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老夫老妻》 (馮驥纔先生與夫人共同繪製 1991年) 馮驥纔先生在傢中 馮驥纔先生的書房與畫室 …… 馮驥纔:今年我80歲,就缺時間 - 趣味新聞網


《老夫老妻》     (馮驥纔先生與夫人共同繪製 1991年)         馮驥纔先生在傢中                        馮驥纔先生的書房與畫室       …… 馮驥纔:今年我80歲,就缺時間


發表日期 3/10/2022, 1:20:57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老夫老妻》 (馮驥纔先生與夫人共同繪製,1991年) 馮驥纔先生在傢中 馮驥纔先生的書房與畫室 …… .....


    

《老夫老妻》 (馮驥纔先生與夫人共同繪製,1991年)

馮驥纔先生在傢中

馮驥纔先生的書房與畫室

馮驥纔先生繪畫作品 今年的農曆二月初九(3月11日),馮驥纔先生將迎來他的八十大壽。3月4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馮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母親約好瞭,在他生日那天中午,兩人一起吃一頓麵,“今天上午,我還去看瞭我母親,她今年105歲。我覺得很難得,我80歲的人瞭,還能去看望自己的媽媽。等3月11日中午,我和媽媽兩個人吃一頓麵,我覺得這是有特彆意味的、深長的場景,我會有很多觸動,將來說不定我會把這次吃麵的感受寫下來。”

馮驥纔一生遊走於繪畫、文學、文化遺産保護與教育這四個領域,自己將其稱為“四駕馬車”。其中差不多有20年時間,他從文學界隱身,投入到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作,如今由於年齡原因,馮先生已無法再為文化遺産保護而四方奔走,遂重返文學,成為“高産作傢”。馮先生錶示,重返文學並非放棄文化遺産保護事宜,“這將是我一輩子的工作”,他感慨,自己現在什麼都不缺,“就缺時間。”

1

我喜歡在人生每一個重要的節點上,過得“深”一點

馮先生認為,每個人都有一些人生節點值得紀念,像生日、考上大學的日子、畢業工作的日子,以及他所看重的結婚紀念日等等,“我喜歡在人生每一個重要的節點上,過得‘深’一點。在記憶中刻下一個印記,讓生命多一點縱嚮的東西。我覺得有的時候人努力,就是為瞭給未來留下一些記憶,所以我希望在重要節點,做一點什麼事情能夠留下來。”

80歲生日這個重要的節點,他打算如何度過?馮先生說不想過得太平常,“比如有的人過80歲生日,很多人給他祝壽,他穿上唐裝,後邊擺一個壽星佬,旁邊擺瞭果籃、鮮花,大夥兒給他鞠躬拜壽,我不想這麼過,我希望加一點東西。”

對於“加一點東西”,馮先生有兩個想法,一是和105歲的母親一起吃頓麵,另外一個則是在馮驥纔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一個活動,“這個活動不是給我祝壽,是拿我的生日說事兒,做一點研究。有很多作傢長大之後就離開瞭故鄉,而我從齣生至今,基本上全是在天津這塊土地上。我想做一個討論,通過我和天津的關係,討論知識分子和他的故土,和故土上的人民,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我覺得做這樣的一個討論,可能對文學、對作傢,都有意義。”

馮先生認為,追溯一個人精神來源的時候,一定離不開父母和傢鄉的影響,“我母親是山東濟寜人,濟寜這個地方是又文又武,文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故鄉,武是水泊梁山。我父親是寜波人,傢中世代都是文人或者為官。我覺得父母的兩種文化都對我有影響,山東人重情重義,特彆是重義,厚道忠厚,山東文化有一種陽剛之氣。寜波人比較細膩,注重慈孝文化,所以,我重視自己的故土,在80歲時,想要研究一個知識分子跟土地的關係。”

在馮先生看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是幾句話的事兒,“會影響到你的骨子裏、精神上。我50歲的時候,在老傢寜波辦瞭一次畫展,起名‘敬鄉畫展’,就是敬我的老鄉,敬我的老傢,那是我生命的發源地。”

馮先生笑說,自己第一次賣畫就是在老傢寜波,他當時看到為紀念唐代詩人賀知章而建的賀秘監祠已經很破舊,但缺少修繕費用,他就從畫展裏選瞭5幅自己最喜歡的畫,賣掉之後,修瞭賀秘監祠。馮先生高興地說:“不修的話可能就被拆掉瞭,修好以後給瞭寜波文聯,現在變成寜波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和旅遊景點。我做這些沒有任何功利心,就是因為熱愛,因為是我老傢的東西。”

2

書房和畫室在我傢廊子兩頭,這是甜蜜的往返

繼兩年前推齣《書房一世界》後,馮驥纔的《畫室一洞天》由作傢齣版社最新推齣。相比於其他作品,馮先生錶示,這兩本隨筆集寫得最為輕鬆,“我最近寫瞭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說,所以寫《書房一世界》和《畫室一洞天》,也是為瞭放鬆自己。寫起來很輕鬆,像那些宋人筆記一樣,但是,我也比較注意語言,用一些白描的語言,非常簡單不雕琢的,不刻意的語言來寫,寫齣平淡生活裏的一種韻味。”

書房和畫室,是馮先生每天必呆的兩個地方,裏麵的每個物件都和他朝夕相處,“我知道每個東西裏邊的故事,我知道哪些東西是值得寫齣來,是有意味的、不能忽視的。寫時一些記憶引起我內心的一些懷想,可能會有一些傷感的東西,但是不至於讓我落淚。因為人到瞭七八十歲的時候,就會感受到一切過往的事情,不管喜怒哀樂,最後都會慢慢地變成一種詩,在文字裏邊,有另外的一種詩意。”

馮先生曾說:“寫作於我,更多是對社會的責任方式;繪畫於我,更多是個人心靈的錶達與抒發。”談及繪畫與寫作是如何相互影響的,馮先生說自己最早的身份應該是畫傢,“我畫瞭15年的畫,繪畫對於我更私人化一些,更多的是個人心靈和生活感受,是一種排遣,一種抒發。”

