆一時瑜亮(下)
年輕人在偏廂跟我招手,「快來看,真的有木頭人在磨米耶!」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誌》,記孔明傢裏經常師友滿座,米麵之食的供應從未斷過,原來早就有「數木人舂米,一木驢運磨如飛。」範成大還替曠世奇纔黃月英女士收瞭個關門弟子,言孔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不管黃月英是否參與瞭木牛流馬的發明,是否製造過諸葛行軍散跟臥龍丹,我在景區最高點的龍騰閣,看層層羅列瞭大約近百通圖文並茂的石碑,那是諸葛亮的一生,刀是鐵打的,想未嫁前的理工女,經常蹲在院子裏設計她的機器狗,皮膚焉能不黑﹖認為一白能遮三醜,那纔是真正的封建.......
台灣人看大陸》重新思考眷村的意義
穿梭在石子路滿布的窄巷,紅磚綠蔭竹籬笆到磚牆瓦房,透過陽光踮起腳還可以看見圍牆上閃耀著各種顔色的碎玻璃及破酒瓶。印象中的老兵爺爺身體硬朗、話不多,有著專注澄澈的眼神,穿的永遠是那件滿是麵粉的圍裙,用厚實的雙手費力揉著桿著麵團,我記憶中的眷村。眷村美食伴隨我成長,不論是小學睡眼惺忪去上學,還是高中夜以繼日苦讀的日子,隻要一份燒餅油條加蔥蛋搭配一碗暖呼呼的鹹豆漿就能喚起一整天的好心情,一路從龍山寺走到忠孝東路,一心市場吃到中興新村。升上大學後,離開我熟悉的傢鄉來到新竹,這裏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整座.......
台灣人看大陸》陸80後上班族無懼景氣寒鼕
最近,隨著中美貿易戰越打越火熱,以及終端消費性電子産品需求疲軟,許多颱灣的科技公司內部都彌漫著人力精簡的氛圍。這樣的産業氣氛,對於目前身處公司中堅分子的乾部們,其實是不陌生的。相當年,甫從大學、研究所畢業,身上還帶著學生纔有的天真浪漫氣息的我們,自詡自己是將來的科技新貴,懷抱著40歲就可以財富自由、環遊世界的夢想。然而,初入社會的我們,就曾遇到08年金融海嘯,當時的科技産業減薪、裁員還有獨步全球的無薪假一起來,有如被當頭棒喝、腦門灌冰嚇傻或嚇醒,現在我們對於企業麵對景氣寒鼕時的生存手法不陌生,對.......
台灣人看大陸》食事上海(三)
西西在《候鳥》中寫道:「法國梧桐呀法國梧桐/我想問問你/你的傢鄉在哪裏?法國梧桐呀法國梧桐/我想問問你/為什麼法國的梧桐/長滿在中國的土地?」時光流轉,人事已非,雖然梧桐是變成瞭公物,小樓還依然是那麼高不可攀。每次因公訪滬,結束後團體都有參訪行程,在上海有著許多舊時代名人的住所行館,哪怕是辦公、外派、短留甚至避難等,都會來到這個地方。住上一兩天,事後成名瞭,這間屋子就會沾光,往後成為瞭觀光勝地,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思南路上的洋樓裏除瞭寓所起居室書房以外,還有庫房及傭人、司機或是長工住的地方,.......
大陸人在台灣》一個在台陸生的身分歸屬之路
再次踏上這座島是2017年的九月,以碩士學位生的身分,距上次交換結束離開這裏正好兩年半。也算得上是和這座島來往密切瞭。雖說密切,可身分的差異帶來的張力卻不小。這分張力是從「你們」這兩個字拉開的。在和來颱交換的朋友們聊起對這裏的看法時,他們一開口先說的永遠是這兩個字:「你們這邊的教學模式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你們的論文格式是這樣的嗎?」「你們這邊有什麼研討會可以學生投稿呢?」也許與我生性敏感有關,每次聽到大陸同學這麼說,心裏都會咯登一下,然後第一反應便是趕緊說齣「他們」兩個字:「他們這邊的教學模式.......
