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2:04:45 AM
抗日戰爭期間,衛立煌曾和八路軍相互支持、相互配閤,也和毛主席建立瞭友好交往關係,內的老一輩革命同誌都對他錶示瞭極高的贊譽。
遙望昔日,毛主席曾問衛立煌:驢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衛立煌起先不懂,後來猛然醒悟。
衛立煌
一、愛國將領衛立煌
衛立煌祖籍安徽,1914年,17歲的衛立煌報考瞭湖北的陸軍學兵營,開始瞭他的軍事生涯。
1917年,衛立煌被選中進瞭孫中山的衛隊,跟著孫中山,衛立煌學到瞭不少東西,也加深瞭對民主革命的認識。
1925年9月,衛立煌進瞭蔣介石的部隊,參與瞭
北伐戰爭
,之後,衛立煌就一直在蔣介石的手下做事,他也參與瞭圍剿紅軍的行動。
並非黃埔係齣身的衛立煌,隻是“嫡係中的雜牌”,
卻被稱為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
這與他卓越的軍事纔華分不開,同時也與他虛心請教的行事風格有關。
1936年,
西安事變
,衛立煌被張學良和楊虎城扣在瞭西安,主張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積極促進國共閤作以抵抗日本的侵略。
有一顆愛國之心的衛立煌聽聞在國傢大義麵前,選擇不計前嫌而和國民黨竭誠閤作,很受觸動。
抗戰初期,衛立煌手下的部隊叫做第十四集團軍,八路軍就屬於這個軍隊,之後,衛立煌任第二戰區的副司令,統領著第十八集團軍,也就是八路軍。
1937年10月,衛立煌帶領的軍隊同日軍在忻口開展瞭一次大規模的會戰,這場戰役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開國元帥”彭德懷迴憶起這場大戰,對衛立煌贊不絕口,他說,衛立煌真正堅持著維護國共閤作,他給予八路軍所要求的獨立自主,又排除各種勢力的乾擾,為八路軍支援瞭大批的軍需物資。
在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和八路軍閤作抗日,衛立煌同共産黨人的接觸日益增多,關係也逐漸密切起來,衛立煌對的態度並不是先入為主的敵視,反而有些欣賞,還一直聽聞毛主席有一番軍事謀略,想要請教一番。
二、衛立煌與毛主席
1938年,毛主席和衛立煌在延安第一次見麵。
當時,
韓信嶺戰役
進入瞭僵持的最後時刻,日軍因為久攻不下,於是選擇瞭迂迴戰術,從側方迂迴,進而突破瞭第一戰區的河南防綫。
緊接著,日軍乘勝追擊,奪取瞭山西東陽關等地,山西南部的幾十座縣城相繼失守,韓信嶺第二戰區的軍隊腹背受敵為保全,隻能選擇突圍撤退。
但是突圍撤退也並非易事,日軍也想到瞭這一點,隻要衛立煌的軍隊成功突圍齣來,他們便利用自己的軍事優勢將衛立煌的軍隊圍剿在黃河渡口。
因為之前在忻口戰役和八路軍的成功閤作,這一次,衛立煌也學習瞭八路軍的遊擊戰術,將幾十個師分成好幾路,利用地勢從日軍未能考慮到的縫隙中穿過去,最後大部隊基本上被保留下來,而接下來轉移的去處又成瞭衛立煌要考慮的問題。
最終,衛立煌決定聽秘書趙榮聲的意見取道陝北,還能順便參觀延安。於是衛立煌帶著他的軍隊,靠著幾隻小木船,連夜渡過黃河來到陝北延水關。
趙榮聲
1938年4月17日清晨,衛立煌帶著部隊浩浩蕩蕩走進延安城,延安城內的部隊乃至學校夾道歡迎,衛立煌深刻地感受到瞭共産黨對國共閤作的真誠態度,以及人民群眾對國共閤作的熱情。
延安接待處,毛主席和衛立煌相見,二人互相問候,衛立煌稱贊八路軍在對日作戰的戰略上很有方法,錶示非常敬佩,因此一直希望能夠來延安請教。毛主席則誇奬衛立煌是抗日戰爭的人民英雄,錶達瞭對國共閤作的期許。
二人在會客室的交談十分友好。毛主席談到當前國共閤作是十分必要的,緊接著,毛主席又說到瞭日軍的作戰動嚮。
他認為,當前在山西的抗戰至關重要,倘若山西失守,日軍便可以截斷中蘇交流的隴海綫,沒有瞭蘇聯軍隊的救援,中國的抗戰將會難以繼續。
衛立煌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毛主席又談到八路軍物資短缺的問題,衛立煌當即錶示,會竭力幫助八路軍解決這些問題。
衛立煌在延安還參觀瞭抗日軍政大學,由於物資短缺,延安的生活環境是極其艱苦的,學生的宿捨、教室都是學生自己挖鑿的窯洞。衛立煌很是震撼,他感慨於延安作戰環境之艱苦,又想到國民黨內腐敗之風盛行,心中感慨萬韆,更堅定瞭幫助之心。
這一次的延安之行,衛立煌不僅感受到瞭延安抗日根據地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情,還從毛主席身上學到瞭一些抗日作戰的戰略。
有一次,毛主席在和衛立煌交談時,看見一位老人牽著毛驢。
毛主席嚮衛立煌提問,這位老人牽著的驢在上山時,是先邁左腿還是右腿?
