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10:05:59 AM
2000年8月25日,台灣媒體人秦風在時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台的支持下,將自己幾年前在台北一傢報社裏偶然發現的一組名為“1950年仲夏的馬場町”的老照片,在台北“二八八”紀念館公開展齣,照片一經展齣,就在台灣引起瞭很大的轟動。
蔣介石
這組來自半個世紀前的老照片,記錄瞭一次宣判和行刑的完整過程,根據知情人錶示,當時的蔣介石對於照片裏的受刑人恨得咬牙切齒,交代下屬自己一定要見到行刑的全過程。於是在當年的行刑現場,就有人專門拍照記錄,行刑結束之後將這些照片第一時間送到瞭蔣介石的手裏。
這個照片中被處決的人正是我黨打入國民黨高層內部,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的“密使一號”,關於“密使一號”的真實身份一直是國民黨的一塊心病,蔣介石做夢都想將他找齣來。
這個“密使一號”究竟是誰?為何會讓蔣介石如此痛恨呢?
吳石
不斷學習強大自己,一心想要報效祖國
吳石,1894年齣生於福建,從小到大,吳石一直都是一個胸懷大誌的少年。隨著慢慢地長大,他看到瞭大清的腐敗無能,吳石的內心對大清感到無比的失望。1911年,吳石與誌同道閤的同鄉好友吳仲禧一起加入到瞭北伐學生軍,參與瞭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後,吳石去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上學,在學校的四年間,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吳石都穩居第一。1916年,吳石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在全校八百多名的畢業生中,吳石的成績名列第一。
1929年,吳石遠赴日本留學,先後到日本炮兵學校和日本陸軍大學深造,最後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相繼在這兩所學校裏畢業,成為瞭轟動中日兩國軍界的人物。除瞭外界對於他這個優秀的學子抱有很高的期待以外,吳石也一心想要做一個傑齣的軍事傢,報效祖國。
吳石
1934年,吳石學成歸來,迴到瞭祖國母親的懷抱。在吳石還沒有迴國的時候,他的名聲早就已經在國內打響瞭,蔣介石尤其欣賞吳石的纔華,於是在吳石迴國之後不久,就將他收入到瞭自己的麾下。不久之後,吳石就擔任瞭國民黨參謀本部廳長,專門負責收集日軍的軍事情報,並根據收集到的材料來進行日本軍事動嚮的研究工作。
在武漢會戰時期,蔣介石每周都會召見吳石一次,徵詢吳石的意見,此時的吳石,是蔣介石最器重的部下之一。除瞭能夠得到蔣介石的器重之外,吳石在國民黨內部也非常有聲望,他被大傢親切地稱為“能人”,能文能武、會說英語日語、熟練掌握瞭開車、騎馬、遊泳等技能……在大傢的眼中,吳石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奇纔。
蔣介石
雖然大傢毫不吝嗇對吳石的稱贊和認可,但是吳石的心裏還是高興不起來,因為一直以來,他都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一個在戰場上指揮作戰的軍人。自從加入國民黨之後,吳石雖然有著滿腹的軍事學問和軍事纔能,但是蔣介石卻一直把他“關”在辦公室裏,不肯給他帶兵打仗的機會。一直到抗戰爆發,吳石還是呆在參謀本部做參謀工作,每天他的工作就是研究資料,研究日本人的作戰部署。
在加入國民黨之前,吳石以為抗戰給瞭他一個施展自己的軍事纔華的機會,他也一直希望可以將自己的軍事纔華發揮到淋灕盡緻,可是現實卻並沒有讓他如願。一直到桂南戰役,吳石纔終於有機會將自己滿腹的軍事纔華真正地用在瞭實處。1939年底,日軍發動桂南戰役,而發動這次戰役的主力軍――日軍第五師團,是一支精銳的機械化部隊,曾作為主力軍參加過太原、上海、台兒莊、廣州等重要戰役。
參加桂南戰役的國軍官兵
當時的日本認為隻要切斷瞭南寜至龍州的補給路綫,中國的軍隊就會徹底喪失抵抗能力,由此一來日本就能盡快取得侵華戰爭的勝利。日本人聲勢浩大,自信滿滿地覺得一定可以取得這次戰役的勝利,但是卻沒有想到在廣西賓陽縣境內的昆侖關,遭到瞭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桂南戰役從1939年的11月打響,一直持續到瞭第二年的初春,始終無法進攻成功的日軍隻能開始撤退。吳石此時正在桂林任職,是第四戰區的中將參謀長,此時第四戰區的司令官張發奎不在桂林,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請示上級的吳石當即作齣瞭追擊部署。吳石這一次親自來到瞭前綫指揮,帶領著戰士們乘勝追擊,最後這場戰役大獲全勝。
吳仲禧
1940年,吳石在指揮第四戰區取得瞭追擊戰的勝利之後,又在桂林與傢人團聚瞭,一傢人度過瞭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也是在這個時候,吳石纔知道自己20多年沒見的同窗好友吳仲禧也在第四戰區,吳仲禧此時擔任第四戰區長官部軍務處處長,一見麵兩人就緊緊地抱在瞭一起,在亂世之中這種同窗情誼顯得尤為珍貴。
吳石一直把吳仲禧當成自己的摯友,所以就把自己所有的心裏話都對他說瞭齣來,一直以來吳石都一心想要上場殺敵作戰,可是蔣介石卻一直不肯給他這個機會。吳石難過地對吳仲禧說:“我空有一腔熱血,學習瞭那麼多年的軍事技能,卻不能帶兵上陣,與敵人廝殺,心裏實在是不甘啊!”
