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2021年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教授馮夢波得知美院圖書館裏有一批至今尚未整理編目的連環畫。自幼就對連環畫有著濃厚興趣的他聯係瞭圖書館 馮夢波X李尤鬆:漫談連環畫藝術 - 趣味新聞網


2021年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教授馮夢波得知美院圖書館裏有一批至今尚未整理編目的連環畫。自幼就對連環畫有著濃厚興趣的他聯係瞭圖書館 馮夢波X李尤鬆:漫談連環畫藝術


發表日期 3/6/2022, 10:09:13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2021年,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教授馮夢波得知美院圖書館裏有一批至今尚未整理編目的連環畫。自幼就對連環畫有著濃厚興趣的他聯係瞭圖書館,希望館方對它們進行整理。半年過後,整理的結果讓他非常吃驚,圖書館竟… .....


    

2021年,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教授馮夢波得知美院圖書館裏有一批至今尚未整理編目的連環畫。自幼就對連環畫有著濃厚興趣的他聯係瞭圖書館,希望館方對它們進行整理。半年過後,整理的結果讓他非常吃驚,圖書館竟然收藏瞭萬餘本從民國時期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齣版的連環畫。馮夢波多次去圖書館逐本翻閱並做筆記,並選齣重要作品請圖書館掃描存檔。在得知我們對連環畫的選題有濃厚興趣後,他邀請瞭北京印刷學院的李尤鬆副教授和記者一起到傢中瀏覽這批珍藏連環畫的照片。作為藝術傢和教師,兩位教授漫談瞭如何重新激活連環畫的生命力,讓這個盛極一時的大眾藝術再次迴歸到普通人的掌心。

本文齣自《新京報・書評周刊》3月4日專題《重尋連環畫》的B04-B05。

「主題」B01丨重尋連環畫

「主題」B02-B03 | 難以磨滅的記憶

「主題」B04-B05丨漫談連環畫藝術

「思想」B06 | 阿多諾:反思海德格爾“作為幻想的行話”

「兒童」B07丨平安小豬:J・K羅琳用“魔法”放大的真實

「主題」B08 | 連環畫大師作品賞析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宮子

馮夢波,1966年齣生於北京。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李尤鬆,1968年生於遼寜瀋陽,現任北京印刷學院教授。

01

江南齣版業的影響

新京報:現在我們拿在手裏的這種形式的連環畫,大概最早能追溯到什麼時候呢。

李尤鬆: 連環畫的來源和中國人講故事的方式很有關係。中國人有自己的圖像敘事方式,從明清小說插圖本開始,在蘇州、南京這一帶,中國式的圖像閱讀和齣版得到瞭大力發展。進入晚清之時西方資本進入中國齣版業,像上海的《申報》有一個副刊叫《點石齋畫報》,主要嚮國人展示西洋風景,西洋傳來的新事物,摩登都會的新現象。其中也有很多中國本土發生的奇聞逸事,不過它的齣版方式和之前蘇州、金陵的書坊有所不同,是新型的資本運作的方式。所以我覺得要討論連環畫起源的話,上海是個重鎮或者說是個開端,在上海美術史當中,連環畫應該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上海的齣版商和畫師影響瞭市民的圖像閱讀方式。然後再通過這座現代化城市影響到全中國。

新京報:那民國之後的連環畫又有什麼比較大的改變呢?

李尤鬆: 到瞭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連環畫迎來瞭一個蓬勃發展時期,因為國傢要想讓老百姓知道新政權的政策,要進行思想改造,破舊立新,然而當時中國尚有很多文盲和半文盲,他們通過文字獲得信息有障礙,這就要求齣版的讀物文字要簡單,而主要靠圖畫去進行傳播。這樣就選擇連環畫在圖像傳播上的特點,時代的需求和自身特點造就瞭連環畫的大發展。

插圖來自於馮夢波連環畫《童年》。受訪者供圖。

02

連環畫藝術的突變

新京報:很多人會在印象中覺得,民國時期的連環畫創作應該是巔峰期,因為上海的文化氛圍比較開放。

馮夢波: 我本來也寄予厚望,但瀏覽後發現並非如此。民國時期的連環畫題材很窄,畫法也比較單調,總體質量並不高。可能因為那時候連環畫創作和齣版過於商業化,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沒什麼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上的自覺性。

新京報:所以會畫得差不多,因為隻有畫成某種特定的樣子纔能掙錢?

馮夢波: 它關鍵是要快啊,快纔能搶占市場,量大纔能賺錢。那會兒連環畫的內容,以中國古典戲劇和小說為題材的居多,還有些流行的外國電影或者是中國電影。據說每個書商手裏都控製著這麼一兩個畫傢,等到齣瞭一個新的電影或者一齣戲的時候就派他去看,看後迴來講給他的徒弟,帶著徒弟們各司其職,馬上畫起來,晝夜趕工,最快的三兩天一本小書就印刷發行瞭。當時的連環畫算是快消品,新鮮的題材大傢都想買,如果你慢,錢就被彆人賺去瞭,一定要搶到先機。這個時期小人書齣版最大的要求就是快,它的主要讀者是文化教育水平和消費能力有限的老百姓,要求不高。粗製濫造是難免的,甚至重復使用之前的書稿充數,所以有的小人書會特意寫明“全部新圖”(笑)。當然,民國的小人書作者有些很有天分,又勤奮好學,這些人的作品質量齣眾,也愛惜自己的名聲,成為明星作者,一本連環畫有這些人的署名,就是廣告。

新京報: 為什麼1949年後,這些民國過來的畫傢發生瞭那麼大的改變呢?

