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15-11-11T08:52:41+08:00
美FED(聯準會)在12月升息機率濃厚,國內證所稅改革案可能在立院卡關,加上外資近期由多翻空,使投資人持股信心脆弱;業內人士指齣,短期台股下檔空間或暫勿預設立場,何時止跌還需看「國傢隊」法人的臉色,便宜行事。
台股在總統大選前的高檔空間,因市場對政治雜音的敏感度愈來愈高,雖相對受壓抑,但政策麵作多,仍使集團在年底前作帳或大股東作多者無後顧之憂,因此,個股依題材領先盤勢發展仍審慎樂觀。
據業內整理,今可能影響台股多、空動嚮市場消息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10月閤併營收有24傢創曆史新高,蘋概股受惠iPhone 6S熱銷,有F-臻鼎、台郡、正崴、新日興、兆利、華通、大立光、可成等高達8傢,成最大贏傢。
2.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宣布以每股6.24美元、閤計6,500萬美元(約閤新台幣21.1億元),投資入股半導體微影技術方案廠Tela Innovations公司,以加強台積電在多重曝光(multi-patterning)浸潤式(immersion)微影技術上的優勢。
此外,台積電董事會昨天核準資本預算約新台幣1,253.587億元,將用來擴充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産能、興建廠房與安裝廠務係統、以及包括明年第1季的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
另外,台積電公告10月閤併營收達817.43億元、改寫曆史次高。法人指齣,台積電10月營收衝高,除瞭匯率貶值效應外,主要是受惠於16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新産能大幅開齣並認列營收,其中又以台積電為蘋果代工的A9應用處理器,正好進入齣貨高峰。
法人錶示,由於11月後進入傳統淡季,營收將逐月下滑,但第4季營收應順利達到2,010~2,040億元目標業績展望上緣。
3.睽違1年的5韆億元營收終於再現!鴻海(2317)昨公布10月閤併營收,不負眾望,重登5韆億元高峰、達5,029.63億元,雖然未能拿下曆史新高,但光明在望,可望創下連3月營收守穩5韆億元大關的紀錄。
4.台股ETF市場愈來愈多元,愈來愈國際化!3檔美國S&P500指數傘型ETF,預計12月14日上市,這是首次與美股連動的指數型基金(ETF)在台股掛牌。此外美國那斯達剋決定跨進台灣市場,推齣含有台灣DNA的第一款Nasdaq 100 ETF産品。
證交所錶示,目前在證交所掛牌的ETF共33檔,以台灣、大陸及日本3大市場為主,日前已核準元大投信送審的3檔美國S&P500指數傘型ETF申請案,預計12月上市,為台灣ETF市場再添生力軍,屆時台灣投資人可透過ETF參與美國市場。
5.交通部觀光局昨公布「國內旅遊住宿優惠補助措施」,自本月20日至明年2月29日,每人限定申請一組電子序號,補助國民旅遊實際住宿房價3成,最高摺抵1,000元,主題樂園則補助民眾2人同行,1人免費。
6.生醫公司前三季獲利大放異彩,隱形眼鏡雙雄精華(1565)、F-金可(8406)獨佔鰲頭,EPS分彆達20.75、12.54元,F股族群錶最整齊,EPS幾乎都有4元以上水準。
另外,F-麗豐(4137)和佰研(3205)姐弟檔公司更是連袂創佳績,法人預估2傢公司今年EPS有上看10元實力。
陸續公布前三季財報的生醫類股族群,今年獲利一樣以醫美通路、保健食品和醫材族群最為吃香,而製藥業錶現也不弱,除瞭因有生力軍F-康友的加持,原料藥的生泰、旭富穩定成長,法人預估今年EPS可望以5元火拚下,智擎有裏程金挹注,友華的穩定也相當獲利。
7.統一企業(1216)前三季獲利125.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8%,每股稅後淨利2.21元創新高,賺贏去年全年,第三季獲利38.55億元,EPS0.68元,也寫下曆史同期次高紀錄。
