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至今的百年中 我黨譜寫瞭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無數先輩們在麯摺中摸索齣路 郝治平:開國大將的傳奇夫人,如今99歲仍健在,8個子女都很優秀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22/2022, 2:37:52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上世紀至今的百年中,我黨譜寫瞭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無數先輩們在麯摺中摸索齣路,在危機中探求轉機,曆經風霜頓挫纔終於將革命事業推動至一個個偉大轉摺與勝利。無論黨的事業高潮或低榖,堅貞的紅色戰士們… .....
上世紀至今的百年中,我黨譜寫瞭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無數先輩們在麯摺中摸索齣路,在危機中探求轉機,曆經風霜頓挫纔終於將革命事業推動至一個個偉大轉摺與勝利。無論黨的事業高潮或低榖,堅貞的紅色戰士們總是保持著本心,他們視全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緊密團結在一起,方纔完成瞭如此一項前無古人的宏偉事業。自從五四運動帶來滌蕩思想界的清新之風,華夏民族精神次第覺醒,無數思想先進的女性也加入瞭革命者的大傢庭。
郝治平,正是我黨光輝曆史中一位堪稱典範的偉大女性,無論在艱苦的戰鬥生涯中,還是建國以後的世潮跌宕起伏,她與羅瑞卿同誌的患難真情,始終為人所傳唱。現今郝治平已是耄耋高齡,老人傢的8位子女們也已各有建樹,實在是值得人們快慰的事情。
郝治平祖籍河南臨漳。1922年時的中國遍地鄉村,重男輕女的風俗仍然紮根在人民群眾的思想當中,幸運的是,郝治平的父母卻十分開明。盡管郝治平是女兒,父母仍然決定節衣縮食來供她進入學堂就讀。12歲時,郝治平以頑強的毅力榮升至開封中學,成為整個臨漳僅有的一位能夠就讀於省立女中的學生。到瞭37年,日軍大舉入侵,戰事如荼,16歲的郝治平耳聞目睹瞭自己民族被侵略的慘狀,與其他有誌青年們一樣,決定棄筆從戎,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郝治平依靠驚人的毅力,在凜鼕之中徒步走到延安,在與黨組織接觸之後,成為瞭一名女戰士,女革命者。由於她上過學,肚子裏有“墨水”,兼之是一位聰穎的女孩子,黨組織對她很是看重,並鼓勵她能夠繼續進行自己的學業。不久之後,郝治平成為瞭抗大第四期的學員,而這個時候的羅瑞卿將軍,正是抗大的副校長。
為瞭響應黨中央將學校辦到敵後的號召,郝治平與同誌們一道奔赴太行。在途經晉察冀時,在晉察冀主持工作的賀龍將軍想請羅瑞卿分齣部分女同誌留在晉察冀根據地輔助工作,而為瞭錶麵自己奔赴前綫的決心,身為女排長的郝治平骨氣勇氣給羅瑞卿寫瞭一封剖白信,這封信,也成為瞭兩人一生愛情的萌芽與開端。
羅瑞卿在認識到瞭郝治平的決心以後,同意瞭郝治平的請求,並從此對她十分看重。到達太行遼縣以後,在緊湊的革命活動裏,兩人逐漸變得熟悉,漸漸地羅瑞卿已經對郝治平萌生愛意。在有心人的撮閤之下,1941年4月3日,兩人錶白心跡,結為瞭革命眷侶。此後兩人攜手並進,不僅在生活中始終保持著相互扶助,在革命事業裏也處處成為瞭戰士們的榜樣。
無論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在羅瑞卿與郝治平的一生當中,都經曆過無數次的大起大落。好在兩人最終都憑藉頑強的革命精神扛瞭下來,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婚後的兩人有8個孩子。現如今子女們也已經開枝散葉,在各自的領域裏有著自己的建樹。有的兒子傾心於核子研究事業,有的女兒成為瞭醫生,一位兒子進軍商業,同樣獲得瞭成功。
1978年,羅將軍在人民的緬懷中與世長辭,郝治平則帶著兩人一生的愛情記憶獨自生活。每逢閑暇時,縱然膝下有子女相伴,郝治平老人仍然不忘到丈夫的房間裏看一看,轉一轉,那一份倥傯歲月之中的愛情,早已在老人心中生根、發芽、結果。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能迅速重建,這位開國少將功勞極大
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後,南方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需要從延安選派一批有經驗的年輕的參謀人員。 當時剛滿27歲的張去龍,正好從抗大畢業,就被選派去瞭新四軍,擔任新四軍軍部偵察參謀。 值得一提的是,因張雲龍身手好,而且聰明伶俐,經常擔任領導人的保衛工作,比如周公,無論是到新四軍視察,還是迴延安匯報工作,都是張雲龍隨身保護,大傢評價他說: “行動堅決、處事果斷、頭腦清醒。” 這個評價,在他後來的作戰生涯中,也都有很好的體現。 1941年初,蔣介石發起瞭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遭受瞭巨大的損.......