至於文學,馮先生則認為“它更多地承擔瞭一些社會責任,對生活的思考,還有和讀者一起認識生活,這是我的一些文學追求”。

文學和繪畫都彼此影響著馮先生,“比如說我的繪畫裏追求文學性,追求詩意,追求意境,繪畫也影響我的文學。因為繪畫跟文學共通性的一點是,都要産生視覺的形象,要喚起讀者一種形象的想象,要給讀者營造一個看得見的空間,看得見的人物,看得見的景象,而且越鮮明越簡潔越好。所以,我在寫小說的時候,我看得見我的人物,甚至他麵孔有很多細節,我也能看到,雖然我不見得寫下來,但是對我很重要。”

馮先生笑說自己從來不為寫作和繪畫分配時間,“我的畫室跟書房是在我傢廊子上的兩頭,如果有文學創作的衝動,我就去書房,有的時候寫著寫著,會産生繪畫的錶達欲望,我會鑽到畫室裏去,這是一個甜蜜的往返,我感覺很幸福。”

3

這輩子都跟文化遺産保護捆綁在一起,永遠不會鬆綁

因年齡原因,馮驥纔先生無法再為文化遺産保護奔波於一綫,但他說自己這輩子都跟文化遺産保護捆綁在一起,“這是永遠不會鬆綁的,如果現在讓我迴到60歲有體力的時候,我還是要放下小說。文化遺産保護還有大量的問題,我現在仍然為不斷齣現的新問題,甚至於一些睏境而感到焦慮,我還有大量的事情沒有做。”

讓馮先生高興的是,他們的一個想法得到瞭國傢的重視、支持,“我們建議要在高校裏建立非遺學學科,培養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專業人士,這個學科的建立得到國傢批準瞭,今年就開始招第一批非遺學的學生,所以,我在文化遺産保護這方麵的工作可能會更深入。”

提及當年何以遠離瞭文學,而投身到文化遺産保護中,馮先生說也有人跟他說,呼籲呐喊就可以瞭,為什麼親身要去做?“當你的親人忽然要被車撞倒的時候,你會去喊嗎?一定會撲上去啊,這就是我的心情。”

現在提起保護天津老街,馮先生仍有些激動,“天津是中國唯一一個有建成紀念日的城市。1404年12月23日,是天津的建城日。90年代時,這個城市裏的肌理全在,忽然一個通知要拆老街,廣告詞還說‘將來你在這個地方,想不到是天津,而覺得是在香港的銅鑼灣’。我一聽就急瞭,到處找人,後來達成瞭協議,保留老街的幾個曆史建築。”

此後,馮驥纔去瞭一趟法國,想去瞭解法國是如何保護巴黎的,結果在法國時,有人告訴他,天津最古老的商業街估衣街被拆瞭。馮先生匆匆從法國迴來,第二天就到老街去看,“我一看老街被拆空瞭,曆史建築一旦被拆瞭就永遠沒辦法瞭,重建,根本不是曆史。”

迴憶至此,馮先生感謝某媒體的一篇報道,“當時我站在老街那兒就哭瞭,一個記者後來寫瞭一篇文章叫《馮驥纔哭老街》,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會在場,這篇文章影響很大。”

為瞭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作,馮先生曾經賣畫籌措經費,他坦承靠自己賣畫解決不瞭問題,“我當時賣畫的時候,跟記者講過這句話,我說憑我賣的那些錢解決不瞭問題。經過這20年的努力,我們現在整理齣來的國傢4級的文化遺産名錄,就是縣一級的、市一級的、省一級的、國傢一級的共10萬項,傳統村落是6819個。這麼大一個文化遺産,我賣一點畫能起什麼作用?它能起的一個作用就是,一定有人想馮驥纔為什麼要賣自己的畫?我覺得喚醒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是有意義的。我在蘇州博物館賣完畫的時候,有一種傢徒四壁的感覺,當時有一種悲壯感,後來我說男人做事情總希望有一點壯烈的東西,我覺得這種悲壯感,是我把我的心給瞭大地瞭。”

此前,馮先生曾提到“我人生接過的最後一件大事是教育”,在他看來,教育也與文化遺産保護一脈相承,“如果說前20年,我主要做的是文化遺産搶救性的保護,我今天要做的就是科學保護。我們搶救下來的這些文化遺産,如果沒有保護標準,沒有規範,沒有專業的人纔,我們仍然對它不放心。所以我們在大學必須開啓非遺學學科的教育,必須將其納進高等教育的體係裏。”

4

和文學闊彆瞭20年,有太多東西想寫

如今重返文學後,馮驥纔可謂高産作傢,除瞭《俗世奇人》《書房一世界》等,今年隨《畫室一洞天》一起齣版的還有《多瑙河峽榖》,這是馮先生五部中短篇小說新作結集。其中,《多瑙河峽榖》講述一對青年男女的苦戀,叩問人生,探究命運;《枯井》記錄人在瀕臨絕境之際傾訴的心靈隱秘,探討懺悔主題;《跛腳貓》剖析電視台女主持人光鮮背後的復雜人生和情感世界;《木佛》以木佛自述為敘事視角,批判價值觀扭麯的文物市場和鑒定界;《我是傑森》圍繞主人公的失憶以及尋找記憶展開情節,結局齣人意料。五個故事麯摺跌宕,較之以往作品,在真切的現實中引入瞭夢幻、奇幻、奇遇等因素。

談及小說創作,馮先生錶示,雖然和文學闊彆瞭20年,但是從寫作的意義上,他始終未曾離開文學,“因為我熱愛文學,我對文學的熱情好像是天生的,我覺得對文學對藝術的熱愛都是天性。當我有瞭對生活的熱情的時候,必須要用文字錶達,那就是搞文學的人的一種天性;當我必須要用筆墨用色彩去錶達,那就是搞繪畫的人的天性。我現在有瞭時間寫作,很多東西一擁而來,甚至同時幾個想法都會來,因為過去壓抑的時間太多瞭,20年生活積纍得太多瞭,看得太多瞭,認識得也太多瞭。”

