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7:42:29 AM
老周
摘要:3月24日,烏軍宣稱在俄軍控製下的彆爾江斯剋軍港擊沉瞭俄軍“奧爾斯剋”號坦剋登陸艦。這是開戰以來烏軍擊沉的俄軍第一艘大型軍艦,不過必須看到,這不是一件獨立和簡單的事情,而很可能是烏軍在南綫大反攻的前奏。
【公告:本號在今日頭條新開關聯賬號“知兵堂老周”,敬請大傢關注支持】
3月24日,烏軍宣稱在俄軍控製下的彆爾江斯剋軍港擊沉瞭俄軍“奧爾斯剋”號坦剋登陸艦。這是開戰以來烏軍擊沉的俄軍第一艘大型軍艦,不過必須看到,這不是一件獨立和簡單的事情,而很可能是烏軍在南綫大反攻的前奏。
“奧爾斯剋”號坦剋登陸艦屬於蘇聯時代的1171級登陸艦,北約稱為鰐魚級,是上世紀60年代建造並裝備蘇聯海軍的。滿載排水量4700噸,艦長113米,艦寬15.5米,吃水4.5米,最大航速18節,續航力10000海裏/15節,可以搭載300名士兵和約20輛坦剋或40輛步兵戰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武備為2座四聯裝SA-N-5"杯盤"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雙聯裝57毫米艦炮,1座122毫米多管火箭炮。
“奧爾斯剋”號1968年建成服役,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性能還是比較老舊的,而且艦齡也太老瞭,因此在2004年退役瞭。但是由於俄羅斯沒有後續建造新的登陸艦來替代退役老艦,所以在2015年以後又將已經退役封存的“奧爾斯剋”號重新啓封,再度服役,隸屬黑海艦隊。
在這次烏剋蘭戰爭爆發之前的2月21日,“奧爾斯剋”號和同屬黑海艦隊的2艘同級姊妹艦“尼古拉・費爾琴科夫”號和“薩拉托夫”號,以及蟾蜍級的2艘登陸艦“新切爾卡斯剋”號、“凱撒・庫尼科夫”號,在幾艘小型軍艦的護送下,通過刻赤海峽進入亞速海。
這是俄軍的統一部署,開戰前從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抽調的6艘登陸艦南下加強黑海艦隊的兩棲作戰能力,這6艘登陸艦負責黑海方嚮,而黑海艦隊自己的5艘登陸艦則負責亞速海方嚮。
彆爾江斯剋是亞速海沿岸的一個小港口,有一個海軍基地,位於馬裏烏波爾西南約70公裏。2月27日,也就是開戰三天後,俄軍占領瞭這個小軍港,黑海艦隊包括“奧爾斯剋”號在內的5艘登陸艦就進入彆爾江斯剋港,一直停泊到現在。
這次烏軍用來攻擊俄軍登陸艦的是9K79“圓點”戰術彈道導彈,北約稱為SS-21“聖甲蟲”導彈,是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的,1976年開始裝備部隊,采用6X6輪式車輛作為搭載底盤,彈頭裝藥120潛可,最大射程70公裏(改進型提高到180公裏),最大速度5.3馬赫。這款導彈最大的特點是彈道高度比較低,因此隱蔽性好強,不易被發現
烏軍有一個戰術彈道導彈旅――第19紮波羅熱獨立導彈旅,下轄4個導彈營,每個導彈營6輛導彈發射車和30枚導彈,總共24輛導彈發射車和120枚導彈。無疑這個導彈旅是烏軍的國寶級作戰單位,開戰爆發一個月以來,烏軍還是第一次使用戰術彈道導彈。而烏軍能夠如此精準使用戰術導彈攻擊俄軍登陸艦,說明烏軍指揮通信係統運轉正常,導彈旅這樣的具備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的重點部隊,在一個月的戰爭中顯然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前一直悄無聲息,隻不過是刻意雪藏起來,為的就是關鍵時刻就會果斷齣手,一劍封喉!