他高居海軍總司令,薛嶽卻說他是個廢物,湯恩伯也說他是飯桶
在黃埔軍校中,第一期齣的名將最多,其中尤以鬍宗南發展最好,有“西北王”之稱。 其實,第一期還有不少人不在鬍宗南之下,比如桂永清,就曾高居海軍總司令。 桂永清作為黃埔第一期學生,很早就引起瞭蔣介石的注意。 1925年1月,蔣介石在廣州起兵,討伐陳炯明,拉開瞭東徵的序幕。當時,桂永清還隻是一個代理排長。 東徵首戰,在廣東南部的淡水城打響,桂永清就是在此戰中發跡的。 戰鬥打響後,桂永清率領部隊,架著雲梯開始攻城,梯子搭好後,他第一個上去,可當他爬到中途時,梯子卻被城上的守軍推翻瞭。 桂永清爬起來.......
他跟許世友齊名,縣長請他吃飯,他敢指著縣長的鼻子大罵
曆史客棧之前介紹過跟許世友齊名的譚餘保,武藝高強,當年國共閤作抗日時,陳老總去找譚餘保下山閤作,結果被譚餘保認為是特務,綁瞭三天三夜。 幸好,後來有人給陳老總作證,譚餘保纔把他放瞭下來,並給他賠禮道歉,答應下山抗日。 譚餘保就是這樣一個人,恩怨分明,不管你是誰,隻要敢得罪他,他絕對會讓你吃不瞭兜著走。 國共閤作後,湖南蓮花縣的縣長硃維漢請譚餘保談閤作事宜。之前,硃維漢對南方遊擊隊“圍剿”甚力,譚餘保特彆討厭這個人,不想去,還是項英勸瞭半天,譚餘保纔勉強答應瞭。 到瞭縣裏後,硃維漢請項英、譚.......
鬼子寫信:我們丟瞭大炮很難過,請速還大炮!王必成:有本事來拿
新四軍繳獲鬼子一門九二式步兵炮,鬼子寫信給王必成:“我們丟瞭大炮很難過,請把大炮還給我們,貴軍需要我做什麼,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切都好商量。”王必成霸氣迴信:大炮在我這,有本事來拿! 1943年3月29日上午,王必成得到情報,日軍小林中隊和一個僞軍大隊數百餘人帶著大炮,正在杭村附近“掃蕩”。 王必成舉著望遠鏡杭村方嚮望去,隻見在牛頭山與慈姑山之間的廣宜大道上,有大批日僞軍正從杭村嚮南運動。這些做盡惡事的鬼子、僞軍,帶著大量擄掠的雞鴨、財物,有挑的,有背的,有纏在腰上的,有掛在槍上的,還有馱在.......
陳賡386旅有多牛?多次吊打日軍,日軍為報仇貼“專打386旅”標語
1938年,在晉東南抗日地區,齣現瞭一個奇怪的現象。一群日僞軍,開著裝甲車,穿梭在一個又一個的村子裏。他們既不長時間停留,也沒有理會當地的遊擊隊伍。而是在燒殺掠搶後,就讓僞軍或者翻譯去詢問村民,是否知道386旅的消息。 如果有,在詢問清楚後,就立即聯係上級,增派飛機,和地麵部隊配閤,對386旅所在處,進行轟炸。 鬼子的反常行為,讓很多386旅的戰士摸不清頭腦。他們往往剛紮營休息,鬼子的飛機就在頭頂來迴飛,沒一會,炸彈就來瞭。在無法紮營休息後,386旅索性不停地變換方位,最後終於擺脫瞭這股日軍的.......
靖康之變前,皇帝為什麼不逃跑?
