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啓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4 月 6 日,在 1992 年的今天,微軟發布瞭 Windows 3.1;這是微軟為 IBM 和 IBM 所兼容的 PC 提供圖形用戶界麵的操作係統,然而,在用其 Windows 係統替換之前的 DOS 命令行界麵時,微軟創建瞭一個類似於 Macintosh 操作係統的程序,並被蘋果公司以侵犯版權為由起訴。微軟後來在這場訴訟中獲勝。迴顧計算機曆史上的 4 月 6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哪些令科技界動蕩的關鍵事件呢?
1939 年 4 月 6 日:蘋果前 CEO John Scully 齣生
圖源:維基百科
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齣生於 1939 年 4 月 6 日,他是一名美國企業傢,曾任百事公司副總裁,隨後在 1977 年,斯卡利被任命為百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裁。1983 年,蘋果電腦公司計劃從百事可樂公司引誘斯卡利,以便將他的營銷技巧運用到個人電腦市場;史蒂夫·喬布斯親自找到瞭斯卡利,在完成一係列傳奇般的推銷後,兩人成功達成瞭交易。
“你是想在你的餘生中賣糖水,還是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史蒂夫·喬布斯
“你是想在你的餘生中賣糖水,還是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史蒂夫·喬布斯
1983 年 4 月,斯卡利上任蘋果 CEO,隨後他和喬布斯産生矛盾,於 1985 年把喬布斯排擠齣局。在他執掌蘋果公司期間,公司的銷售額從 8 億美元上升至 80 億美元;不過,他也因為背離瞭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所定的銷售結構,和 IBM 從半閤作的關係轉為敵對,從而受到爭議。微軟於 1990 年推齣 Windows 3.0 並取得巨大成功,相反,因斯卡利管理不力,從 90 年代開始,蘋果的市場份額快速下降。最終,斯卡利於 1993 年因公司的利潤、銷量以及股票的下滑而被迫離開蘋果公司。
目前,斯卡利是一傢成立於 1995 年的私人投資公司——斯卡利兄弟(Sculley Brothers)的閤夥人。他以其營銷策略而知名,尤其是他在百事公司推齣的“百事挑戰”(the Pepsi Challenge)活動,使公司得以從競爭對手可口可樂處獲得市場份額。而他於 1980 年代與 1990 年代在蘋果時也使用瞭類似的營銷手段為麥金塔電腦擴大市場。2014 年,斯卡利聯閤創立瞭麵嚮新興市場的智能手機品牌 Obi Mobiles,公司更名為 Obi Worldphone。2016 年,斯卡利訪問日本時,在一傢壽司店看到史蒂夫喬布斯的親筆簽名,淚流滿麵;壽司屋的老闆 Ohnishi Toshiya 對斯卡利的反應十分詫異,他後來對記者復述瞭斯卡利的話語:
“他告訴我,自從他們從業務前綫退休後,他們可以在史蒂夫最喜歡的餐廳享用壽司,並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但他已經去世瞭,現在他在天堂。”
“他告訴我,自從他們從業務前綫退休後,他們可以在史蒂夫最喜歡的餐廳享用壽司,並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但他已經去世瞭,現在他在天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1953 年 4 月 6 日:蘋果麥金塔電腦開發小組最早的成員 Andy Hertzfeld 齣生
安迪·赫茲菲爾德(Andy Hertzfeld)齣生於 1953 年 4 月 6 日,他是美國的計算機科學傢,是麥金塔(Macintosh)電腦開發小組最早的成員之一。1978 年 1 月,赫茲菲爾德首次購買瞭 Apple II 後,他於 1979 年 8 月開始在蘋果電腦公司工作,擔任 Macintosh 係統軟件的設計師。離開蘋果後,他與人共同創辦瞭三傢公司:1986 年的 Radius、1990 年的 General Magic 和 1999 年的 Eazel。2002 年,他幫助 Mitch Kapor 推廣開源軟件開源應用程序基金會。如今赫茲菲爾德服務於 Google,曾參與 Google+ 的開發工作。
圖源:維基百科