馮夢波: 1949年後,政府重視文藝的作用,把連環畫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位,以上海為例,對連環畫傢進行摸底,把優秀作者吸納到專業齣版社旗下,水平一般的安置到文化館電影院等。題材大為擴展,尤其重視現實題材,工農商學兵,腳本有專業的文字工作者參與。民國過來的優秀連環畫傢也特彆上進,積極參加美院等專業畫傢任教的短訓班等,學習素描、速寫等寫生課程。這些人本來就是非常能畫的,現在社會地位和待遇提高,題材寬廣,又學會瞭描寫現實生活的方法,結果就突飛猛進。這有點像侯寶林等,以前就是街頭藝人,基本上就跟要飯的一樣,到1949年後成為人民藝術傢瞭。

新京報:曾經央美也有專業的連環畫係是嗎?

馮夢波: 中央美院以前有個年畫和連環畫係。我上美院的時候還有,後來變成瞭民間美術係,前些年演變成實驗藝術學院瞭。年連係發展到末期的時候,連環畫的生態發生瞭很大變化。當時社會上流行成套的連環畫,除瞭再版暢銷的老書,或把老版的文學腳本拿齣來,組織作者重繪,質量普遍較差。美術院校則不同,有意地反連環畫傳統,流行組畫作品,注重畫麵本身的獨立性,主要的目的是為瞭參展評奬,或發錶在《連環畫報》、《富春江畫報》等幾本畫刊上。總之離連環畫的傳統越來越遠瞭。

插圖來自於馮夢波連環畫《童年》。受訪者供圖。

03

印刷與繪畫技巧

新京報:就形式而言,發展瞭那麼多年,為什麼連環畫都是黑白的呢?按理來說彩色的從一開始就能更吸引人購買呢。

馮夢波: 連環畫以綫描為主,是和當年的製版與印刷工藝水平密不可分的。當年的照相製版後,采用石印和膠印,在這麼小的畫麵內,還原細膩的明暗層次是很睏難的。而彩色印刷至少需要四個版,也需要更高級的紙張,成本大增,消費者難以負擔。這些工藝和成本方麵的限製,決定瞭連環畫絕大部分以黑白綫描為主的麵貌。

新京報:那在印刷方麵,不同的年代有什麼變化嗎?

馮夢波: 根據我的觀察,民國時期不少連環畫的製版和印刷質量非常好。無論是製版的精度還是紙張油墨的質量都相當高。1949年到六十年代初都很不錯,三年睏難時期的製版和印刷質量明顯粗陋,到七十年代則恢復正常。最差的反而是八十年代,這跟工作態度有很大關係。

新京報:除瞭自己的發展外,連環畫有沒有受到其他國外文化的影響呢?

馮夢波: 民國時期的連環畫,除瞭藉鑒中國古典小說綉像等傳統,也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美國漫畫與插圖等。上世紀50年代初期當然是全麵學習蘇聯,不光是畫法,甚至有意無意地把中國人畫成瞭蘇聯人的模樣。七十年代後,連環畫傢們發展齣瞭一套自己的以綫描為主的造型語言,日趨成熟瞭。

插圖來自於馮夢波連環畫《童年》。受訪者供圖。

04

連環畫發行的巔峰年代

新京報:據說在巔峰時期,買一本連環畫是需要去搶的。

馮夢波: 以我小時候為例,每年全國也就齣版十幾本連環畫。我還珍藏著小時候傢裏給買的連環畫,大概有一百多本,在同齡人中算多的瞭。我記得《沙傢浜》剛上市,我奶奶趁著午休時間去排大隊,特意買瞭兩本,這樣我和哥哥就不用第一時間搶著看瞭。當年的連環畫尤其是重大題材的上市是一件大事,跟今天的大片上映差不多吧。七十年代雖然齣版的品種很少,但是印數都特彆高,動輒幾十萬冊。

新京報:我查到的資料顯示最繁榮的一年裏印瞭兩百多萬本。

馮夢波: 兩百多萬本兒,我覺得可能還挺保守的。例如廣受歡迎的《鐵道遊擊隊》,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纍計印瞭三韆多萬冊。

新京報:當時的連環畫是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多人創作的協調。比如有一版《紅樓夢》,當時找瞭很多人來一起畫,有些人的綫條偏工筆,有些就很粗獷,這就會讓一部連環畫齣現不同的風格。

李尤鬆: 是會有這個問題,就是齣版社請多人共同創作一套作品,那麼多人之間能不能形成統一的風格,還有畫傢的風格跟哪個主題配閤度更高,這是齣版社需要把控的問題。另外連環畫畫傢個人不同時期的發展與變化也都在讀者的關注之下發生。連環畫絕不能脫離讀者,因為連環畫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人民性。

新京報:後來有些藝術傢的風格過於明顯,比如有用油畫去創作連環畫的。

李尤鬆: 這就是為什麼上世紀50年代初期連環畫能那麼繁榮,因為連環畫的人民性和進步性。這個形式文盲也看得懂,它是給所有人看的,它很鮮活。後來隨著連環畫的發展,一部分畫傢過於追求個人的藝術錶現,就有孤芳自賞的傾嚮,將其變成瞭內行纔關心的陽春白雪,但藝術需要和行業之外的人交流,連環畫傢更應該是以畫會友,因為連環畫一直是百姓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插圖來自於馮夢波連環畫《童年》。受訪者供圖。

05

衰落與復興的嘗試

新京報:關於連環畫到瞭九十年代之後的衰落,原因是什麼呢?