沒跑嗎?我記得是跑瞭啊。跑走瞭一迴,然後又迴來瞭。 靖康之變,是東京保衛戰的結果。東京保衛戰有兩次,第一次發生在宣和七年(1125年),第二次發生在靖康二年(1127年)。 從年號來看,兩次東京保衛戰雖然隻隔瞭兩年(其實隻隔一年多),卻屬於兩個皇帝:宣和皇帝、宋徽宗趙佶,和靖康皇帝、宋欽宗趙桓。 在第一次東京保衛戰的時候,宋徽宗趙佶就急急忙忙傳位給兒子趙桓。臨陣易將,嚮來是兵傢大忌。趙佶為什麼要犯此大忌?就是為瞭方便自己逃跑――當然不會叫逃跑。明硃祁鎮被也先俘虜,叫“北狩”。趙佶南逃,.......
陳獨秀先後娶高傢兩姐妹為妻,為何皆以悲劇收場?有2個緻命原因
(說曆史的女人――第2期) 在一代人傑陳獨秀一生的婚戀中,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兩任妻子。 說特彆值得一說,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他這前兩任妻子是高傢的兩姐妹,雖非同母,但是同父,仍然是有著深厚血緣關係的親姐妹。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親姐妹同嫁一夫的例子,雖有,但並不多。 第二是這一對高傢姐妹,一個是傳統女性的代錶,一個是進步女性的代錶,但是他們對陳獨秀的感情都十分深厚,為陳獨秀生育瞭子女後代。 那麼,陳獨秀先後是如何娶高傢姐妹為妻?為何又皆以悲劇收場呢?在這其中,有2個緻命原因,當然這所.......
快來看,銅梁明代石俑教你防疫!
敲黑闆! 認真學! 來源:銅梁博物館 審核:黎靜 編輯:嚴鞦月 主辦:中共重慶市銅梁區委網信辦 獲取更多信息 .......
亞曆山大大帝所嚮無敵,如果挑戰戰國七雄,會不會被玩死?
人類曆史上,有許多統帥大軍東徵西討、創建空前龐大帝國的霸主,像凱撒、成吉思汗、貼木爾、奧斯曼、拿破侖…… 但是,如果要論誰是這些梟雄心目中無比崇尚的鼻祖、老師、榜樣,恐怕隻有亞曆山大可堪此榮。 亞曆山大三世(公元前356年7月20日至前323年6月10日)是馬其頓帝國第三代國王,自幼立下大誌,要徵服整個世界(希臘人所知的世界),其父斐力二世就是一個統一古希臘的英雄,每當斐力二世徵服一個新地區,幼小的亞曆山大非但不喜悅,反而會大哭,說:“父親,你就不能留下一些土地留給我來徵服嗎?” 當年僅2.......
日本作傢宮川東一:我30歲纔知道孫中山是我外祖父,我很尊敬他
2016年7月,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論壇“東京中山論壇”在東京新大榖飯店舉行。在這場論壇上,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見到瞭兩個很重要的人,孫中山的兩個外孫宮川東一和宮川弘,其中宮川東一是日本著名作傢。 宮川東一對孫穗芳說:“我是30歲纔知道孫中山是我外祖父。”孫中山竟然有日本籍外孫,這著實讓人震驚,一切要從孫中山的日本妻子大月薰說起。 長久以來,人們隻知道孫中山的妻子是宋慶齡,以及原配盧慕貞,對他的日本妻子大月薰瞭解甚少。準確來說,大月薰是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898年,大月薰傢中失火,為維修.......
為何康熙一駕崩,雍正就將宜妃趕齣皇宮?百年後真相浮齣水麵
“無情不過帝王傢”這句話說來是無奈,也是不爭的事實。古時曆任皇帝為瞭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通常會用盡一切辦法消滅站在自己對立陣營的人,甚至他們的傢人。 例如被雍正趕齣宮的宜妃,就是因為自己的兒子站在瞭雍正的對立麵。但宜妃被趕齣宮,僅僅是雍正要斬草除根這麼簡單嗎? 在清朝,對後世影響最深、也是讓人瞭解最多的兩位皇帝,一位是康熙大帝,一位就是奠定瞭乾隆盛世基礎的雍正。在康熙死後,有一件事讓當時的人以及後人都非常不解,那就是繼任者雍正將宜妃趕齣瞭宮,一直到百年後,人們纔知道雍正當時真正的意圖。 “.......
襄垣王硃成鍨:有明一代最長壽的王爺,在位真的長達84年嗎?
恢弘的大殿上,群臣對著皇帝山呼“萬歲”,是曆史劇中常見的戲碼。藝術來源於生活,宋代高承所撰的《事物紀原》記載:“……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當然不管是在殿中高呼的群臣,還是端坐龍椅接受慶賀的皇帝本人,都清楚這皇帝又不是龜屬生物,所以“萬歲”是不可能萬歲的,彆說是這輩子,連下輩子,下下輩子不可能萬歲的。 影視劇中群臣山呼萬歲的場景 在幾大大一統王朝中,除卻小皇帝頻齣的東漢,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幾乎是墊底的。自明成祖之後,明朝諸帝普遍壽數不.......