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轉投資的統一中控獲利大增1.6倍,統一實(9907)、大統益(1232)錶現佳所緻。法人推估,統一企業全年獲利至少有150億元的實力。
8.受惠16奈米齣貨增溫及從三星手中搶迴部分訂單等利多效應,台積電昨公布10月營收達817.4億元、優於外資圈預期。
摩根大通證券等外資預估11、12月營收會隨著半導體庫存修正下滑,但也意味著週期底部將落在第四季。
9.iPhone 6s很給力,電信三雄10月營收、獲利很亮眼。中華電(2412)10月每股稅後盈餘(EPS)0.41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8.8%,並奪下電信三雄單月每股獲利王寶座,纍計每股稅後盈餘4.71元,年成長9.2%。
遠傳(4904)10月營收90.27億元,則創下近3年單月新高,單月每股稅後盈餘0.21元,纍計1~10月每股稅後盈餘為3.08元,目前月租型用戶4G滲透率高居40.8%。
前10個月的每股獲利王,由台灣大(3045)以EPS4.78元奪冠。該公司10月的稅後EPS為0.40元。
10.馬習會落幕,市場褒貶不一,多數人從中看到瞭政治的權謀,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卻從馬習會中,看到瞭兩岸的未來,以及「和平、穩定、發展」的契機。
郭台銘指齣,「最起碼,我看到雙方領導人願意坐下來,代錶正視。」並強調,馬習會是「曆史自然的演進,而不是躍進。」
11.英業達(2356)第3季在單季稅後淨利達19.4億元,創2013年採IFRS以來新高。此外,英業達昨也正式宣布太陽能事業閤併案,將晶片廠英穩達、模組廠英懋達整閤為一傢公司,法人粗估,這傢新公司今年閤併營收約120億元,稅後淨利約2億。
12.利基型記憶體IC廠晶豪科(3006)閤併NOR Flash廠宜揚(3411),閤併後,以晶豪科為存續公司,預計閤併換股比例暫定為2.55股宜揚普通股換發晶豪科普通股1股,閤併基準日預計訂於明年5月31日,以昨收盤價計算,約溢價24%進行該項閤併案。
晶豪科等於是全球第一傢同時擁有DRAM、NOR Flash、NAND Flash的完整記憶體産品綫的記憶體IC設計公司。
13.豐田(Totota)汽車好賣,推升總代理和泰汽車(2207)獲利創高,盡管第3季遭遇政府官員提前洩漏購車補助政策消息,造成買氣觀望的變數乾擾,單季獲利略減8%,但纍計前3季每股獲利仍衝上14.09元,創同期新高。
第4季受不景氣影響,預期汽車業行銷費用投資預期增加,法人估和泰車在多款進口新車齊發、蜜月效益支撐下,單季每股獲利仍將有3元高水準錶現,全年EPS上看17元新高。
14.麥格理資本證券發布2016年台股展望研究報告,指齣盡管總統大選會使得指數齣現波動,但選後還是有小幅攀升空間,閤理指數高點預估值為9,000點。
此外,考量到年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仍會貶值至33.6元,預估科技股股價錶現會優於傳産等非科技股。
15.透過強化布料機能性價值,拉高成衣接單價格,儒鴻(1476)公布今年前三季獲獲利29.77億元,已是去年全年的99.13%,創曆史同期新高,EPS11.41元,更已賺超過1個資本額。
儒鴻指齣,今年客戶下單的交期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多,因此,第四季營運應會比第三季好。
由於今年前三季的營業毛利率27.56%,比去年同期提升1.78個百分點,加上第四季是傳統旺季,法人預估,儒鴻今年全年的稅後淨利應可達42億元以上,EPS會超過16元。
16.奇力新(2456)受惠於上季稼動率滿載、新産能開齣,盡管營收僅微幅成長,不過上季獲利攀升至1.53億元,年增率達34%,創下單季新高紀錄,每股稅後純益達1.2元,同步寫下曆史高峰,閤併毛利率24.59%,為同期新高水準。
展望未來,奇力新仍看好2~3年電感需求,目前台灣廠麵臨缺工狀態,奇力新正積極招募中。
17.中國國傢主席昨錶示,要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發展。對此,分析師認為,此番言論顯示齣中國房地産庫存問題仍然嚴重,房市刺激政策應會繼續進行。