馮夢波:有一種說法是認為當時連環畫麵臨著電視的衝擊。我們傢算比較早有電視的,我記得1978年世界杯的時候,鄰居都跑到我傢來看直播。八十年代後,電視節目日趨豐富,確實成為主要的消遣娛樂方式瞭。但這不足以解釋電視對連環畫的取代作用。看看歐美和日本,他們的電視發展遠比我們早和成熟,但是漫畫的生産和消費一直都很穩定。

我想主要原因可能還是連環畫創作與齣版自身的問題。從創作的角度來說,即使是美院的年連係都希望遠離連環畫的傳統,嚮現代藝術或精英主義靠攏。現在迴頭去看這個傳統是很寶貴的,連環畫可以說是中國本土獨立發展起來的,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曾經是主流的文化産品,有過最廣大的群眾基礎。破壞和拋棄總是容易的,建設最難。連環畫從民國發展到1949年後,最大的貢獻是與時代同步,即現實題材和富有時代精神的筆墨。而八九十年代一味翻印老書或者重繪古典題材,齣版社和畫傢急功近利,質量大幅下降,衰敗就在所難免。年輕一代又有瞭電子遊戲和網絡等新鮮的娛樂方式,陳舊低質的連環畫産品就更沒有競爭力瞭。

新京報:你們打算從什麼地方開始嘗試復興連環畫呢?

馮夢波:我1991年從美院畢業後,一直是獨立藝術傢,幾年前被美院請迴去在版畫係任教,開設瞭新的工作室。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我在想如何把自己多年的藝術學習與創作經驗,傳遞給年輕學生。一路溯源,就迴到連環畫。所以我們工作室的重要課程之一,就是“連環畫創作”。我自己也以身作則,創作瞭一本連環畫《童年》,是直接受到我們小時候愛看的高爾基三部麯的影響,描述瞭自己從齣生到1979年考入景山中學為止的故事,以後再繼續創作《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幾年教下來,我們這個課程已經比較成熟瞭,學生們積極性很高,積纍瞭一批優秀作業,題材很廣泛,畫法各異。全院選修,這個課程也很受歡迎,不同專業的同學都畫得很好,我也從中發現瞭一些好苗子。我認為現在的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連環畫的優秀傳統和特殊規律,輔以速寫和綫描的訓練,完全可以勝任。而且如今的社會內容極為豐富,題材無限,而連環畫重敘事的特點,是非常好的藝術載體。連環畫本身有一個成熟的消費市場,根據我和從業人員的交談,市場在熱烈期望著現實題材新作品的麵世,如果我們從中央美院開始,有意識地把連環畫課程帶迴兄弟藝術院校,交流經驗,培養人纔,大力推動新作品的創作與齣版,連環畫的復興是有可能的。

附:連環畫大事記

1925~1929年

上海世界書局先後齣版《西遊記》、《水滸》等五部長篇連環畫,這是首次使用“連環圖畫”作為正式名稱。

1952年

上海“連環畫工作者學習班”成立,接納作者近200人。

1957年

60冊版《三國演義》由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齣版,成為迄今篇幅最多的連環畫作品。

1962年

10冊版《鐵道遊擊隊》曆經7年齣版完畢。後再版20次,共印3652萬冊,是迄今印量最大的連環畫。

1966~1970年

陷入停滯,幾乎沒有連環畫齣版。

1971年

周恩來批示“為解決下一代的精神食糧問題”,恢復連環畫齣版。

1980年

中央美術學院開設連環畫專業。

1985年

中國連環畫齣版社成立。

1986年

分水嶺的一年。連環畫齣版量由前一年的8.1億冊下降到1.3億冊。

1990年

中央美術學院連環畫專業撤銷。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重尋連環畫:難以磨滅的記憶

重尋連環畫:難以磨滅的記憶

    很多人的童年閱讀迴憶,都離不開一種與中國傳統藝術密切相關的書籍――連環畫。在上世紀,連環畫承擔著兩種藝術功能,其一是為大眾讀者創造趣味性的審美生活,其二是普及文字與知識,減少文盲率。這兩種功能決定瞭連環畫必定是嚮所有人敞開的藝術。它有著用傳統綫描藝術形式完成的畫麵,風格細膩寫實,同時腳本文字也淺顯易懂,受過高等教育的成人可以從中體會畫麵的精巧和故事帶來的閑適,沒有上過學的小孩子也能通過簡單的文字和連續的圖畫勾起閱讀書籍的興趣。 可惜的是,在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後,連環畫便淡齣瞭曆史舞颱。它衰退的.......


會書法有什麼用?古人這樣告訴你…

會書法有什麼用?古人這樣告訴你…

    會書法有什麼用?在古代,她是小技,可這麼一項小技,卻成就許多人。 有一位大書法傢,曆經三朝不倒,重要原因就是書法。他因書法屢次升遷,任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封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韆戶,後升任工部尚書等要職。這個人叫柳公權。唐宣宗尤為珍愛柳公權的墨寶,經常賞給他筆墨紙硯及錦彩、瓶盤等銀器。當時的公卿大臣傢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親筆所書的碑文,人們會認為是不敬不孝行為。 有沒有靠書畫藝術逆襲的妹子?當然有。楊妹子,齣身微賤,無骨肉之親,幼年於戲班為雜劇,卻能寫一手好字,自署名為楊妹子.......


用書法寫12月份詩,看看有多美?

用書法寫12月份詩,看看有多美?

    《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 【唐】白居易 正月晴和風氣新, 紛紛已有醉遊人。 帝城花笑長齋客, 三十年來負早春。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徵人歸鄉》 【唐】戎昱 三月江城柳絮飛, 五年遊客送人歸。 故將彆淚和鄉淚, 今日闌乾濕汝衣。 《鄉村四月》 【宋】翁捲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纔瞭蠶桑又插田。 《題榴花》 【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西方藝術史9:幾何風格與古風式微笑,為畢加索和奧特曼帶來靈感

西方藝術史9:幾何風格與古風式微笑,為畢加索和奧特曼帶來靈感

    本文為“船長讀畫”齣品的《十分鍾讀懂西方藝術》係列語音類節目,歡迎您收聽。 從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的“荷馬時代”也被稱為“黑暗時期”,這一時期留下來最重要的藝術作品,當然是荷馬史詩本身。 但是在造型藝術方麵,黑暗時期卻沒有延續和繼承愛琴文明的燦爛成就。當北方南下的蠻族徵服瞭邁锡尼和剋裏特島後,經曆過大約兩個世紀的蟄zhé伏期。此後這些野蠻而好戰的部落在成為“新希臘人”後,留下的藝術品大多是用於祭祀、陪葬的陶瓶。在裝飾這些陶器時,他們常繪製一些三角形、平行綫、波浪紋和同心圓等等幾.......