吳仲禧
吳仲禧聽著吳石訴說著自己的不滿,心裏頓時覺得吳石或許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因為此時的吳仲禧除瞭是軍務處處長之外,還有一個秘密身份,他是一個地下黨員。
國民黨的腐敗、專製,讓吳石對自己效忠的黨國徹底失望
吳石在剛剛加入國民黨時,確實對國民黨抱有著很大的期望,可是在國民黨工作多年,看多瞭國民黨內部派係之間的爭鬥之後,吳石逐漸對國民黨産生瞭失望。1944年8月衡陽失陷,廣西的局勢瞬間陷入瞭緊張狀態,白崇禧急忙嚮蔣介石請示,希望蔣介石能夠從貴州調派中央軍主力來廣西進行防禦,但是蔣介石卻拒絕瞭他的請求,並要求他以桂係的軍力守住柳州和桂林。
白崇禧
蔣介石此時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利用日軍來消滅白崇禧的軍事實力,從而降低白崇禧在國民黨內部的軍事實力。白崇禧也知道,如果要能夠保住自己在國民黨內部的政治地位,自己就必須要保存軍事實力。為瞭保存實力,白崇禧絞盡腦汁地躲避與日軍的正麵交鋒,可是由於戰略指導失誤,這次桂柳會戰國軍始終處於軍事設備和人數上的劣勢。
在頑強抵抗瞭8個月之後,以白崇禧為首的桂係地方軍還是沒有擋住日軍的不斷進攻,國民黨也在這次桂柳戰役中,損失瞭將近60萬的兵力。河南、湖南、兩廣、福建、貴州等地也在這一次戰役之後全部淪陷。
桂柳會戰是吳石在加入國民黨之後看到的第一次由於黨派之爭而導緻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在國民黨內部由於一開始的派係之爭,導緻這次會戰以慘敗收場之後,吳石第一次對自己所效忠的黨國産生瞭懷疑。對於蔣介石置國民的生命於不顧,也要排除異己的行為,吳石感到十分地失望。
戰敗之後,吳石隨著數以萬計的難民開始瞭大撤退,一路上看著戰火硝煙留下的痕跡,百姓們民不聊生,吳石的心裏十分難過。在大部隊撤退到貴陽的時候,吳石的小兒子突然患上瞭肺炎,由於是在撤退途中,缺少藥物及時治療,吳石的小兒子沒能在疾病中挺過來。打瞭敗仗之後,又在撤退途中失去瞭兒子,這讓吳石心中感到特彆的痛苦,那一段時間裏,吳石的心情都特彆的低落。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終於在投降書上簽瞭字,吳石也跟隨軍隊重新迴到瞭上海。一路上吳石的心中特彆的高興,從參加國民黨的第一天,吳石就期盼著自己能夠早日看到日本人滾齣中國的那一天。然而讓吳石沒有想到的是,復國的狂歡尚未平息,自己的那一腔熱血就被人用一盆冷水狠狠地澆滅瞭。
在上海,吳石一邊看著國民黨官員貪汙腐敗、中飽私囊,一邊看著上海的物價飛漲,人民苦不堪言。國民政府上上下下的腐敗、專製,讓吳石感到心灰意冷,在傢人和朋友麵前,吳石更是直言不諱地說:“再這麼乾下去,國民黨不亡沒天理!”
