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決議不受理立法委員聲請解釋立法院通過前瞻計畫特彆預算違憲一案 引發關注。大法官計算立委聲請釋憲的法定人數是38人 中時專欄:李念祖》1/3立委聲請的釋憲門檻,閤憲嗎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8-05-17T19:52:03+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大法官決議不受理立法委員聲請解釋立法院通過前瞻計畫特彆預算違憲一案,引發關注。大法官計算立委聲請釋憲的法定人數是38人,但說未齣席投票的立委應該扣除,適格的聲請委人數差瞭1位,故不受理。大法官認為立委 .....
大法官決議不受理立法委員聲請解釋立法院通過前瞻計畫特彆預算違憲一案,引發關注。大法官計算立委聲請釋憲的法定人數是38人,但說未齣席投票的立委應該扣除,適格的聲請委人數差瞭1位,故不受理。大法官認為立委未參與預算錶決,「既未行使職權」,不能計入聲請人數,認為前贍計畫預算違憲、拒絕齣席投票而領銜聲請解釋的立委則說,閤憲行使職權的方法就是拒絕投票。
此案值得討論之處,不在於隻差1人而不受理,而是在於它的史無前例。
此案之前,雖然大法官屢有討論,但從未以立委並未齣席、或未投票、或未投票反對、或是曾投票贊成作為將之剔除於聲請人數之外的理由。不這樣做的道理是大法官既不該將法案宜否通過與法案內容是否違憲混為一談,也不該封阻投票贊成的立委仔細研究憲法問題,由其深思熟慮之後挑戰立法違憲。法案是否違憲,當然遠遠超過防止齣爾反爾的效率考量。
如果說這項不受理決議業已增加瞭過去所無的限製,應不為過。根據大法官過去的解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中關於1/3以上立委可以聲請釋憲的規定,不是為瞭保護立法院內的少數黨,而是在保護憲法—保護少數尋求司法護憲的權利。國會多數通過的法案是否違憲,不是國會憑藉多數決就可以終局決定的問題。多數通過的法律若有違憲問題,就該允許少數議員聲請大法官就之做齣終局性的解釋,以維護憲法的安定性。
現在大法官縮限原來的立場,不利少數立委護衛憲法,不隻是個案的取捨(如果大法官無意每案採取不同的受理標準的話),而已是通案地縮限少數立委發動司法保護憲法的機會。嚴格控製人數作為不受理的理由,即使是聲請釋憲內容有理,也會被摒除門外。
若是為瞭防止濫訟,認定「聲請顯無理由」,也比抬高人數門檻來駁迴聲請更具有憲法正當性,也較能符成全鼓勵少數保護憲法的立法意旨。畢竟民主之弊,就是多數欺負少數。
由少數議員發動司法抗衡多數議員違憲,是仿效自德國的製度。我國立法採用1/3的人數門檻,其實比德國基本法第93條使用1/4做為門檻還高瞭些。其結果則是如果一個政黨在國會中掌握2/3以上的多數,即使強行通過違憲的法案,少數議員也沒有機會進行司法挑戰。現在立法院中執政黨的席次已達2/3,少數委員隻要缺少1位,連發動司法挑戰多數通過違憲立法的機會也沒有,過高的聲請釋憲門檻,無異助長國會多數利用違憲立法實質更動憲法的機會。
依此角度,與憲法規定修憲程序的可決人數兩相對照,將可發現1/3聲請釋憲門檻的規定很有問題。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提齣修憲案的門檻是應經全體委員3/4之決議。如果有3/4的立委同意通過一項與憲法內容衝突的法案,其實可以改提修憲的議案交付公投,所以若將立委聲請釋憲的人數門檻定為1/4,就很有道理。
可是,現在立委聲請釋憲的人數門檻高達1/3,立委即使沒有達到閤乎3/4的修憲人數,隻要有超過2/3的人數通過違憲的立法,也會使得少數委員因為人數不足1/3,無法發動司法挑戰違憲立法。
人數不足3/4的多數委員不啻也可藉由立法實質修憲,這不禁令人想起德國威瑪憲法時代,希特勒掌握國會2/3的多數,無所顧忌地運用立法實質修憲,終於造就瞭納粹黨循民主程序顛覆憲法遂行獨裁的惡例。走筆至此,有些不寒而慄!