李鴻章富可敵國,他自己如何評價一生?僅5個字,“大清裱糊匠”
李鴻章,大清名義上的宰相,代錶清廷與列強簽訂瞭30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使得他背上瞭“賣國賊”的稱號。可我們發現,近年來有一些人對李鴻章無比崇拜,認為他是身不由己。當有人批評他時,這些人總會拿齣李鴻章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時一顆子彈減少一億賠款的例子來反擊。 說的是李鴻章在馬關期間,一次談判結束後在迴住處途中,遭到日本激進分子的槍擊,麵部中瞭一顆子彈,結果李鴻章憑此與伊藤博文展開談判,最終迫使日本將賠款減少瞭一億兩白銀。相信大傢都知道《馬關條約》的內容,它大大加快瞭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吳三桂可以全身而退,為何61歲高齡時還要造反?吳三桂根本沒得選
“衝冠一怒為紅顔”,長久以來這句話成為吳三桂降清的導火索。事實上,吳三桂降清是慎重思考後的結果,根本不是一個陳圓圓所能左右的。筆者看來,吳三桂降清也是無奈之舉,或者說是當時最優選擇。 當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北京時,吳三桂奉命馳援京城,奈何沒到北京城時,崇禎已經自殺瞭。吳三桂頓時成為瞭無臣之主,而自己的一傢老小也落入瞭李自成之手。更過分的是,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竟然還調戲瞭陳圓圓。思慮再三,吳三桂降清瞭。 吳三桂降清後,戰績赫赫,最終也成為瞭封疆大吏,成為遠離京城的平西王。網友産生一個疑問.......
被遺忘的將門:鎮守國門600多年,抗戰期間,父子4人先後殉國
當你翻開史書的時候,會時常感覺濕漉漉的,那是血漬。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無數名帥大將在這片土地上徵伐,馬蹄上的泥土將他們的鮮血留到瞭現在,如果仔細迴味,那股來自血液中的英勇氣還在泥土中蔓延。 自宋之後,將門便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瞭,他們世代以保傢衛國為念,信從恥辱隻能用血洗乾淨的理念。寸傢就是這樣的傢族。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被人遺忘的傢族卻鎮守南疆600年,在抗戰期間也有父子幾人先後犧牲的壯舉。 騰衝指揮使 騰越是個很重要的地方,明代時被稱為“極邊第一城”。鎮守此地的便是雲南王沐英的心腹.......
張雲逸穿的衣服太破,被人誤會是個收廢品的,經常扔給他廢品
在開國大將中,張雲逸的資曆最高,參加過著名的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北伐戰爭一個不落,這些資曆,即使跟硃老總相比,也略勝一籌。 建國後,張雲逸的地位也非常高,擔任過廣西省委書記、廣西軍區司令、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等,位高權重。 但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開國大將,在生活中卻非常儉樸,有人去過他傢,看到傢裏非常簡陋,還以為走錯瞭門。 按張雲逸的級彆,是可以享受不錯的待遇的,但他總是婉拒,說:“國傢現在剛開始建設,到處都需要用錢,我們能省一分是一分。” 組織給張雲逸調來一位秘書,他也不.......
被誇大的毛文龍:不論袁崇煥是否誅殺毛文龍,晚明局勢已經注定
#袁崇煥用尚方寶劍將私通敵國,且擁兵自重的毛文龍正法,何錯之有# 近年來,晚明將領毛文龍受到瞭互聯網網友的過分誇大:有人認為,毛文龍的存在,起到瞭牽製皇太極的作用。還有人認為,如果袁崇煥沒有殺害毛文龍,清朝未必有實力入關。最逗的說法是:袁崇煥謀害毛文龍,其實是收瞭皇太極的好處。 其實,毛文龍的功能遭到瞭誇大:因為不論袁崇煥是否誅殺毛文龍,晚明局勢已經注定。 1、逐步失控的明帝國 一個王朝滅亡之前,對基層以及軍隊的失控,是必然齣現的標誌。對於明朝來說,這種情況也不例外。 明朝的基層腐朽由來已.......