好精緻的小楷!

好精緻的小楷!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彆號玄真道士,浙江省浦江縣人。漢族,元末明初文學傢、史學傢。方孝孺之師,曾任翰林,修《元史》,曾被明太祖硃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啓、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傢”。他因長孫宋慎牽連鬍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於夔州。他的代錶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硃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宋濂《跋歐陽詢蔔商帖》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


三分春色十分憐——蔡茂友壬寅年水墨花鳥作品欣賞

三分春色十分憐——蔡茂友壬寅年水墨花鳥作品欣賞

    欣賞畫傢蔡茂友的水墨花鳥畫,可觀到其獨特的經營立意、學養創意和筆墨構成方式,他更是以最大的勇氣通過在傳統遞進的吐納變法中自我更新齣來,充分延續並蓄意彰顯瞭新文人畫精神與寫意氣象。進而可見,蔡氏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形成瞭迥異於他人的獨特的標誌性圖式與格調。畫傢作品所呈現齣獨特的“境象”,也即“格調”的問題,顧名思義是對藝術的個性化理解,更反映瞭創作者對藝術作品核心內涵的深邃理解和不懈追求。 欣賞《雙子迎春》,梅花中雙鳥各顯其態,相互對眸,相映成趣。梅枝乾濃淡相間,紅梅盛開,呈手掌狀,梅花色彩.......


時尚文化|踐行者-非遺大師訪談係列之堅守篇·地有蘊,傳承傳授傳於心

時尚文化|踐行者-非遺大師訪談係列之堅守篇·地有蘊,傳承傳授傳於心

    中國非遺工藝和文化博大精深,在過去十年裏更是越來越被重視。作為這一代的中國人,除瞭保存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非遺從中國的遺産成為麵嚮世界的資産,因為無論國際時尚領域還是國內外市場,我們都看到越來越多對非遺工藝和非遺文化的應用與發展。 在非遺工藝的保育和傳承之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希望我們可以拋磚引玉,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探索與創新,將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凝結傳承下去。事實上非遺的傳承不但需要大師們的藝術高度,同樣也需要年輕匠人的創新力量。 吸引更多人關注、學習非遺技藝,更好.......


研討︱發現中國最早的金銅佛像——考古的推斷

研討︱發現中國最早的金銅佛像——考古的推斷

    2022年2月25-26日,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聯閤組織的“發現中國最早的金銅佛像”研討會在綫上展開。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香港中文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南加州大學以及泰國國立政法大學的十餘位中外學者加入會談。此次研討會共分為考古與曆史,佛教研究與藝術史兩個專場。本文為第一場會議紀要。 綫上研討會海報 首日考古研討會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中心主任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緻開幕詞,由羅泰(Lothar von F.......


依然年輕!廣州這支少年交響樂團30歲瞭

依然年輕!廣州這支少年交響樂團30歲瞭

    3月5日,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成立30周年教育教學成果展“音樂演齣月”啓動暨“而立天使 藝演長廊”揭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少年宮舉行。 記者瞭解到,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是廣東首支少年交響樂團,成立於海珠區,是不少青少年音樂啓濛之地。30年來,樂團成員不斷換新但生命裏依然蓬勃。在今年3月,樂團將在廣州舉辦係列音樂會。 成立之初團隊平均年齡不到12歲 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成立於1992年3月29日,是廣東省首支少年交響樂團,成立當年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瞭首場音樂會,樂團成員平均年齡不到12歲,被譽為“音.......


展現新時代“她力量”,廣州首屆女雕塑傢作品聯展開幕

展現新時代“她力量”,廣州首屆女雕塑傢作品聯展開幕

    南都訊 在第112個“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新時代她雕塑 她力量”廣州首屆女雕塑傢作品聯展開幕式於3月4日下午在廣東工美藝博中心舉行。 本次展覽共展齣瞭中國著名雕塑傢廖慧蘭、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學院中國傳統雕塑研究所所長吳雅琳、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溫帙等14位女雕塑傢的作品。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將持續到3月13日。 活動通過聯閤展覽形式,充分展示當代女雕塑傢的創作態度和精品佳作,展現女性藝術傢的獨立價值,體現瞭中國新時代風貌與女性昂揚嚮上力量。在廖慧蘭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女性堅韌、善良、淳.......


潮“嶺”風騷!佛山梁園“潮嶺文化節”激活非遺文化魅力

潮“嶺”風騷!佛山梁園“潮嶺文化節”激活非遺文化魅力

    寒鼕已過,春色漸啓。3月5日-6日,廣東四大名園――佛山梁園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一場創新性的跨界文化盛宴――“潮嶺文化節”,以嶄新的角度展現非遺文化魅力。 作為佛山梁園 2022 年非遺文化傳播係列活動的組成部分,“潮嶺文化節”活動包括佛山非遺香雲紗的服飾走秀、快閃,廣東音樂的演奏和適安裏非遺體驗區的戶外文化集市等新式遊玩。旨在結閤潮流元素傳播非遺文化,試驗性地從當代視覺活化嶺南傳統文化特質,為參與者帶來一場難得的文化融閤體驗。 在佛山市委、市政府提齣佛山要爭當傳承嶺南廣府文脈領頭羊的背景下,響應.......


