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43:41 PM
如果在路上碰到一個身穿明黃色衣服,留著清朝辮子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那是拍戲的造型。 然而在廣州就有這麼一個人,無論在傢還是齣行,他都以清裝見人,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這個人就是多爾袞十世孫――愛新覺羅・州迪。
除此之外, 他還保留著很多舊思想,比如不娶漢女,甚至還嚮國傢索要故宮祖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自稱“多爾袞十世孫”,身份存疑
愛新覺羅・州迪,一個齣生在廣州的滿族人。在他的童年時期,他就知道瞭自己與其他小孩的不同,比如,小時候的愛新覺羅・州迪在傢就要稱自己的父親為阿瑪,而在外人麵前就叫阿叔。
而他的父親一直就教導他,作為大清忠臣的後代,不能數典忘祖,需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 按照其父親的說法,州迪是大清皇室後裔,多爾袞的十世孫,身份比一般人要尊貴很多,所以在吃穿住用方麵都要謹遵清朝貴族的禮儀。
於是,他的衣服大多數是明黃色,而傢中的陳設都是古代樣式,堪稱“王府”的規格。 除此之外,州迪從小就被要求學習各種禮儀、規矩。父親讓他每天都要請兩次安,且 不能比長輩早睡,不能比長輩晚起。
然而,州迪一傢不敢太過張揚,畢竟大清早已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他們隻有在傢的時候纔會遵循禮儀。據說,為瞭不暴露自己的王室身份,州迪還有個漢人名字――周佑錢。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觀念也越來越開放,州迪不想像父輩那樣低調生活,他想光明正大地使用自己的身份。 於是,從2002年開始,州迪開始留發束辮,隻要外齣,他就要穿明黃色的滿清服飾,舉手投足間都是所謂的清朝貴族風範。
州迪的這一行為很快就引起瞭人們的關注,尤其是當他自稱“多爾袞十世孫”的時候,不少史學傢立即就提齣瞭質疑。
因為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清朝的多爾袞隻活瞭38年,而在他短暫的人生中隻有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 。多爾袞都沒有兒子,又何來世孫呢?僅從這一點,州迪的身份就存疑,並不能完全相信。
為保血統,不娶漢女
不過,州迪並不在乎外界的看法,他始終聲稱自己就是清朝王室的後代,甚至還將自己的貼身物品,如電話、錢包、鑰匙扣等都換成瞭明黃色。 自認為齣身高貴的州迪不想再像父輩那樣低調生活,他逢人就說自己是大清王孫,十分高調。
為此,州迪將清朝的曆史倒背如流,尤其是清朝十二帝的齣生年月、名諱、謚號等等,隻要旁人問起,他便能立馬說得一清二楚。為瞭彰顯自己的“王孫”派頭,州迪在外用餐都是挑三揀四的,他要求餐館廚師必須按照他的口味做菜,稍不如意就會大發雷霆。
如果是在大清朝,州迪是真的王孫,那他可以隨意指使彆人,但在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這種做法明顯是行不通的。 因此,州迪在當地餐廳是不受歡迎的,甚至越來越引起彆人的反感。
從吃飯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齣,州迪就是在小題大做,或許在他心中,自己這個王孫就要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除此之外,在人生大事上,州迪甚至不想娶漢女,因為他要保持純正的皇族血脈。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族人打下的江山,而在滿族人看來,隻有娶滿族女人纔是最好的。尤其是皇親貴族,為瞭保持血統純正,就一定會與門當戶對的滿族女性成親。 如今,州迪想繼續這個成婚習俗,所以他非滿族女不娶,甚至還想要娶與自己一樣血脈純正的女人。
可是現實很難找到這樣的適婚女性,過瞭很長一段時間, 州迪纔如願以償的娶妻生子,並把自己的妻子稱為“福晉”。 據說,州迪的妻子是他的錶妹,不過,這種說法始終沒有得到證實。
把故宮當作他的祖屋
婚後,州迪的妻子也和他一樣,身穿明黃色衣服,過起瞭所謂的王室生活。 於是,廣州的街頭就齣現瞭一個怪異的畫麵,那就是州迪與妻子都身穿清朝貴族服飾,以“王爺”“福晉”自居,經常引起路人的矚目。
在州迪看來,彆人異樣的眼光不但不是一種負擔,他反而很享受這種被關注的感覺 。在穿衣自由的時代,穿著清朝服飾的州迪不算是個另類。但是州迪卻誤會瞭旁人的眼光,他認為自己真的是因為身份尊貴纔受到關注的,這個誤會讓他更加忘乎所以。
早在州迪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經常帶著他去北京參觀故宮,並告訴他,故宮就是老祖宗住的地方,父親的這一說法讓州迪對故宮産生瞭無限遐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州迪甚至有瞭個大膽的想法,他居然嚮國傢索要自己的祖屋。
在州迪心中,故宮麵積廣闊,房屋眾多,位置優越,再加上裏麵珍藏瞭很多寶物,是清朝皇帝居住過的地方。 於是,州迪就認為那是自己傢的祖屋,他纔提齣這個要求。
不得不說,州迪的這一要求讓所有人哭笑不得。故宮是曆史建築,屬於國傢財産,個人是不能覬覦的。
再說,州迪的王孫身份至今存疑,他連證明自己身份的依據都找不到,怎麼敢提齣這個要求。即便他真的是王族後代,也早已時過境遷。 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州迪都不應該提齣這個過分的要求。
時至今日,州迪仍舊沉浸在自己的王族夢中,白發蒼蒼的他照樣留著辮子,穿著黃衣服,肆無忌憚地走在大街小巷,他已經習慣瞭周邊人的眼光。
而在某種程度上, 州迪的一生其實是個悲劇,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他就應該像現代人般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應該違背時代的潮流生活在不閤時宜的“清代”。
曆史的車輪是不斷進步的,如果一味活在過去,那麼必定會被社會淘汰。 無論是誰,都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即便你是古代王族的後代又如何,那個時代早已過去,就應該嚮前看,這樣纔是正確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