1975 年,赫茲菲爾德畢業於布朗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隨後進入柏剋萊加州大學研究所就讀。1978 年,他買下他的第一台 Apple II 電腦,並開始在上麵開發程式。1979 年,他加入蘋果,擔任係統軟件工程師。1981 年 2 月,因為他個人的意願,在 Apple II 部門的同意後,史蒂夫·喬布斯將他調往已成立兩年的麥金塔電腦開發小組。他成為 Mac OS 的主要軟件架構師。1984 年從蘋果公司離職後,曾參與三間新創公司的創業。
2004 年,赫茲菲爾德創立網站 folklore.org。2005 年 8 月,加入 Google 公司,隨即成為 Google+ 使用界麵的主要架構設計師;他還參與過 Picasa和 Gmail 的個人資料圖片選擇器工作。2013 年 7 月,赫茲菲爾德從榖歌退休。如今赫茲菲爾德和他的妻子住在加利福尼亞的帕洛阿托,這裏曾齣過影響瞭計算機界深遠發展的 Xerox Parc;2018 年 10 月,赫茲菲爾德成為瞭初創公司 Spatial 的投資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1997 年 4 月 6 日:微軟收購 WebTV
圖源:維基百科
1995 年,WebTV Networks 成立,隨後在 1996 年 7 月發布瞭 WebTV 産品;WebTV 是一組設備,包含瞭連接至電視或顯示器的精簡客戶端,提供上網功能,以及在綫服務。1997 年 2 月,在與微軟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微軟消費者平台部門的高級副總裁 Craig Mundie 找到瞭WebTV Networks 的創始人史蒂夫·珀爾曼。盡管最初的 WebTV 銷售量不大,但 Mundie 錶示,微軟對 WebTV 印象深刻,並且看到瞭 WebTV 的産品供應以及將該技術應用於其他微軟消費者和視頻産品供應的巨大潛力。
隨後,微軟提齣收購 WebTV,在矽榖圍繞 WebTV 建立一個微軟園區,並將 WebTV 建立為微軟的一個部門,以開發基於電視的産品和服務,由珀爾曼擔任該部門的總裁。之後在 1997 年 4 月 6 日,WebTV Networks 被微軟並購,加入 MSN 服務之中,將其改稱 MSN TV。類似於 Google TV,MSN TV 提供一個鏈接器,讓電視可以連上互聯網,以訪問 MSN 提供的服務。WebTV/MSN TV 服務持續瞭 17 年,之後在 2013 年 7 月 1 日,MSN TV 的用戶接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這個客戶服務將在 2013 年 9 月 30 日結束,而服務將會持續到 2014 年 1 月 15 日。此後,Web TV 正式退齣瞭市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5 年 4 月 6 日:git 項目首次對外公開
git 是一個分布式版本控製軟件,最初由 Linux 之父林納斯·托瓦茲創作,於 2005 年 4 月 6 日以 GPL 許可協議發布。最初是為瞭更好地管理 Linux 內核開發而設計。發布後的次日,git 實現瞭作為自身的版本控製工具,因此一般把 4 月 7 日視為 git 誕生日。git 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開源分布式版本控製係統,初始由林納斯·托瓦茲開發,後移交給濱野純。
git 最初的開發動力來自 BitKeeper 和 Monotone;git 最初隻是作為一個可以被其他前端(比如 Cogito 或 Stgit)包裝的後端而開發的,但後來 git 內核已經成熟到可以獨立地用作版本控製。很多被廣泛使用的軟件項目都使用 git 進行版本控製,其中包括 Linux 內核、X.Org 服務器和 OLPC 內核等項目的開發流程。
圖源:維基百科
自 2002 年開始,林納斯·托瓦茲決定使用 BitKeeper 作為 Linux 內核主要的版本控製係統用以維護代碼。因為 BitKeeper 為專有軟件,這個決定在社群中長期遭受質疑。在 Linux 社群中,以理查德·斯托曼為代錶的自由軟件基金會成員,則主張應該使用開放源代碼的軟件來作為 Linux 內核的版本控製係統。林納斯·托瓦茲也曾考慮過采用現成軟件作為版本控製係統(例如 Monotone),但這些軟件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性能不佳)。而現成的其他方案,如 CVS 的架構,則受到林納斯·托瓦茲的批評。
2005 年,安德魯·垂鳩(Andrew Tridgell)寫瞭一個簡單程序,這個程序可以連接 BitKeeper 的倉庫;BitKeeper 著作權擁有者拉裏·麥沃伊認為安德魯·垂鳩對 BitKeeper 內部使用的協議進行逆嚮工程,決定收迴無償使用 BitKeeper 的許可。Linux 內核開發團隊與 BitMover 公司進行磋商,但無法解決他們之間的歧見。失去瞭 BitKeeper,林納斯·托瓦茲隻能決定自行開發版本控製係統替代 BitKeeper,最終他以十天的時間,用 C 語言編寫齣瞭 git 的第一個版本。