挖自傢祖墳犯法嗎?農民擅自挖掘祖墳,專傢調查後發現宋朝墓葬群

挖自傢祖墳犯法嗎?農民擅自挖掘祖墳,專傢調查後發現宋朝墓葬群

    中國是曆經上韆年風雨的文明古國,在寬闊的華夏大地下,埋藏著很多珍貴的曆史文物。 這些寶物凝聚瞭古人的心血,都是曆史的見證者。因為歲月的洗禮,這些寶物有瞭更大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對考古專傢而言,這些曆經韆百年保存至今的文物,是一些值得研究的曆史素材。 對收藏傢來說,這些寶物是投資價值巨大的珍稀古董,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又可以通過文物收藏實現財富保值。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對文物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部分心術不正的人,因為知道這些寶物價值巨大,産生瞭盜墓的卑劣想法。 這些盜.......


石一楓:小說是一門關於價值觀的藝術|寫作課

石一楓:小說是一門關於價值觀的藝術|寫作課

    作者簡介 石一楓,1979年生於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碩士。著有長篇小說《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藉命而生》《心靈外史》《漂洋過海來送你》等,小說集《世間已無陳金芳》《特彆能戰鬥》等。曾獲魯迅文學奬、馮牧文學奬、《十月》文學奬、百花文學奬、《小說選刊》年度奬・中篇小說奬等。 石一楓最新長篇小說《漂洋過海來送你》將於本月由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 / 我所懷疑和堅持的文學觀念 文|石一楓 作為寫字兒的人,想必都很羨慕那種“天成”的作傢,或者“天成”的寫作狀態。那往往是文.......


近十年七次登上《人民文學》頭條,重大主題創作如何“齣圈”

近十年七次登上《人民文學》頭條,重大主題創作如何“齣圈”

    “無論是《浦東史詩》聚焦人民城市的奮鬥者,還是《革命者》濃墨重彩的紅色文化書寫,報告文學作傢需要敏銳捕捉重大題材、聆聽時代脈搏,同時也要以普通人的心靈去和受訪者共鳴共振。紀實文學作品不止是新聞的延伸,它需要以文學的方式去講述當下現場事件,打動普通人的心靈。”近年來,作傢何建明大部分時間在上海,這位報告文學老兵自認“幾乎每天都會被這座城市的人民在新時代徵程所創造的奮鬥史詩而感動、而激奮”。 從“上海書寫”談起,中國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奮鬥者的足跡,貫穿瞭何建明的寫作生涯,是他筆下的“高光”主.......


“我傢門前有條河”文旅活動之節氣驚蟄在臨清鈔關甬道廣場開幕

“我傢門前有條河”文旅活動之節氣驚蟄在臨清鈔關甬道廣場開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立翠 春雷乍動蟄蟲振,新風撫暖萬物生。 3月5日,二十四節氣―“驚蟄”節氣當天,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我傢門前有條河”係列文旅活動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之驚蟄”活動在臨清鈔關甬道廣場精彩開幕。 聊城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二級巡視員、市文化和旅遊行業黨委常務副書記劉光輝,聊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薛兆立,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江濤,聊城市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心主任謝文博臨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工委書記杜東平,臨.......


福州牛角梳前世今生:鬱達夫筆下的“寶物”

福州牛角梳前世今生:鬱達夫筆下的“寶物”

    福州有一個古老行當,叫牛角梳業,至少有700多年的曆史。曆史悠久隻是標配,名人的贊賞纔是核心競爭力。鬱達夫曾經贊嘆過,福州牛角梳是“寶物”,不知道送給瞭幾位紅顔知己。 文學大師鍾情的牛角梳 作傢鬱達夫在福州呆過,他對福州的牛角梳情有獨鍾。他評判說,福州女子“美的水準竟高過蘇杭女子數倍,像是希臘古代的雕塑人形”,而福州為什麼美女多“格外標緻”,主要原因就是用牛角梳。這是對美的贊賞,絕對不是耍流氓。 我們從一個民國時代的文學大傢,對一件彼時流行的生活用品的評價,又形象、又動情,讓人對牛角梳.......


呆萌可愛超想要!陽泉55歲的他巧手剪齣“頂流明星”!

呆萌可愛超想要!陽泉55歲的他巧手剪齣“頂流明星”!

    北京鼕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鼕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一經麵世就備受大傢的關注和喜愛,也吸引瞭我市剪紙愛好者王存虎的目光。近日,他利用業餘時間,精心創作瞭多組以冰墩墩和雪容融為主題的剪紙作品,以錶達一名剪紙愛好者對鼕奧會和鼕殘奧會的美好祝願。 今年55歲的王存虎是市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機關乾部,也是中華當代藝術剪紙人纔庫“優秀高層次人纔”,從16歲開始學習剪紙技藝。近40年的時間裏,剪紙已經成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先後創作瞭紅色題材、風景題材、人物題材等為主的無數剪紙作品,深受大傢喜歡,並在省、市.......


《九陰真經》中的“吐火羅文”,到底是什麼語言?

《九陰真經》中的“吐火羅文”,到底是什麼語言?

    大陸未經刪剪版的《射雕英雄傳》第二十八集中,西毒歐陽鋒在離開桃花島的大船上,想知道《九陰真經》可以怎樣給侄兒歐陽剋(根本是兒子啊)療傷,可惜即便挾持郭靖默寫《九陰真經》內文,也沒有什麼成效哦……因為,他們沒有好好領略好呢…. 為什麼呢? 原來裏麵有大傢都看不懂的文字:“摩罕斯各兒,品特霍幾恩,金切鬍斯,哥山尼剋……”。黃蓉說這是“吐火羅文”,而且還說自己懂得翻譯過來,還偏偏不讓老毒物知道真正屬性,把老毒物氣死瞭…… 原來吐火羅語(Tocharian languages)是印歐語係最東方的顎.......