在做文化遺産搶救工作的時候,馮先生說他經常有文學的衝動,有文學的想象,“但是我不可能寫,因為我沒時間。我文學想象最多的時候就是在大地奔跑的時候,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特彆是夜裏坐著汽車聽著音樂,從這個省到那個省去要走幾個小時,甚至更長。在路上,文學想象忽然就齣來瞭,想著想著,司機師傅說:‘馮老師咱們到瞭。’小說就沒瞭,中斷瞭,斷電瞭,沒有瞭,以後的想象也接不上瞭,這就是我那個時期的文學生活,沒有時間寫。”

馮先生笑說,那時候看到自己同輩的作傢或者年輕人齣新書的時候,心裏會有一點苦澀,“但是僅此而已,因為我知道我做文化遺産搶救的事情太重要瞭,而且我必做不可,我不能選擇。”

現在迴歸文學,馮先生錶示,和20年前寫作不同的是,他覺得文學還應該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給文學留下審美形象,你對於時代的思考,對於生活的認識理解,包括哲思,都要通過審美的形象、氛圍、意境去體現齣來。”

雖然有太多想寫的素材,但馮先生說不管寫什麼,他堅持兩點,一是想把文學寫成一個藝術品,“所謂藝術品就是有審美價值,”二是語言,“我認為不管你寫作的時候多麼富有激情,或者是你的情感多麼澎湃,但是小說的語言最後還應該是精當的,這特彆重要,也是中國文學的傳統。我寫《俗世奇人》很快,但改瞭很多遍,我覺得語言還不行的時候,我不敢放手。”

為何馮先生總能遇到“奇人”,總有那麼多的素材和故事可寫,而太多的人卻是抱怨生活過於枯燥無聊,每天都是單調地重復?馮先生認為,原因主要是“物質的東西太多地充滿瞭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的生活多一點精神的追求和嚮往,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重復。我們跟人的交往要多一種精神的交往,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精神交往,天天就是吃,一個星期吃完瞭就沒什麼意思瞭”。

馮先生認為人的豐富主要還是來自於精神,“我寫作我知道,越貧窮的時候往往想象得越多,想象的空間越大,所以,我覺得這恐怕不僅是作傢應該注意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重物質的時代,往往容易輕視具有精神價值的生活。我覺得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精神的價值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

5

我希望再多一點時間,因為我想乾的事太多瞭

50歲的時候,馮先生畫瞭一大片樹,“已經入鞦瞭,但是陽光透過,葉子都閃光,這是人生輝煌的一個時期,50歲的我進入瞭這樣一個時期。我在60歲的時候畫瞭一幅畫叫《豪情依舊》,我畫瞭一片大江的中流,一隻船揚帆,那時候正好開始做民間文化遺産搶救,我需要一股力量,所以畫瞭這麼一幅畫。今年我80歲,還差一個星期,我還不知道那個時候會有什麼情感。”

馮先生還和夫人在每年結婚紀念日時一起作畫,“我們去年過瞭綠寶石婚,結婚55周年。每到結婚紀念日,都是我們倆人畫一幅,畫一對小鳥。早在六七十年代最艱苦的時候就開始瞭,因為我夫人也是畫畫的,我們那時一起畫瞭一對小鳥在風雪裏,那幅畫我現在還有。後來我們一直畫鳥,風景在不斷地變化,這和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有很大的關係。”

盡管熱愛畫畫,但因為時間太少,馮先生隻能擠占繪畫這個個人愛好,“我最近這兩年沒怎麼畫畫,心裏經常有關於繪畫的想法,我把這些想法畫在我身邊的草稿本上,我身邊的草稿本特彆多,每個桌上都有。比如我寫某個人物,腦子裏有個感覺,我就會把它畫齣來。我現在就缺時間,我希望再多一點時間,因為我想乾的事太多瞭。”

80歲瞭,為何還讓自己如此忙碌,馮先生說答案就是“愛”。他笑說覺得自己的心理年齡是50歲到60歲之間,“思維不如五六十歲那麼好,但是還可以,想象力、對事物的敏感度都還可以。寫作和繪畫都是我內心的需要,主要是來自於熱愛,熱愛文字的審美創造,熱愛筆墨丹青齣現的那種意想不到的獨特形象和意境。”

相比之下,馮先生認為文化遺産搶救工作需要更理性的東西,“必須要讓人認識到它的價值和意義,這個意義和價值不是個人的,是民族的,我們今天多保護一樣東西,我們的後代就會多擁有一樣東西。但是也離不開熱愛,如果你不熱愛自己的文化,你哪來的文化的自覺?如果你沒有文化的自覺,你又哪來的文化的自信?隻有自覺,纔有自信,有很多理性的東西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所以直到現在,學習仍然是我一個挺大的任務。”

文/本報記者 張嘉 供圖/曉藝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他創造齣最後一個主人公,再次踏上新舊大陸,品嘗一遍愛與死

他創造齣最後一個主人公,再次踏上新舊大陸,品嘗一遍愛與死

    當你垂垂老矣,會怎樣迴顧自己的一生?2013年,88歲的詹姆斯・索特齣版瞭他最後一本長篇小說――《這一切》。 故事始於“二戰”尾聲一艘駛往衝繩的艦艇,主人公鮑曼是一名年輕的海軍軍官。之後的幾十年,他迴到紐約成為一傢齣版社的編輯,在圖書交易、文學事業和一場又一場晚宴聚會中安身立命。他結婚又離婚,新戀情接踵而來,肉體激情周而復始,也經曆瞭殘酷的背叛。老友們漸行漸遠,房子買下又賣掉,父母離世,愛的紐帶褪色凋零。當我們最後一次見到鮑曼,他已到瞭認真思考死亡的年紀:他想要再迴太平洋,那裏“有他生命中.......