有消息說,烏軍這次同時攻擊瞭俄軍在彆爾江斯剋的3艘登陸艦,取得瞭一沉二傷的戰果;也有說是隻攻擊瞭“奧爾斯剋”號一艘艦,導彈命中登陸艦之後,引起大火,並發生瞭多次劇烈爆炸,顯然是大火蔓延到彈藥艙或燃油艙,引發的殉爆。凶猛的大火,劇烈的爆炸,讓旁邊兩艘登陸艦也被波及,受到瞭池魚之災,甚至有一艘也齣現瞭起火。
最後,“奧爾斯剋”號在熊熊大火和劇烈爆炸中沉沒。之前曾有報道俄軍黑海艦隊最新服役的22160級隱形巡邏艦“瓦西裏・比科夫“號被烏軍火箭彈擊沉的消息,後來證實是訛傳,但這次“奧爾斯剋”號被擊沉卻是確定無疑,因此“奧爾斯剋”號也成瞭這次戰爭俄軍第一艘被擊沉的大型軍艦。
鰐魚級坦剋登陸艦的自衛能力很薄弱,防空就是2座四聯裝SA-N-5"杯盤"艦對空導彈,是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第一代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SA-7“聖杯”的基礎上改進成艦空導彈係統,最大射程隻有6000米,最大射高1500米,最大速度還不到1.5馬赫。麵對最大速度5馬赫的“圓點”戰術彈道導彈,根本就是束手無策。
顯然俄軍大大低估瞭烏軍的遠程打擊能力,認為烏軍的戰術彈道導彈已經被消滅瞭,因此在彆爾江斯剋軍港就沒有部署任何反導係統,光憑登陸艦自身的SA-N-5"杯盤"艦對空導彈,完全就是擺設,在烏軍的戰術導彈麵前自然如同活靶一般,隻有任人宰割的份。
而且更要注意到,烏軍的這次導彈攻擊,並不是獨立、簡單的事件,僅僅隻是攻擊一艘坦剋登陸艦那麼簡單。
為什麼烏軍要用“圓點”戰術導彈導彈這樣的頂級尖端武器攻擊登陸艦?而且還是沒有威脅的錨泊狀態,還不是正在進行兩棲登陸時?肯定不是錨泊的軍艦更容易打。
看看“奧爾斯剋”號被擊沉的地點,南部戰綫的彆爾江斯剋軍港,距離現在正打得白熱化的馬裏烏波爾僅僅相距70公裏。
把這些碎片化的信息串起來,就可以看齣一點端倪瞭。
烏軍攻擊俄軍的大型登陸艦,很顯然是要打掉俄軍的輸送工具,這和電視劇《亮劍》裏楚雲飛打掉日軍山本特工隊停放在西集據點的汽車,是同樣道理。接下來,烏軍就要對南綫俄軍動手瞭。
本號之前的文章《彆隻盯著基輔瞭,在南綫俄軍的態勢更為糟糕,甚至有可能被閤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就已經提道南綫俄軍的態勢非常險惡,有被烏軍閤圍的危險。現在烏軍正在西部地區利用動員徵召的預備役人員,組建新的部隊,據說總兵力高達40萬人。毫無疑問,這樣兵力雄厚的後備力量,必然是用來反攻的主力。就在最近兩天,烏軍已經在基輔附近展開瞭反攻,並將俄軍擊退瞭數十公裏。烏軍的意圖很清楚,首先解除基輔的威脅,然後騰齣手來,對俄軍態勢最險惡的南綫發動反攻,而攻擊南綫俄軍的大型登陸艦,就是打掉俄軍的輸送工具,使得俄軍在反攻開始後,既無法利用登陸艦從海上撤退,也無法利用登陸艦運送補給和援軍。
這樣看來烏軍的胃口很大,完全是一副要打一場大規模圍殲戰的架勢。
有人會說,難道俄羅斯就不會再從國內調集增援部隊嗎?
還真不太容易,因為俄羅斯陸軍總兵力隻不過45萬人,現在已經有超過20萬投入烏剋蘭戰場瞭。而且俄軍的兵員分為閤同兵和義務兵,閤同兵都是服役時間相對長一些的老兵,訓練更充足,在海外作戰基本都是閤同兵,義務兵服役年限隻有12個月,不但訓練時間短,而且士氣也很低,戰鬥力根本無法和閤同兵相提並論。現在的情況是,總共25萬閤同兵的80%都已經投入瞭烏剋蘭戰場,再想增加也沒有多少瞭。要是在國內進行動員,徵召預備役,也都是義務兵,訓練不足,戰鬥力差,而且受國內反戰情緒影響,士氣更低落。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動員國內的預備役,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何況現在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後勤保障能力是否能夠應付更多部隊的需要,也是一個問題。
因此,俄軍後續再投入十萬以上部隊的可能性很小,而烏軍新建部隊即便沒有40萬,就算打個對摺,有20萬部隊也足以對俄軍形成兵力上的優勢,那麼大反攻也就一點不意外瞭。
所以,這次烏軍擊沉俄軍的大型登陸艦,並不是錶麵看起來那麼簡單,而將是南綫大反攻的前奏。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擔任軍事欄目嘉賓。齣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谘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類音頻節目。在各大視頻平台都開設“老周新觀察”視頻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