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3/2022, 11:27:32 PM
(觀察者網訊)台軍十多年前就計劃采購的“四輪越野摩托”,去年剛剛開始交付,今年就險些被取消。前些天,台“陸軍特訓中心”在島內海拔最高的武嶺營區,嚮媒體展示瞭其試驗裝備的3輛ATV全地形四輪越野摩托車,台媒稱其既能在山區進行搜救、運輸等任務,還具備隱蔽性高、能“裝載重型武器”等特點,稱台軍可以此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台媒報道,本來,台防務部門於前年批準申請,計劃自去年起分五年為台“陸軍”采購28輛ATV越野摩托,武嶺營區這三輛即是首批購進5輛中的一部分,但21日,台媒卻又傳齣該車被台“陸軍司令部”叫停後續采購的消息。
台軍裝備ATV的意嚮始於十多年前,2009年,台“陸軍”對外公開瞭“新三輪專案”,雖然聽上去好像是“新型三輪車”,不過實際上該專案指的是三種新型輪式車輛,即“輕型戰術輪車”、“戰術越野車”和“四輪驅動突擊車”,預定當年完成測試並展開采購部署,其中“戰術越野車”指的應該就是如今的ATV全地形四輪越野摩托。依台媒說法,盡管台軍很早就對四輪全地形越野摩托車産生過興趣,但據稱因堅持島內産品而從未購買進口車輛。
2011年,有台灣網民在博客文章中透露,台軍在“戰術越野車”方麵,基本“內定”台灣本地知名摩托車生産商光陽摩托,以其麵嚮市場銷售、發動機排量550毫升的MXU550基礎生産,但據稱光陽方麵當時遇到瞭生産問題,需要用到的大排量摩托車發動機,在凸輪軸熱處理加工時多次發生斷裂,嚴重影響瞭當時所預定的交付進度。
而直到近年,台軍計劃多年的ATV纔正式開始實施,先是在2020年,台“憲兵”購買瞭2輛光陽MXU150,而台“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則在2020提交ATV采購預算需求,編入“救災預算當中”,2021年收到瞭首批5輛車,型號也從當初“新三輪專案”時傳言中的光陽MXU550“升級”成瞭排量700毫升的MXU700i,相比於市場銷售的基本型號,該批車輛加裝瞭絞盤、前後貨架等裝置,但其餘部分不存在太大區彆。
台軍“憲兵”的150cc級ATV四輪摩托車
台“陸軍”的700cc級ATV
島內相關企業網站上的民用版本原型車MXU700i,台軍直接嚮企業采購該型號進行改裝
關於ATV後續采購被“叫停”的傳聞,台媒援引島內摩托車業界傳言,稱台“陸軍司令部”高層認為此類非傳統車輛上路行駛、維修保障之類存在問題,也並非傳統類型軍用車輛,對此錶達“高度疑慮”(但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以台灣島內的摩托車普及率和零部件供應情況,這種說法不一定站不住腳),另外也有熟悉台軍內部事務的消息人士錶示,台軍後勤單位認為使用防災預算采購車輛“不符規製”,需要重新建案。台媒也猜測,采購遭到“叫停”是否與台灣當局對美軍購水平激增有關係。
到瞭22日,事情又齣現瞭變化,當日台媒報道,台“陸軍司令”下令繼續推動采購案進行,並嚮台防務部門呈報,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也錶示認可,邱國正錶示,台軍任何已“建案”采購計劃都“不可隨意喊停”,實質上又以高層指令的方式對采購案進行瞭“復活”。
除瞭又一次經曆“死去活來”的ATV采購案之外,再來看看當年“新三輪專案”中其他兩款車輛。最早亮相的“四輪驅動突擊車”於2010年就開始交付,該車是在08款福特翼虎2.3升自動擋版上改裝而來,原車作為一款承載式車身的城市SUV,不僅底盤部件部分缺乏保護,乘用車級彆的全時四驅係統也被指難以應對軍用工況,甚至連越野用輪胎都沒有,近年來的台軍各類開放與演習當中更是不見瞭蹤影。
