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0/19/2022, 4:41:41 PM
朋友們,瀋月迴應番位爭議瞭
“自己並不注重番位”
“作為演員去到劇組,當然拍戲是最重要的”
正麵迴應有爭議的話題,讓瀋月再次登上風口浪尖,結閤她正在播齣的《我的反派男友》被陳哲遠壓番的事情,更加的耐人尋味。
此事登上熱搜之後,網友辣評 “明星本人可以錶示不在意,但團隊和粉絲必須爭”。
在競爭激烈的內娛,番位問題已經到瞭一個離譜的地步,但凡有新劇官宣,那必然是血雨腥風的場麵,從海報站位到官宣順序再到官博態度,都能被討論上熱搜。
友情提示:以下提到的明星排名不分先後
比如前段時間十塊剛剛寫過的鞠婧禕和陳哲遠的番位之爭,這件事情已經持續半個月瞭也依舊沒個結果,雙方粉絲爭執不休。
咱就是說,有明星閤作的地方,就是爭番的戰場,有的是粉絲站齣來,有的是明星團隊下場。
團隊下場的經典案例,即 王大陸和彭昱暢。
彼時,王大陸和彭昱暢閤作瞭電影《小小的願望》,且在路演之初雙方都和和氣氣,但在電影即將上映的節骨眼,彭昱暢工作室通過微博發布“嚴正聲明”:
譴責電影《小小的願望》片頭字幕模糊演員排序違反閤約 ,並聲稱已函告片方解除閤同,但彭昱暢仍會自費齣席片方安排的宣傳和路演活動。
不久後,王大陸工作室也齣來迴應,稱 王大陸受邀齣演片中“男一號” ,按照閤約完成“第一男主角,王大陸”的任務,並依約進行片頭、片尾的對應位置署名,至於“壓番其他藝人”等說法均為子虛烏有。
不一會,彭昱暢工作室又再度迴應,稱與片方簽訂的演齣閤同裏約定,彭昱暢的“署名順序為所有演員排位第一位”。
在兩位男演員的工作室輪番下場後,片方站齣來迴應:
二人簽署的藝人閤約列名 均為“男一” ,同時承認主演番位問題係片方工作上的重大過錯,“將嚴肅處理製片部門相關責任人員,並積極主動與雙方進行協商以減輕該事件對各方帶來的不良影響”。
受番位糾紛的影響,《小小的願望》這部電影在大眾心中的口碑一落韆丈,加上本就不精彩的劇情,毫無意外電影撲街瞭。
當然,也有爭番之後爆火的例子,那就是電視劇《三十而已》。
一開始,三位女主演是江疏影、佟麗婭、毛曉彤,但佟麗婭的粉絲認為江疏影沒有理由壓番佟麗婭,就對該劇頗有微詞。
加上網傳該角色的人設是 “一個遭遇婚後齣軌,卻依舊低聲下氣求丈夫迴頭的悲情女人” ,與當時佟麗婭的婚姻情況有雷同之處,粉絲便開始瞭轟轟烈烈的撕番之路。
結果就是佟麗婭辭演瞭該劇,由童瑤頂上。
誰曾想《三十而已》一炮而紅,顧佳也成瞭該劇最齣彩的女性角色,還助力童瑤拿下瞭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的重磅大奬,隻能說時也命也。
對於粉絲並不多或者知名度沒有那麼高的演員來說,番位都如此重要,更彆提一舉一動都能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內娛“85花”瞭。
楊冪和龔俊閤作的《狐妖小紅娘》正在拍攝中,雙方粉絲也在激烈battle中,甚至還創造齣瞭“色塊”爭番的先例。
楊冪老朋友 劉詩詩 的粉絲,也因為番位的事情鬧瞭一陣。
劉詩詩的粉絲認為,自傢姐姐和劉宇寜閤作必然是是妥妥的一番,必須要有大女主的排麵,但官博沒有把水端平,既沒單獨起一行官宣,也沒有在海報中突齣劉詩詩的重要性,並做瞭紅底白字的圖片對片方進行瞭“徵討”。
粉絲的動作還是有用的,官博現在已經把大女主的排麵給安排上瞭。
不過,不過,在雜誌采訪的時候粉絲似乎被劉詩詩給“背刺”瞭。
“《一念關山》是群像劇,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劉詩詩的這番言論,著實是讓為她“齣頭”的粉絲尷瞭個大尬。
angelababy、任嘉倫 兩人的粉絲也因為番位的事情鬧個不休,兩個人閤作瞭電視劇《暮色心約》,不知道是何原因,直到今日都沒有官宣。
而沒有官宣也意味著充滿瞭無限可能,粉絲之間自然是想給自傢偶像爭取權益,加上他們兩個人現在的商務重疊度很高,新一輪的比較也已經開始瞭。
粉絲競爭的這麼激烈,殊不知在拍戲之前,演員的閤同就已經簽好瞭,番位也是非常清晰明瞭的,除非是像《小小的願望》的片方那樣“騙番”,否則壓根沒有爭議。
那為何會遲遲不宣呢?因為 適當的爭議就是熱度 ,最終”受傷“的也就隻有真情實感的粉絲罷瞭。
當然,也有一些片方不需要這些熱度,為瞭避免粉絲互撕,劇組方也是煞費苦心,甚至到瞭莫名其妙的地步。
《雪中悍刀行》 任誰看都是張若昀的大男主戲,但在官宣的時候硬生生的將演員分成瞭 領銜主演、特彆齣演、特邀齣演、聯閤主演、特彆主演、特邀主演 等多個類彆。
《風起洛陽》則是開創瞭 領銜男主演、領銜女主演 的先例。
咱就是說,隻要是前綴不同,大傢都是各自性彆內的一番。
《你是我的榮耀》 雖然對外是平番,但官宣時候的順序卻玩齣瞭花樣,竟然是按照 年紀 官宣的,年紀最大的潘粵明是第一個,多少有些搞笑瞭。
與上頭這些電視劇相比,按照姓名首字母官宣的 《張公案》 都顯得有些平平無奇瞭。
粉絲和團隊爭番到瞭如此地步,咱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番位的“魅力”瞭。
“番位”概念來自日劇,戲份最多、和主旨關聯度最強的就是“一番”,第一主演。但在日劇産業中,“一番”還體現在責任上,需要扛起收視重任,對廣告商負責等等。
內娛是什麼時候開始大規模的爭番呢?這要從飯圈開撕說起。對於粉絲來說,自傢偶像一番破10億和二番破10億的成績,在飯圈內的待遇大不同。
但作品火瞭還好,要是撲街的話,一番也非承擔相關的責任。
以石原裏美為例子,由她主演的《高嶺之花》收視率未達預期,作為一番的她公開道歉,承擔瞭電視劇撲街的結果。
如果到瞭內娛,爭著做一番的明星們能做到嗎?
如果做不到的話,何不在演技上下功夫呢?等到真正有實力,能夠扛起一番之時,來一個演技收視雙爆不是更好嗎?本末倒置真的沒必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