18.櫃買市場周二(10日)展現抗跌走勢,櫃買指數震盪收126.22點小紅。櫃買連兩天舉行業績發錶會,新普(6121)、同緻(3552)及艾訊(3088)等今打頭陣,昨日股價多上揚,明日有F-昂寶(4947)、群益期(6024)及浩鼎(4174)等接續舉行。
19.緬甸大選變天,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在野黨取得大勝,可望帶領緬甸持續高飛。而紮根緬甸多年的亞洲光學(3019),除瞭産品轉型奏效之外,也搭上緬甸解除貿易製裁後的經濟成長列車,第三季繳齣每股稅後純益0.64元的成績,纍計前三季則為0.67元,全年度將可終結「連6年虧損」的陰霾。
20.阿裏巴巴「雙11」今年首度舉辦晚會,並提前在昨晚間8點起跑,邀請包括蔡依林、趙薇等兩岸知名藝人為今年銷售助陣,而中國國務院總理辦公室也緻電阿裏創辦人馬雲錶示鼓勵,大陸媒體樂觀預估,今年業績可望上看韆億元人民幣。
21.華爾街日報報導,先前傳聞有意閤併的無綫通訊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及網路設備大廠思科(Cisco)周一宣布結盟,將整閤網路設備並共同開發新産品來對抗華為及諾基亞等對手。
22.大陸知名綫上影音媒體、在港股上市的騰訊控股,昨公布今年第3季財報,稅後盈餘為74.45億人民幣(下同),單季創曆史新高,年成長32%,營業收入為265.94億元、年增34%;業績成長主要是因綫上遊戲及影音業務錶現大增。
23.中央銀行10日標售300億元2年期可轉讓定存單(NCD),結果吸引逾1,059億元資金進場搶標,得標加權平均利率跌至0.465%,已連續5個月創新低紀錄,且利率已連續12期滑落。
24.蘋果首款大尺寸平闆電腦iPad Pro周三開放預購,擬瞄準商用客戶。執行長庫剋對iPad Pro寄予厚望,錶示有瞭iPad Pro,使用者何必再買PC?
蘋果錶示,Apple Pencil觸控筆和Smart KeyBoard鍵盤也於周三同步開放預購,本周稍晚便能齣貨。
25.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二指齣,未來10年石油市場仍將維持供過於求局麵,2020年底前油價恐難重返每桶80美元價位,2040年前僅能緩慢爬升至每桶85美元。
26.大宗商品市場寒鼕籠罩之下,糖價反而意外重獲對沖基金經理人的關愛,本月原糖期貨淨多頭部位觸及2年高點。
該農産品行情罕見地逆勢走俏,主要受到市場基本麵好轉帶動,今年糖産量料首見供給赤字,有助改善供過於求的情況。
27.同泰(3321)、F-波力(8467)、台數科(6464)及億豐(8464)等4傢公司申請辦理首次公開發行及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IPO)案,將陸續在本周申報生效,現增承銷價依先前各公司嚮證交所申報,各為30元、78元、130元及120元。
28.受到大陸十一長假影響,電子檢測驗證服務廠宜特(3289)公告10月閤併營收達1.62億元,較9月下滑6.3%,但仍優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5億元。
由於國內IC設計業者開始強化物聯網及車用電子晶片研發,宜特在車用電子IC檢測市場已完成布局,對明年營運維持樂觀看法。
29.華通電腦(2313)、F-臻鼎科技(4958)昨公布第3季財務報錶亮眼,在蘋果訂單挹注,分彆刷新曆年單季第4高、第3高紀錄,在10月營收同創曆史新高,看好第4季更上層樓。
華通第3季稅後純益9.54億元,也創159季新高,並賺超過上半年,是前兩季的102.48%,季增99.69%,年增64.22%,每股稅後純益0.8元。
F-臻鼎第3季稅後純益21.51億元,也創曆年同期新高,並稱霸上市櫃印刷電路闆(PCB)産業鏈,季增40.32%,年增34.95% 。
30.高單價訂單比例比去年同期成長10%以上,第3季獲利創曆史單季新高,聚陽(1477)昨(10)日公布第3季稅後淨利17.01億元,年增率高達30.9%,EPS 8.59元,創曆年同期新高。
因鞦鼕裝齣貨旺季高峰過,聚陽10月營收23.94億元,月減8.9%;不過,聚陽指齣,第4季的營收還是會比去年同期成長。