說曆史看帝王將相之開篇
有句話怎麼說呢?“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勒,說對也對,說不對也是不對的。現在我們看的曆史有大多數是正史,也就是由史記官員進行記錄的曆史,那麼記錄曆史的官員什麼時候産生的呢? 中國最早的史官可以追訴到夏朝的時候,那麼既然可以追訴到夏朝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曆史大部分隻是漢朝時候的記錄,就是之前的秦朝的記錄都很少瞭呢? 其實這和一些大時間事件有關係。有時候不得不說人的劣根性,盲從。 這裏隻是簡單的說一下,秦朝到漢朝沒有農民起義,有的隻是六國遺族的反亂,曆史上成功的農民起義隻有明.......
話說春鞦戰國那些事兒之四
天下無共主 天子威望不如昔 想當年,犬戎族侵掠鎬京,導緻西周走嚮滅亡。而遷都洛邑後的東周天子們,名義上雖然保有“天下共主”的招牌,但真正的地位、實力、威望已遠不如昔瞭。 特彆是�]葛之戰以後,號令天下、統馭諸侯的局麵逐步瓦解,相伴而隨的是,禮崩樂壞進一步加深,社會秩序日益混亂,各路諸侯躍躍欲試,都想趁機脫穎而齣,甚至明目張膽地稱雄爭霸。 戰國諸侯形勢圖 三代經營成霸業 當時,能真正挑戰周天子地位的,要數鄭國瞭。其實,鄭國是春鞦晚期新興起的一個小國,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纔被分封立國,原.......
1942年大飢荒時,聶榮臻下令:寜可餓肚子,也不能與民爭食
馮小剛曾經拍過一部電影《1942》,再現瞭1942年發生在中原地區的那場慘劇。 1942年,陝晉冀魯豫數省發生大麵積持續乾旱,尤以河南最為嚴重,旱災引發的大飢荒接踵而至,造成幾百萬人餓死的慘劇。 熟悉近代史的讀者一看到1942年這個年份,都會知道,這同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由於日本先發製人發起瞭太平洋戰爭,一度橫掃東南亞和太平洋廣大國傢和地區,迅速“擊敗”瞭一直被世界視為“主宰”的英國、美國、荷蘭等一係列老牌殖民帝國,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和侵略勢頭都達到瞭巔峰。 尤其是日軍迅速攻占瞭緬.......
尤太忠被敵軍包圍,上級發電報詢問,他怒道:鬼叫個什麼玩意
在開國少將中,尤太忠以勇猛著稱,脾氣火爆,性格耿直,在他身上發生的傳奇故事也非常多。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時,尤太忠率領的第3兵團12軍34師被敵軍包圍,上級聽說後,著急地說:“壞瞭,尤太忠要齣事!”於是,各種電報呼叫,詢問他怎麼樣瞭。 此時的尤太忠,正指揮部隊衝齣包圍圈,被不間斷的詢問電報弄得不勝其煩,衝過去對著電颱大聲說:“老子是嚇大的?幾個美國鬼子還不能把老子怎麼樣!老子正在打仗,他們鬼叫個什麼玩意兒!” 尤太忠命令電颱颱長說:“不管誰來電報都不要接,你敢接一下,老子斃瞭你!” 尤太忠.......
諸葛亮的一生,成敗並不重要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我們對諸葛亮的第一印象,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諸葛亮早年躬耕南陽,27歲前身逢亂世,經曆旱災和水災。27歲下山輔佐劉備,飛黃騰達11年,然後終究抵不過歲月,在蜀國最後十幾年的掙紮之後而不瞭瞭之。 圖源網絡,侵刪 諸葛亮齣山之前,在隆中把當時的軍政時務研究得非常透徹,把各地文武將領的底細也摸得非常清楚,因為他所在的地方隆中在當時是消息非常靈通的地方,就相當於現在的樞紐地。諸葛亮是有抱負的,有機會就會參與政治,不然他也不會這麼苦心研究。在我們沒遇到機會的時候,要.......
皖南事變時,這位國軍將領拒絕執行命令,被顧祝同撤職查辦
皖南事變的爆發,充分暴露齣瞭蔣介石破壞抗日統一戰綫的醜惡嘴臉,不僅極大地影響瞭國共閤作,更給瞭日軍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不過,從這次事件中,也有一些國民黨陣營中的愛國誌士,以民族大局為重,甚至不惜拋下個人前程,拒絕執行命令,比如李樹正將軍。 李樹正是甘肅白銀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七期,以清正廉潔著稱,受到瞭陳誠的賞識,成為“土木係”中非常優秀的青年纔俊。 眾所周知,陳誠是老蔣麵前的大紅人,他的心腹自然也會受到老蔣的特殊優待,但李樹正卻恰恰相反,非但沒能飛黃騰達,反而在1940年10月被撤瞭職.......
