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2022, 5:17:00 AM
孟良崮大捷後,華東野戰軍召開祝捷慶功會,會場上戰將雲集。
主席台上,陳毅掃瞭眼場下眾人:
“孟良崮打瞭一個大勝仗,是中央軍委和毛主席指揮得好,是戰士們作戰勇敢,不怕犧牲,最後還有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沒有他們,我們寸步難行!”
說到這裏,陳老總語氣嚴厲道:
“所以講,打瞭勝仗,韆萬不要驕傲,不要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就覺得自己瞭不起!”
陳毅
陳老總停頓瞭一下,把犀利的目光停在9縱參會人員集中坐的地方,開始劈頭蓋臉的訓道:
“有的人就是驕傲自滿,以為自己瞭不起呢!還敢講怪話,說什麼,不要用手指頭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不用手指頭卡,怎麼指揮部隊....”
正訓著來勁,陳老總突然停瞭下來,發現訓不下去瞭,原來他在9縱隊伍裏掃視瞭三遍,卻發現他要訓的的正主居然不在。
“
許世友沒來開會?
”
陳老總一下氣的都樂瞭。
孟良崮戰役裏,許世友帶著9縱立下瞭赫赫之功,為何惹得陳老總大發雷霆哪?
沂濛山中打轉,許世友怒摔電話。
1947年初,解放戰場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
許世友率領的膠東軍區所屬部隊奉命列人華東野戰軍的戰鬥序列,編為華野第9縱隊,許世友擔任9縱司令員。
1947年3月,蔣介石命令國民黨重兵圍攻山東,意圖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部隊。
華野司令部命令各縱隊轉戰沂濛山區,在群山峻嶺中機動轉移。
國民黨軍隊一時摸不清華野主力位置何在,但華野部隊來迴機動裏,部隊人員也都有瞭不少思想問題。
沂濛山裏,可謂山連山,嶺挨嶺,華野十幾萬人馬在其中,時而嚮南突進,時而嚮東轉移,彆說大仗沒打著,連敵人影子也沒看到。
再加上山區物質補充不便,部隊也是缺衣少食,不僅底下士兵有怨言,有的高級指揮員也不理解。
許世友正是最具代錶性的一員。
許世友
這一天,9縱剛按照指令前進幾十裏路,華野司令部電話又接瞭過來,命令9縱即刻原地返迴。
許世友脾氣十分火爆,一聽參謀匯報,立刻火冒三丈,一把奪過話筒,也沒問對方是誰,就吼開瞭:
“你們隻曉得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當兵的是兩條腿!”
許世友話說完,把話筒也扔掉瞭。
話筒對麵的人,正是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
雖是華野副司令員,但華野的軍事指揮是由粟裕負責。
粟裕一時間被氣得臉色通紅,他沒有說一句話,盯著手中的話筒,愣瞭好一會兒神。
許世友在電話裏這一吼,當然是對上級指揮員的不尊重。
但怪話說瞭,命令還是要執行。
許世友又大吼一聲:
“立刻往迴走!”
敵眾我寡該何戰,虛實相誘神仙仗!
為將者當思殺敵,為帥者應慮全局。
華野之所以在沂濛山中來迴打轉,可不是粟裕隻是在地圖上隨手勾畫。
這跟華野在孟良崮戰役中麵對的作戰局勢有著很大關係。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決意發動全麵內戰,國民黨軍隊四處齣擊,企圖一舉消滅各個解放區。
結果是國軍連戰連敗,人民解放軍是越打越壯大。
痛定思痛,蔣介石覺得是自己的軍事計劃有問題,過於分兵纔給瞭解放軍機會。
於是在圍攻山東時,蔣介石調集瞭24個整編師共計65萬人,采取密集靠攏,緩慢推進的打法。
而當時華野閤計纔有二十餘萬人,不僅敵眾我寡,武器裝備也相差甚遠。
如何纔能破掉國軍的鐵桶陣?
粟裕
善打神仙仗的粟裕,決定誘敵深入,一方麵主動後撤,示敵以弱。
另一方麵命令華野各部在山區來迴機動,讓蔣介石摸不清華野主力所在,而華野各縱隊卻在機動中尋求殲滅敵軍一部的機會。
所謂虛虛實實,正是兵行詭道。
果然,蔣介石認為解放軍無力決戰,下令國軍各部全力進攻。
這其中突在最前的正是國軍整編74師。
國民黨整編74師是國軍“五大金剛"之首,全套美式裝備,被詡為蔣傢王朝的“禦林軍”。
師長張靈甫深得蔣介石器重,他曾驕狂宣稱:
“有74師,就有國民黨!”
74師的官兵有句名言:
“如果共軍打掉74師,南京都沒得擋!”
張靈甫
所謂槍打齣頭鳥,國軍整編74師衝的最是靠前,粟裕決定就先“吃掉它”!
敵援齊至危急時,誓言不退猛將衝!
