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8/2022, 4:51:43 PM
作者/ 曹樂溪
為什麼時隔兩年,《早餐中國》第4季纔姍姍來遲?
“這要‘譴責’一下我們總導演王聖誌!”作為本片監製,騰訊在綫視頻節目內容製作部黑曜石工作室負責人硃樂賢和叨叨感慨道。“拍瞭3季後他覺得太纍瞭,要休息。我反復做他工作,多次喝酒吃飯他都不答應,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說服他瞭!”
對王導而言,可能胃比心前行一步。
這兩年在忙其他項目時,也沒少背著網友們四處覓食,“雖然《早餐中國》這兩年沒拍瞭,但它像個鬧鍾一樣,到一個新地方都會提醒我去吃當地的早餐。”
從新疆的揪麵片到福建的福清滑,暖飽瞭胃口的王聖誌愈發懷念熱氣騰騰的人間。他和我們說,他最想拍的還是普通的食物,與經營早餐店的普通人,因為「他們」不是彆人,而是同樣為生活起早貪黑奔波打拼的「我們」。
得勁兒的開封四味菜,香甜軟糯的西雙版納糯米飯,酥而不膩的西安肉夾饃,糊脆兼具的安順油炸粑稀飯......百集過後,進入第4季的《早餐中國》持續關注“早餐煙火氣”,幫大傢喚迴熟悉的味道和傢鄉記憶,樸素又親切。
也許沒有宵夜的生猛熱辣,但一碗鹹菜白粥(佐以早餐店老闆們的狗糧),足以守護平凡而珍貴的生活日常。
味道不變
老闆的單麯循環變瞭
“上電影瞭,上電視劇瞭!”
聽到街坊鄰裏調侃,鏡頭前的趙剛兄妹笑而不語,張羅早點的速度又加快瞭一些。他們經營的趙傢名吃四味燴菜,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早餐攤,排隊的食客絡繹不絕。
“中原地區的早餐常被大傢催更。”王聖誌還記得,網友們多次嚮節目組安利開封四味菜,這次過去拍攝果然名不虛傳,“食物非常誘人,當地人也很友好和幽默。”
“非常像我記憶中早餐豐盛的樣子,”雖然是洛陽人,硃樂賢看到豫東地區的美食同樣食指大動。“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羊肉湯、牛肉湯,加一個火燒和一點辣椒油,滿足!”
中國人對美食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連接,聊到《早餐中國4》的選題考量,硃樂賢告訴叨叨,一方麵平台很關注用戶的反饋,另一方麵,也會考慮地域的多樣性和美食的代錶性。
“用戶推薦是我們尋找選題的重要路徑,本季的羊腸湯就是大傢推薦的,我們去拍瞭也覺得的確不錯。”
在河北滄州的二強興濟羊腸湯店,《早餐中國》節目組還吃到瞭本季最香的一頓“狗糧”。老闆娘還有個把月就到預産期,因為擔心老公一個人做早餐太辛苦,依然拖著浮腫的雙腳在店裏幫忙。
擠在一傢小小的早餐店,夫妻兩人絲毫沒有叫苦和埋怨,每天嘻嘻哈哈開著玩笑。“我猜測她有個浪漫的想法:讓未來齣生的寶寶多去感受這傢店,多聽聽爸爸的聲音。”
這些溫情與浪漫,並不是節目組刻意尋找而來。在王聖誌的理解中,早餐店很多是夫妻店或者傢庭店,“一旦開始營業,整個早餐店就像‘戰場’一樣,兩個人手忙腳亂但又默契十足,他們瞭解對方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也更能包容體貼對方。”
早餐地域特色與當地的人文地理息息相關,《早餐中國4》中的湖北荊州早酒與碼頭文化頗有淵源,雲南西雙版納的牛撒撇在熱帶地區能夠清涼消暑,“不管大城市還是小鄉鎮,希望都能有所涉獵,”硃樂賢認為,“重要的是能不能呈現當地最有特色的早餐。”
創新與變化是不少人提及的關鍵詞,但對《早餐中國》主創而言,「味道不變」尤為珍貴。
“這一季依舊在講述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民間食物,記錄普通人的生活與情感,”王聖誌告訴叨叨。
“就像早餐店老闆一樣,不能隨便創新自己的早餐,假如一個人十幾歲離開傢鄉,中年時迴來發現早餐完全不是離開時的味道,他一定會痛罵老闆。我覺得《早餐中國》是一檔與大傢沒有隔閡的節目,而不是烈火烹油、金碧輝煌。”
全神貫注大快朵頤的食客,起早貪黑兢兢業業的老闆,親民的價格與蒸騰的煙火,還有平凡生活裏的小確幸與小情緒,構成瞭《早餐中國4》穩定而熟悉的人間況味。
這其間自然不乏辛苦與難熬。一年四季都要手打牛丸,四味菜攤位的趙曉鳳每到鼕天手指關節就疼,嘴上說這是個遭罪的活兒,手上卻不肯停歇。
她喜歡周華健的《風雨無阻》,作為京劇票友,趙曉鳳把這首歌按京劇唱法給導演演繹瞭一遍。“她給自己找樂子的狀態讓我特彆感動,”王聖誌覺得,“我們所有人不都是這樣麼?”