閉館大修前,讓我們再去一次上博,一睹那場“盛世芳華”

閉館大修前,讓我們再去一次上博,一睹那場“盛世芳華”

    今年是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 盛世芳華 昨天,“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 該展覽是為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舉辦的第33個受贈文物展。 展覽匯聚195件/組受贈文物,涵蓋書畫、青銅、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錢幣等各個門類。 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捲》為王南屏、房淑嫣於1985年捐贈,摘錄《楞嚴經》中《觀世音發妙耳門》一節。 該捲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楞嚴經》經捲文字。捲後有南宋牟獻之、元王濛、明項元汴等人題跋。 曾經元陳惟寅、明項元汴、清安岐、曹.......


湘籍作傢曾高飛今年第二部長篇小說《窺浴》即將齣版

湘籍作傢曾高飛今年第二部長篇小說《窺浴》即將齣版

    2019年下半年開始重返文壇的知名作傢曾高飛,創作呈現井噴狀態,繼一月份完成長篇小說《九尾狐》後,梅開二度,最近完成瞭今年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窺浴》的創作,稿件已經交由中國友誼齣版社,預計年內跟廣大讀者見麵。 《窺浴》是一部青春情感題材小說,圍繞農村青年偉岸高考結束後迴到傢裏,那段特殊時期的迷惘、衝動、掙紮和奮鬥,作者以幽默沉重的筆調,講述“每個人都有荒唐往事,尤其在年輕的時候,這是成長的特權,也是成熟的必經之路”。 小說的內容簡介如下: 高考結束後,偉岸迴到村莊,渴望愛情的他跟鄰傢女孩秀兒.......


建築師李道德:“網紅”不是衡量建築的標準

建築師李道德:“網紅”不是衡量建築的標準

    鳳凰榖山頂藝術館齣現在北京鼕奧開幕式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畫麵時,其設計者李道德還是感到一絲意外。他知道張藝謀拍攝團隊的70多個人專程在這裏拍攝瞭一整天,但不知最終自己的作品會以什麼形式齣現,直到從開幕式直播裏看到瞭自己設計的藝術館。 在“榖雨”和“芒種”兩個節氣的片段,鏡頭從高空俯視位於燕山山脈峰巒之上的山頂藝術館,模特站在屋頂棧道的入口處,夜晚時分,一傢人在藝術館內包餃子團聚――每個畫麵雖然隻有短短數秒,卻是熟悉這幢建築的人一眼就能辨認齣的場景。 2014年,李道德作為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傢.......


藝術|周廣仁:用琴聲連接中國與世界

藝術|周廣仁:用琴聲連接中國與世界

    3月7日16時30分,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於北京傢中安詳辭世,享年93歲。她是當今中國在國際樂壇上最具影響力的鋼琴演奏傢、教育傢之一,是中國20世紀最傑齣女性之一,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 “她對學生的關愛像慈母一樣,一代代學生在周先生的關懷和鼓勵中成長起來。”周廣仁的學生,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段召旭悲慟錶示,作為周廣仁的學生,他將努力把她的言傳身教像火種一樣傳遞下去,為世界演奏“中國之聲”。 周廣仁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 第一次在國際音樂節奏響中國鋼琴麯.......


楷書四境,幾人能達到?

楷書四境,幾人能達到?

    四個係統楷書的取法,當代都有學習者,因人素養不同而水平不齊,有佳者,但大多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對楷書的層次認識不足。以筆者拙見,楷書有四境。 01/ 求器 器,為器物,指有形的物質形象。對書法而言,就是追求紙麵上的形。“形”,指古人所創立的紙麵上的平麵形象,以寫像、寫準某一傢為目標要求。這一境要解決的問題是筆法、結字、章法。在這三個方麵能夠找準古人特點,較熟練再現。 筆法正確,筆畫有一定質感,錶現為較好的控製點畫能力。其熟練者,落筆成形,筆到意到,筆畫搭配協調妥帖;維學重心穩固,布白勻稱,.......


書房佳聯,這就是品位,轉發瞭!

書房佳聯,這就是品位,轉發瞭!

    古人的書室楹聯 或抒發情感 或戲弄人生 或針砭時事 或錶達雅興 從這些聯句中 可以一窺曆代文人 或書傢們的心境 一起來看 陸遊 萬捲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曉送流年 自題“書巢”聯。以“巢”名書齋,足見耽書之甚。萬捲伴終生,是放翁的真實寫照。放翁嗜書,老而彌篤。有“讀書有味身忘老”之名句傳世。晴窗萬捲,耽書如年,是真名士! 左光鬥 風雲三尺劍 花鳥一床書 題書齋聯。武能叱吒風雲,持劍嘯天。文則花鳥怡性,嗜書曉理。非光鬥不能為之。 鄧子龍 月斜詩夢瘦 風散墨花香 自題書房聯。此聯以意境取勝,上.......


字因人貴,你服嗎?

字因人貴,你服嗎?

    倪元璐是晚明時剛直節義之士,肩負著士大夫忠君報國的沉重壓力,時勢的不堪和官場的腐敗,他的抱負終難實現,由是隻能藉書法來發泄胸中的鬱勃。 他的書法受顔魯公、蘇東坡影響而絕不為成法所拘,往往縱筆疾書,抒發心跡。但天份既高,學養又富,故能觸類旁通,風標獨領,雖縱橫使轉,看似絕不經意,但聲情並茂,氣韻優雅,個人風格十分強烈。因為性格剛烈,所以他的字纔值錢。下麵我們來看看倪元璐這四幅書法,究竟值多少錢? ▲《草書贈毖軒題畫詩軸》 2011年,拍價:9844000元 ▲《行書許愈杜陵七言聯》 20.......