一聽說要急行軍去打74師,許世友立刻高興瞭,敵人越是夠硬,纔越對他的胃口。
華野司令部交給許世友的9縱的有兩個作戰任務:
一是堅守坦埠綫,決不允許74師進占沂濛公路。
二是拖住敵人,不能讓敵人跑瞭,也不能把敵人打的太狠,就是要纏住74師,給兄弟縱隊穿插創造時間。
國軍整編74師
於是孟良崮上齣現瞭有意思的局麵。
白天9縱頂住74師的凶猛攻勢,搶占瞭坦埠一綫的幾座山丘。
到晚上許世友接到華野司令部指示,指揮部隊撤瞭下來。
第二天白天9縱重新奪迴陣地,參謀就問瞭許世友一句:
“晚上部隊還撤不撤?”
許世友正拿著望遠鏡看的起勁,頭也不迴的說道:
“不撤!管他是誰下的命令,我也不撤瞭!”
結果話音剛落,華野司令部就來電讓部隊後撤,許世友頓時虎起臉,一頭鑽進指揮所裏。
作戰參謀沒接到命令,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正準備去問許世友,剛到門口還沒進房間,就聽到許世友吼道:
“叫你打就打!叫你撤就撤!羅嗦什麼!”
人民解放軍進攻中
經過兩天兩夜的苦戰,9縱與4縱一起,把74師牢牢鉗在坦埠一綫,張靈甫是進退兩難,攻又攻不破,撤又不甘心。
恰在此時,華野其餘各縱隊已完成穿插,將74師圍睏在孟良固方圓幾裏的山地裏瞭。
圍殲74師無疑是一場硬仗,張靈甫雖然狂妄,但帶兵能力卻是不一般,硬扛著華野進攻,等待援兵到來。
蔣介石聞聽張靈甫被圍,立刻電令國軍主力全力營救。
一時間,孟良崮內內外外都打個不停,國軍援軍最近的距離孟良崮隻有幾公裏,華野如不能在最短時間裏全殲74師,則有可能反被“包瞭餃子”。
陳老總打電話問各縱指揮員戰況如何,並通報瞭嚴峻的形勢。
是打是撤,尚未確定。
許世友接到電話後,不願放棄這個機會,他嚮陳老總立瞭軍令狀:
“已經打成這個樣子,還能讓敵人跑瞭?!我手裏還有一個師沒上,不會讓他跑瞭!”
戰後慶功卻挨批,不想正主悄已溜。
陳老總聽後哈哈大笑:
“好!現在不惜一切代價,把孟良崮拿下來!你們打掉1000,我給你們補1000;你們打掉2000,我給你們補2000。誰打下孟良崮,誰就是戰鬥英雄!”
許世友手中沒有上的一個師,指的是9縱27師,但陳老總不知道的,這個27師在坦埠阻擊時就減員犧牲瞭一大半。
孟良崮戰役
但許世友就把他27師當成滿編來用,他把所有的後勤、機關和預備人員都投瞭上去。
最後許世友給所有師長打電話,命令全部靠前指揮:
“你們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帶頭衝!犧牲瞭,一人送一口大棺材!,
在人民解放軍戰士的英勇戰鬥下,國軍整編74師最終被殲滅。
孟良崮大捷,華野通知各縱隊團級以上乾部開祝捷慶功會。
9縱在孟良崮戰役中,先擔任阻擊,後投人主攻,與74師在孟良崮血戰5天5夜,可謂功勞不小。
於是9縱團以上乾部都興緻勃勃地要去趕參加祝捷慶功大會,偏偏許世友心裏打起瞭鼓。
齣發前,許世友求著政委去帶隊:
“陳老總準會罵我。你去帶隊,拜托拜托。”
就這樣,許世友既沒有參會,也沒有請假,讓陳老總沒逮到。
傳言不閤豈敢信,將帥一心方常勝!
許世友雖然摔瞭粟裕的電話,但其實更多是一時發的小脾氣。
許世友為人率真,尤其是愛惜士兵,看到戰士徒勞無功地跑冤枉路,於是一心嘴快發瞭幾句牢騷。
這也反映齣許世友作為縱隊司令員,對粟裕的“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的更高指揮藝術的理解不夠。
後世對許世友摔電話有瞭許多解讀,甚至延伸齣兩人不閤的傳聞。
這其實是不符閤曆史的。
在許世友的戰場筆記中,曾對作戰過程有著詳細記錄,每次他都認真寫著“粟令…”
晚年的許世友曾多次拜訪粟裕,粟裕更曾讓許世友幫助照顧在南京的老母親。
歲月變遷中,硝煙早已散去,但人民解放戰場中的種種傳奇仍為世人傳頌。
特彆是華野在淮海戰役上的驚人錶現,至今引人入勝。
一支戰無不勝的隊伍,靠的是一個和諧共進的團隊。
有陳老總的豪爽坐鎮,有粟裕的神筆飛來,更有諸多將士的浴血奮戰!
瑾以此文銘記為新中國流血犧牲的革命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