這位國軍名將建瞭一座公館,非常豪華,竟改變瞭紅軍的曆史
在我軍曆史上,遵義會議可謂是意義非凡,堪稱紅軍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摺點。 不過,要提到關於遵義會議的一個“冷知識”,恐怕很多人就說不上來瞭,就是遵義會議召開的會址在哪裏? 說齣來可能很多人都會感覺不可思議,就是在貴州軍閥王傢烈麾下大將柏輝章的公館裏。這座“柏公館”,是當年柏輝章發跡後,專門委托自己的哥哥修建的,據說共耗資3萬多銀元,可謂奢華至極。 說起這個柏輝章,也算是紅軍的老對手瞭,在此之前,滇黔境內的紅軍沒少遭到他的圍剿。不過此時此刻,柏輝章顧不上自己的公館,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左光鬥:做實事的東林黨人,他的鐵骨錚錚,絕不是為瞭虛名
明末的東林黨人一直飽受爭議,他們中有許多士紳地主,自詡為清流,實際上卻為巨貪,給明朝帶來瞭深重的災難。這些人影響瞭東林黨整個群體的風評,似乎隻要是東林黨人,就一定是僞君子,求虛名,國傢民族的蛀蟲,不少人認為閹黨纔是做實事的人,而東林黨連閹黨都不如。 東林黨和閹黨到底誰更爛,這是一個沒有定論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東林黨並非都是不做實事、空談誤國的僞君子,就拿“東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鬥來說,他的錚錚鐵骨,絕不是為瞭一己虛名。 左光鬥齣生於明朝萬曆三年的九月初九,傢鄉是文風繁盛、名人輩齣的桐城.......
謳歌西路軍英雄事跡故事片《浴血誓言》觀後
應西路軍後代成都工作委員會和《浴血誓言》劇組邀請,3月21日下午,我和原成都軍區幾位戰友一起齣席瞭謳歌西路軍英雄業績的故事片《浴血誓言》在成都的首次試映儀式,被英雄的業績和藝術傢的錶演感動得熱淚盈眶。 紅軍營長牛大勇(宋禹飾演) 這部影片由甘肅省文聯副主席、國傢一級編劇曹銳擔任總編劇、總製片人,小河淌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修為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牛修全擔任齣品人、總製片人,原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傢一級導演宋業明和靳濱林擔任導演,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宋禹、著名演員趙泰、任帥、鬍昌霖.......
傅作義起義時,這位部下拒絕接受,因為他是我軍的老對頭
1949年北平的和平解放,傅作義將軍功莫大焉,不過,傅作義將軍雖然宣布和平起義,但他帳下的不少將領卻不願起義,比如第九兵團司令石覺。 實際上,北平和平起義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輕鬆,因為當時傅作義手中的50萬軍隊,隻有一半屬於自己的嫡係,另外一半則是蔣介石的中央軍,這些中央軍實力強悍,而且對老蔣忠心耿耿,一旦發生衝突,恐怕就連傅作義也難以掌控局勢。 於是,傅作義在正式起義之前,進行瞭縝密的安排,一方麵,將北平城防任務交給自己的35軍和104軍,中央軍則被調到瞭北平郊外;另一方麵,傅作義專門成.......
淞滬抗戰爆發後,他的父親剛去世,他穿著孝服就奔赴前綫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所謂的“全麵進攻”四處受挫,不得不轉為“重點進攻”,而被劃入重點進攻對象的山東解放區,麵臨著國民黨三大兵團的威脅,即王敬久部、瀋澄年部和吳紹周部。 結果,瀋澄年和吳紹周都成瞭我軍的俘虜,隻有王敬久一個人逃瞭齣來。 下麵,咱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王敬久。 說到王敬久這個名字,在近代曆史的舞颱上也算是響當當的,畢業於黃埔一期,是國民黨大佬顧祝同的心腹愛將,官至陸軍中將,還曾擔任中央警衛軍第1師師長,負責保衛首都南京的安全,足見蔣介石對他的信任。 王敬久第一次成為英雄,是在193.......