“《早餐中國》看似在拍一些小幸福、小溫馨,但往往代錶著很多觀眾在提問‘什麼樣的生活有意義’這類宏大的問題。我們希望觀眾能看到這樣的東西。”
雖然早餐人的生活日復一日,但伴隨大傢的BGM卻悄然發生瞭變化。
「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單麯循環」是《早餐中國》的特色,王聖誌發現,隨著這一季早餐店老闆很大比例成瞭80後,他們的歌單也不一樣瞭,“我聽到瞭孫燕姿、周傑倫,還有很多我不認識的歌手們。”
“每個年代齣生的人會有自己的情感寄托,好像不太是鄧麗君、劉德華瞭(笑)。”
早餐裏的中國
《早餐中國》的彈幕與評論區,常有用戶留言問:節目組還招人麼?能不能讓我跟著去蹭吃?
但《早餐中國》的主創們可能並不如大傢想象中享受。作為經驗豐富的紀錄片導演,王聖誌依然覺得拍《早餐中國》是最具挑戰的,要在短短5、6分鍾內將人物感情、美食誘惑、地域風情甚至人生哲學匯聚濃縮,仿佛螺螄殼裏做道場。
除此之外,拍攝團隊還需要與早餐店老闆作息同頻,連續幾日淩晨2、3點起床工作,生物鍾紊亂的導演和攝像白天站著都能睡過去。
“不但做早餐辛苦,拍早餐也特彆辛苦,”王導錶示節目組始終在招人,“歡迎所有願意拍《早餐中國》的小夥伴!”
第4季的拍攝在疫情影響下睏難重重,不少經過調研勘景的早餐店臨時拍不瞭,他坦言沒經曆過這麼睏難的拍攝,“但越是這樣,我們越珍惜,(因為)每拍一傢店都很不容易。”
這些被選中的早餐店背後,是大量的調研與實地品鑒。(在每個城市)拍一傢店前最少要試吃6、7傢店,“即便當地食物和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不契閤,也要興緻勃勃,胃口食欲要好。”王聖誌認為這是做美食紀錄片導演的先決條件,“美食紀錄片不僅是拍齣來的,也是吃齣來的。”
在硃樂賢看來,《早餐中國4》的迴歸不止是美食拍攝與地域風情呈現的升級,從平台角度,亦希望能為觀眾帶來與早餐邂逅、與人間相逢的溫暖和慰藉。
“早餐店的生意多多少少受到瞭疫情影響,但中國人的特點就是勤勉刻苦、相濡以沫,隻要給他們一點空間,他們就能過上自己比較舒服的生活,《早餐中國》希望傳遞這種剋服問題的信念與勇氣。”
每一季的主題也和社會情緒息息相關,本季《早餐中國》的主題是「早安人間」,“這是我們的一個美好願望,也希望片子能帶齣這種情緒,吃完早餐就可以元氣滿滿地開始新的一天(笑)。”
更多與年輕人貼閤的社會議題,也進入《早餐中國4》的視野。
80後父母養育二胎的壓力,被傢人催婚,社交恐懼癥,代際價值觀碰撞等傢長裏短,並未掩蓋於柴米油鹽中,“不過呈現方式還是相對輕鬆的,”硃樂賢告訴叨叨。
令王聖誌印象深刻的一次拍攝是重慶涪陵豆花飯,老闆夫妻因為日積月纍的矛盾,已經處於要分手的邊緣。節目組去拍攝時,兩人互不說話,卻迫於生存壓力仍在同一屋簷下生活。
“其實很容易剪齣衝突與矛盾來,但我們沒有這麼做。”
他記得老闆娘打開過衣櫃,裏麵都是自己最喜歡的紅色衣服,最喜歡的歌是陳淑樺的《夢醒時分》。
“她對著鏡頭說,我是不是可以重新選擇一次自己的生活?我覺得當然可以,這部片子裏我們不用指責誰或者贊美誰,讓我特彆感動的是一位女性的覺醒。”
這些看似影響大傢快樂吃早餐的故事,恰是《早餐中國》係列最重要的滋味。
“食物的酸甜苦辣,與人生的悲歡喜樂是一體的,人生的滋味不可能隻有簡單的甜,這是我們願意和大傢分享溝通的一件事:《早餐中國》不止有早餐,還有中國。”
王聖誌發現,《早餐中國》的用戶有很多年輕學生,齣去拍攝時常碰到觀眾說,高中三年都在追節目,如今已經上大學瞭。
這樣的反饋讓他開心,古早味亦是永恒不變的滋味,“它(節目)當然是做給年輕人看的,我願意給年輕人看到真實的生活,而不是打瞭雞血的生活。”
愛的又僅僅是早餐麼?
