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6:58:30 AM
1981年5月末,宋慶齡辦公室一封電報送到福建電影《海囚》拍攝現場隋永清(又名宋琦,以宋慶齡養女而起名)的手中,她打開電報一看:“見到電報,馬上迴來。” 隋永清頓時感到突然她懵瞭。
隋永清,又名宋琦,宋慶齡秘書隋學芳的女兒,1957年12月18日齣生莫斯科。1969年參軍,總政文工團歌舞團舞蹈演員,後因傷轉行為話劇演員轉業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劇團擔任演員,主演過許多影視作品。
1981年,隋永清和達奇主演的《海囚》,在人民大會堂首場公演,受到中央領導的好評。2005年,隋永清又在《小魚兒與花無缺》中飾女主人公屠嬌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媽媽太太平時常留口中的話是:“你們工作瞭,我不會打擾你!”我們劇組正處於十分繁忙階段,我在劇中飾演女主角姚杏春,媽媽太太也知道,隋永清深感傢中一定齣瞭很不一般的事情,不然,媽媽太太不會同意辦公室發電報讓我中斷劇組拍攝,催我迴傢。
宋慶齡和養女隋永清
隋永清趕緊給宋慶齡辦公室去電話找秘書杜述周。
電話通瞭,隋永清脫口便問:“杜叔叔,傢中齣什麼事瞭?”
杜述周便說:“電報收到瞭,你趕快迴來吧,媽媽太太病瞭。”
“媽媽太太”,是宋慶齡身邊的小字輩對她的稱呼。但這個稱呼又是齣自隋永清。
隋永清是宋慶齡衛士長隋學芳的女兒,她和妹妹隋永潔齣生不久,父親因病偏癱瞭,相繼被宋慶齡接到傢中撫養,把她倆視為自己的女兒,同吃同住,費盡瞭心血。 在宋慶齡上海寓所餐廳裏有宋慶齡母親倪老夫人一張畫像。
在永清剛會講話的時候,吃飯前,宋慶齡把她領到倪老夫人像前,讓她麵對老太太說:“婆婆吃飯瞭”。 永清問,她是誰?宋慶齡答:“這是我的媽媽。”然後讓永清再叫一遍。隋永清就大聲叫“這是太太的媽媽”。
第二天飯前,宋慶齡又領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永清一下子懵瞭,不知該叫什麼,脫口叫瞭“這是媽媽太太”。引得大傢哄堂大笑。宋慶齡卻說,好啊,這個稱呼 太可愛瞭!以後小孩子都不許叫我太太瞭,都叫媽媽太太!秘書張玨也說,今後小朋友們就都跟著永清叫“媽媽太太!”
宋慶齡和養女隋永清
隋永清隨即迴到北京,在宋慶齡病床前輕聲呼喚:“媽媽太太”可是,這時候宋慶齡卻聽不見瞭,沒有反映。
因為宋慶齡的聽力非常好,小時候,姐妹倆晚上輕輕走進她的房間,她都能聽見,但見天媽媽太太聽不見,隋永清淚眼充盈,隻好跪在床前大聲呼喊“媽媽太太”,宋慶齡的眼睛突然睜開,用手找隋永清,隋永清把宋慶 齡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宋慶齡用微弱的聲音說:“我的孩子,我的寶貝,你可迴來瞭……”
張玨也對隋永清說:“媽媽太太就怕你不迴來啊!”
1981年5月29日晚8時18分,宋慶齡在北京寓所走瞭,就在她走的那一霎那,齣現瞭兩個很奇怪的靈異現象。宋慶齡長期使用的掛鍾,也就是現在掛在北京 宋慶齡故居門口的那口掛鍾,在那一刹那,停在晚上8時18分。
再一個是,宋慶齡生前養的鴿子從那一刻起,不吃不喝,不鳴不睡,直到宋慶齡火化。這兩件靈異之事,一直都無法以科學破譯,也許靈異之事,就是一種脫離規律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的科學!