31.電源供應器廠康舒(6282)布局「綠能智慧」領域多年,多項産品如特斯拉電動車充電樁、台電智慧電網、最新一代燃料電池等陸續加入營運陣容。
因應訂單大增和中國大陸環境改變,康舒決定啓動菲律賓廠大擴産,明年將提升60~80%的産能,加上巴西廠也有擴充,總經理高青山樂觀看待明年將維持「兩位數成長」。
(B)利空消息:
1.市場擔心美聯準會將於12月升息、明晟(MSCI)可能將美國掛牌中概股納入中國指數,及台灣外銷齣口不振,衝擊台股昨大跌1.22%收8,536點。法人認為,短綫大盤迴檔壓力沉重,若8,500點大關守不住,恐要迴測季綫纔有強力支撐。
外資昨天在集中市場賣超116億元,近三日纍計賣超近300億元,期貨多單也持續獲利瞭結,淨多單降至1.4萬口,創9月16日以來新低,顯示外資持續撤離台股。
2.統計實價資料,今年前8月北市店麵交易量年衰退逾4成,除中山區仍是店麵交易最熱區之外,內湖區、鬆山區擠進前3名,而大同區則是交易量唯一逆勢成長區域。
其中,社區型生活商圈投報高於定存,成為資金轉進的避風港,以文山區景美商圈、鬆山民生社區商圈投報2.2%~2.7%最為亮眼。
3.肉、菜等食物類價格走低,中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5個月新低水準;同時,工業品齣廠價格指數(PPI)也連續第44個月齣現萎縮,顯示通縮風險仍高,未來中國官方仍有可能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4.金融時報報導,國際油價慘跌,連財力雄厚的産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也吃不消,決定破天荒在國際債券市場發行公債來籌措資金,減緩其財政緊迫的窘境。
5.假貨問題成為中國電商巨頭的夢魘。京東集團在昨宣布結束旗下C2C電子商務平台拍拍網。
6.LED封裝廠東貝(2499)、隆達(3698)上季勉強守住獲利,每股稅後純益分彆達0.2元、0.06元;晶片廠晶電(2448)則因為稼動率偏低、打掉庫存,衝擊上季虧損擴大,每股稅後淨損0.96元,纍計前3季每股稅後淨損0.33元。
外資圈認為,晶電第3季虧損幅度高於預期,主要是受到價格下跌、稼動率偏低,以及閤併璨圓之後,打掉庫存的壓力,而第4季復甦力道仍舊疲弱,預期晶電本季營收恐季減7%,暫時對台灣LED産業區塊持保守看法。
7.受到歐美股市動盪,外資為首的法人大舉賣超權值股,衝擊台股指數再挫105點,8,500點關卡岌岌可危。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指齣,短綫要能守住8,503點以及8,488點等重要關卡,如震盪跌破,指數可能會進一步下探8,110點支撐。
8.NCC委員會議昨做齣不予換發全球一動公司無綫寬頻接取業務(WBA)特許執照的決議,全球一動必須在12月10日之前繳迴其位於2,600MHz頻段的頻譜。
全球一動是國內碩果僅存的WiMAX公司,年底熄燈後、台灣WiMAX産業正式走入曆史。
9.經濟前景不佳,外銷齣口數字連9黑,上市櫃金控公司獲利衰退,大環境不佳拖纍金融股昨賣壓沉重,金控雙雄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分彆重挫2.81%、2.37%。
玉山金(2884)、永豐金(2890)及兆豐金(2886)等亦跌勢重,衝擊金融指數大跌1.78%迴測月綫,三大法人昨日更是全麵大賣金融股。
其中,開發金遭三大法人賣超達2.3萬張,兆豐金、中信金、第一金、永豐金等亦各賣超逾1萬張。
10.受到美國12月即將升息利空襲擊,亞股周二全麵下跌,印尼、菲律賓股市大跌1%,韓國、香港與印度股市更重挫逾1.4%,區域指標指數因此下探1個月新低。
11.CNBC報導,隨著全球經濟成長的警示訊號層齣不窮,看空未來2年成長前景的預測已沸沸揚揚,而且就連穆迪(Moodys)這傢具影響力的信評機構,也已加入這股聲浪中。
更令人擔憂的是,據穆迪指齣,在經過多年來的超低利率與高度信用擴張後,各國決策諸公已手無寸鐵,缺乏可以因應任何意外負麵震撼的工具。
(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