《早餐中國4》要與觀眾見麵瞭,王聖誌心裏還是忐忑。
“不知道我們挑的這些食物大傢喜歡嗎,也不知道兩年沒做這個類型的節目,是否手藝生疏瞭?我們講的普通人的故事大傢能感受到嗎?我很害怕自己自以為是。”
創作者們如履薄冰,硃樂賢思考的則是如何減輕用戶的時間成本。
本季《早餐中國》相比上一季,時長由7、8分鍾精簡到以7分鍾以內為主的單集體量,“從用戶反饋和觀看效果來說,時間過長會進入審美疲勞,應該迴歸到6、7分鍾左右的狀態。”
我們讓王導說齣網友不能錯過《早餐中國4》的理由,“會變得熱愛生活,”他脫口而齣。
“你每天能看到不同的食物,狼吞虎咽的吃相,以及不同地域的人和熱氣騰騰的故事,這讓你相信熱愛生活是有理由、有依據的(笑)。另外,在早餐店老闆的日常中,我們能夠汲取到繼續生活的勇氣,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第三個理由想不齣來瞭~”導演試圖濛混過關。但在聊天中,叨叨感到他已經給齣瞭答案。
每季《早餐中國》都會拍到活色生香的食客生態,王聖誌記得滄州羊腸湯這集,麵對豪橫凶悍的重口味早餐,一位食客卻對著鏡頭說:它是多麼的清純啊!
“那一刻我呆住瞭,食客完全講齣瞭和我們理解的不一樣的感受,這讓我想起人與人之間的口味是如此不同。早餐店有很強的地域性,這也是最美好的地方:它不像夜宵一樣,幾乎所有人都能接受燒烤和小龍蝦,早餐依舊保持著它個性的姿態,而多樣化纔是社會的常態。”
小朋友的童言無忌,老食客的誠意安利,街坊鄰裏的熱絡調侃,老闆們的哈欠連天,讓《早餐中國》有瞭拉傢常式的親切感。
“把《早餐中國》做得詩情畫意很輕易,”但王聖誌覺得,“那些勾肩搭背的日常,並不正經的嬉笑怒罵,淩晨時分老闆將捲簾門打開,臉上難掩的疲倦辛苦,這些共同組成瞭人間煙火氣。”
煙火氣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守護,騰訊視頻一直深耕美食紀錄片賽道,據硃樂賢介紹,未來除瞭《早餐中國》、《嚮著宵夜的方嚮》等IP將不斷迭代齣新,持續關注城市煙火氣,平台也希望能不斷開拓新的美食領域。
比如推齣以陳曉卿個人視角切入探尋美味的《我的美食嚮導》,從味覺體驗齣發專門記錄酸味美食的《小酸村》、呈現辣味盛宴的《無辣不歡》等全新作品,豐富觀眾的觀看選擇。
而在眾多美食中,早餐是一天的開始,也最能代錶歲月靜好的生活秩序感。
很多次,硃樂賢都因為一道早餐而喜歡上一座城市。“坦白講,正是因為和王導團隊閤作,我纔瞭解到福州是一個美食遍地的城市。還有很多地方(的早餐)等著我們去發現,想想就覺得生活很美好!”
他特彆嚮我們“控訴”,王聖誌一直沒有帶自己迴傢鄉福清尋味美食,尤其是酸臭上癮、令人欲罷不能的福清滑。
“國慶節準備帶他去的,”王導很正經地迴應道,“後來想想太多人知道瞭,以後我會不會沒得吃瞭,所以就不帶他去瞭(笑)。
比拍早餐更辛苦的開早餐店,並不是他的人生理想。但如果一定要開,王聖誌希望把早餐店設在中學旁邊,沒有花裏鬍哨的搭配,就賣“全世界最好吃的油條、豆漿和稀飯。”
“我要和學生們一起嘗試每天早上都吃單調的東西,畢業這幾年你都吃不膩,那一定很有成就感。”
美食如此,生活亦如此,堅持拍攝記錄生活煙火氣的《早餐中國》第4季,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