大陸人在台灣》在台北看崑麯的日子
微雨的初鼕,重簷硃欄下的國傢戲劇院,江蘇省崑劇院的演員們為颱北的戲迷們帶來瞭又一齣精妙絕倫的崑劇大戲《西樓記》。經典之作在颱上演筆者自從五年前來颱求學之後,每逢江蘇省崑劇院赴颱演齣,一定場場親臨。白先勇老師曾指齣:「最好的崑劇演員在大陸,最好的崑麯觀眾在颱灣」,誠哉斯言!作為無數崑麯戲迷中的一員,能在颱北欣賞當今演齣水平最高的崑劇團的經典之作,其幸運、興奮又豈是言語所能概述!自筆者2013年首度在颱欣賞江蘇省崑劇《牡丹亭》之後,又於2015年觀賞《桃花扇》,至今年之《西樓記》,若要用一個字概括這.......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的雪(上)
1 北京不下雪又快到瞭臘月,北京還是不下雪。人們總說,北京一下雪就迴到瞭北平,這話不假,光是去故宮旁邊的角樓看看,從那一角的白,彷彿就能窺見整個北平茫茫一片的樣子。若此時鑽進羊肉館,和好友二三吃吃酒,涮涮羊肉,蒸汽升起來混雜著麻醬的香氣,模糊瞭窗外的大雪,那場景可真是一年到頭來最快活的事情。可惜這樣的景象隻能想像,一迴過神兒來,北京還是北京,還颳著冷冽的北風,乾燥的樣子看不到任何下雪的前兆。我枯坐在窗邊,看著外麵的景象,想起上次看到下雪,竟然是在颱北。2 淫雨霏霏颱北下雪,這聽起來是件荒唐的事情.......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的雪(下)
雪中的颱北實在無法用任何言語來描述。眼前的景象,若不是一場突然的大雪,若不是一時的興緻,若不是半路拾來支撐著上山的樹枝,若不是著靜默著的亭,又如何能見,如何能得呢?這景、人與事,三者缺一不可,我一人站在蘆草前,靜默地望著颱北,天地間似乎就隻有我一個人,雪中的心境已經飛齣瞭七星山,和雪花飄在瞭一起,多麼的自由啊。雪中我記起黃庭堅的詩,「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庭堅此詩,想必眼前也應有這樣寥廓的場景,纔生發齣這樣的感慨吧。我也一人在這天地中,都是孤寂,但心境.......
大陸人看台灣》台灣親人來賀禮
幾年前小兒快結婚瞭,打算請些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凡是應該請的人,我們都把他們的名字一一記錄在案,打算到時親自去發帖邀請。但卻碰到瞭個難題:我妹妹的傢人是否要請?按理妹妹是我們的親人、新郎的姑父姑媽,不用說也該請他們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他們傢住上海,哪怕大陸其他地方,我們都必請無疑,可我妹傢在颱灣,路途較遠,當中還隔著一條長長的颱灣海峽;來迴手續又較繁雜,很是不便,真有些不好意思請他們來。請還是不請?我一時拿不定主意。老伴說:「上次不知聽誰講過,外甥女蘋蘋最近要來天津學習『狗不理』包子,她父.......
大陸人看台灣》在平壤 思兩岸(上)
去朝鮮旅行,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朝鮮是世界上最神祕的國傢之一,很少有外國人赴朝旅遊。中國的遼寜省與朝鮮接壤,因為特殊的曆史原因,中國大陸與朝鮮也保持著長期的友誼,因此,中國大陸遊客隻要參與丹東當地的旅行團,就可輕鬆赴朝旅遊。因為一直對朝鮮感到好奇,我選擇在寒冷的臘月來瞭一場說走就走的朝鮮之旅。彷彿迴到50年前大陸從丹東乘火車入境,在朝鮮的新義州接受長達兩小時的檢查與入境手續辦理,從新義州到平壤,大概需要四個多小時。初到平壤,時間仿佛迴到瞭50年前的中國大陸。政治標語與領袖頭像隨處可見.......
大陸人看台灣》在平壤 思兩岸(下)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半島關係與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並不相同。南北雙方雖然多次在統一問題上達成共識,比如金大中時期、盧武鉉時期,但除瞭離散傢屬團聚與文體的交流以外,南北雙方無法實現人員自由來往、經貿,文化自由交流。反而滋生瞭各種各樣的脫北者事件與層齣不窮的武裝挑釁與摩擦。而兩岸關係在今天,基本實現瞭人員的自由流通,經貿文化的自由交流,這與九二共識與2008年後的全麵三通是分不開的。▲統一是南北韓共識還有一個不同是,兩岸的實力此消彼長,過去颱灣與韓國同為亞洲四小龍,實現瞭經濟騰飛,但當時,中國大陸與朝鮮.......
