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1:39:25 AM
兩會 代錶委員履職記
“早晨5點起床讀書;上午8點45分齣發去中央統戰部,參加年度重點調研選題介紹會;下午2點,參加參政議政部的部門工作會議;下午3點半齣發去友誼賓館做核酸檢測;下午4點半到達駐地……”
3月1日,2022年度“兩會”專欄“永新日記”開始更新,這意味著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硃永新進入“兩會時間”。從2003年履職全國政協委員開始,硃永新每年“兩會”都不間斷更新日記、手記,近十年來,他每年的履職實錄都能構成一本書的體量。
今年全國“兩會”,硃永新延續瞭以往對教育的關注,他共帶來10份提案,其中7份與教育相關,包括建立國傢英纔教育體係、完善“雙減”政策背景下基礎教育保障體係、建設國傢在綫教育資源平台、提升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學曆、支持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發展。此外,今年是他連續呼籲設立“國傢閱讀節”的第20年。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硃永新。
英纔教育不違背教育公平,為超前兒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務
今年,硃永新的提案中,首次齣現一個特殊教育領域――英纔教育。英纔教育的對象是英纔(也稱“超前”)兒童,他們從小錶現齣有取得更高成就的潛能,硃永新稱他們為人力資源儲備中的“富礦”,並認為,能否開發好、利用好英纔兒童這一稀缺資源,涉及一個國傢的核心利益。
硃永新指齣,英纔兒童在認知特徵和人格特徵方麵與常態兒童具有顯著差異,英纔教育反映瞭因材施教的教育規律,並不違背教育公平原則。
硃永新觀察到,與美、英、德、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傢相比,中國的英纔教育遠遠滯後。一方麵,中國缺乏從低年齡段開始直到高等教育階段的英纔教育完整體係;另一方麵,目前麵嚮部分學業優異青少年開展英纔教育的重點校和重點班,在培養方嚮上齣現嚴重偏差。
因此,他建議,中國應製定“全國英纔教育發展規劃”,從政府管理、財政支持、英纔甄選程序、英纔教育體係結構、課程開發、教師培訓、項目評估等各個方麵,整體設計、全麵規劃英纔教育的政策體係。比如,建立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貫通的英纔教育係統,為不同教育階段的英纔兒童提供“全覆蓋”的特殊教育服務。
“三點半”放學後,我的時間我做主。2月23日,在課後服務時間,上海格緻初級中學的學生參加排球社團課程。新華社發
推進“雙減”政策,需要配套經費保障
針對去年以來,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雙減”,硃永新關注到,政策推進以來,齣現相關保障不到位,教師負擔加重,課後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
南都記者瞭解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進中央也將就“雙減”政策提交建議,呼籲減輕教師負擔,為教師提供有效激勵和保障。
就此,硃永新介紹:“不少一綫教師在崗時間達11個小時以上”“課後服務的質量缺乏完備的監測保障”“有的地方,一個課時的課後服務隻給教師發5元補貼”,這些都是“雙減”落地以來齣現的一些代錶性問題。
對此,他建議,適當增加教師編製,並對在職教師開展針對性培訓。比如,指導教師差異分層布置作業、在教學中實施綜閤且個性化的發展評價等。
此外,硃永新還建議,應調整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確保課後服務經費充足。同時,學校要充分利用好社會上優質的教育資源,建立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購買機製。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中國目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學曆水平與世界教育發達國傢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新華社發
對提升學曆的在職教師給予適當學費補償
教師隊伍建設是硃永新長期關注的問題,在本屆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期間,他曾提交過關於妥善解決中小學教師隊伍性彆結構失衡問題、加快推進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等提案。
今年,在《關於加快提升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學曆的提案》中,硃永新提到,中國目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學曆水平與世界教育發達國傢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今後或將製約2035年實現邁入教育強國行列的目標。
因此硃永新建議,應齣台專門的政策支持本科及以上的師範專業建設;逐步擴大全國教育碩士招生規模;保障教師在職提升學曆的權益;提升公費師範生培養層次,探索建立“4+2”教育專業本碩貫通培養體製;對提升學曆的在職教師進行一定的學費補償;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國傢層麵的在綫教師教育平台等。
硃永新熱愛讀書,一直呼籲設立“國傢閱讀節”。
5 年提交近30 條教育類提案,連續20 年呼籲設立“國傢閱讀節”
據南都記者梳理,硃永新在本屆政協委員履職期間,5年共提交教育類提案30餘件,內容涉及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民辦教育發展、公益在綫學習平台、殘障兒童就學、鄉村教育振興等多個方麵。
此外,今年已經是他自2003年開始,連續呼籲設立“國傢閱讀節”的第20年。南都記者注意到,去年,硃永新曾在相關提案中建議,將孔子誕辰日設立為國傢閱讀節,2020年,他的提案題目為《建立國傢閱讀節,用全民閱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社會公平》。
今年,硃永新仍建議設立國傢閱讀節,並錶示:全民閱讀能夠夯實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礎。他認為,“推進全民閱讀,是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基礎、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徑。”
采寫:南都記者 宋淩燕 實習生 張雨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