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10:59:51 AM
前幾天我們給大傢寫過“貼牌” Mate 40E 的事。這台手機憑什麼敢抄襲華為?
雖然外觀跟華為一毛一樣,但配置低得離譜(天璣 1000 + ),而且 logo 也不是華為的,最離譜的是,“山寨機”一般的存在,卻賣到華為一個價...
再支持國産,我想都不可能買得下手,也怪不得開賣到現在一周多瞭,也就賣齣 30 台不到,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
大傢期待的是搭載華為最新技術的旗艦機,而不是東拼西湊的貼牌機。
想等華為新旗艦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瞭,因為新一代華為 Mate 50 很可能會重新搭載 5G 功能,直接王者歸來!
Mate50 終於來瞭
掐指一算,距離 Mate 40 發布已經快 2 年瞭,本來應該去年底就發布的 Mate 50 依舊沒啥蹤影。
不過華為現在的情況大傢都懂,能繼續賣手機已經很不錯瞭。不過等瞭這麼久,Mate 50 的爆料終於來瞭,根據數碼博主的最新消息,全新的華為 Mate50 係列很可能 在 7 月中下旬發布 ,目前該機的設計方案已經敲定。
這代華為 Mate50 將從打孔屏迴歸到 小劉海屏設計 ,雖然顯示麵積小瞭,但新鮮感還是有的。
同時有望搭載 iPhone 13 Pro 係列 同款 LTPO 屏幕 ,能實現 1-120Hz 的自適應刷新率調節功能。
在攝像頭方麵,按照老傳統依舊是在 P50 的基礎上做優化,成像效果那就不用擔心瞭。
係統方麵,鴻濛肯定少不得,本次 Mate50 將會搭載鴻濛 OS 3.0 係統,使用體驗妥妥的。
至於大傢最關心的處理器方麵,麒麟芯片是沒有瞭,依舊搭載高通獨傢供應的 4G 驍龍 8 芯片,基於三星 4nm 工藝打造,性能跟 5G 版差距不大,日常使用還是有保證的...
誒,等等,你不是說支持 5G 嗎,現在整個高通定製 4G 芯片,那怎麼支持 5G ,有沒搞錯?
確實,SOC 隻支持 4G ,所以,華為這次用瞭船新的手法,來實現 5G 的支持。
“華為皮”上陣
早年的果粉應該對“蘋果皮”這玩意有印象,能把沒有通話功能的 iPod Touch “升級”為 iPhone ,在 iPhone 還需要“賣腎”去買的年代,蘋果皮真的是很多人體驗 iPhone 的最佳方式。
而華為 Mate 50 實現 5G 的方式跟蘋果皮類似,就是把 5G 功能內置在手機殼一般的配件裏,4G 手機裝配過後,就能從 4G 升級為 5G 網絡。
這時有朋友會問,誒,華為不是被禁用 5G 嗎,這做法不是有問題嗎?
對的,華為自己做肯定有問題,所以,這華為皮並不是華為齣的,而是一傢叫數源科技(Soyealink)的公司齣的。
根據官方的介紹,這款産品叫“5G 通信殼”,産品原理為通過在手機殼內嵌入 eSIM 芯片以及 5G 模塊,並通過 USB-C 連接至手機使手機網絡支持 5G。
不過有朋友擔心,內置瞭 5G 模塊,這通信殼會不會很厚,裝上去像大哥大呀?
大哥大倒是不會,這款産品重約 52 剋,厚度 3.2mm,跟普通的手機殼差不多,和華為 P50 Pro 手機加起來重約 247 剋,也就 iPhone 13 pro max 的手感(238g),小半斤沒跑瞭。
目前該通信殼適配華為 P50 Pro ,後續將適配更多機型,至於華為即將推齣的 Mate 50 係列肯定也不會缺席。
對瞭,這款通信殼售價 799 元,說不定到時會跟 Mate 50 搞一波優惠促銷,這樣就能 4G、5G 全兼顧瞭。
活下去是關鍵
很多朋友會說,現在 5G 一點用都沒有,除瞭貴之外,真沒感覺哪裏比 4G 好...
目前是這樣,但隨著 5G 的普及,4G 手機必然會被淘汰的,這也是華為不斷跟其他品牌閤作推齣華為智選 5G 手機的原因。
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選為華為智選就錶示華為要為它們背書,而前麵說過瞭這些貼牌的手機,往往就是處理器不同,其它外觀配置一緻的翻版,為瞭避嫌甚至連鴻濛係統都無法搭載。
這一套下來,使用體驗肯定是無法保證的,久而久之也會損害華為多年積纍的口碑。
幸好的是,今年以來,華為的手機供應得到瞭極大的改善,從最近的 Mate Xs 2 摺疊屏手機到未來的 Mate 50 ,就可以看齣華為手機在一步步復蘇。
加上 5G 通信殼的麵世,能極大的提升當前華為手機的産品力,為解決製裁問題爭取更多的時間。
比起以前消費者業務占大頭,其實現在的華為發展動力更強,不僅手機業務保住瞭,同時運營商業務在 2021 總收入中占比 44.2%,新興業務收入增長 30%。
更不用說華為過去十年纍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 8450 億元人民幣,這纔是華為最大的財富。
所以,隻要華為能挺過這一關,未來的發展估計真攔不住瞭...
編輯: 豬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