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PU領域被視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RISC-V架構,正沿著“農村包圍城市”的AIoT路綫一路攻城略地。這樣的發展速度,無論是對於X86還是Arm,都是當年從未有過的光景,近來業界一係列事件所釋放的信號又體現齣RISC-V嚮高端衝鋒的勢頭。
RISC-V如何迎來自己的星辰大海?進軍高端能否成功?對決X86和Arm贏點在哪?集微網采訪行業人士,分析RISC-V挺進高端背後的邏輯、機遇與挑戰。
雄心之下,RISC-V不願隻做配角。
急速擴張
不得不說,RISC-V開源模式改變瞭傳統的封閉性X86和授權模式的Arm模式,為半導體業帶來經營模式和架構創新的新機會。由於RISC-V的指令集小巧精悍,諸多企業將AIoT市場視為RISC-V的著力方嚮,以定製化來開疆拓土。
經過多年的“澆灌”,RISC-V這顆種子可說已在AIoT領域打開局麵,發展的速度已遠超過經x86/Arm當年的擴張速度,並催生瞭一場硬件生態的變革。
行業人士總結瞭三條RISC-V作為指令集的成功標誌:最新工藝的 SoC 量産、有軟件支持的裏程碑、支持殺手級應用或核心市場25%的份額,任意一個達標便是成功。指令集的發展,是“長坡滾雪球”,要有核心,即保持演進,與時俱進。當然還要這個“坡”夠長夠大,纔有後期的如雪山壓頂之勢,拿到容量夠大的核心市場。
一些具象的數字或可見其如虹氣勢:不僅於2015年成立的RISC-V基金會吸引瞭大量廠商加盟,包括高通、英偉達、NXP、三星、Microsemi、美光、華為海思、聯發科、榖歌、IBM、西數等,而且 2021年基金會公司成員數量與創建之時的36傢企業相比已增長瞭50多倍。
僅以國內RISC-V領域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最大的玄鐵RISC-V係列處理器IP為例,平頭哥生態負責人、高級總監楊靜介紹, 目前已覆蓋從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各類場景,支持AliOS、FreeRTOS、RT-Thread、Linux、Android等操作係統,並已成功應用於MCU、工業控製、智能傢電、智能電網、汽車電子等領域,在百餘款芯片中得到瞭應用,並以每年50%的授權數增長。
從市場的量級來看,截至2021年12月,全球産齣的RISC-V核纍計超過20億顆,近100款不同門類及型號的RISC-V芯片得到瞭廣泛應用。RISC-V在其誕生第11年創下的數據遠超x86、Arm等“同儕”齣現後的同期數據。據Semico Research的預測, 預計到2025年,采用RISC-V架構的芯片數量將增至624億顆。
而聚焦於RISC-V本身的技術發展、軟硬件融閤、係統軟件豐富、生態繁榮等層麵,也依然是當下與未來RISC-V陣營的發展重點。
高端勢起
雖然看上去是可喜的進階,但索繞於RISC-V陣營的質疑也一直不斷,首當其衝的是將陣綫集結於AIoT或非長久之計,需要有更高的野望來展現RISC-V的能力上限。
“ 無論是IoT芯片或MCU等設計,其實壁壘不高,而且Arm陣營很容易進行降維打擊,如前兩年Arm推行M0、M3架構免費或降價等舉措,因這一部分營收對Arm來說無關痛癢,隻要覺得有必要,隨時可以再發起新一輪攻擊。 ”RISC-V行業資深人士肖勁(化名)指齣,“ RISC-V應嚮高端進軍並占據一席之地,纔能有望擴大戰果鎖定勝局。 ”
提及高端,要從四個維度來定義。肖勁錶示, 一是IP層麵,至少可對標Arm Cortex-A55及以上等級的,目前市場上的RISC-V CPU IP性能大多處於對標Arm的M係列、R係列及入門級的A係列範圍。二是軟件,至少能支撐OS或Linux或相應的應用程序;三是應用層麵,應在服務器、PC、5G及邊緣網絡、存儲、自動駕駛等領域斬獲市場;四是工藝應在28nm及以下。
如果從傳統的楚河漢界來劃分,Arm在移動設備市場稱雄,x86則在服務器和PC市場稱霸,但目前Arm陣營全力嚮服務器和PC市場發起衝鋒,著力破解生態的壁壘,格局也在悄然生變。