在對國民黨徹底地失望之後,吳石的思想也漸漸地嚮延安靠攏,為瞭能夠獲得更多關於延安方麵的消息,吳石甚至在傢裏收聽起瞭延安的新聞廣播,並且還讓他的兒子吳韶成把廣播裏的內容記錄瞭下來。
吳仲禧(右)
在看到瞭國民黨的陰暗麵之後,吳石開始暗中協助潛伏人員
1946年,解放戰爭一觸即發,吳仲禧受到上級指示,要盡早打入國民黨的中央高層,為以後的戰爭獲取情報做好準備。吳仲禧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請自己的同窗好友吳石幫忙。來到吳石傢中之後,吳石又像上次一樣對著吳仲禧傾訴瞭許多自己對國民黨腐敗專製的不滿,吳仲禧藉著他的情緒,嚮他敘述瞭同在北伐軍中接觸過的葉挺將軍的事跡,介紹起瞭共産黨的主張。
兩個人談得十分投機,吳石也對共産黨的主張錶示十分的認可,吳仲禧雖然沒有嚮吳石透露齣自己地下黨的身份,但是他知道聰明的吳石此時應該早就知道瞭自己的身份,於是吳仲禧試探著嚮吳石提齣瞭自己想要進國民黨的國防部的要求。吳仲禧知道此時的吳石深得蔣介石的器重,如果貿然坦白自己的身份,那麼很可能會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吳石
吳仲禧明白,如果吳石肯幫助自己,那就說明吳石那顆心是嚮著共産黨的,如果吳石拒絕瞭自己,那麼自己就得另尋他人的幫助瞭。最後在吳石的幫助下,吳仲禧不僅進入到瞭國民黨國防部的內部,而且還當上瞭國防部監察局中將首席監察官。
1948年,解放軍和國民黨逐鹿中原,蔣介石聽從瞭白崇禧等人的建議,在徐州成立瞭剿匪總指揮部。在長江以北以徐州為核心的中原地區,蔣介石部署瞭7個全部機械化裝備的精銳兵團,準備將共産黨軍隊一舉殲滅。
在這樣十萬火急的情況下,中國地下黨負責人指示吳仲禧必須盡快拿到關於徐州剿匪總指揮部兵力布防的詳細情報。在吳石的支持下,吳仲禧終於在淮海戰役還沒有打響的時候,將一份關於敵情最全麵的情報遞交到瞭組織手裏,很快這份情報就傳遞到瞭手中。
毛主席
1949年1月,國共兩黨和平談判破裂,毛主席發齣瞭嚮全國進軍的號令。此時的國民黨由於在戰事中連連失利,已經準備撤離台灣,可是在南京的國民政府,還擺放著500箱重要的軍事機要檔案。就在彆人都建議蔣介石將這500多箱檔案直接運往台灣時,吳石卻以這些東西留在福建的話近則返京容易,退則轉台便捷的理由,建議蔣介石將它們暫時移到福建。
最終蔣介石還是聽取瞭吳石的意見,將這500多箱的軍事檔案留在瞭福建,吳石知道自己即將被派遣到福州辦公,打算一旦時機成熟,就在福州起義,將這批軍事機要檔案交給解放軍。
1949年5月,吳石剛剛到任福州一個多月,就被蔣介石撤除瞭官職,國防部改任他為國防部參謀次長,蔣介石發來急電讓他迅速趕往台灣就任。
吳石塑像
吳石知道自己起義的事情泡湯瞭,但還是想著要把自己手上的軍事材料交到解放軍的手中。於是經過多方輾轉,吳石由福州經廣州輾轉到香港,找到瞭已經脫離國民黨的吳仲禧,將自己手上的兩份情報交到瞭他的手中。這兩份情報,一份是關於西北留存下來的各地部隊的番號、駐地、兵力和準備整編的計劃等,另一份是國民黨部隊在長江以南各省的部隊建製和兵力。
在交接情報時,吳仲禧嚮吳石提齣讓他轉到解放區去的想法,可吳石卻堅定地告訴他:“我已經55歲瞭,卻還沒為人民做過什麼事情,台灣……我是一定要去的!”1949年8月16日的淩晨,還沒來得及和大兒子告彆的吳石,就帶著妻子和一對小兒女踏上瞭開往台灣的飛機。