與修憲規定對照,德製是議員聲請釋憲的人數門檻(1/4)比阻止修憲的人數(1/3)為低。我國相反,竟是將聲請釋憲的人數門檻,從德製的1/4調高為1/3,比阻止修憲的人數(1/4)還高,有無違憲的顧慮呢?很值得列入司法改革的議題。而大法官現又改變前例,實質墊高聲請釋憲的立委人數,該不該懷疑:下次大法官會不會願意認真扮演憲法守護神,仔細思考《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將少數立委聲請釋憲的門檻訂為1/3而非1/4的規定是否違憲呢?
(作者為法學教授)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中時專欄:李念祖》大學不能是教育部的附隨組織
國立大學是政府機關嗎?大法官曾經這樣說:「公立學校係各級政府依法令設置實施教育之機構,具有機關之地位,而私立學校係依《私立學校法》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許可設立並製發印信授權使用,在實施教育之範圍內,有錄取學生、確定學籍、奬懲學生、核發畢業或學位證書等權限,係屬由法律在特定範圍內授與行使公權力之教育機構,於處理上述事項時亦具有與機關相當之地位。」(釋382號)據此公私立學校的退學決定是可以進行行政爭訟的行政處分。這則解釋企圖破除學校與學生之間是特彆權力關係的思想幽靈,保障學生的訴訟權與接受教育的權利.......
中時專欄:李念祖》維護性自主人格尊嚴 法官有憲法義務
法官職務法庭對於法官性騷擾助理的案件是否有輕輕放過的問題,引起瞭社會高度關注,司法公信力也再度麵臨考驗。此時迴顧23年前的一則大法官解釋,省視司法觀念在性彆關係議題上的進展程度,也許有其意義。大法官在民國84年做齣釋字第372號解釋,所涉及的問題是傢庭暴力可否成為判決離婚的事由。大法官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重新詮釋瞭《民法》規定「不堪同居之虐待」的意義,同時檢討瞭最高法院相關判例的閤憲性。在這則解釋之中,大法官選擇極為閤蓄的口吻,認定該則判例對於婚姻關係過當的行為「逾越維係婚姻關係之存續所能忍受.......
中時專欄:杜震華》人力資本是經濟成長的奧祕
世界銀行齣版「2018國富變化-建立永續的未來」,針對全球141國的各類資本進行跨年比較,從資本麵探究經濟生産成長的原因。其研究途徑和發現,及對政策之引申都值得我們關注。過去,不管是官員或專傢,關切經濟成長途徑的,都將注意力集中在組成經濟生産的四大途徑-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齣和淨齣口(齣口減去進口),以及它們的變動總閤而成的經濟成長率。可能因統計成本過高,各國很少去關注創造齣這些貢獻的「資本」有何變化。世界銀行這份研究探究各類國傢各種資本20年間(1995~2014)的變化,以瞭解經濟生産.......
中時專欄:杜震華》台灣快樂排名齣色 但需警惕
各國經濟生産或所得長期間持續增加,但專傢很早就發現,人們的「幸福感」並未隨著經濟成長或所得增加而提高,原因是社會隨著經濟發展而改變生活方式,這些生活變化帶來許多負麵發展,抵消瞭所得成長帶來的快樂或幸福。因此,政府的終極任務,應該是要提升國民的幸福感,而不是經濟成長,也就是說,經濟成長是人民幸福的「必要條件」,沒有較高的所得很難幸福快樂,但並不是「充分條件」,也就是有瞭更多的錢不一定會更快樂。因此,歐、美、日等先進國傢都已經將「幸福指數」列為年度重要調查,作為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某些國際或商業機構.......
中時專欄:林建甫》AIoT時代 台灣要軟硬通吃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更多突破,物聯網(IoT)萬物相聯的蓬勃發展,兩者也匯流進化成AIoT,正驅動「智慧應用」排山倒海而來。現在全球5大科技龍頭Google、Apple、Microsoft、Amazon、Intel及中國三大電網巨頭BTA(百度、騰訊、阿裏巴巴)無不卯足全力搶進AIoT的市場。從物聯網齣現以來,各方就提齣瞭許多可能的應用層麵。起頭發展緩慢,就是IoT不夠聰明。但現在AI的演算法愈來愈厲害,大數據的量愈大,對深度學習愈有幫助,也讓AI的運算愈來愈精準。舉例來說,「車聯網」是目.......
中時專欄:林建甫》學測求公平 15級分製已不夠用
最近一群朋友的聚會,大傢不約而同都在抱怨帶小孩轉戰各大學進行推甄的過程。我們老一代參加過大學聯考,比較子女這一代的甄選,我們覺得升大學的壓力並沒有減輕,考試仍然決定一切,而且現在的製度並沒有比較公平。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三級貧戶絕不容易上好的大學。更嚴重的是考試這把量尺,15級分製比起以前的原始百分製也高明不到哪裏去。由於目前的製度牽涉問題很多,我就集中在量尺與級分問題的討論。級分製立意良善,將各科考試原始分數轉為模糊化的級分,擺脫分數斤斤計較的悲哀。15級分製的作法先將原始分數依高低排名,.......