散文|我生命印記中的故鄉老物件

散文|我生命印記中的故鄉老物件

    1童年的記憶--老物件 作者:孫會昌 前年鼕天,受齊魯寶榮古玩城馬經理熱情邀約,參現瞭他個人辦的古玩收藏城。其址:平陰縣105國道南邊畢海洋村。上下兩層樓,樓南一個大院,院東、南側各有偏房,樓北是塊空地,緊鄰105國道。總占地麵積約五韆多平方米。除辦公室、臥室、廚房丶衛生間外,上下兩層、偏房、院內外,甚至進門的寬敞的樓洞兩側,均擺滿收集瞭30多年的古玩、石器等。上至宋唐,近到六、七、八十年代的集品眾多,可謂琳琅滿目。 我受近代一些老物件的影響,撩起曾經那些年的鄉愁。這些老物件,見證時代的進.......


“魏碑第一”,記錄瞭一位教育者的功德!

“魏碑第一”,記錄瞭一位教育者的功德!

    《張猛龍碑》,山東麯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張猛龍碑》,右為用原石照片組拼而成的整碑照片,左為整碑的碑式圖。 《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此碑立於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碑上無撰書人姓名,書體為楷書。現藏於山東麯阜漢魏碑刻陳列館內。 《張猛龍碑》所代錶的魏碑楷書興盛於北朝。北朝時期刻碑立石之風極盛,迄今為止,齣土和遺存的碑刻、墓誌、造像、摩崖以及其他石刻,可以說是難以勝數。 《張猛龍碑》作為魏碑中具代錶性的一部法帖,被曆代書傢極為推崇。古人評價其書“正法開歐虞之門戶”,.......


春遊去哪裏,打卡203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

春遊去哪裏,打卡203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

    今天,走進遍布江蘇大地、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它們兼具人文關懷、審美品位、文化內涵和社會影響力,無論是看戲觀展、讀書賞影,還是汲取知識、互動休閑,抑或“打卡”購物、沉浸體驗,一處處“顔值”與“內涵”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間,不僅成為引人矚目的文旅融閤新地標,更生長齣麵嚮未來的無限新可能。 .......


即日起,廈門公開徵集!奬勵最高……快來參與!

即日起,廈門公開徵集!奬勵最高……快來參與!

    什麼樣的標識能代錶廈門? 什麼樣的卡通形象能為廈門代言? 什麼樣的故事最有“廈門味”? 今天上午 廈門白鷺城市形象標識體係徵集評選組委會 召開新聞通氣會 即日起 廈門麵嚮所有關心和支持 廈門城市發展的個人和機構 發齣誠摯邀請 以網絡徵集和定嚮邀約相結閤的方式 徵集白鷺城市形象LOGO 和白鷺卡通形象 同步舉辦廈門“白鷺女神” 形象文學創作大賽 這標誌著 廈門白鷺城市形象標識體係徵集評選活動 正式拉開序幕 徵集主題 城市形象標識體係是打造城市形象IP、增強城市辨識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將暫彆!首次閉門大修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將暫彆!首次閉門大修

    上海城市建設“大動作”不斷 又有一個上海人熟悉的場館 要和大傢暫彆瞭 昨天,“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195件/組受贈文物集中亮相,涵蓋書畫、青銅、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錢幣等多個門類。這是上海博物館繼去年舉辦“鼎盛韆鞦”和“高山景行”之後的又一次受贈文物大展,也是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除常設展外舉辦的第33個受贈文物展。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誌剛透露,上海博物館東館建成開放已進入倒計時,人民廣場館捨將迎來建館後的首次閉館大修。此次展覽是“暫彆前博物館與觀眾之間.......


文無新意不齣手:導語寫作如何點亮讀者的眼睛

文無新意不齣手:導語寫作如何點亮讀者的眼睛

    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新聞用事實說話要從導語開始。中宣部在關於改進新聞文風的相關通知中曾要求“說真話、寫實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這裏的要求直指“事實”。有學者說:新聞是一門經過嚴格訓練的敘事的藝術,“敘事”的“事”就要從導語開始。 1 不要把重要事實淹沒在冗長的空話之中 新聞導語怎樣用事實說話?新鮮齣爐的第31屆中國新聞奬給我們作瞭示範,這次斬獲文字消息一等奬的三篇消息的導語,給我們提供瞭成功的範式: 新華社消息《從“暫停”到“重啓”: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 這.......


【青未瞭】魏忠友專欄|四季青蔥

【青未瞭】魏忠友專欄|四季青蔥

    文|魏忠友 編輯|燕子 圖片|網絡 早春的一場���饗贛輳�一夜間酥軟瞭大地,田野裏濕潤而清新。草芽拱破瞭地皮,麥苗陡然間硬瞭腰身,而小菜園的一角,鼕日裏全然不見的土壟上,突兀地鑽齣瞭肉嘟嘟的尖芽。是蔥的新生,是春的信使。青綠而鮮嫩,艷麗而嬌貴,望見的人也恨不得來一次鼕眠春醒。這是驚蟄前後,這是春訊報捷,這是生命的輪迴,這是大地的呐喊。流連忘返的人隻有驚羨,隻有仰慕,隻有感嘆,隻有嗟懷,於是記憶的篇章便隨著歲月的標識一頁頁翻轉,蔥的榮枯頓時定格在口齒肚腹間。 春蔥可愛,秀美可餐。.......


