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分流路線郊遊徑!分流乃大嶼山西南之瑞的一個半島,整個半島沒有行車道路,分流半島與鄰近地區人口稀少,仍保留著石器時代到香港開埠初期所落成的古蹟。走進分流半島,猶如進入瞭平行時空,由石壁嚮西南步行約2小時,就能夠一覽百年前的香港「築」跡。
大嶼山分流路線|睇到石器時代至開埠初期古蹟 較少人行山徑
大嶼山除瞭有著名的鳳凰山、大東山、二東山與彌勒山,大嶼山西南部亦有較為冷門的景區與遠足路徑——分流路線郊遊徑值得一行。
由石壁營地,沿宏貝道、鳳凰徑第8段西南行、即可以到達保留著石器時代、清代及香港開埠初期建築的分流半島。由石壁進入分流步行約2小時,加上拍照、休息及摺返所用的時間,來迴大約一共需要5小時。
大嶼山分流路線【前往方法】
乘搭嶼巴1、2、11、11A及23號線,於石壁沙咀站下車,即可抵達石壁公廁。於公廁梳洗或方便過後,即可開始沿宏貝道開始行程。
大嶼山分流路線【宏貝道及鳳凰徑】
宏貝道與鳳凰徑第8段均是緊急車輛通道,3段道路均為瀝青道路,沒有梯級,方便好行。鳳凰徑第8段沿途更設有多張桌椅,供遊客休息。
大嶼山分流路線【狗嶺湧】
在鳳凰徑第8段遇上寫上「狗嶺湧營地」的名牌後,可以轉入名牌左方的石路前往狗嶺湧。沿途,遊客將會經過嶼南界碑與狗嶺湧觀景台。
嶼南界碑是120年前由英國軍人所樹立的碑石,當時用以宣佈大嶼山歸於英國擁有,是少數由香港開埠初期至今仍屹立的構築物。不過,碑石上大部份文字因歲月洗禮而已脫色、欲知碑上文字,可翻查網上資料。
沿著山路繼續走,會到達狗嶺湧觀景台。台上設有一個顯示多個地方的指示牌,讓遊客飽覽風景的同時,得悉眼前島嶼的名稱與跟當地的距離。
大嶼山分流路線【分流半島】
離開狗嶺湧沿鳳凰徑第7段走,可以分流郊遊徑逆時針方嚮進入分流半島,以約2小時的路程進入半島後,大傢可先在士多或餐廳作補給與用膳,再在半島上觀光。分流擁有2個法定古蹟,分別是分流炮台與分流石圓環。沿郊進徑在半島上閒逛各古蹟,需時約1小時。
分流炮台比嶼南界碑還要早齣現,清廷為保障珠江口一帶的航海安全,遂於分流設置炮台以擊退海盜。除瞭有8台大炮外,亦設有20座兵房與城牆,高峰時期曾有約50名官兵同時駐守炮台。直到1898年,炮台被廢棄,日久失修。
時至今日,炮台的城牆經已被修葺,遊客走進炮台後,可以一邊打卡留影,一邊瞭解香港清代海防歷史。
而分流石圓環是大嶼山上排列有序的石陣,按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推斷,石圓環或許早已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已齣現,不過考古學傢就暫時無法得悉古人堆疊石圓環的目的瞭。
大嶼山分流路線【離開方法】
離開石圓環繼續沿郊遊徑走,可抵達分流東灣。於海灣上休息過後,可沿分流郊遊徑、鳳凰徑第7與第8段及宏貝道摺返石壁,於石壁沙咀站乘車離開,需時約2小時。如果體力不支,可在抵達宏貝道乘搭或電召的士離開。
大嶼山分流路線及注意事項
路線:石壁 --> 宏貝道 --> 鳳凰徑第8段 --> 狗嶺湧 --> 鳳凰徑第7段 --> 分流半島 --> 鳳凰徑7段 --> 鳳凰徑第8段 --> 宏貝道--> 石壁
交通:乘搭嶼巴1、2、11、11A及23號線,於石壁沙咀站下車
由東湧齣發,可乘搭11、11A、23號線
由大澳齣發,可乘搭1號線
由梅窩齣發:可乘搭1、2號線
由昂坪齣發,可乘搭2、23號線
遠足路線全長:約16.7公裏
時間:約5小時(包括拍照與休息時間)
路線難度:中等(不用徒手攀山,大部份路段均為瀝青路或石路,路麵好行,但路程較長)
注意事項:分流半島大部份範圍無法連接網絡訊號,齣發前宜先下載或打印地圖
大嶼山分流行山路線有甚麼景點?
大嶼山分流行山路線有石器時代到香港開埠初期所落成的古蹟及炮台。
大嶼山分流行山路線大約要行多久?
計休息及拍照,來迴約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