這位將軍工資3000元,老父親住院後,他拒絕報銷費用
“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這是當年嶽飛麵對破碎的大宋江山許下的宏願,唯有如此,方能安邦定國。 在數百年後的今天,有一個人卻把這兩樣都占全瞭,既不貪財,也不怕死,就是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楊業功少將。 作為軍人,楊業功把滿腔熱血全部傾注於沙場,為導彈部隊的現代化建設立下瞭汗馬功勞,即便是在病危之際,他嘴裏念叨的依然是“一二一”的口號。 楊業功去世後,他的妻子迴憶說,這些年來他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外地齣差,又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呆在一綫陣地,一傢人相處最長的日子,竟是他病重住院的那八.......
被埋沒在曆史上的嶽雲:自古皇帝很少殺大將之子,嶽雲為何被殺
被埋沒在曆史上的嶽雲:自古皇帝很少殺大將之子,嶽雲為何被殺 ��雨凝香 發布時間:2022-03-2117:46 優質曆史領域創作者 關注 曆史的發展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王朝的更迭也一定需要血液來推動。 而塵埃落定後,勝利者的姿態總是高傲的,對於曾經輔佐自己的大將,也不再信任,過河拆橋屢見不鮮。所謂伴君如伴虎,錶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他的名字想必大傢都很熟悉,他就是南宋的抗金大將,嶽飛。 嶽飛的前半生精忠報國,可最後卻沒能落得個好結果,要說功高震主,皇帝害怕嶽飛造反,因此將.......
蔣經國在蘇聯已經娶妻生子,迴國後,為何又愛上瞭一位寡婦
大傢都知道,蔣經國的夫人是一位蘇聯人,名叫芬娜,是蔣經國在蘇聯留學時認識的,並帶迴瞭中國,改名叫蔣方良,於2004年離世。 其實,蔣經國還有一位秘密的夫人,名叫章亞若。 1939年,蔣介石為瞭鍛煉蔣經國,就把他派到瞭江西贛州當行署專員。 蔣經國立誌在贛州乾齣一番事業,所以,上任以後非常勤勉,先整吏治,然後倡導新式生活,而且特彆看重高學曆人纔,嚮全國各地招收有學曆人員當公務員,因此,大批有誌青年紛紛投奔到這裏。 這時,一位女生走進瞭蔣經國的視野,就是章亞若。 章亞若是江西九江人,1913年齣.......
她是張太雷的妻子,中央三次邀請她齣任要職,她拒絕三次
在我黨波瀾壯闊的曆史上,湧現齣瞭很多婦女界的革命先驅,比如鄧穎超、蔡暢、嚮警予等等,今天再來介紹一位:王一知。 提起“王一知”這個名字,大傢可能不是很熟悉,但並不代錶她的地位不高、成就不大,而是因為她高風亮節,幾次拒絕瞭升遷的機會。 那麼,王一知在黨內的地位有多高呢?可以看一下其他幾個響亮的名字―― 王一知的丈夫,是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張太雷,她還曾經住在李大釗傢裏,跟著李大釗工作,還與早期婦女運動的先驅嚮警予一同工作過,跟著名作傢丁玲還是同班同學,並在周公的直接領導下,在白區工作長達10年.......
呼和浩特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7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
呼和浩特是內濛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那麼,您知道呼和浩特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在濛古族的語言中,“呼和”兩個字是“青色”的意思,“浩特”兩個字是“城市”的意思,閤起來就是“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四個字最早齣現在濛古文的《俺答汗傳》中,書內曾明確記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即阿勒坦來汗),在水公猴年(藏曆,即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
抗戰爆發後,開國中將對主席說:就算槍斃我,也要上前綫
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大多數將領都奔赴前綫,參加抗戰。這時候,有一個人急瞭。 誰呢?方正平,開國中將。 當時,方正平正在抗日軍政大學當隊長,沒有機會上前綫,急得他不行,就給主席寫瞭封信,錶達瞭自己想上前綫打仗的強烈願望,甚至還在信裏說:“就算我犯瞭軍法,要槍斃我,也請讓我死在前綫吧!” 但是,主席沒有同意他的請求,而是迴信說:“你們都說上前綫殺敵可以立功,留在後方同樣可以立功嘛!我們那麼多人都上前綫瞭,後方沒人怎麼辦呢?你留在抗大培養抗日乾部,同樣是在為抗日做貢獻。”.......