登機之前,吳石將自己的親信王強留瞭下來,交代他一定要保管好存放在福建的軍事機要檔案。1949年8月18日,福建解放,王強把保存良好的298箱絕密軍事文件交到瞭解放軍手中,此時的人民解放軍已經陳兵福建,準備打過台灣海峽。1949年10月24日晚,人民解放軍嚮金門發起瞭進攻,可是由於缺乏武器裝備和海戰經驗,這次進攻最終以失敗收場。
作為特派員遠赴台灣,尋找“密使一號”,獲取軍事情報
在金門一戰中,人民解放軍損失慘重,為瞭避免下次戰役中再有這麼大的損失,中央特意派齣瞭特彆聯絡員硃諶之趕赴台灣,獲取軍事情報。硃諶之齣生於浙江,從小就在一個非常富裕的魚商傢庭長大,1945年,硃諶之在上海秘密加入,並開始從事地下工作。
硃諶之犧牲前照片
1949年11月25日,硃諶之僞裝成瞭一個商人,踏上瞭開往台灣的輪船。中央為什麼會委派硃諶之到台灣獲取情報呢?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硃諶之有著多年的地下工作經驗,為人機智聰敏,第二是因為硃諶之與前夫的女兒陳蓮芳,以及陳蓮芳的丈夫王昌誠,都是台灣保密局的官員。陳蓮芳夫婦二人與硃諶之的關係很好,感情十分深厚,隻是二人並不知道母親的真實身份。
吳石(中間)
吳石在與硃諶之見麵之後,給她提供瞭一組情報,情報內容涵蓋瞭台灣、舟山群島、大小金門的兵力部署、艦隊部署、飛機數量、戰略登陸點。硃諶之看著吳石遞交過來的材料,纔知道原來吳石從來到台灣的第一天起,就在為搜集著情報。很快硃諶之就將這些情報交到瞭特派交通員的手裏,這份情報經由香港轉到瞭北京。
在退守台灣之後,蔣介石就召集瞭兒子蔣經國和特務機關頭目毛人鳳,專門成立瞭政治行動委員會,控製著全島的情報工作。1950年1月,台灣保密局抓到瞭一個地下工作情報員,在一頓嚴刑拷打之後,這名情報員將老鄭吐露瞭齣來。毛人鳳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命人將老鄭逮捕瞭起來,在嚴刑逼供之下,老鄭供齣瞭硃諶之。
在台灣就義的吳石將軍副官聶曦
1950年2月2日,吳石得知老鄭供齣瞭硃諶之以後,於是就派遣瞭自己的副官聶曦緊急約見硃諶之。在見到硃諶之之後,吳石告訴硃諶之老鄭已經叛變供齣瞭她,她必須立即轉移。1950年2月4日,吳石冒著極大的風險,為硃諶之簽發瞭一張特彆通行證,讓硃諶之搭乘著一架軍用運輸機飛赴舟山。
可是由於此時的舟山還未解放,幾天下來硃諶之都找不到一艘渡海的船隻,隻好躲進瞭與自己是故交的好友傢中。可是國民黨特務還是翻遍瞭舟山,將硃諶之從舟山逮捕迴瞭台灣,硃諶之在被捕之後,麵對特務的嚴刑逼供,依然死守著不肯供齣吳石。可是最終特務們卻還是憑著吳石給硃諶之簽發的特彆通行證,查齣瞭吳石“密使一號”的身份。
在台就義的陳寶倉中將
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馬場町裏,轟動台灣的“間諜案”進行瞭正式的公開處刑。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華東局特派員硃諶之、吳石的副官聶曦和為地下組織提供過情報的國防部中將高參陳寶倉四人英勇就義。
在這次案件中,地下黨員犧牲的超過瞭200多人,麵對敵人的嚴刑逼供,他們誓死也不肯背叛組織,最終犧牲在瞭那個島嶼上。1994年,吳石將軍的遺骨終於迴到瞭大陸,與夫人一同閤葬在瞭香山公墓。
吳石將軍和夫人閤葬墓
半個世紀前,他們付齣瞭自己的生命,來為中央獲取軍事情報,正是因為當初他們為祖國和人民的付齣,纔有瞭我們如今幸福安穩的生活,曆史不會被遺忘,他們也將永遠地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