外國留學生體驗傳統農耕文化

外國留學生體驗傳統農耕文化

    3月3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又稱春耕節,預示著萬物復蘇,進入到瞭耕作的季節。廣西灌陽縣新街鎮石豐村舉辦瞭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動,來自桂林電子科技大學9個國傢的留學生參加瞭這次特彆的文化之旅,零距離體驗中國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和中國桂林的戲麯文化魅力。 留學生零距離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齊琪 攝 在開耕儀式上耕牛鐵牛齊上陣,3頭耕牛頭邁著矯健的步伐奮力耕田,旁邊的6頭鐵牛也轟鳴著,將土地翻耕一新,預示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榖豐登。除瞭傳統的敬龍開耕儀式,民俗文化節還設置瞭抓禾花魚、.......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今年是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昨天,“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該展覽是為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舉辦的第33個受贈文物展。 圖說:展覽海報 上海博物館供圖 (下同) 本次展覽匯聚195件/組受贈文物,涵蓋書畫、青銅、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錢幣等各個門類。其中,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捲》為王南屏、房淑嫣於1985年捐贈,摘錄《楞嚴經》中《觀世音發妙耳門》一節。該捲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楞嚴經》經捲文字。捲後有南宋牟獻之、元王濛、明項元汴等人題跋。曾經元陳惟.......


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武漢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名錄公布

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武漢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名錄公布

    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通訊員 劉甜甜 3月10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武漢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名錄公布,28項市級非遺代錶性項目上榜,至此,武漢市市級非遺代錶性項目總數達到196項(國傢級19項,省級72項)。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武漢市不斷完善非遺項目名錄體係建設,通過深入挖掘整理非遺資源,已先後對社會公布瞭六批武漢市市級非遺代錶性項目名錄,將一批武漢地域特色鮮明、曆史文化價值較高的非遺項目納入市級名錄予以重點保護。這些非遺項目已經成為塑造武漢形象、講好武漢.......


研討|瀋念《大湖消息》:二十年間,行走於洞庭湖

研討|瀋念《大湖消息》:二十年間,行走於洞庭湖

    “穿過村莊,翻上長堤,洞庭湖咫尺之間。東經一百一十度,北緯三十度,是洞庭湖的主坐標”。這是作傢瀋念對於洞庭湖的定位。 作傢瀋念在近二十年間,百餘次去往東洞庭湖濕地、長江集成孤島,看到瞭候鳥、魚類、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遭際與人事變遷,並將見聞與思考寫作為《大湖消息》一書。這本書中,作者以個體行走的經曆與感受和湖區人的生存現實,敘說湖區生物與人和土地的命運交集。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人民文學》雜誌社、湖南省作協聯閤主辦的《大湖消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現場 十月雜誌社副.......


散文|彎榆雜感

散文|彎榆雜感

    彎榆雜感 賈平凹 西安街巷,很是講究端直的,不閤規矩者,全都重新修建:拆除兩旁房捨,挖掘路邊樹木。幾年的時間,街巷嶄新起來,路邊又新植瞭嫩綠的法桐,人便譽稱之“井字城”瞭。 我很贊成這種修建,雖然曾經混亂過一時。 偶爾去北大街一傢劇院看戲,去得早,閑著無事,便到近旁商店去玩。齣瞭商店,卻看到一株孤立的榆樹。 樹已蒼老瞭,彎彎扭扭地倚牆長著。枝葉卻茂盛,但沒幾分風姿,也很少綠色,樹身上隻是釘有牌子,上寫著:公廁在內。 路人皆不留意,我卻好奇起來,圍著彎榆走瞭一匝,量得是一摟粗。皮鱗斑斑,用手.......


《從驚奇開始》:年輕人的愛智之旅,從驚奇開始

《從驚奇開始》:年輕人的愛智之旅,從驚奇開始

    青少年親近哲學,也許就像戀愛一樣,是一種本能。當處於這一成長階段時,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對世界投以懷疑和好奇的目光,開始去追問“我是誰”“我的存在有何不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就如亞裏士多德曾說的,“哲學始於對世界的好奇。”對於眼裏有光、對萬物始終充滿好奇、對任何事情都想問個“為什麼”的孩子來說,哲學本就是他們的一部分。 近日,由八名哲學專業的學者共同編纂的《從驚奇開始:青少年哲學第一課》齣版麵世,以易懂的方式將哲學傳遞到每一位年輕人的手中。八位學者不僅有專業的哲學背景,而且他.......


黃衫女的來曆,張三豐是否知道?恐怕也知之不詳

黃衫女的來曆,張三豐是否知道?恐怕也知之不詳

    金庸先生很喜歡在小說快結尾的時候安排一個武功超高的人來定紛止爭,比如在《天龍八部》裏,當蕭氏父子倆和慕容傢父子倆的仇怨差不多是不死不休時,掃地僧忽然從藏經閣中齣現,就如同神佛般降臨人世,然後雙方的仇恨在掃地僧的斡鏇下居然全部化解瞭,最後蕭遠山和慕容博居然乾脆拜瞭掃地僧為師,成瞭正經地少林弟子。《倚天屠龍記》中黃衫女也是如此,黃衫女齣場片刻之間便化解瞭江湖上的數起恩怨,一是丐幫的事情,二是謝遜的事情,但黃衫女果真是高人,在化解各方的事情之後馬上又飄然而去,真如李白古詩《俠客行》所說的那樣“事瞭拂.......


紀錄片《中國》同名書:300幅高清圖片,體會中國之美

紀錄片《中國》同名書:300幅高清圖片,體會中國之美

    數韆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斷流。隱藏於曆史深處的力量之源是什麼? 近日,國史普及讀物《中國:從天寶驚變到辛亥革命》由上海人民齣版社、學林齣版社齣版。這是正在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第二季同名圖書,它與第一季圖書《中國:從春鞦到盛唐》完整地呈現中華曆史發展脈絡,串聯起從春鞦到近代的文明源流。 《中國》紀錄片團隊和齣版方還共同推齣瞭“用書香打開中國”綫上綫下聯動活動,在北京、上海、湖南、四川等地接力舉辦打卡活動。世紀朵雲旗下的七傢書店,包括朵雲書院・旗艦店、朵雲書院・廣富林店、朵雲書院・戲劇店、.......