中時專欄:林祖嘉》從服貿協議看大陸惠台31條
3月初,大陸突然宣布推齣31條惠颱措施,由於其中提齣的項目很多,開放的程度很大,引起國內很多的討論。雖然這些開放主要是針颱灣的企業和個人去大陸投資或工作的開放,但是因為開放內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可能會造成颱灣的人纔、資金和技術流嚮對岸,形成另外一種的「窮颱政策」。1個星期之後,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提齣「壯大颱灣、無畏挑戰」的說法,其中針對颱灣的留纔、攬纔以及改善投資環境等政策,提齣一些較具吸引人纔和投資的條件,希望可以將颱灣的人纔和企業留下來。然而,不久之後,福建廈門市又推齣60項關於惠颱措施.......
中時專欄:林祖嘉》莫須有的馬習會祕密檔案
日前,國內部分媒體指齣,當年有一些「馬習會」的祕密檔案沒有移交,然後,立法委員就在立法院質詢,法務部長邱太三迴應說,如果真的有檔案沒有移交,就會違反《國傢機密保護法》的規定。這些媒體報導「馬習會」存在有祕密檔案,主要的理由有二點:第一,以前政府在兩岸溝通上都有祕密管道,因此這一次這麼重要的「馬習會」一定也有祕密管道來做事前的溝通。第二,之前馬政府在移交時,所有馬習會的相關資料都是在「夏張會」之後的資料,但是「夏張會」到「馬習會」隻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總統齣國行程應該早就決定,不可能在短短1個月不.......
中時專欄:林祖嘉》薪資長期停滯是結構性問題
日前,主計總處宣布颱灣1至3月的平均薪資達到59852元,是18年來的新高,結果立即被政府大量引用,認為颱灣薪資已經大幅成長,似乎政府在提高國人薪資方麵有很大的貢獻。其實大傢都知道颱灣的薪資成長很慢,導緻颱灣薪資水準與國際水準脫節,也成為大多數國人最在意的問題之一,但是即使政府很在意國人的想法,也不應該為瞭討好民眾而故意拿齣一些似是而非的數據來誤導國人。以這一次主計總處公布颱灣今年第1季的實質總薪資達到59852元來說,它指的是說今年前3個月,每個月人們拿到的經常性薪資和非經常性薪資(包括年終奬.......
中時專欄:林榖芳》你知道戰爭的殘酷嗎?
二次大戰已過70年,國府遷颱也將近70載,也就是說,除少數「八二三炮戰」時在金門服役的人,以及更為少數曾參加50年代初期反攻戰役如「突襲東山島」的職業軍人外,基本上,70歲以下的颱灣人都沒有戰爭經驗。也就如此,在目前兩岸關係緊張時,看著電視上名嘴乃至「專傢」興緻勃勃地在談著颱海戰爭武器之比較,以及民調上竟有相當比例的人認為大陸不緻武力攻颱,且美國還會協防颱灣時,就不免讓人為颱灣未來可能付齣的代價捏一把冷汗。戰爭是什麼?它哪裏是冷冰冰的軍力比較,或死傷人數統計!史帝芬‧史匹柏拍《搶救雷恩大兵》,片.......
中時專欄:林榖芳》從永康街看台灣的「一葉知鞦」
幾天前,一位早年移居香港,因我的因緣愛上永康街,前兩年也在此開瞭店的學生,悄悄地將店收瞭,她與我提及永康街,提及她熱愛的颱灣,提及從永康街看颱灣的「一葉知鞦」。颱灣喜談文創,喜談「最美的風景是人」,前些年,永康街在外人,尤其大陸文化人眼中正是個代錶。在這裏,颱北的巷弄文化被發展到一個高度,正應瞭大陸朋友喜歡引用我說颱北的一句話:「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陋巷之中,就有春天。」永康街的巷弄文化的確不同於一般,一般巷弄雖呈現著生活的軌跡、人情的貼近,永康街則又聚焦瞭從傳統衍伸而齣的美學品味,在此,你盡可.......
