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下方卡片 關注硯田書院,加 ★ 星標★
來源: 微信公眾號 : 桌子的生活觀(ID: zzdshg)
這是一位山區支教老師講的故事。
這位姓梁的女老師,曾經去過偏遠的山村支教。
和我們想象的不同,他們到那裏,並沒有受到歡迎。
相反,上門動員孩子上學時,他們遭到瞭很多傢長的反感。
孩子上學,是大好的事,為什麼傢長們會反對?
原來,山村那些七八歲的女孩子,早就可以洗衣服、做飯、放牛等等。
讓她們去上學,傢裏不就失去瞭一個勞動力?
梁老師和一些資助人想瞭一個辦法,隻要傢長把孩子送去上學,不但不收學費,每月還發放一些補貼。
這纔讓孩子們順利入學。
發瞭一段時間,有一次,資助的現金流斷瞭,補貼沒有按時發下去。
傢長不乾瞭。
他們衝到梁老師辦公室,對著她破口大罵。
甚至,還有傢長動瞭手。
混亂之中,傢長憤怒地踢嚮梁老師。
猝不及防的梁老師被踢中,造成尾椎骨受傷。
之後每到下雨天,她就尾椎骨隱裂,非常疼。登山等運動,也不能再進行瞭。
她沒有崩潰到一走瞭之,洗把臉,繼續迴到課堂給孩子們上課。
這件事,給她的震蕩是巨大的。
為什麼,明明幫助瞭他們,卻受到這樣的對待?
原來,鬧事的傢長一緻認為,補助沒發下來,肯定是梁老師貪瞭他們的錢。
如果不是有利可圖,這個女老師能白給孩子上課,還給他們發錢?
他們送孩子上學,不是關心教育,而是有錢補貼。
他們從未想過,真的會有人不惜自掏腰包,幫他們的孩子走齣山村。
這完全超齣瞭他們的認知水平。
所以梁老師說,經過這件事,她越發覺得教育和提高他們認知的重要性。
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們的認知水平低,同時,又導緻他們的思維十分局限和單一。
他們沒有太多接觸外界的機會,無法理解你的善意,被無知和貪婪左右瞭行動。
長此以往,這種認知方式,會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
而一代代人,被睏在走不齣的山村裏,繼續走著上一輩的老路。
張桂梅校長講過她的辦學初衷。
她當時看到,十三四歲的女孩,無助地坐在路邊。
她的父母,為瞭3萬元彩禮,讓她輟學嫁人。
對山村女孩的父母來說,讀再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嫁人?
為瞭3萬,不惜將未成年的女兒“賣”掉,這種無知,深深刺痛瞭張桂梅。
可以想象,如果女孩真的早早結婚生子,她的人生,包括她孩子的人生,會是什麼走嚮。
西寜晚報曾發布過這樣一則新聞。
未成年少女馬某,被父母以13萬元,賣給瞭“強奸犯”。
馬某生在青海省某貧睏縣下的小村莊,因為貧睏,當地人對教育不太重視。
尤其是女孩,覺得她們反正將來也是要嫁人的,讀書純粹是浪費錢。
小學畢業後,馬某因為傢庭經濟原因,加上父母不支持,早早輟學瞭。
可這,纔是她災難生活的開始。
年紀小,不能去打工,馬某就在傢幫忙乾農活。
16歲男子王某對她覬覦已久,以交朋友的名義接近她,隨後,誘騙馬某發生瞭關係。
當時,馬某未滿14歲。
我不敢想象,一個未滿14歲的孩子,如何承擔這一切。
然而,在她最無助痛苦的時候,父母,又給瞭她緻命一擊。
王某一傢和馬某父母達成一緻,用13萬元”彩禮“,讓馬某“嫁”過去。
一個為瞭掩蓋罪行,一個是貪婪和無知,生生將一個少女,推進瞭火坑。
未滿14周歲的馬某,就這樣,被親生父母送進“強奸犯”傢中,和對方以夫妻名義同居,並懷孕生子。
直到當地警方依法展開調查,纔將王某及其父母、馬某父母共5人,以涉嫌強奸罪移交起訴。
無法想象,小學畢業的她,自己還是個孩子,竟然就成瞭母親。
可罪魁禍首,除瞭誘騙她的人,她的父母也脫不瞭乾係。
是他們,因為自己的貪婪,親手賣掉瞭女兒。
也是他們,因為自己的無知,從受害者,變成瞭加害者。
或許到被抓時,他們都不明白,為什麼“嫁”女兒,也要被抓?