直通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潘魯生:用“山東手造”助力鄉村振興

直通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潘魯生:用“山東手造”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國貨國潮國風蓬勃興起。目前,已有5成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手工藝入駐淘寶平颱,據《2021非遺電商發展報告》,去年有14個非遺産業帶在天貓年成交過億。傳統手工藝為什麼如此受歡迎?我認為,這是找到瞭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滿足瞭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山東的“九個比較優勢”,其中之一就是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這個“人文沃土”包含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傳統手工藝。山東是非遺大省,傳統工藝門類齊全,有聯閤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錶作名錄”項目8個,國傢級名錄186項,.......


金庸將《射雕》改版時,為何要修改《九陰真經》的內容?

金庸將《射雕》改版時,為何要修改《九陰真經》的內容?

    大陸未經刪剪版的《射雕英雄傳》第二十八集中,西毒歐陽鋒在離開桃花島的大船上,想知道《九陰真經》可以怎樣給侄兒歐陽剋(根本是兒子啊)療傷,可惜即便挾持郭靖默寫《九陰真經》內文,也沒有什麼成效哦……因為,他們沒有好好領略好呢…. 為什麼呢? 原來裏麵有大傢都看不懂的文字:“摩罕斯各兒,品特霍幾恩,金切鬍斯,哥山尼剋……”。黃蓉說這是“吐火羅文”,而且還說自己懂得翻譯過來,還偏偏不讓老毒物知道真正屬性,把老毒物氣死瞭…… 原來吐火羅語(Tocharian languages)是印歐語係最東方的顎.......


《靈光詩刊》新第2期

《靈光詩刊》新第2期

    靈光詩院歸屬野草四院,由詩人李靈光於2018年4月28日創建,下轄菩提詩社、如意詩院、鶴鳴詩院、鬆江詩會、逍遙詩社。詩院宗旨:追求靈性,歌頌光明 以上詩群詩友詩作每日一選,三日一期,是為新版《靈光詩刊》歡迎誌同道閤者加入 2022.317 葡萄牙國花薰衣草 李靈光(李雅傑)(北京) 紫浪藍波夢海洋,熏衣一色寫天堂。 不汲茉莉玫瑰味,我自幽幽我自香。 立春有思 王文榮(天津) 喜鵲聲聲唱,梅園朵朵開。 天時應敬畏,新歲敞襟懷。 禮贊冰雪驕女榖愛淩勇奪北京鼕奧兩金一銀 徐振旺 (北京) .......


書法博士:學書法的人每天寫字不應少於8小時!

書法博士:學書法的人每天寫字不應少於8小時!

    書法功課的書友您練書法每天能寫幾個小時呢?看到文章標題大夥是不是感覺自己每天做功課的時間太少而進步緩慢呢? 書法博士陳忠康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到每天練字多少時間閤適時說,他自己曾經挑戰過一天練字24小時,並且建議大傢每天練字不少於8個小時,說這是決定大傢書法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 無獨有偶,另一位國展評委,書法博士陳海良也曾說,他學書法每天除去寫字的時間,還有更多的時間用在瞭對書法的思考上,如把閱讀書法的相關書籍、教學等時間加在一起也超過瞭8小時。 陳忠康作品 說的這兒有書友留言認為,每天練習.......


賈母請賈傢族人吃飯,為啥很多人不願意去?你看茗煙說瞭啥

賈母請賈傢族人吃飯,為啥很多人不願意去?你看茗煙說瞭啥

    《紅樓夢》中的賈傢,是一個非常興盛的大傢族。除瞭富貴逼人的寜榮二府,還有很多同宗同族。 當年的寜國公有四個兒子,除瞭長子賈代化襲瞭官,其他的幾個兒子,很顯然都漸漸淪為賈府的族人,一代比一代關係更疏遠;榮國公也有幾個兒子,長子賈代善襲瞭官,其他的幾個兒子很顯然也在成年之後與榮國府分開過日子瞭。《紅樓夢》中齣現過的賈代儒、賈瑞、賈璜、賈芹、賈薔、賈蕓、賈菱等人,都是賈傢族人。他們之中,可能有人是寜榮二公的後代,也可能是寜榮二公原來的堂兄弟的後代。 當然瞭,這些族人的處境,都是絕對不能和寜榮二府.......


書畫聯盟丨山水留白的禪意

書畫聯盟丨山水留白的禪意

    點擊:“收錄於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傢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係,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老子認為“道”是“有無相生”。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有”和“無”,“少”和“多”,“白”與“黑”,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道”的對立統一。中國山水畫的“留白”,便是“計白當黑”“無中生有”,這種錶現手法源於道傢學說,是指在國畫山水構圖中保留部分空間,不著筆.......


書畫聯盟丨十一位大師的頂尖之作,堪稱一絕!

書畫聯盟丨十一位大師的頂尖之作,堪稱一絕!

    點擊:“收錄於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傢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係,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中國畫藝術韆百年來 早已深深滲透在中國人的文化血脈中, 形成瞭博大精深,割捨不斷, 代代傳承的中國文化情結。 中國畫的藝術魅力, 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 一種象徵、一種符號、一種國粹。 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位國畫大師, 也都有著自己獨具一格的畫風和專長, 彰顯瞭大師們不同的水墨意趣和人文情懷, 韻.......


書畫聯盟丨這技法、這格調,太厲害!

書畫聯盟丨這技法、這格調,太厲害!

    點擊:“收錄於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傢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係,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李行百(1926.5―)字信伯。四川成都人。擅長中國畫、畫論。1946年畢業於金陵大學中文係。後拜張大韆為師學畫 。 四十年代初參加“蜀藝社”,從芮敬予學畫史、畫論,從謝無量學文物鑒賞。1952年後在中國美術傢協會、《中國畫》編輯部、北京畫院工作工作,後為《中國畫》編輯部負責人,北京畫院.......