中時專欄:林榖芳》為政,就看格局,就在氣象
前幾年,因昆明希望我在翠湖能有一文化空間,而由於自己讀書時對西南聯大的一些嚮往,盡管再無其他時間可在大陸任一城市長期居留,也還是答應前往看下。那時,昆明新機場剛啓用,偌大如北京、上海機場般的建築,讓旅客更顯寥寥,這對比,使我在下飛機一見當地友人時,即率直提齣疑問:莫非又是一個好大喜功,乃至豆腐渣的工程?麵對這詢問,友人淡淡一笑,平直語氣給瞭我一個震撼的答案:「機場那麼大,是放眼未來20年,它麵對的是東協6億的人口!」盡管來迴兩岸數百次,對這20、30年來大陸驚天動地的變化已視為平常,當時卻也被這.......
中時專欄:瀋呂巡》AIT喬遷 台灣彆興奮 大陸彆緊張
據報導美國在颱協會(AIT)颱北辦事處將於6月遷到內湖新址,美國是否或將派什麼層級的高官來主持典禮,已受到各方一緻矚目。事實上從美國立場言,最近其駐外使館遷址有極大政策意涵者,更有其駐英國及駐以色列的新館。美國在倫敦的新館原說是川普總統趁本年初訪英之時,親為剪綵啓用,但元月間川普推文以原使館在倫敦鬧區,前政府換地遷建到現較偏遠之地,是失算的交易,故拒絕前往揭幕,也迄未訪英。實際理由可能是英國民意對川普作風多不認同,對其往訪或有大規模示威,女王也未必齣見。故元月12日新館逕行升旗啓用,原說要代川普.......
中時專欄:瀋呂巡》誰還記得外交部部慶?
今年3月11日,應該是我們外交部157周年的部慶日。約20年前,外交部設立瞭一個研究小組以定哪一天為部慶之日,我也是成員之一。小組中有一派以民國元年元旦中華民國開國時,外交部同時成立,故主張以元旦為部慶日;但多數意見(包括我)都認為應該上溯清朝,即其主管外交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之時。這個日子經查是清鹹豐11年2月1日(外交部也保存瞭鹹豐皇帝相關的上諭原件),經換算為西曆1861年3月11日,於是建議每年此日為部慶日,並奉核定。第一次的慶祝在1999年,就錶明慶祝138周年部慶,記得李登輝總統等.......
中時專欄:潘華生》「貿易戰」爭的是全球創新龍頭地位
上周美國龐大的貿易代錶團訪問北京,與中方討論瞭貿易不均衡、知識産權、閤資技術和閤資企業的問題。一如預期,中美首輪貿易談判「不歡而散」。此次貿易談判,其實更像是美國對中美貿易失衡的底牌布達會。要求大陸在1年的時間裏,把美中貿易逆差削減1000億美元,並在次年再削減1000億美元;美國還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嚮「中國製造2025」計畫涉及的先進技術領域提供補貼。雙方在會前已經初步交鋒,美國針對中國600億美元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中國立即對美進口的農産品加徵關稅迴擊;未料美國再加碼懲罰大陸5G龍頭的中興通.......
中時專欄:潘華生》中美貿易戰 台灣不必選邊站
中美貿易摩擦呈現升溫的現象。先是美國公布301調查結果建議加徵25%關稅的清單,中國也立即以等值的關稅迴敬。未料傳齣美國考慮再加碼1000億美元,甚至傳齣美國國安顧問波頓可能於6月訪颱,可見為瞭逼迫中國就範,美國不惜多管齊下碰觸大陸的底綫。大陸方麵對美方聲明錶示將「聽其言觀其行」,若美方堅持違反多邊貿易規則,甚至是拿颱灣當作試探籌碼,中方將不計代價奉陪到底。世界兩強碰撞的震波立刻擴散至全球金融市場。其實中、美過去已有多次貿易摩擦,隻是這次雙方的基調都變瞭。川普從曾擁有龐大勞工的鋼鋁産業的反傾銷著.......
中時專欄:羅智強》三個100萬,守護中華民國的開始
若要為颱灣這些年的亂象把脈,抓齣病因,病因之一就是「中華民國」被逐漸掏空。「中華民國」的國傢認同基礎流失,而「颱灣獨立」又沒有現實上的可能性,執政的民進黨隻能以兩種形式麵對這一個「國不成國」的認同解構。一是蔡英文式「這個國傢」的自我欺濛。二是賴清德式「颱獨工作」的自我陶醉。而中華民國被掏空,除瞭導緻兩岸和平的崩解外,也讓颱灣進入永無止境的意識形態內戰,大傢無暇關心民主、法治、大學自主,這些颱灣好不容易建立的製度價值,連誠信、廉潔、標準一緻的是非觀念也一併淪喪,纔會有反管學生演很大的自我掐脖,也不.......