政協委員熱議藝人藝德:演員成名後更要成為“修行人”

政協委員熱議藝人藝德:演員成名後更要成為“修行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瀋傑群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傢話劇院院長田沁鑫作大會發言時說,文藝工作者要堅守人民立場,潛心深入生活,堅持守正創新,以真情為人民放歌,創作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新時代史詩作品,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 日前,田沁鑫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她認為,藝術傢是影響人的,要有自我道德素養,用德藝雙馨的標準要求自己,纔可以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責任。 “中國國傢話劇院是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傢級文藝院團,是文藝國傢隊,必須拿齣高質量.......


搶先看!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地下空間,“多瞭一條奔流不息的江”

搶先看!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地下空間,“多瞭一條奔流不息的江”

    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經過一年多的更新改造,終於揭開神秘麵紗。在即將開放之際,全新設計打造的地下公共交通空間也首度亮相。未來,這裏不僅是一個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的功能空間,更將成為一個藝術氛圍強烈的市民客廳,市集、展覽、文創、錶演都將一一在這裏呈現。 據悉,地下空間共3000平米,分彆連接瞭迪美地下商業區域的大通道、城市規劃展示館展覽通道、人民廣場地鐵站通道,以及匯集瞭三個通道和地麵進入地下空間的380平方米的集散大廳。 要將四個不同功能的空間用一個故事整閤成一個整體,這讓來自.......


《芝鎮說》第二部17|看來李白也喜歡兔子

《芝鎮說》第二部17|看來李白也喜歡兔子

    □逄春階 第二章 浯河萬人大會 什麼是“兼祧”? 在省立第一鄉師,頭一迴遇見曹永濤,牛蘭芝對他的印象有點兒那個。 他是個兔唇。 曹永濤頂一頭濃密的黑發,個不高,與弟弟牛蘭竹是同班兄弟。雖是兔唇,卻很能說。那天,他一筆畫瞭個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兩隻耳朵��挲著,還有兩根細鬍須。他指著畫上的兔唇,又指一指自己的兔唇,還故意那麼一撮,盯著牛蘭芝問:“像不像啊?” 牛蘭芝被問得不好意思瞭。曹永濤指一指畫,又指指自己的嘴:“天生的,沒辦法啊,我也不想兔唇。我也想跟你們一樣啊,但是我又一想,為什麼要跟你.......


發現大同·品鑒文物|一件承載著曆史風雲的寶物,化身“講述者”!

發現大同·品鑒文物|一件承載著曆史風雲的寶物,化身“講述者”!

    暢遊三晉大地,品讀華夏曆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 本期講述者漢代連枝燈 古代燈具 01從篝火到瓦豆 人類的第一盞燈應該是一把篝火。從此,夜晚被照亮。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燈具是在戰國,由燈座和燈盤組成,中間以柱相連,像陶製的盛食器“豆”,所以有“瓦豆謂之燈”之說。 戰國時期的銅燈有四種:豆形燈、簋形燈、連枝燈和人物形燈。到瞭秦朝,燈具已十分華麗精美。漢代是我國燈具史上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連枝燈便是其中最為瑰麗的代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瓷燈增多,逐漸取代銅燈的主流地位。而石質燈具.......


住豫全國政協委員馬蕭林走上委員通道,點贊河南衛視《中國節日》係列節目

住豫全國政協委員馬蕭林走上委員通道,點贊河南衛視《中國節日》係列節目

    大象新聞記者 王韶卿 從考古盲盒的大熱,到全網挑戰“青綠腰”,近年來,文博領域緻力於讓文物“活”起來,由文物衍生創作的文化節目、文創産品不斷齣圈,優秀傳統文化愈發深入人心。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錶示,近年來從央視《國傢寶藏》的播齣到《隻此青綠》的齣圈,再到文創産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齣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消費的旺盛需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熱切期待,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閤作,不斷探索讓文物火起來的有效方式,使得文.......


書法作品欣賞:歐體楷書《師說》

書法作品欣賞:歐體楷書《師說》

    《師說》 書法作品欣賞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齣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為聖.......


楷法八法,書法人都應牢記在心!

楷法八法,書法人都應牢記在心!

    丶(點)如高峰之墜石 �� (臥勾)似長空之初月 �� 一(橫)若韆裏之陣雲 �� 丨(竪)如萬歲之枯藤 �� (戈勾)勁鬆倒摺,落掛石崖 �� (摺)如萬鈞之弩發 �� 丿(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 �T(捺)一波常三過筆 �� .......


清·黃自元楷書《臨華林園集詩》,太正瞭!

清·黃自元楷書《臨華林園集詩》,太正瞭!

    黃自元(1837--1918),字敬輿,號澹叟,湖南安化縣龍塘鄉人,清末書法傢,實業傢。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舉於鄉,次年殿試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曾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和江南鄉試副考官。民國7年(1918)病逝。曾臨摹《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書帖,為該書的推廣做齣瞭重要貢獻。 《黃自元臨華林園集詩》 華林園集詩即應貞著《晉武帝華林園集詩》 �� .......


硃德元帥題寫的榜書“學習”二字,筆筆見方,個性十足,沉穩厚重

硃德元帥題寫的榜書“學習”二字,筆筆見方,個性十足,沉穩厚重

    硃德元帥的書法,多見於楷書和行書,而他筆下的楷書,以顔體為主格調,寫齣瞭一股正大氣象,而他的行書,灑脫沉靜,開闊大氣,寫齣瞭一股強烈的個性,很少見到他的榜書作品,這不,就有他所題寫的“學習”二字,這兩個字,不僅遒勁有力,筆筆見方,而且還寫齣瞭一種很自我的感覺,沉穩厚重,字如其人,這兩個字,風格獨到,甚為少見,不僅很好地錶現齣傳統書法的精氣神,而且還錶現齣一種書捲氣和文人氣,下麵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這兩個大字作品吧。 第一個字“學”,采用瞭繁體字的書寫方法,而且書寫得非常有力量感,上麵的三.......


他冒充中國書法傢協會副主席,被抓瞭!

他冒充中國書法傢協會副主席,被抓瞭!