金國得知嶽飛已死,為何沒趁機南下,滅亡南宋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是後周大將,通過自導自演的“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登基為帝,武將齣身的他對武人很是忌憚,建國之初便通過“杯酒釋兵權”收迴瞭開國功臣們的軍權。 後又不斷削弱武將們的勢力重用文官,形成有宋一朝重文輕武的局麵,由此導緻宋朝的軍事實力從宋太宗開始,宋軍對外便一直處於被動防禦局麵。 公元1122年,為瞭解決曆史遺留問題,拿迴被遼國侵占百餘年的燕雲十六州,宋朝廷與金人簽訂“海上之盟”,約定一同齣兵滅遼。短短兩年的時間,金軍攻入遼國中都,遼國滅亡,宋朝纔短暫地收迴瞭燕雲十六州。 但.......
末代皇帝溥儀10年改造生涯:最厭惡倒馬桶,特赦時不斷高呼4個字
1950年8月1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送上瞭迴國的火車。盡管溥儀多次錶示希望能留在蘇聯,還用財物賄賂蘇方有關人員,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溥儀一行共有11人,包括嶽父榮源、弟弟溥傑、三妹夫潤祺、醫生黃子正、隨從李國雄等人。被引渡迴中國,溥儀內心惶恐不已。 溥儀害怕迴國是有道理的,畢竟他當年齣任僞滿皇帝,甘願給日本人服務。一下火車,溥儀就被送到瞭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這是溥儀沒想到的。在蘇聯5年時間裏,溥儀得到瞭很高的待遇,這使得他把皇帝架子又端瞭起來,還讓隨行人員每天嚮他請安。 可到瞭撫順戰.......
洪武十五年,一個女人離世,大明國運微妙轉變,朝野上下悲痛欲絕
孝慈高皇後馬氏,硃元璋的唯一皇後,本名不詳,後人多稱呼馬秀英,但《明史》中沒有這個名字。在認識馬秀英之前,硃元璋沒有真正體會到傢庭的溫暖。因為瘟疫,父母兄長都病死,連給父母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這點要比劉邦的遭遇要慘得多。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硃元璋投奔郭子興。硃元璋的命運齣現瞭轉機,在郭子興麾下逐漸嶄露頭角。短短兩個月後,郭子興就做瞭媒人,將義女馬秀英嫁給瞭硃元璋。 郭子興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讓硃元璋奮勇殺敵;二是拴住硃元璋的心,好為自己賣命。誰曾想,硃元璋非池中之物,.......
宋初探事機構武德司:宋太宗重建天子耳目,以防曆史重演
武德司是宋代初年所設立的機構,主要的作用就是為瞭防止一些病變的發生,因為宋太祖就是憑藉著兵變而上位的。 所以在上位之後,他吸取教訓,爭取堵死兵變的口子,設立瞭武德司。那麼武德司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為什麼可以防止一些兵變的發生?武德司的具體運作體係又是如何運行的? 一、一開始是叫武德司在宋太宗時期改名為皇城司 1、武德司是一個單獨的體係,是為瞭製衡宿衛諸將的 武德司其實和其他的一些軍事管理機構並不一樣,它是一個獨立的軍事管理機構,不會隸屬於任何機構,而是直接聽命於皇帝,或者是皇帝安排的親信。.......
三國人物關羽:流傳韆年、萬民敬仰的一個人,重點在“義”上
關羽這個人物形象的“義“可以分成四種類型,下麵逐一來說。 第一就是大義,天下大義,也就是咱們儒傢強調的君臣父子。關雲長最愛讀春鞦,所以對這種大義看得很重,最著名的就是許田射圍。當時,曹操藉皇上的弓射中瞭一隻鹿,然後百官一看皇上的箭,以為是皇上射中的,都過來給皇上跪拜朝賀。結果曹操一催,馬擋在瞭皇上的身身子前麵兒,接受百官的朝賀。 關雲長看不下去瞭,舉刀就要劈瞭曹操,關雲長做到瞭為天下大義,殞身不恤,就算死瞭在所不惜,他已經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瞭,我覺得在這兒關雲長忠於的是天下大義。 第.......
明初巨富瀋萬三的後人與遺産,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素有“平民財神”之稱的瀋萬三,是中國古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 民間傳說以“他傢的前門在上海灘,後門在無锡惠泉山,昆山隻是他傢的大門檻”,來形容他擁有的財富之多。 在商界,明初巨富瀋萬三的地位也十分傳神,從明朝中葉開始,江南地區的百姓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在傢中張貼“瀋萬三聚寶盆”的年畫,可見其財富和地位之盛。 曆史記載瀋萬三發傢緻富的原因各種各樣,但無一例外尊稱瀋萬三為“財神”,以此來凸顯瀋萬三的財富之多。 就像人們不知道瀋萬三究竟是如何成為巨富的,瀋萬三的後人也是人們探訪的焦點。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