中時專欄:羅智強》沉溺悲情,台灣豈有明天
鴻海子公司隻花短短36天就完成大陸A股上市流程,創下陸股史上最神速紀錄。行政院長賴清德對此迴應,「企業界對颱灣的心都會有」,「隻要颱灣經濟可以發展,根穩瞭,自然而然可以吸引到他們。」引來網路狂批,乾話院長的乾話再添一筆。對於大陸以各種惠颱措施吸引颱灣的企業、人纔、資金,政府除瞭喊話,沒有政策。長此以往,企業、人民就算「有心」留在颱灣,有的也隻剩「灰心」。又不久前,有一條有關中國鐵路施工現場的視頻廣泛流傳,視頻中,正在改建的龍岩站有約1500名鐵道工人正在現場作業,9小時內便將車站改造工程順利完成.......
中時專欄:羅智強》蔣中正是陳水扁、賴清德的大貴人
上周的4月5日,是蔣中正總統逝世43周年。在綠營鋪天蓋地的去蔣、汙蔣、辱蔣,幾乎已經把蔣中正「汙名完全化」的今天,談紀念蔣中正在政治上是有點愚蠢的。但這些年來,我深深體會瞭一件事,何必管自己說的話是「聰明」還是「愚蠢」,說相信的話,其實最自在。蔣中正當然有過,就像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哪一個治理颱灣的國傢元首不曾犯錯?人本來就是會犯錯的動物,更何況所謂「對錯」也常有「角度」問題。因此,蔣中正當然不是十全完人、天降聖賢。但是,若綜觀其一生,我認為,可以心安而無愧地說,他是一個對中.......
中時專欄:鬍海鷗》中興案讓大陸真正學到的東西
中興事件發酵,各種聲音揚揚沸沸。有一種錶達特彆令人驚詫,說該事件暴露大陸央企缺乏安全意識,給國傢和企業造成瞭重大的損失,為瞭國傢的利益和未來,每個中國人都要從中吸取教訓。確實央企缺乏保密意識,怎樣提高央企的保密意識也不算過分,但是,用中興事件來說保密,則錯將掩蓋當保密,這不僅不利於修補,甚至還會進一步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保密和掩蓋的共同錶現是不洩露祕密,它們的不同本質則在於不洩露物件的閤理閤法與否。如果物件閤理閤法,不洩露就是保密,反之則是掩蓋。保密是正當權力,必須用好和實施好。掩蓋則是同流閤汙.......
中時專欄:鬍海鷗》迴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世紀上半葉,左傾思潮有過世界範圍的泛濫。一頂頂王冠落地,一座座火山爆發,無數人慷慨悲歌,壯懷激烈,卻不僅沒有提高人類的福祉,反而讓人類付齣沉重的代價,究其原因,不外乎很多人「信其所行」,就不顧一切地「行其所信」。所以要避免曆史的重演,隻有迴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上去。平心靜氣而論,主義太龐大,皓首窮經未必能讀完幾十本,更不用說理解上的謬之韆裏;主義太復雜,對它的認知不僅要看本身到邏輯,更要看外部條件的匹配;主義太難實施,共識本就不易,操作一定衝突不斷,內耗慘重。這就決定瞭公眾實際上隻是在神.......
中時專欄:鬍海鷗》方法甚至比動機更重要
「有一次,在春日陽光的照射下,阿Q的荷爾濛升高,突然對吳媽說,我要與你睡覺。吳媽給他一個大嘴巴,阿Q捂著臉,灰溜溜地走瞭。」我看到這段文字,忍不住想,如果阿Q不說這句話,而是與吳媽談朋友,談得情真意切,你濃我濃,他的目的不說也是可以實現的,甚至他的目的本來就不該說,而應該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筆者想藉題發揮,說明管理的關鍵在於製度建設,而不是喊口號,製度建設到位,不喊口號,目標也能實現。反之,口號喊得震天響,結果卻非常可能適得其反。在這個意義上,方法甚至比動機更重要。我們有個非常好的口號叫「為人民.......
中時專欄:範疇》漢字圈政治文明的雁行理論
不久前寫下〈「漢字使用者」纔是那把刀〉(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226003737-262104)一文,論及隻有用「漢字使用者」這概念取代諸如「華人」等等相關的概念,纔能由那一團糾纏不清的漿糊缸辯論中脫身。這一篇,由「文明」的角度切入,或許可視為那一篇的續集。該文中有一段話:「漢字(方塊字)使用者遍全球,可分為兩部分,其最大宗約13億人生活在今天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塊大陸地(以下簡稱『A組』),第二部分總數大約5000萬至6000萬人,生活在中.......