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太低,根本不知道,這是犯罪。
這早已不是包辦婚姻的年代,可他們的思想,依然被裹腳布包住。
我不同情他們,我隻心疼那個,未成年就當瞭媽媽的女孩。
她原本應該和同學一樣,坐在窗明幾淨的教室,接受知識的熏陶。
她可以念高中,上大學,走齣貧睏的山村,看看外麵的世界。
可現在,她在竈台,在田間,背著稚嫩的娃娃,承擔根本不屬於她這個年齡的重擔。
今後,她何去何從?
沒有人知道。
她的悲劇,不是個例。
還記得那個舉報父母包辦婚姻的17歲少女嗎?
在明知她想要繼續讀書,不願意嫁人的情況下,未經過她同意,就收下同村男子5萬彩禮,強行賣女兒。
最後,她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瞭自己。
可還有更多女孩,在無知父母的脅迫下,成為犧牲品。
我國法定結婚年齡,女性是20歲,一般,在18歲之前結婚或有婚姻事實的,是早婚。
有研究顯示,2015年,農村地區早婚率和早育率,是城市的3倍多。
偏遠山區尤甚。
因為貧窮,導緻受教育程度、認知水平低,往往選擇過早結婚,可以增加傢庭勞動力。
又因為早婚,導緻生育多子,越發貧睏。
在貧窮和匱乏中長大的孩子,談不上什麼見識,更彆提格局。
在無形中,也為將來的命運,埋下瞭注腳。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要如何改變現狀?
之前看《山海情》,一個片段給我觸動很大。
村裏一個傢長為瞭錢,讓成績很好的女兒輟學,去福建打工。
溫文儒雅的白老師,拼瞭命要把孩子留下來。
他說: 退學不是結束,是開始。往後的命運,嫁什麼人,過什麼日子,全由不得自己掌握。
為什麼要學習,要受教育?這句話就是答案。
為瞭眼前的蠅頭小利,放棄的,可能是一生的自由。
曾有人問,華坪女高齣來的女生,現在怎麼樣瞭?
那個被張桂梅校長罵“滾齣去”的全職媽媽,後來努力考上瞭特崗教師,成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
她擺脫瞭依靠丈夫的命運,掌握瞭人生的方嚮盤。
首屆畢業生周雲麗,因窮苦差點輟學。
後來,她順利考上大學,考取編製後毅然放棄,迴到缺老師的華坪女高,繼續張桂梅校長的事業。
因貧睏放棄讀書,在傢種地的陳法羽,後來考上警官學院,成為一名警察。
自幼雙親去世,無錢讀書的高世婷,後來考取大學,在縣醫院上班。
十多年來,從這裏走齣去的上韆名大山裏的孩子,有人成瞭教師、醫生、警察、公務員,進入企業。
也走上瞭,她們以前從不敢想的光明未來。
如果沒有接受教育,早早嫁人,相夫教子,或許就是大多數女孩的命運。
所以啊,怎樣改變山村孩子的現狀,怎樣提高他們的認知?
唯有教育,唯有學習。
教育也許不能讓你飛黃騰達,不能摺算成看得見的物質。
可當你放棄它,放棄提高認知的機會,也就意味著,你失去瞭走齣大山,改變命運的可能。
我知道,走齣大山很難。
你必須拼瞭命地努力,用比同齡人多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專注,去衝一個不知道結局的目標。
可越是這樣,越不能放棄,你曾經吃過的苦,彆讓下一代重蹈覆轍。
就像一位作傢寫給兒子的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彆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話對每個人都適用。
不要覺得,我努力瞭那麼久,還隻是彆人的起點。
不要因為彆人生在羅馬,而喪失前進的動力。
你認真學習的每一秒,每一個努力的時刻,都會讓你的人生,和以往有所不同。
改變一點,再多一點,總有一天,那些纍積起來的成果,都會為你獲得更大的自由,增加砝碼。
到那時,你會發現,你擁有瞭更廣闊的世界。
各位書友怎麼看呢?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參考來源:
抖音@梁慧股權管理谘詢
西寜晚報《民和女孩輟學嫁人生子,雙親和“丈夫”鋃鐺入獄》
澎湃《在中國,女孩15歲結婚生子,從未消失》
觀察者網《人口隱形危機:逾50%農村幼兒認知滯後》
作者簡介: 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 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 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 微信公眾號: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台所載圖文等稿件均齣於為公眾傳播公益目的。本平台使用的非本院原創,圖、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者聯係,如若內容版權人認為本次轉載行為不當,請聯係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請點亮下麵的 和 ,謝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