對此肖勁認為, 對於RISC-V來說,一方麵由於國際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包括CPU在內的芯片行業競爭已超越單純的商業競爭。考慮到x86、Arm架構所蘊含的風險,RISC-V或在中國迎來更快的發展。盡管目前RISC-V在技術和生態層麵與x86、Arm差距較大,但長期來看,將成為架構主流。另一方麵,拓展高端應用領域如數據中心等,Arm不可能采取類似IoT的策略,因這對其營收影響巨大。
要關注的是,英特爾近日不僅宣稱開放x86,更高調加入RISC-V陣營。肖勁分析, Arm架構陣營廠商很難轉去英特爾代工,畢竟期間有長時間的對決,而且台積電等廠商已在針對Arm做瞭大量和長期Physical的Library以及庫的優化,已做得相當齣色,而英特爾相對還較欠缺。此舉應是想拉攏基於RISC-V開發芯片的廠商,促進其未來的代工業務發展。當然,此舉也會進一步促進國內企業加大RISC-V的開發與應用。
楊靜則更謹慎認為,有更多的公司加入RISC-V陣營,充分說明瞭RISC-V架構的發展潛力,這對於繁榮RISC-V産業生態大有裨益。 但英特爾IFS能否具備對RISC-V核的優質支持,是否能達到極緻功耗、性能、麵積(PPA),牽引市場生産齣更低成本的RISC-V芯片,仍需時間來考量。
變局鋪路
近年來行業中發生的一係列“大事件”似乎正在為RISC-V嚮高端進階按下快進鍵。
無論是去年MIPS公司宣稱放棄自研架構而押注RISC-V;英特爾宣布開放基於7nm的SiFive IP代工業務;作為市場為數不多經大規模驗證的高性能RISC-V處理器IP,平頭哥開源瞭包括玄鐵C910在內的4款RISC-V IP,以及基於玄鐵的多操作係統全棧軟件及工具;Imagination推齣瞭RISC-V CPU IP ——Catapult 係列為異構計算鋪路;還是今年初英特爾宣布加入RISC-V國際基金會並“直升”高級會員,將基於其代工服務平台加強RISC-V的生態建設和商用進程;國內StarFive 近日重磅發布64位高端芯片VIC7100主攻視覺和圖像處理,並發布單闆計算機開源硬件Beagle(星光),下半年計劃麵嚮PC領域投産基於12nm的CPU;君正、全誌、聯發科等設計廠商也在全力主攻高端RISC-V芯片開發。
特彆是在玄鐵C910開源之後,無疑進一步助推瞭開發者實現開源EDA協同,創新硬件架構,豐富軟件應用生態。而隨著RISC-V架構在國內市場上逐步獲得更多認可,楊靜提到, 平頭哥計劃推齣新的玄鐵RISC-V處理器IP,針對市場上尚未較好滿足的需求提齣解決方案,視覺、AI等領域的痛點有望解決。平頭哥也在推進RISC-V高性能芯片的研發,相信它會成為RISC-V領域的又一個裏程碑。
這一係列變局背後或直指兩大核心動因: 看好RISC-V,發力高端。畢竟,RISC-V要與x86、Arm真正三分天下,不在高端領域突破將永遠隻能是配角。
以高端的四個維度來衡量,顯然RISC-V進軍高端領域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畢竟RISC-V的發展必須通過IP—先驅芯片—開發闆—生態發展—大量芯片的過程。而隨著StarFive、全誌等高端芯片的陸續“上市”,RISC-V高端芯片的元年也將隨之開啓。
肖勁提及, 在IP層麵,目前國內可能隻有SiFive、平頭哥玄鐵等少數幾傢可提供,雖然芯片和應用層麵已經在逐步推進,但真正要嚮“高地”發起衝鋒,RISC-V在工具鏈、生態層麵要做的功課遠超Arm。
“ 基於RISC-V的核和芯片還是不夠豐富,無法滿足市場的多層次需求;軟硬件融閤深度不夠,特彆是軟件開發工具鏈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軟件生態也難言健全等等。 ” 楊靜也直指問題的核心。
這亦是RISC-V作為後來者避無可避的現狀,x86、Arm架構在數十年的積澱之後,在各自優勢領域的布局已相當成熟,且難度大、門檻高,RISC-V要在移動CPU和高性能CPU市場和Arm、x86競爭,無異於“虎口奪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生態化反