宋慶齡帶著隋永清會見巴西總統
宋慶齡去世前,對她的秘書和隋永清說過:我走後,將我安葬在父母一起。父母當時買公墓時買瞭8個墓地。母親說,我的孩子生前走南闖北,各個政界不同也好, 派彆不同也好,但我們是一傢人,但身後還是要迴歸傢庭,像我們最初一樣。
之所以我不去中山陵,孫先生的偉業是他自己創建的,我不去沾他的光,我是追隨者。 我要迴到父母身邊,我對不起他們有歉疚,要迴去道歉。
揭秘宋慶齡宋美齡姐妹為何均終生未生育之謎
宋慶齡終身不育之謎
1916年3月,宋慶齡和孫中山自日本返迴上海。自此以後將近10年中,孫中山繼續領導革命,其間數度蟄居上海,著書立說,或開赴廣州,主持政務,夫婦常在一起。宋慶齡與孫中山在一起工作,她“輝煌的頭腦,充實瞭她丈夫的頭腦,完全瞭他更偉大的人格。”
當他們迴國後,孫中山南下廣州任大元帥,領導第一次護法運動。由於受到軍閥和政客的排擠,憤而辭去大元帥職務。這時孫中山睏居上海,一籌莫展,極度苦悶,好似陷入絕望境地。宋慶齡對孫中山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精神上鼓勵孫中山振作起來。
宋慶齡深知孫中山愛好讀書,隨時幫助他收集有價值的書和報刊雜誌,協助孫中山查閱資料,著書立說。從1918―1919年間,孫中山閉門謝客,撰寫文稿,決心改變現狀。這期間的著作,都包含著宋慶齡的心血。她還幫助孫中山起草許多電函稿,作英文翻譯,勤勤懇懇地盡到秘書的職責。她還加緊學習德文、俄文,為和蘇聯聯係做準備。孫中山和宋慶齡對列寜十分欽佩。這期間,宋慶齡多次幫助孫中山與蘇聯聯係。1918年,孫中山與列寜開始往來電函。1922年,列寜和孫中山之間第一次建立瞭直接聯係。宋慶齡說:“在通信往來當中,這兩位偉大的革命戰士在爭取人類自由和進步的鬥爭中攜起瞭手來。”
資料圖:宋慶齡
曆史事實證明,孫中山和宋慶齡結閤在一起,的確“能夠成就他們分居時所不能成就的事業”。
1920年11月25日,宋慶齡隨同孫中山離開上海重返廣州,恢復軍政府工作。二人臨時住在新亞酒店,後移至粵秀樓。1921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決定成立中華民國正式政府,總統府設在越秀山南麓。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0月24日,孫中山抵達桂林,計劃集師北伐,宋慶齡在後麵積極配閤孫中山的軍事行動,發動婦女組織“齣徵軍人慰勞會”。同時,宋慶齡動員各界人士,募集到巨額慰問經費,組織慰勞隊到前綫慰問齣徵的戰士,隨後由人護送到桂林。
在桂林,孫中山和宋慶齡會見瞭列寜派來的代錶馬林。正在北伐軍順利進軍的時候,孫中山親自培植起來的部屬陳炯明在後方密謀反叛。1922年5月18日其部將率重兵乘虛潛入廣州,廣州氣氛非常緊張,粵秀樓近處駐滿陳炯明部隊。為扭轉局勢,宋慶齡與孫中山不得不迅速趕迴廣州,瞭解到陳部確有謀反跡象。
6月12日,孫中山在廣州舉行記者招待會,希望陳炯明所部退迴東江原防。然陳叛跡日著,數名要員、華僑被殺,事態十分嚴重。 15日晚,陳炯明部隊已經開始包圍總統府。孫中山得知陳叛變的確切消息時,十分傷心,“悲憤得欲以身殉職”。
6月16日淩晨兩點,孫中山得到秘密報告,陳炯明部隊將攻擊粵秀樓,情勢危急。宋慶齡正在酣夢中,忽被孫中山叫醒,要她隨他一塊撤離險地。宋慶齡顧全大局,臨危不懼,認為若同孫中山一同行動,易被判軍發現。
因此,堅持留下來掩護孫中山秘密撤離,並深情地看著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沒有你!”衛士們都勸宋慶齡趕緊撤離,但阻擋不住她的決心。孫中山不得已纔答應先行。但是令50名衛隊全留守府中,自己隻身逃齣。孫中山兩次避過叛軍耳目,終於到達黃埔永豐艦上,按事先約定,鳴炮三響,以示安全抵達永豐艦。震撼夜空的三聲炮響傳到粵秀樓,宋慶齡和衛隊人員纔鬆瞭一口氣。
在孫中山走後半小時,忽然炮聲四起,叛軍開始嚮粵秀樓發起進攻。叛軍占據山地,居高臨下,左右夾擊,還瘋狂地喊著:“打死孫文!打死孫文!”由於四周漆黑,看不到敵兵,小衛隊暫未還擊。黎明時,衛隊開始用來福槍和機關槍與叛軍對射。奮勇抗擊,擊退叛軍三十餘次的進攻。叛軍又用炮猛轟粵秀樓,洗澡房被炮彈擊毀。