    不久前,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書法傢協會微信公眾號“ 武陽藝事”發布公告: 從公安部門獲悉,潘惠平(男,武義縣柳城佘族鎮人)因使用僞造的社會團體證件,冒充中國書法傢協會副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被武義縣公安局行政拘留。 望本會各會員及全縣書法愛好者能引以為戒,自覺抵製不正之風,端正品行、珍惜形象,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主鏇律發揮積極作用。如有違法行為,將視情節嚴重追究其法律責任。 上述消息得到瞭武義縣新聞傳媒中心“武義e報”的證實。 先認識一下這位“大神” �� 看看他.......


康熙送給彼得大帝一塊布,俄羅斯皇宮用瞭三百年,為何還當國寶

康熙送給彼得大帝一塊布,俄羅斯皇宮用瞭三百年,為何還當國寶

    中國和俄羅斯作為鄰邦,兩國在文化交流上可謂源遠流長,近代在伏爾加河流域,曾經發現瞭大量的元代青花瓷、銅錢等文物。側麵上放映齣兩國在元朝,就開始有頻繁的商貿和經濟往來。這些眾多的文物裏麵,最令人關注的是俄國的宮廷裏珍藏中國文物。 現在的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剋裏姆林宮博物館,就收藏著許多中國元、明、清時期的文物。 其中以清朝的文物數量最多,時間跨度從康熙到溥儀,品類上包括服飾、金銀器、銅器、玉器、還有一些紡織品和一些書信典籍等等。這些文物中其中有一塊布,是清朝的康熙皇帝送給彼得大帝的,這塊.......


顔真卿《謁金天王廟題記》單字集,震撼!

顔真卿《謁金天王廟題記》單字集,震撼!

    顔真卿楷書《謁金天王廟題記》 (758年作) 此為顔真卿自蒲州刺史貶為饒州刺史時遊華嶽廟之題名。字跡奇偉遒勁,運筆圓而勁,由方趨圓,硬弩欲張,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


耗時7年,青州古稀老人義務編寫近百萬字《鄭母村誌》

耗時7年,青州古稀老人義務編寫近百萬字《鄭母村誌》

    陽春三月,從青州市區齣發一路嚮東,40多分鍾的車程後,記者來到瞭位於青州市譚坊鎮西鄭村的冀恒春傢。已經78歲高齡的冀恒春先生個子不高,穿著樸素,讓人很難想象,在過去7年的時間裏,這位老黨員拖著病體,編寫齣瞭一本近百萬字的《鄭母村誌》。 “鄭母,原稱鄭墓,係東漢大經學傢、大司農鄭玄,鄭康成墓葬處。鄭母南倚群山之屏障,北有香山之孤峙;前康浪,後洗耳兩河之環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冀恒春傢中,記者看到瞭這本厚厚的《鄭母村誌》。柳葉綠的封麵上,四個黃色的大字“鄭母村誌”格外顯眼,789頁的文.......


好書推薦|近代漢語官話方言韻書韻圖文獻集成

好書推薦|近代漢語官話方言韻書韻圖文獻集成

    內容簡介: 《近代漢語官話方言韻書韻圖文獻集成》是漢語音韻學史上第一部較大篇幅的叢書式官話文獻集成,可為漢語語音史研究、漢語韻書史、漢語方音史研究提供較為充足的研究資料。�|選、整理反映近代漢語官話方言音係的韻書、韻圖文獻,對全麵揭示官話方言發展的邏輯綫索與曆史事實,清晰展現近代官話韻書、韻圖的演進原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李子君(1972-),男,河北唐山人,文學博士,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音韻學、漢語方言學的教學與研究。現為國傢社會科學基.......


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看古代詩人筆下的它是如何驚艷瞭春天

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看古代詩人筆下的它是如何驚艷瞭春天

    美麗的玉蘭花。(供圖:@詩泉)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在益陽橋北沿江風光帶上,潔白的玉蘭花迎著春意開放,它們或大或小,或紫或白,或高或低,或聚攏或分散,縴塵不染地開在枝頭,滿樹花香氤氳其間。站在玉蘭花樹下,醉賞花容,與花香同浴。 美麗的玉蘭花。(供圖:@詩泉) “素麵粉黛濃,玉盞擎碧空,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在古代詩人筆下,它就是潔白而絕美的存在。它沒有桃花的嬌俏,也沒有丁香的婉約,雖無綠葉相襯,依然花繁而大,如雲如雪,在萬物爭艷的春天開齣自己獨特的風韻。朵朵白色的玉蘭花猶如.......


《海蒂》:穿越時代的經典|共讀

《海蒂》:穿越時代的經典|共讀

    你是否嚮往開闊自由的草原山坡?你是否喜愛羊群與山花遍野?你是否留戀天真爛漫的童年? 一百多年前,一個名叫海蒂的小女孩帶著大自然的自由氣息與孩童的天真善良闖入瞭我們的視野,溫暖著每個讀者的心房。字裏行間,雪山原野的壯麗底色,小鎮居民的淳樸氣息,以及那不可割捨的真情,讓我們至今心嚮往之。 電影《海蒂和爺爺》宣傳海報 善良的海蒂與羊群是極好的朋友,她為每一隻小羊賦予獨特的名字。而在發生危險的時候,她則毫不猶豫地化身為羊群的守護者。本期共讀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五(7)班的丁曼軒同學和她的老師.......


“中國曆代繪畫大係” 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今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中國曆代繪畫大係” 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今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劉玉涵 2022年3月,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在浙江美術館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由中共浙江省委宜傳部、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 “中國曆代繪畫大係”項目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齣版,是習近平同誌2005年親自批準,17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關注,並多次作齣重要批示的一項規模浩大、縱貫曆史、橫跨中外的國傢級重大文化工程。 “大係”至今共收錄海內外260餘傢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79件(套),涵蓋瞭絕大部分傳世的“國.......





前一篇新聞
“職業”改名“應用”能否讓職業教育擺脫汙名化
后一篇新聞
TCL三款MiniLED新品齊發,售價“真香”!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