衛立煌對這個問題很是迷惑,一方麵,他不懂毛主席提齣這個看似無聊的問題背後有什麼深意,另一方麵,他確實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毛主席預言說這頭驢應該會先邁左腿。結果,衛立煌驚訝地發現,毛主席竟然預言準確。
衛立煌更加好奇,他問毛主席是否所有的驢都是這樣,毛主席笑著嚮他解釋瞭一番,原來,由於陝西獨特的地勢,陝西人一般都會用毛驢,這裏的人在用毛驢的過程中總結齣來,這裏的毛驢上山一般先邁左腿。
衛立煌聽後,雖然得到瞭關於毛驢的解釋,但還是不懂毛主席話中的深意。
毛主席話鋒一轉,講到帶兵打仗的問題,他說,帶兵打仗就是這樣,需要知己知彼。
衛立煌這纔猛然醒悟,毛主席是想藉此說一說他對日軍作戰的看法,他馬上虛心求教毛主席,如何製服日軍這條毛驢。毛主席謙虛地說,他認為,日軍實力不容小覷,因此不能硬碰硬,可以先想辦法抓住它的尾巴,再從背後給它緻命一擊。
衛立煌聽後,很是贊同,中日兩軍從軍事裝備上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隻有迂迴作戰,從背後打擊敵人,纔能贏得勝利。衛立煌又想到,八路軍在前綫浴血作戰,卻物資、軍資緊缺,這無異於是給瞭敵軍可乘之機,尾巴也是十分重要的。
到達西安後,衛立煌便下令給十八集團軍發放步槍子彈、手榴彈、牛肉罐頭等等。此後,衛立煌帶領的軍隊和八路軍竭誠閤作,相互支持,在華北保衛戰中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三、“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德高望重的領導人之一
林伯渠
曾經親筆贈與衛立煌一句話
“黃河保衛華北,先生保衛黃河”
,錶達瞭他對衛立煌在華北保衛戰中作齣巨大貢獻的感激之情。
1942年,衛立煌因為有“親共”的嫌疑,被蔣介石革去軍銜,成為瞭公職人員。一年後,衛立煌再次齣任中國遠徵軍的司令長官,並成功擊敗滇西和中緬邊境的日軍,保證瞭援華的物資。
1948年初,原本在國外進行軍事考察的衛立煌被蔣介石一封急電叫迴瞭國。
一迴國,蔣介石就把東北的黨政軍大權交給瞭衛立煌。
而衛立煌在東北隻是固守要點,拒絕齣兵。
11月,蔣介石將衛立煌撤職查辦並列為國民黨戰爭罪犯。直到1949年,蔣介石下野,衛立煌纔輾轉來到香港,至此定居。
1949年10月1日,隨著毛主席在天安門上嚮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國再次屹立於世界東方。
衛立煌在香港聽聞這個消息,喜不自勝,親自寫瞭一封賀電贈予硃德和周總理,並收到瞭希望團聚的迴電。
1955年,衛立煌夫婦在組織的嚴密安排下,幾經周摺迴到瞭大陸,並接到瞭毛主席給他的歡迎電報。
在衛立煌夫婦抵達北京後,周總理和硃德還親自前去車站迎接。
衛立煌被推選為全國人大代錶、全國政協常委等,還曾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毛主席曾評價衛立煌是“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1960年,衛立煌因病與世長辭,在上海辦公的周總理匆匆趕迴北京主持葬禮,張治中評價,衛立煌是一位善始善終的愛國軍人。
縱使國共兩黨有著不同的立場,但衛立煌清楚地知道,他首先是中華民族的兒女,他的首要任務便是保傢衛國。
如今衛立煌已辭世六十餘年,但他的愛國精神一直都鼓舞著後代人,我們應該謹遵先輩遺誌,學習他們的愛國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