大陸人看台灣》新時代兩岸青年應勇於承擔
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錶《告颱灣同胞書》,正式提齣實現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告颱灣同胞書》是大陸重要的對颱曆史性文告。一份充滿溫情的對颱文告,標誌著大陸對颱政策從緻力武力統一到謀求和平統一的方嚮性轉變。40年滄海桑田,大陸發展日新月異,兩岸交流從融化堅冰到融閤發展,1月2日,大陸國傢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莊嚴宣布,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一個新的裏程碑,也是全新的時代際遇。這對於兩岸的青年來說,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兩岸青年大有可為,青年應勇於承擔,發齣自己的聲音。默契.......
大陸人看台灣》體悟台灣 不同角度看世界(上)
鼕雨斷斷續續下瞭一個月,期末考試一結束,我便迫不及待拎著箱子奔離冷冽潮濕的N城去赴約,那是一個來自海峽對岸的邀請。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以社區營造為主題,定點颱灣各處,為期七日,走鄉野、逛老街、訪社區。大學生,介於少年與青年之間的一類人,既有著由於涉世未深而具備的探索欲,又對事物有著自主的見解和認識,可以忽略兩岸之間存在的嫌隙,確實十分適閤作為兩岸交流的紐帶。此番旅程的前期,經過瞭繁瑣的手續辦理,能夠最終成行,實屬幸運,也是緣分。陸生從東西南北聚集至廈門,在行前會上,大傢憑藉著印象和涉.......
大陸人看台灣》鹿港與烏鎮 兩岸小鎮風姿各異
鹿港是一座地處颱灣中部西海岸的小鎮,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在清朝這裏是全颱經濟、文化、軍事命脈的重要城市。風起葉落,鬥轉星移,時至今日,小鎮雖因港口淤積和交通要道改變使得昔日的繁榮盛景一去不返,但卻在當地居民的努力將這裏打造成颱灣古跡保留得最完整的城鎮之一。●留住百年生活光景「颱北不是我的傢,我的傢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裏燒香的人們。」一麯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傳唱至今,經久不衰。正如歌麯所唱,這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小鎮,與霓虹閃爍的颱北形成瞭巨大的反差。羅大佑一語中的道齣瞭這些小鎮居.......
我身邊的台灣人》不吟詩作對 但我們探尋初心
從進入集體生活開始,我就一直是一個個性開朗、樂於交流的人,我和小夥伴們一起過傢傢、捉迷藏、拜把子、傳紙條、打電動,我們一起背古詩、抄作文、做義工、寫論文……我自詡在交友這件事上,下能翻牆上樹打遊戲,上可吟詩作對解公式。●初見竟有些小慌張踏上金門,走過「兩岸民族本一傢歡歡喜喜迎嚮和平來」的橫幅時,我知道,我要去接觸一些新的朋友瞭。然而這次,我內心竟有些止不住的小慌張。他們來自海峽對岸,我對他們的想像隻敢停留於高矮胖瘦的外觀,不敢輕易地去猜想性格亦或是三觀,就像是一道猜謎的遊戲——我的新朋友將會是什.......
我身邊的台灣人》彼岸室友的轉變
在時速為300km/h的返程動車上,注視著窗外呼嘯而過的景色,過往八天與他們的一同的點點滴滴,紛紛浮現在腦海裏,有點催淚,卻也想留下這麼一些文字,以記兩岸文化體驗營的他們,而不得不提那個來自彼岸的室友。帶著一絲「方」八天前,在杭州蕭山機場,與大陸小夥伴們一同等待著彼岸的他們的航班,內心有著復雜的情緒,一份期待,但也帶著一絲的「方」(慌),因為這是第一次,第一次與非親戚之外的彼岸的他們一同交流。聽著去往彼岸的同學講訴著他們與彼岸人的故事,這一次我真的要與彼岸人麵對麵交流,聽他們的故事,成為他們故事.......
我身邊的大陸人》我們相遇相知 期待未來的蛻變
八天七夜的旅程,開啓瞭兩段特彆特彆深刻的友誼。首先是Ning,Ning是與我分在同一組的夥伴,從見麵的第一刻,到要分離,我們幾乎都是處在一起的。同樣是法律係的我們,比彆人有更多話題,談論著兩岸法律係的課程安排相同相異之處,原來對岸的基本課程不隻是法律,還有數學統計相關必修科目,不同於我們,除瞭必修的專業科目與語文,剩下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另外,因為Ning是大三,我大二,她也和我聊到在大陸是大四畢業前就可以考律師法官,我很意外,因為在颱灣是到大四畢業之後纔能考。介紹好聽的歌給你Ning總是照顧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