澳門原創芭蕾舞劇《少年星海》上演

澳門原創芭蕾舞劇《少年星海》上演

    環球網澳門3月6日電 (記者富子梅)由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澳門現代芭蕾舞團有限公司排演的澳門原創現代芭蕾舞劇《少年星海》,3月5日晚在澳門文化中心上演。該劇是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內地與港澳文旅交流重點項目,獲得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及澳門文化局、澳門文化中心等的支持。澳門中聯辦宣文部負責人齣席觀看。 舞劇《少年星海》以大海、故鄉、親情、迴歸為主題,生動描述瞭冼星海學習成長軌跡和濃厚傢國情懷。齣生在澳門的冼星海,童年與母親相依為命,很早就展現齣過人的音樂天賦,母親鼓勵支持他留學巴黎深造。在.......


讀萬捲書|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讀萬捲書|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 零五茶學 // 呼我煮茶 門臨好客 幫你看書鴨,我看書,你看我呀...... 零五茶學 | 《故宮草木誌》 倘若你來看我,我不在,門外,有一條薔薇花路正伸嚮無盡遠,那麼,願我們在這條路上相遇。 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即: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習稱“海棠四品”。 四品中,唯有西府海棠香氣怡人,艷冠群芳,是海棠中的上品。 張愛玲曾言: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估計她沒有聞過西府海棠的沁人之香。 摘自《故宮草木誌》 .......


品味遵義·薦書|《想念地壇》

品味遵義·薦書|《想念地壇》

    《想念地壇》 作者: 史鐵生 齣版社:天地齣版社 《想念地壇》共分散文與隨筆、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三輯,收錄瞭當代著名文學傢史鐵生寫作生涯中各個時期不同種類的經典作品,既收入瞭《我與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病隙碎筆》等經典散文隨筆名篇,又收入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奶奶的星星》等經典中短篇小說代錶作,還收入瞭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的節選。 《想念地壇》 2022年1月齣版 在豆瓣讀書上 獲得9.4的評分 審核:鄒傑 來源:豆瓣讀書 編輯:李京湄、何祖嘉、甘露瑤 為您 精.......


犧牲後的60年,他收到瞭47萬餘封信…

犧牲後的60年,他收到瞭47萬餘封信…

    在今後的日子裏, 每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 我們就要想想雷鋒, 想想他身患重病,義務勞動, 想想他省吃儉用,捐獻為公。 每當我們想齣風頭,耍耍纔能, 我們就想想雷鋒, 想想他謙虛精神的可敬, 想想他做瞭好事不肯露名。 我們要永遠記住他, 永遠學習他, 永遠用他的精神, 鞭策自己的行動! 緻以革命的敬禮 北京外國語學校西班牙語係高二六班全體同學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錶毛澤東“嚮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兩天後,北京外國語學校西班牙語係高二六班全班三十九名同學寄齣瞭這封.......


太治愈!“600號畫廊”全新展覽亮相,用“傳聲筒”隔牆探心靈

太治愈!“600號畫廊”全新展覽亮相,用“傳聲筒”隔牆探心靈

    600號畫廊又上新瞭。3月3日,“600號畫廊”全新第三期展覽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號樓一樓嚮公眾正式亮相。醫院展覽策劃團隊創新采用互動藝術展的方式,把畫展變成一個“傳聲筒”,三名患者藝術傢與公眾之間進行瞭一次隔空的精神交流。畫展一上綫,就吸引瞭廣泛關注,綫上直播參與的民眾達32萬。 小龍、老陳、老嚴,是本期畫展的主角,也是市精神衛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他們所處環境相對封閉,與外界溝通較少。現場展齣的40多幅畫作都齣自於他們之手。小龍是住院病人中的明星人物,連其他病房中的病人都知.......


還記得小時候的年畫嗎

還記得小時候的年畫嗎

    小時候,每當過年的時候,父親就在年集上買來年畫。這些年畫都是樣闆戲的內容,分為兩張,每一張有十個畫麵,對稱的五個正方形的彩色畫麵。每一個畫麵下麵寫著幾行文字,介紹畫麵的故事內容。什麼《紅燈記》,《沙傢浜》,《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戰》,《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等都是四扇屏的形式,貼在屋裏頓感滿屋生輝喜氣洋洋的。 那時候上一二年級,認識的字不多,站到櫃子上用手指著上麵的文字,嘴裏叨念著。迎門貼的是毛主席畫像,下麵寫著毛主席萬歲幾個醒目的大紅字。 那時候年齡小,不懂畫兒裏麵所錶現.......


這麼多年都看錯瞭《清明上河圖》,它不是盛世華章而是末日悲歌

這麼多年都看錯瞭《清明上河圖》,它不是盛世華章而是末日悲歌

    北宋畫院中,齣身草根的著名天纔除瞭王希孟,還有一位張擇端。 由於我國古代對於藝術工作者一貫不重視,所以哪怕王希孟、張擇端這樣驚纔絕艷的畫傢生平也很少有詳細記載。 根據有限的資料記載,張擇端是山東東武人,字正道,小時候還是受過正規教育的,還到瞭北宋首都汴京遊學,後來纔開始學畫畫。 但天纔就是天纔,一學繪畫進步就非常快,甚至還進入瞭翰林畫院,專攻界畫。 所謂界畫,就是用界尺劃綫的繪畫方法。它起源於晉代,主要用於畫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園林設計的源頭啊),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道西壁的《闕樓圖》是我國現存.......


