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後被追封為文昭甄皇後,是上蔡令甄逸之女,曹丕的妻子,曹叡的生母。她的容貌極為嬌美,
後世常流傳一句“江東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此句便可看齣甄宓的
容貌、身姿、名氣
在當時可是數一數二的。
甄宓傢境富庶,她所在的甄氏一族有許多人在朝廷中任官,雖然甄宓父親甄逸早逝,甄宓依舊能夠生活得不錯,
甄傢對她教導有方,甄宓自己也樂於學習,可謂是秀外慧中。
其實早年還有一個
“閨中博士”
的小故事,說的就是當時的小甄宓樂於學習。
那麼甄宓這樣一個
顔值與名聲齊飛,傢境及學識皆可
的女子為何死後卻是
以發掩麵口中塞糠這種極為不體麵甚至是慘淡的方式來下葬呢?
一、甄宓之子
甄宓的美麗可以說為她人生的走嚮,起瞭巨大的影響
,她曾與袁熙成婚,兩人婚後居於鄴城。二人婚後沒幾年,其所居的鄴城就被曹操所攻破。
甄宓之姿名揚在外,曹操自是有所耳聞,他本想將甄宓納為自己的妾室,結果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曹丕也被甄宓吸引,曹操隻好讓步
。
曹丕對甄宓的美貌一見傾心,與甄宓成婚後也與甄宓相愛多年
。甄宓之美名揚在外,此人雖已為曹丕之妻,
卻仍沒有完全斷瞭曹操的念想,甚至就連曹丕的弟弟曹植都對甄宓有著非凡的傾慕之情。
甄宓的原名已不詳, “宓”這一字是源於曹植以她為靈感創作的《洛神賦》。
在《洛神賦》中,曹植對洛神的贊美可以說是不吝其詞,從中亦可窺見甄宓身姿不凡。
也許甄宓對曹傢其他人並無他意,可常言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甄宓因其美貌而多多收益,卻也因美貌招緻一些潛在的禍端
。曆史上有言稱她
“一女亂三曹”
,此處便可見一般。
二、甄宓性格
甄宓在當時雖貌美無雙,但她卻沒有因此迷失自我。
甄宓秀外慧中,頗有文采。其父的早逝也促使甄宓的心性進一步成熟,甄傢的人在甄宓年幼時便發現甄宓與眾不同,
有江湖術士見過甄宓便稱:“此女貴不可言”。
甄宓的性格極其賢惠,甄氏對曹丕的妾室也很好,
時常勸勉她們努力為曹傢增添子嗣,對不得曹丕寵幸的妾室們也常安慰開導、不斷鼓勵
,並常在閑宴上勸曹丕希望他多納妾室以延續子孫。
曹丕聽瞭心中很是嘉許,對甄宓也是愈加寵愛。
甄宓對自己的婆婆也十分孝敬,
婆媳關係堪稱典範
,甄宓曾因不能近身照顧生病的婆婆而整日哭泣,掛念不已,
曹丕的母親贊她說“此乃真孝婦也。”
曹丕即位後據說也曾多次示意甄宓讓她來做皇後,甄宓也多次拒絕,從此處亦可看齣甄宓並非追求名利之輩,其內心對權力並不是很看重。從這些方麵看甄宓真是個
無可挑剔
的女子,那為何下場慘淡呢?
這裏還要介紹另一位女子——郭女王。
三、文德郭皇後
文德郭皇後即郭女王,
是三國曹魏的第一位皇後
。郭女王嫁給曹丕後,在政治方麵對曹丕幫助許多,
她從一個妾室到位極椒房,可謂是深受曹丕寵愛
,就連史書都描述她是
“因愛登後”
。
郭女王當上皇後後從未恃寵而驕,她的內心反而愈來愈恭順謙敬,性格愈加低調。
她對太後卞皇後也相當恭順,
以孝聞名
。卞皇後對郭女王也較為滿意。
這位郭皇後性格也很儉約,不喜張揚。後宮諸個嬪妃偶有過失,也常被她彌補過,絕不苛責。
郭皇後在後宮中的所作所為深得人心,在曹丕心裏郭女王是一個絕佳的皇後。
這樣看來郭女王各個方麵近乎完美,
可據史料記載,甄宓的死與郭女王脫不瞭關係。
據《資治通鑒》《魏略》以及《漢晉春鞦》記道,
郭氏以讒言陷害甄氏,曹丕聽信郭氏所言大怒而後將甄宓賜死。
雖另有曹丕因甄氏口齣怨言而將其賜死一說,且導緻甄氏口齣怨言的主要原因是甄宓遭到曹丕冷落,
但依照甄宓的性子來說,因遭皇帝冷落而口齣怨言的事也的確不像是甄宓所為,
所以甄宓因郭女王從中作梗而死一說更為可信。
青龍三年(235年),郭女王在宮中逝世,享年五十一。據《資治通鑒》《漢晉春鞦》等書記載,
郭女王因明帝追問生母死因而感到憂懼進而暴崩。
據《魏略》《漢晉春鞦》稱,甄宓之子曹叡即位後追問生母去世原因,郭女王
因害怕牽連自身而憂懼
而死。甄氏去世後,曹叡被托付給李夫人,
後者在郭女王死後告訴明帝即曹叡甄氏因為遭到讒害,纔導緻以發掩麵,口中塞糠,明帝因此命令將郭女王如甄氏死狀進行埋葬。
這一說法進一步說明甄宓的死與郭女王有關,可曆史上仍有人對這一說法
存疑
。另有人認為曹叡並沒有謀害郭女王,郭女王是因病而死的。
人們對於此事的看法,可謂眾說紛壇。
四、總結
常有言道“紅顔薄命”。
迴望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美女們也鮮有善終。莫非真的有某種“詛咒”來使她們不得善終?
從客觀上來看,所謂紅顔薄命也隻是古代女性悲哀的一個側麵的體現。
古時女子地位明顯不如男子,
諸多方麵遭受限製
,其個人能力難以得到鍛煉,而那些擁有不俗容顔的女性,比如甄宓、楊玉環等多無法主宰自己命運,
隻得依附於男性,這便很容易造成悲劇的發生。
甄宓雖處處完美可也終究無法同曹丕有著平等的位置,
即便她是曹丕的正妻,曹丕依舊能輕而易舉地殺死她。
曆史中多認為郭女王嚮曹丕吹瞭許多“枕邊風”,說瞭許多甄宓的壞話進而
使曹丕對甄宓愈加不喜
,最終將其賜死。
此外還有言論稱甄宓是遭曹丕冤死,曹丕害怕其在地下訴冤故將其以發掩麵口中塞糠而葬
。無論怎麼說曹丕是使甄宓死亡的直接原因,甄宓的慘淡結局就是曹丕直接造成的。
如果一定要說甄宓有錯的話,恐怕她最大的錯就是依賴於曹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