首當其衝的是,生態可謂RISC-V陣營嚮高端挺進不得不力補的“必修課”。
肖勁指齣:“ RISC-V在高端領域的生態差距仍然巨大。從軟件生態來講,基礎的操作係統等還需要匹配,因操作係統對於指令集能否成功起著關鍵作用。接著是內部各種各樣的庫要去優化,更進一步是PC或者服務器有一些專門的應用程序要做移植等等,這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做適配。”
“ 國內生態中的軟件公司,比較著眼於未來可期的前景纔會大力投入與支持,如歐拉、DateOS、新麒麟、Linux等。之前RISC-V因為沒有高端的硬件載體,因而軟件生態難以發展。而某些RISC-V入門級的高端芯片麵世之後,雖然與最終PC要求有些差距,但基本上已經可以夠上做一些入門級的工作如移植工作等,而優化工作則要等未來有適當性能的芯片纔能推進。 ”肖勁進一步解釋說。
而目前的推進工作也在步步為營。肖勁樂觀介紹, 這些工作已在部署推進中,如在服務器領域所需的網絡卸載加速、Library、SPDK存儲等等,在這一情況下軟件和硬件將同步嚮前。一些軟件或生態廠商會等到芯片發展到一定階段再投入,但還有一些軟件廠商會先行拿入門級芯片來適配,以便後續能夠更快移植。
在這方麵平頭哥已胸有丘壑。楊靜詳細說,今年在技術研發側,平頭哥將持續完善已開源的玄鐵RISC-V處理器、係列工具及係統軟件,方便更多公司能快速研發齣符閤需求的RISC-V芯片,持續降低芯片設計的門檻,節約時間和成本。
誠然,圍繞著不同的軟件係生態,單打獨鬥是難以持久的。肖勁認為, 需聯閤IP廠商、設計廠商和科研院所以及産業聯盟閤力,開發通用的庫來支撐,而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集微谘詢總經理韓曉敏也判斷,在IoT領域RISC-V還要進一步夯實,纔能在高端如服務器端領域有所突破,因高端應用各方麵的要求會更高,尤其是生態層麵,在這一方麵RISC-V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RISC-V具備成為高端性能架構的潛能,但RISC-V架構仍處於高速發展的初期,RISC-V生態建設成為關鍵之一。技術、産品、軟硬件協同創新,有更多公司、機構的參與,纔能把創新成本降得更低,RISC-V架構纔能完善,從而走得更遠。” 楊靜也進一步談到,“平頭哥也將加大RISC-V生態建設力度。玄鐵係列處理器已得到市場的有效驗證,我們會聯閤閤作夥伴一起打造樣闆,讓業界看到RISC-V架構真正的價值和潛力;同時也會為加入RISC-V陣營的閤作夥伴提供全麵的服務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開發設計芯片,持續推動更多的廠商認可RISC-V並逐步采用這一架構,共同繁榮RISC-V生態。”
畢竟,Arm CPU進軍x86固有優勢領域PC和服務器也有十多年瞭,最近幾年纔呈現齣破局之勢。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硃晶藉此道齣瞭自己的觀點, 一個新的硬件架構或者技術路綫,都需要有好的上層開發環境和生態,以及大企業的支持和幫助迭代升級,尤其是開源技術。Linux的好示範說明瞭即使是對成本不敏感、而追求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的服務器市場也是歡迎開源的。但Linux在服務器端製勝的關鍵因素是Java的極度友好和IBM的強力扶持,目前還沒看到RISC-V具備這兩大幫手。
看來RISC-V在高端“起勢”仍需要長時間的錘煉。業界有一個著名的言論:“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創造齣來 ”。是的,RISC-V的高端之路亦唯是如此。因為知名機構的預測已然“激進”:投資機構ARK Invest預測,到2030年Arm和RISC-V可能成為新的處理器標準,在雲業務領域取代英特爾x86架構,Arm+RISC-V的組閤將占據服務器市場份額的71%。(校對|李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