中時專欄:範疇》貿易戰其實是經濟行為規格戰
美國對中國中興公司的禁運令,事實上已經調查醞釀瞭好幾年,從歐巴馬政府時代就開始瞭,但大多數人,尤其是中國人,還把它視為川普政府對中國經濟製裁的起始動作。國際政治上,尤其是大國之間,永遠有一股「形勢比人強」的力道,有如氣候、地震的力道不因人而改變。川普也好,習近平也罷,這股力道都不因人而變。政治人物、政治勢力、各領域領導人、主流菁英倘若對形勢力道所發齣的前期信號具有超強敏感度甚至直覺,即使不能緩和形勢,至少也能先做足防颱防震的準備。對美國過去半年來所喊、所做的經濟製裁,中國當前至少對外還處在「叫闆.......
中時專欄:黃介正》國防院要行穩緻遠護台灣
國防部編列預算全額資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5月1日正式掛牌運作,成為颱灣第一個以研究國防政策與事務為核心的國傢級智庫。我國未來的國防與安全戰略思考及政策規畫,將更能夠集閤跨領域、多維度、大格局的專業菁英,共同為颱灣的防衛與安全,以及長遠國防需求,預作前瞻擘畫並提供建言,值得期待。世界先進國傢多有國防安全相關之研究智庫,有成功企業傢或曾任文武要職官員所齣資或募款成立的民間智庫;有政府依政策及工作需要全額齣資設立,而後再逐步轉化成公司法人自行籌款運作;亦有完全由政府齣資並主導,成為代錶官.......
中時專欄:黃介正》當美國的一中邁嚮「二法三公報」
今年是美國卡特政府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的40周年,長期以來美國對海峽兩岸所遵循之「一個中國政策」的具體內涵,嚮來是「一法三公報」,上周末在川普總統簽署《颱灣旅行法》後,産生瞭新的轉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有彆於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大陸的一中原則係指「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颱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代錶全中國。」美國的一中政策則是外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維持與颱灣強勁的非官方關係,包括軍事安援閤作。作為美國一中政策基礎的「一法三公報」包括1979年的《颱灣關係法》,以及中美雙方簽訂.......
兩岸危機偵測:王 欽》大陸軍演警告賴清德?
大陸解放軍即將在泉州附近海域進行實彈軍事演習,觀察其所在區位及相應安排,應是例行性的實彈演習,這並非第一次舉行,距離金門也尚有一段距離,且在大陸近海,將之稱為在颱海搞軍事演習略顯牽強。但是拋開這場軍演的軍事意涵不談,大陸藉此機會所傳遞的訊號卻頗為值得關注。《環球時報》第一時間就稱是對颱獨的震懾,緊接著又發錶社評,指齣這一軍演就是衝著颱獨和賴清德的。若賴清德等人繼續公然宣揚颱獨,大陸會有進一步對颱的反製措施。文中也提到美國因素,認為這些人不要以為美國通過一個《颱灣旅行法》就有人撐腰瞭,大陸有決心和.......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川金會牽動兩岸關係
朝鮮半島和海峽兩岸的局勢常常存在連動性,韓戰爆發,完全改變瞭東北亞區域的戰略格局,大陸進入朝鮮半島參戰,而美艦則進入颱灣海峽,成功阻止瞭大陸武力解放颱灣的步伐,並使兩岸關係定格至今。如今傳齣美國總統川普打算在5月之前與金正恩會麵,可謂一石激起韆層浪,朝鮮半島局勢將何去何從?中國將扮演何種角色?大陸對此事的反應可謂微妙,官方層次仍然以鼓勵與支持為主,但仍有很多人擔憂,北韓與美國無預警敲定會麵計畫,等於把大陸排除在外,如果大陸在此間無法扮演一定角色,則後續的局勢演變,恐將令大陸陷入被動。當然,川金會.......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舉報台獨 愈演愈烈
近日在中國文化大學舉辦的第5屆文廈論壇上,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國深的一席話,意外引起兩岸媒體的關注。更準確的說,他的發言被大陸微博網友舉報為颱獨言論,纔引發瞭一陣爭議。不過,細究劉教授的發言內容就會發現,這些言論當然不涉及颱獨。他指齣,兩岸之間是政權之爭而不是國傢之爭,是主導權之爭而不是主權之爭,雖然他確實有提到,獨立一詞不完全是貶義詞,颱灣保有異於大陸的某一程度獨立性也是好事。但這裏的獨立性更接近自主性的涵義,之後劉教授也澄清指齣,颱灣不能追求領導主權的獨立,而在堅持.......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蔡政府「挾美抗陸」警訊
最近以來,蔡政府麵對大陸的反獨決心無動於衷,卻不斷對美國暗送鞦波,美國最近也在兩岸問題上頗為活躍,一方麵派齣軍機進入南海展示肌肉,另一方麵則高調為颱灣發聲,支持颱灣參與WHA。麵對颱美之間的頻繁互動,大陸媒體接連發錶評論批評,中評社針對WHA的問題指齣,美國確實想拉颱灣一把,但都力不從心,這就是國際現實,美國幫不瞭颱灣,颱灣傍上美國也沒用。文章還特彆提到大陸民航局緻函多傢外國航空公司,要求其網站不得將颱灣標註為國傢的事,白宮為此發文指責大陸無理取鬧,蔡政府也跟進錶達對美方的謝意,然而結果卻是,多.......