但衛隊仍英勇作戰,毫不畏懼。8時許,子彈快打完瞭。由於孫中山已安抵永豐艦,此時留在山上也沒有意義瞭,宋慶齡決定下山。於是兩名衛士和姚隊長他們四人,循著天橋往前爬行。流彈在空中飛鳴,有一二迴正從宋慶齡的鬢部穿過。
當他們剛剛穿過天橋,天橋就被叛軍炸塌。姚隊長中彈倒下。兩位衛士把他抬入總統府後院進行包紮。當他們來到總統府時,周圍盡是炮火,宋慶齡剛走齣總統府房間,房屋頂就被炸塌。自晨8時到下午4時,宋慶齡他們無異藏身於炮火連天的地獄裏。
下午4時,廣州衛戍區司令魏邦平派副官到總統府來講條件。衛兵提齣的條件第一就是保證宋慶齡的安全,但那個副官說他不能擔保宋慶齡的安全。這時,兩層鐵門被打開,叛軍一哄而入。在一片混亂中,宋慶齡衝齣大門,並急中生智,把手中包裹裏的東西撒在地上。她利用叛軍們搶錢物之機從人群中逃齣。宋慶齡此時身懷有孕,行動不便。逃齣大門後,宋慶齡憑著機智勇敢,多次躲過叛軍,艱難地走到沙麵一位友人處休息,後又乘電船到達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校址)校長鍾榮光傢裏。由於過度緊張和勞纍,宋慶齡在鍾榮光傢裏流瞭産,這是“一生惟一的一次妊娠”。
以後,宋慶齡安全轉到黃埔島,登上永豐艦。宋慶齡後來說“我終於在艦上見到瞭孫中山,真如死彆重逢。”經過這次驚心動魄的槍林彈雨的洗禮,宋慶齡的革命意誌更加緊強,所以後來她身陷逆境時,總是臨危不懼,威武不屈。宋慶齡在這件事中錶現齣的臨難應變和大義凜然及幾年來輔助孫中山南徵北戰的功績,受到瞭革命黨人及廣大官兵的衷心愛戴,國民黨中一些原來對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婚不滿的黨員,也開始對宋慶齡颳目相看。
陳炯明叛變,宋慶齡廣州濛難,因驚恐疲憊交迫而導緻流産,以至於終身未生,這對於一個女性來說,不但在健康方麵受到嚴重的損害,精神上所濛受的創痛,尤為嚴重。但宋慶齡畢竟是一代偉人,她具有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愛心。在以後的革命生涯中,她心中裝著成韆上萬的兒童,長期緻力於婦女兒童福利事業,疼愛孩子,為全中國的兒童獻齣瞭她那博大的母愛。
蔣介石次子蔣緯國辭世之後,他生前對哥哥蔣經國身世的質疑隨即引爆,引起軒然大波。不過,已開放的蔣介石日記記載,蔣夫人宋美齡婚後曾經懷孕卻小産,等於間接證實蔣緯國養母姚治誠所言“蔣介石已無生育能力”的說法是不確的。
據台灣媒體報道,蔣緯國是戴季陶之子,卻由蔣介石養大且視為親生。他自覺一生受到哥哥的壓製,內心裏有一事不吐不快,是養育她的姚治誠曾告訴他,“父親”在幼年時陰囊曾不小心被暖爐燙傷,母親王太夫人為他抹豬油療傷,卻因此在雪地裏被狗咬瞭,以緻沒有生育能力;因此,蔣經國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兒子。
但蔣介石日記裏記載,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他與宋美齡結婚後,一九二八年宋美齡懷孕,他極為欣喜;然而卻意外因刺客行刺而流産。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員郭岱君說,日記記載那年八月,一個星期內有人兩度買通蔣介石住處樓下的衛兵上樓行刺,第一次是二十四日午夜,刺客買通衛兵後走到樓下卻驚醒瞭宋美齡,蔣在二十五日的日記記載“妻病小産”;二十七日深夜換成兩名被買通的衛兵侵入臥室準備開槍行刺,卻因蔣一個翻身而驚走。蔣事後查明主謀者為誰,以後宋美齡也就未再生育。
日記上對宋美齡小産的記載,不僅證實姚治誠對蔣緯國所言不確,也破解瞭以英文撰寫的《陳潔如迴憶錄》所稱,蔣介石為何無法生育是因他年輕時罹患梅毒,因此造成不育的說法。
日記裏顯示,蔣介石年輕時曾有段與情欲掙紮的歲月。不過,代錶蔣傢預讀日記的美國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潘邦正說:“他和蔣夫人結婚後,整個人就改變瞭,成為非常虔誠的基督徒。”
潘邦正也指齣,蔣經國年輕時到蘇聯留學被留置十二年,這段期間在日記可看齣蔣介石非常喜歡緯國,但以後蔣夫人要求蔣介石解釋蔣緯國的身世時,蔣卻基於對戴的義氣而不答,蔣夫人憤而滯港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