實際上 Linux 內核開發團隊決定開始開發和使用 git 來作為內核開發的版本控製係統的時候,世界上開源社群的反對聲音不少,最大的理由是 git 太艱澀難懂;但是隨著開發的深入,git 的正常使用都由一些友善的命令來執行,使 git 變得非常好用。作為開源自由原教旨主義項目,git 沒有對版本庫的瀏覽和修改做任何的權限限製,通過其他工具也可以達到有限的權限控製。原本 git 的使用範圍隻適用於 Linux/Unix 平台,但在 Windows 平台下的使用也日漸成熟,這主要歸功於 Cygwin、msysgit 環境,以及 TortoiseGit 這樣易用的 GUI 工具。git 的源代碼中也已經加入瞭對 Cygwin 與 MinGW 編譯環境的支持且逐漸完善,為 Windows 用戶帶來福音。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10 年 4 月 6 日:小米正式成立
2010 年 4 月 6 日,小米公司成立於北京,創辦人為雷軍;2011 年 8 月,官方發布小米手機進軍手機市場。2012 年開始,小米將這一天定為米粉節,以慶祝小米的生日。這傢公司於 2018 年 7 月 9 日在香港交易所主闆掛牌上市,是一傢以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為核心的消費電子及智能製造公司,也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傢擁有手機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機廠商。
小米旗下擁有多個子品牌,麵嚮不同産品品類、地區市場及消費人群。通過與其生態鏈企業的研發與閤作,其旗下産品涵蓋瞭智能手機、小米手環、小米電視、小米空氣淨化器等多種智能化的消費電子産品。小米擁有其直接控股或間接控製的生態鏈企業多達近 400 傢,産業覆蓋智能硬件、生活消費用品、教育、遊戲、社交網絡、文化娛樂、醫療健康、汽車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
圖源:雷軍微博
2010 年 8 月及 12 月,小米發布內測版本的 MIUI 係統固件與米聊,2011 年 8 月 16 日,小米手機(一代)正式發布,開創瞭以互聯網綫上搶購高配置、低售價的智能手機銷售模式,而去年的這一天正是“曆史上的今天”專欄誕生的日子;2013 年 7 月,由小米手機的青春版品類獨立而成的紅米手機正式發布,小米品牌手機正式開啓雙産品綫戰略。首款紅米手機截至 2015 年停止生産,纍計銷售瞭 4460 萬台,成為小米旗下迄今為止單一機型銷量最高的智能手機機型。
2017 年 2 月 28 日,小米發布其首款自研係統芯片澎湃 S1,並在其研發的智能手機小米 5C 上搭載。小米自此成為繼三星、蘋果和華為之後,第四傢可獨立研發係統芯片的智能手機製造商。2019 年 1 月 2 日,紅米産品綫升級為 Redmi 子品牌,並由前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擔任 Redmi 品牌總經理。同年 7 月,小米總部遷址,小米科技園就此誕生。
小米的標誌是一個“MI”形,是“米”字的漢語拼音“mǐ”的大寫,同時也是英語“Mobile Internet”的縮寫,代錶小米是一傢移動互聯網公司。“MI”另外一個含義為“mission impossible”,意為“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務”。其標誌倒過來形似中文少瞭一點的“心”字,意為“讓用戶省一點心”。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在舊標誌的基礎上發布新版標誌。新標誌由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設計。自 2018 年以來,小米旗下的智能手機銷量連續居於世界前四,在 2021 年第二季度甚至短暫超越蘋果,躋身世界第二。小米也是目前世界主要手機廠商中最年輕的,其標榜自己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口號是“為發燒而生”。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END
☞榮耀迴應強迫員工購買股份:不實消息;微軟為Win11 引入雲操作係統;蘋果定於6月6日舉行開發者大會 |極客頭條
☞程序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理解”?
☞D 語言是否可作為入門級的編程語言?
— 點這裏 ↓↓↓記得關注標星哦~ —
一鍵三連 「分享」「點贊」「在看」
成就一億技術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