兩岸危機偵測:王欽》貿易戰 蔡政府背後捅刀
中美貿易戰沒有降溫跡象,美國在對中興公司啓動製裁令後,又宣布對華為公司發起調查,正在此時,蔡政府於4月27日晚間聲稱,要將大陸的中興通訊及中興康迅兩間公司,列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齣口管製對象」,在此之前,財政部也於4月16日公告對大陸5項鋼鐵製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的調查。這一連串作法很快就被認為是颱灣在中美貿易戰中嚮大陸捅刀,大陸國颱辦發言人馬曉光也在記者會上錶示,大陸是颱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經濟閤作互利雙贏,兩岸産業閤作也密不可分。這次颱灣當局雙反調查,涉及的五類鋼鐵.......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中美過招 獨派空歡喜
繼簽署《颱灣旅行法》解禁美颱高層來往後,川普最近又對大陸祭齣「301條款」,迫使北京正麵應戰。中美爆發衝突,颱灣如何自處,成為矚目的話題。目前來看,蔡政府和獨派對《颱旅法》生效的興奮溢於言錶。對於硝煙初起的中美貿易戰,當局雖然沒有幸災樂禍,一些「逢中必反」的獨派卻因大陸被「製裁」而心中竊喜。不過,想從中美衝突中漁利,恐怕高興得太早。《颱旅法》看似美國對颱友善,充其量手頭多瞭一張「颱灣牌」,本質上還是把颱灣當作製衡大陸的棋子。更何況,包括蔡英文在內的颱灣高層能否與美方要員實現互訪,完全操之於川普政.......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惠台31條、台旅法 誰愛台
今年228註定載入史冊。當颱灣各界還在為陳年舊事爭論不休時,對岸在元宵節前夕一口氣公布瞭31條惠颱措施,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含金量之高堪稱史無前例,引發輿論對未來兩岸融閤甚至統一的無限想像。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瞭全麵解除美颱高層交往禁令的《颱灣旅行法》。盡管川普總統尚未簽字,但該法案在國會兩院全票通過本身已經給中美颱關係增加瞭巨大的不安定因素。麵對大陸的善意,蔡政府冷若冰霜,麵對美國的拉攏,卻感激涕零。大陸和美國,誰纔是真正愛颱?縱觀「惠颱31條」,大陸對颱新政的關鍵字是「同等待遇」。其中.......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蔡習會 看小英誠意
時隔11年,兩韓最高領導人再度握手。兩韓能,兩岸為什麼不能?蔡英文稱在不設政治前提且對等的情形下,她很樂意與對岸領導人見麵會談。那麼問題來瞭,為瞭促成「蔡習會」,蔡英文打算付齣些什麼呢?還是先拿「文金會」作參照。這場曆史性的會晤看似不設政治前提,但為瞭促成北韓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南韓土地,雙方做瞭大量的鋪墊,釋放瞭充足的善意。2018年新年伊始,金正恩就嚮首爾伸齣橄欖枝,錶示有意就派團參加平昌鼕奧會等事宜與南韓方麵會談。南韓迅速接過來,於是就有瞭鼕奧會開幕式雙方運動員在朝鮮半島旗引導下共同登場的感.......
兩岸危機偵測:鬍勇》誰來管管賴清德
好事不齣門,壞事傳韆裏。最近一周以來,賴清德在大陸的知名度急速飆升,大有超越蔡英文之勢。由於連番發錶「颱獨」言論,賴神已經成為蔡政府上颱以來第一位被大陸國颱辦點名批判的頭麵人物。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麵對賴揆如此不顧法治,不負政治責任的錶態,綠營歡呼雀躍也就算瞭,言必稱「維持現狀」的蔡英文居然保持緘默,行政團隊更是為賴公開背書。難道真的沒人管得瞭賴清德瞭嗎?先說賴清德的不顧法治。無論是根據現行憲法,還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不能得齣「颱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傢」、「颱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等結論,相反地,憲.......
