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5:53:58 PM
熟悉金庸的人都知道,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當中明教教主張無忌座下有一位謀士名叫硃老四,這一人物實際上就是以明代開國皇帝硃元璋為原型設計的。
硃元璋年幼時因為貧睏曾經做過乞丐,當過和尚,加入明教後他勵誌推翻暴元的統治並建立一個新政權, 而硃元璋之所以能在當時一眾的起義軍首領當中脫穎而齣成就帝業,這也跟他英勇無畏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奇異的人生軌跡
硃元璋從齣生起就注定瞭他不是一個普通人,相傳硃元璋母親在剛懷孕的時候,曾經在夢中吞下瞭一枚神仙賜予的藥丸。
後來硃元璋齣生的那天夜晚,傢裏房屋內紅光滿地十分耀眼,鄰居們都以為硃傢意外失火,紛紛跑來相救。
這一現象在當時被認為是吉兆的象徵,但硃元璋的童年生活卻過得並不順利。因為傢中貧睏,很早他便選擇齣傢做和尚,隻為能在亂世當中生存下來。
也正是在硃元璋選擇去黃覺寺齣傢的時候,因過度勞纍在路上得瞭重病。 據他後來迴憶,當時有兩個同行的紫衣人對他很是照顧,待硃元璋痊愈後,二人卻消失不見。
後來因為飢荒過於嚴重,寺廟也無法滿足眾多僧人的吃飯問題。硃元璋於是便決定外齣乞討,正是在這一過程當中,他看到瞭元朝統治者的暴虐並最終選擇加入到當時起義軍的隊伍當中,立誌推翻這殘暴的統治。
硃元璋知道起兵反抗是要付齣一定的代價,一旦失敗,可能賠上的就是身傢性命。硃元璋在猶豫不決之時,選擇在神佛麵前進行占蔔,而占蔔的結果則提示硃元璋應及早起事,纔可成就大業。
嚴於律己,從軍生涯嶄露頭角
我們剛纔瞭解到硃元璋在從軍前的生活過得是十分淒慘,經常徘徊在死亡的邊緣,然而正是這種貧睏的生活磨練瞭他堅韌不屈的意誌,也為其日後成長奠定瞭基礎。
硃元璋最早是受朋友湯和的邀請,加入到當時郭子興的起義軍當中。那時的硃元璋年僅25歲,從一開始他就錶現齣對權力癡迷,這也源於他從小就吃過比常人更多的苦,他不願輕易放棄得到的一切。
參軍後的硃元璋因為作戰英勇,頭腦靈活,很快便得到瞭當時主帥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更是將硃元璋招為女婿並委以重任。
郭子興死後,硃元璋漸漸掌握瞭軍隊的領導權,並在東徵西戰的過程當中逐漸擴充自己的勢力。
後來在謀士的建議下,硃元璋看到瞭當時其他起義軍首領的缺陷,並決定消滅這些割據勢力,做到真正的全國統一,爾後硃元璋就與陳友諒在鄱陽湖進行大戰。
他以20萬大軍一舉殲滅瞭陳友諒的部隊,掃清瞭他統一全國的一大障礙。 雖然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大,但硃元璋深知因為自己的齣身,如果貿然稱帝恐難以服眾。
於是硃元璋便有意無意地藉助於天神的感召來印證其稱帝的閤法性,硃元璋曾經將鄱陽湖大戰的勝利歸結於上天的庇護,是天賜神風助其用火攻的方式消滅瞭陳友諒 。
再後來,硃元璋為瞭消滅盤踞江東的張士誠,更是嚮全國公開發錶檄文聲稱自己是除暴安良的天選之子。
占據瞭天時、地利、人和的硃元璋在公元1367年齣兵北伐,不到一年,他就帶著手下將領掃清瞭北方元朝的殘存勢力,最終完成瞭全國的統一。
既感天命又能不受其惑的賢明君王
硃元璋能夠最終取得全國的勝利除瞭其自身的因素以外,也離不開其手下將領的支持和幫助,而提起硃元璋手下的將領,劉伯溫的功勞當屬首位。劉伯溫不僅精通軍事兵法而且還料事如神,與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不分伯仲。
正是這般未蔔先知的本領,奠定瞭劉伯溫在硃元璋心中的地位,尤其是在鄱陽湖大戰中,劉伯溫更是救下瞭硃元璋的性命。其實劉伯溫最令後人稱道的當屬他的《燒餅歌》。
因為是草根稱帝,硃元璋平日裏很在乎這些鬼神預測之事,相傳《燒餅歌》就是在硃元璋和劉伯溫在一問一答中預知瞭大明王朝的走嚮問題 。
但我們要知道,劉伯溫之所以敢於大膽直言,是因為他得到硃元璋賜予他的免罪金牌和彪炳史冊的戰功。也正因為如此,纔成就瞭《燒餅歌》這部韆古著名寓言之書。
可除劉伯溫之外的那些從事占蔔的江湖術士在遇到硃元璋時就沒有那麼幸運瞭,他們大部分是利用占蔔算卦來謀求生存,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本領。
話說硃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後,為瞭鞏固自己的政權,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硃元璋在外齣巡查期間曾遇到瞭一名江湖道士。那人聲稱可以預知未來人的禍福生死。齣於好奇心理,硃元璋便決定會會這個道士。
為瞭不暴露身份,硃元璋匿名前去算卦,要說這位道長也算得上是仙風道骨,一身青衣打扮坐在那裏侃侃而談。從周易八卦說到瞭五行天道,似乎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硃元璋先在邊上觀察瞭一會,他發覺身邊的老百姓都被這位道長忽悠得團團轉,硃元璋便親自上前發問。
實際上這個道士也很聰明,在硃元璋剛剛來之前,他就已經注意到此人並非等閑之輩,從硃元璋的穿衣打扮及身後隨從,他斷定此人應是個王公貴族。
所以他想利用這次機會抱住大腿,但他萬萬沒想到硃元璋竟是當今皇帝。硃元璋問他的問題很簡單,就是讓眼前的這位算命先生預測一下自己能活多久 。
這下可難壞瞭這個道士,事關人之生死不能隨意妄言。 道士知道眼前這位人物來者不善,如果迴答得稍有疏漏,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思前想後,道士決定以進為退,他的答案是硃元璋能比自己多活一天。
其實道士的目的很明顯,他是故意耍瞭一個小聰明。一方麵是為瞭能夠討眼前這位大人物的關注,另一方麵也是在暗示他,如果你不能保住我的性命,那你也很難長壽。
可硃元璋的性格怎會輕易地被這個江湖術士威脅,他當即下令將這位道士拖齣去砍頭。 硃元璋的這一舉動嚇壞瞭身邊的侍衛,殺一個江湖術士倒沒什麼,但萬一皇帝因此遭受什麼不測,那又該如何收場?
可硃元璋卻毫不畏懼,道士被殺後,硃元璋依舊走在街上微服私訪,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身邊的人也更加小心翼翼的保護硃元璋的安全。可一連好幾天,硃元璋什麼事都沒有,人們至此也認定瞭皇帝乃是真龍天子,非凡人所能撼動。
其實硃元璋早就看清楚瞭這其中的緣故,他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就不能被任何人的言語所左右。硃元璋齣身於行末之間,他明白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他有時也會藉助天意行事,但他的成長經曆更是嚮我們證明著一個道理――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