台軍“四輪驅動突擊車”是使用2008款福特翼虎改裝而成的 圖源:社交媒體
但08款適用於普通乘用車的全時四驅係統,由於並不包含任何差速鎖與四驅切換裝置,使得其實質上的通過性與作為城市SUV的原型車沒有本質性區彆圖源:社交媒體
另一款相對交付數量最多的,是“輕型戰術輪車”,號稱是島內汽車企業台灣三陽與以色列汽車工業有限公司(AIL)方麵閤作,引進的以色列“風暴”-3軍用越野車,由三陽工業負責組裝生産,台軍總采購近3600輛。但不久之後台軍內就有人指控,台軍相關采購部門存在著散布虛假信息,以及以牟利為目的包庇三陽工業非法中標等情況,而供應商三陽與其他投標方還涉嫌僞造文書罪等其他指控。“風暴”-3多用途輕型車是以色列汽車工業生産的軍用版本第三代吉普“牧馬人”(車身代號JK)輕型越野車(剋萊斯勒在其他地區生産的軍用版第三代牧馬人也被稱作吉普J8)。然而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查詢到,軍用版三代牧馬人,由於使用習慣原因,全部采用加強過的打孔鋼輪輞而非民用款式的五輻輪輞,原裝“風暴”-3與吉普J8更是在發動機外罩上預留瞭發動機涉水喉接口,而這些在台軍所謂的“輕型戰術輪車”上統統沒有,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所謂的“與以色列閤作引進”一事當中的水分,甚至難以排除台島內企業與台軍采購串通一氣,采購民用“牧馬人”冒充以色列“風暴”的可能性。
台軍“輕型戰術輪車”,號稱是引進以色列“風暴”-3輕型多用途車生産 圖源:社交媒體
以色列原版“風暴”-3,多處有明顯區彆,注意機蓋一側的發動機涉水喉接口與軍用款式輪轂
另一方麵,該車的交付同樣遇到瞭問題而不斷“跳票”,作為2009年所建立采購案的裝備, 2012年初就有網民拍攝到瞭三陽廠區內停放大批生産齣來但無法交付的車輛,直到2016年底纔開始交車,這些車輛質量也存在著不小問題,綜閤當時台媒的消息,就在2017年3月,剛剛交付的車輛傳齣瞭底盤有瑕疵的消息,當時台軍接裝的“輕型戰術輪車”,還沒用幾個月,就連續發生數起前橋轉嚮減震器支架斷裂的故障,。由於質量問題頻現,交付量也仍然不足。就在不久後的2019年,台軍又開始規劃新的“輕型戰術輪車”,去年台媒曾報道,年底前要生産首批樣車,但至今也未能實現。
台軍“輕型戰術輪車”前橋轉嚮減震器支架斷裂 圖源:社交媒體
對於台軍在軍車方麵上的狀況百齣,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台當局雖鼓吹“島內自造”,但台灣島內相關行業中,乘用汽車企業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所謂“自造”是代工組裝美、日、韓品牌車型,技術基礎較為薄弱,特彆是軍用特種車輛方麵,與已經形成規模的日韓車企都存在著很大差距,這些裝備所謂“島內自造”也基本淪為改裝、來料組裝等等錶麵功夫。
雖然相比汽車企業,台灣島內摩托車企業在某些方麵相對好些,卻仍然在2011年前鬧齣瞭前文所提的“發動機凸輪軸斷裂”等一係列問題,直接或間接造成ATV采購項目事實上拖延瞭十年以上,雖然此次差點被叫停後,終於還是被台防務部門“放行”,但在台軍手中,這些車輛未來還會不會繼續齣現狀況,以及究竟還能起到多大所謂“不對稱”作用,還需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