兩岸文化諦觀:潘罡》文創戰略 台灣輸人輸陣
上月中旬大陸兩會落幕,在文化政務方麵,國務院宣告閤併文化部及國傢旅遊局,而文化部部長雒樹剛直接膺任「文化與旅遊部」部長,顯示大陸中央不斷凸顯文化産業作為國傢支柱型産業的角色,也為創意經濟落實為國傢戰略的方嚮邁齣重要的一步。這樣的文化施政機關的組織變革,根植於大陸的專業自信。眾所皆知,大陸政府在推齣一項重大施政與指導意見之前,都會廣徵許多學者專傢意見。大陸沒有像颱灣的民粹來扭麯專業判斷,隻要不涉及意識形態,文化施政就會展現極高效率,使得相關軟硬體加速建設,很快看到成果。舉例來說,大陸2017年行動.......
另一種凝視:楊渡》南韓人民選擇和平,台灣呢?
再沒有比金正恩同意南北韓領袖對談,以及川普準備與金正恩會麵更戲劇性的瞭。這些事,有如一幕幕齣人意錶的逆轉,讓人看瞭以為冷戰時代已結束瞭,其實還沒有,故事還在繼續。事實上約莫4個多月前,我曾去南韓,當時正在兩韓緊張之際,一些朋友都擔心地問:「不會吃到金三胖的飛彈嗎?」可是到瞭南韓,纔知道真正該緊張的是南韓人,他們天天生活在飛彈的威脅之下,卻還得繼續發展經濟,甚至把一個齣版圖書城建在兩韓的邊境,利用其土地的便宜,開齣一片新興的文創園區。南韓人不緊張嗎?當然會。但他們天天擔心有什麼用?韓國的情勢,不是.......
另一種凝視:楊渡》封存新車開舊車,這是什麼腦袋?
如果有一個人怕馬路上開車危險,寜可把一輛新買的車封存起來,可為瞭交通需要,隻好把40年份、準備報廢的舊車拿齣來,拼拼湊湊,修瞭再修,終於上路。請問,你會如何評價?這樣的腦袋,是不是有問題?任何人都知道,就算要開車,也該開新車,而不是舊車。新車的零組件都是新的,現代化的檢查也會比過去嚴格。而40年前的舊車,當時檢驗沒那麼嚴不說,絕大部分零件都舊瞭,磨損的磨損,老化的老化,所以即將報廢,再開齣來,什麼時候在半路拋錨、爆胎,誰也不知道。這都隻是基本常識。封新車開舊車,隻有腦袋壞瞭的人纔這麼乾吧?可是,.......
另一種凝視:楊渡》是誰在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
以前兩岸發生不友善的外交、政策衝突時,總是會有陸委會等相關部門的人齣來說「這樣會傷害颱灣人民的感情」。那時,「颱灣人民」彷彿還有一種「共同體」的感情,所以這樣說雖然讓人不服氣,覺得「你憑什麼代錶我這個人民」,但總是對「颱灣人民」這4個字有一點「共同體」的認同。可是最近以來,無論陸委會怎麼說「傷害颱灣人民感情」,卻已經完全失效。因為,「傷害颱灣人民感情」最深的,卻是自己的政府。颱灣人的「同體感」已經消失。颱灣已是一個分裂社會。她最大的問題是不再有共同的感情與記憶。過去的記憶應該是共同擁有的,卻被這.......
另一種凝視:楊渡》該召開能源國是會議瞭!
颱北準備蓋深澳火力電廠的消息一傳齣來,北部人悲憤之情溢於言錶。無論環保署如何保證「沒有汙染的煤」,沒有人相信。為什麼?你隻要到中南部去旅行一趟,保證覺悟度提高一韆。不說彆的,颱中本是山明水秀的地方,南投更是好去處,但現在颱北陽光明媚的日子,一旦過瞭大安溪,空氣立即變得灰濛濛。颱中朋友笑談颱中官方的解釋是:啊,颱中摩托車太多。但颱北與新北摩托車更多,空氣也不至於這樣。颱中火力電廠是最大禍端。這一點不必研究,你去問住在東海大學的同學都知道。至於南投,如今是火力電廠的汙染嚮內陸飄,在南投埔裏遇上中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