小冰下鄉記|讀《大禹傳》

小冰下鄉記|讀《大禹傳》

    傳說大禹在岣嶁山殺白馬祭天,獲金簡玉書,得治水之法。 治水成功,百姓在岣嶁山立禹碑,歌頌大禹治水功績。 傳說很難考證,但在岣嶁峰有禹王殿、禹碑、禹泉、禹床,大禹的印記牢牢的刻在這座韆古名山之上。 人物精神不立,景無文化不興。沒有文化內涵的美景,終究是人短暫的記憶,隻有與文化融閤,纔能乳水交融,源遠流長。 《大禹傳》是一本以《尚書》《史記》《山海經》等曆史文獻為參考,寫下大禹一生之功績的通俗讀物,簡單易讀。 大禹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承上啓下的君王,上承堯舜之偉績,下啓夏商之王朝,推動中國從.......


張婧婧代錶:推動景德鎮禦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張婧婧代錶:推動景德鎮禦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人民網南昌3月6日電(記者秦海峰)禦窯遺址是我國唯一一處能全麵、係統反映官窯陶瓷生産和文化信息的曆史遺存,全國人大代錶、民建景德鎮市委會主委、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張婧婧建議,國傢相關部委應大力支持,推動景德鎮禦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江西景德鎮是韆年古鎮、世界瓷都,有瓷業遺址160處,老裏弄108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非遺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45個,世界級物質文化遺産20多處,堪稱“世界陶瓷文化遺産樣本區”。特彆是禦窯遺址是我國唯一一處能全麵、係統反映官窯陶瓷生産和.......


土中王者,香中老者,土沉的前生今世

土中王者,香中老者,土沉的前生今世

    土沉有那麼神秘嗎?土沉就是土中發現的沉香,一種是在淺錶層風化而來,一種是埋入土中而來。有個大傢都關心的問題土沉就一定好嗎?這不見得各位,還是一句話什麼樣的沉香入瞭土,入瞭什麼樣的土質環境。在基礎之上得到可能比原來更好的香韻。也可能土質環境並不好得到瞭還不如原本沉香的土沉,直白一點:下等香韻的沉香無論入瞭什麼樣的土下等。上等香韻的沉香入瞭有利於醇化的土可能會更優秀。 土沉芽莊奇楠 一塊沉香從母體脫落後,無論是入水還是入土還是地錶,時間對沉香的影響確實是存在的。我們共同穿越一下迴到現場,一塊沉.......


1973年的江蘇南京老照片

1973年的江蘇南京老照片

    1.1973年,江蘇省南京市長江大橋留影。 2.1973年,《南京長江大橋電梯票》壹張。 3.1973年,江蘇省南京市鳳凰山鐵礦工人。 4.1973年1月,江蘇省南京市遵義區革命委員會頒發的《奬狀》。 5.1973年,鎖眼偵察衛星拍攝的南京市長江大橋。 6.1973年1月,南京軍區司令部軍訓選編參考材料。 7.1973年,江蘇省南京火車站站颱。 8.1973年,印有南京長江大橋的搪瓷圓盤。 9.1973年,在布有南京長江大橋的相館裏閤影。 10.1973.......


武漢的梅花令人稱絕

武漢的梅花令人稱絕

    攝影/劉平分 推薦/夏津平 配詩/李武兵 武漢的梅花真叫漂亮 且越開越盛,開成瞭傢鄉的市花 喜興得令人稱絕 從唐宋的時間軸開到明清 再從明清蓬蓬勃勃地開到 今天的兩江三鎮百湖 接續著空間軸的爛漫,從黃鶴樓 開到東湖的梅嶺和磨山的植物園 不隻是裝飾樓颱亭閣 逢著春節,韆傢萬戶 將梅花請入廳堂 滿屋子都是梅香 梅的芬芳是一種高雅 梅的風骨是一種意誌 從古至今,縱有詩人佳句 也沒有纔華說盡 梅的內蘊與美妙 看一朵雪落在梅花上 那種感動的心情 會伏在梅枝上流淚 喜歡梅花是武漢的一種傳統.......


4台10場音樂會 讓世界聽到“年輕氣盛”的上海

4台10場音樂會 讓世界聽到“年輕氣盛”的上海

    央廣網上海3月6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樂∞”(樂無窮)即將開啓第五季。4颱10場音樂會以“年輕氣盛”為主題,將於3月18日-4月1日在上海音樂廳能容納300人的B2音樂立方上演,其中包括多部世界首演作品。 參與“樂∞”(樂無窮)第五季的音樂傢接受媒體訪問(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3月18、19日“爵士“�印被爸�鏡變空間音樂會”、3月25日“虛實之間――法蘭剋福頭盔樂隊音樂會”、3月26、27日“清醒夢・睡眠派對氛圍音樂會”、4月1日“竹之四季――竹笛/尺八、大提琴、鋼琴三重奏音樂會”,展.......


特寫:用左手勾勒夢想的藏族獨臂女畫傢

特寫:用左手勾勒夢想的藏族獨臂女畫傢

    新華社拉薩3月6日電(記者呂鞦平、劉洲鵬)麵對狂風,一位女性用雙手奮力抵擋,長發被吹至腦後――這是藏族女畫傢雍忠卓瑪的作品中勾勒的畫麵。 雍忠卓瑪個人畫展在拉薩的西藏犛牛博物館舉行。此次畫展收納瞭88幅素描、油畫、唐卡作品,將持續展齣至3月中旬。這是33歲的她首次舉辦個人畫展。 前述這幅畫作的靈感來自於雍忠卓瑪本人。“我曾經很怕起風時我的衣袖會飄起,路人就會發現我空蕩蕩的袖子。”她說。 2月23日,雍忠卓瑪用左手繪畫。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雍忠卓瑪童年時失去右臂,但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和對繪畫.......





前一篇新聞
買房風險越來越大,2022年買房記牢這5大忠告,纔不會多花冤枉錢
后一篇新聞
春暖三月學雷鋒,詩山中心小學燕山校區學子爭做時代好少年!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